教育巴巴 > 总结范文 >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时间: 泽慧 总结范文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天,国行公祭,祀我国殇。悼血与火,浸染之地,祭抗战死难之生命。下面是关于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1)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学生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复兴,勇敢地站了出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他们的行动,不仅点燃了民族救亡图存的熊熊烈火,更在青年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7年后的今天,生活在湛蓝碧空下的我们,应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24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举行“铭记国殇,筑梦华夏——129运动、1213国家死难者公祭日”系列主题纪念活动 。

活动一:主题升旗仪式

铭记先烈、告慰英灵

12月9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举行“铭记国殇,筑梦华夏——129运动、1213国家死难者公祭日纪念活动”主题升旗仪式 。

升旗仪式

“铭记国殇,筑梦华夏——129运动、1213国家死难者公祭日纪念活动”主题升旗仪式在雄壮的歌声中拉开序幕,高一1班顾景丞主持了仪式。

默哀仪式

87年前,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与悲剧。数十万无辜生命,在南京城下惨遭屠戮,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在警报声中,全校师生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默哀。

主题朗诵

高二1班惠思博、高二4班李语欣、高二6班徐祖晨、高一5班司浩男进行了朗诵《 铭记国殇,永志不忘》。

过往的辛酸岁月不容遗忘,前行的征途上步伐从未停歇。国家公祭,既是沉痛的哀思也是深刻的警醒,它告诫我们历史的悲剧不容再度上演,它鞭策我们以史明智、开创辉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学们更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持续奋斗中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

活动二:主题团日

铭记先烈、告慰英灵

12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团委开展了“铭记一二九,共筑民族魂”纪念一二·九运动主题团日活动,初三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130余人参加了活动,团委书记刘姗姗主持了活动。

本次团日活动邀请了延安儿女故事团的高米力老师,高老师的父亲曾作为北大的学生参与了一二九运动。高老师用她父亲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战争年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和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奋勇向前的无畏精神。高老师也用她作为革命后代,为祖国建设、民族富强从事核工业领域工作50年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红色精神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的传承。高老师还勉励在座的青年学生,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活动最后,校党委张林瀛书记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张书记勉励青年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同时感谢像高老师一样始终关注和支持青年工作的老前辈,同学们也必将不负众望,将红色血脉传承下去。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2)

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郓城县新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了一场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共同缅怀那段苦难历史,铭记国耻,振兴中华。

12月13日清晨,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肃立在国旗下,聆听了学生代表杨柳的深情讲话。杨柳同学以《勿忘国耻,立志成才》为题,带领大家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讲述了那段血泪交织的岁月。她提到,80多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的大门被日军的炮火轰开,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将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杨柳同学在讲话中强调,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更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提醒我们每一个人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讲话中,她还勉励全校师生要勿忘国耻,立志成才。她提到,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讲话的最后,全校师生共同默哀一分钟,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解放做出贡献和英勇牺牲的人们。随后,学生们齐声诵读了《勿忘国耻》的誓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结语

此次“勿忘国耻”主题国旗下讲话,不仅加深了全校师生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郓城县新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新华学子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3)

12月9日,我校举行第15周升旗仪式,由二7班高心缘主持。顾锦行、金宸萱担任光荣升旗手。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的12月13日是新中国第11个国家公祭日。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二5班的学生们通过一场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班班秀活动,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

活动伊始,学生们通过视频资料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意义。

在活动中,学生们朗诵了《和平宣言》,以此祭奠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

通过歌曲、表演的形式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承诺。

同时,通过手势舞《如愿》的表演,学生们展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先烈的缅怀。

活动的最后,二五班的学生们呼吁所有人在12月13日听到警报声时,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停下脚步,为遇难同胞默哀。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二5班的班班秀活动在一片肃穆和希望中圆满结束,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历史,更在心中种下了和平的种子。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4)

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为沉重且不可磨灭的历史事件,始终是国家记忆与民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其深远影响跨越时空,警醒着每一代中华儿女。此次由小组组长林子群率队,成员包括段晓彤、顾灵珑、顾雨琪在内的探访活动,是对历史深刻反思与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团队一行正式步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启了一场心灵与历史的深刻对话。活动精心规划,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直接感受到那段苦难岁月的厚重与残酷,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活动开展

(1)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美丽中国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学习与交流目的,我们的团队在正式出发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体现了我们对活动的重视,更是为了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体验。

(2)具体行程

2024年7月9日,团队在纪念馆专业工作人员的细致引导下,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调研。团队成员们驻足凝视,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沉痛,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与残酷,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3)调研内容

1、参观内容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陈列着一系列精心整理的文献资料与历史照片,它们构成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最为真实、客观的记录。这些资料不仅仅是对惨烈场景的再现,更是对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深刻剖析。通过细致研读这些资料,团队成员能够全面而直观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进而在心灵深处刻下历史的烙印,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沉重与悲壮。

此外,纪念馆还特设了遗址与遗物展示区。在这里,团队成员可以亲眼目睹大屠杀现场的遗迹,感受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沉重与压抑。而那些遇难者的遗物,则如同一扇扇通往过去的窗口,让团队成员得以窥见遇难者生前的生活片段与他们在灾难中的无助与挣扎。

2、团员调研

在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历史与意义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沉浸在纪念馆的静态展览中,更主动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及形形色色的参观者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这些互动不仅为团队揭开了更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隐秘历史细节,也让幸存者的痛苦经历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

调查结果

对于许多年轻的参观者来说,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个人成长和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思考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行动和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未来,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他们决心将这次参观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展望

南京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纪念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重要历史场所,不仅在中国历史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国际上发挥着增进和平与理解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纪念馆面临着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历史教育功能,同时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对历史的认识与反思的挑战。本文展望了纪念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实现和平与和解贡献力量。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5)

2024年7月7日上午,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指引,教师教育学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小队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学习活动,在此缅怀先烈,感受历史的沉重。

小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展区。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1937年的那段悲惨历史,“300000”在此具象化,令人悲痛。小队成员在展区内驻足沉思,缅怀无辜遇难的同胞。

接着,小队成员来到“三个必胜”专题展区进行参观学习。该展区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多媒体展示,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信念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小队成员在此更深刻地认识了“三个必胜”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最后,大家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誓言,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小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意识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此外,小队成员们也意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要铭记历史,不忘过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6)

一、活动目的:

1937年12月13日始,日军在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难。

为了铭记历史,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表达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2月,十二届全国RD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了解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学积极开展国家公祭日相关活动。

二、活动主题:

牢记历史!把握未来!

三、活动时间:

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动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杀(12月1日——12月6日)

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利用历史课学习相关历史(历史老师)

2、出一期黑板报(班主任)

(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整合各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音乐)

2、学习制作小白花。(美术)

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寄语。(语文)

4、学习登陆国家公祭日网站,写寄语、献白花。(电脑)

5、开展"家校共点烛,携手祭同胞"网上公祭活动(家庭)

(三)、举行一次集会

1、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品德培育处)

2、演讲《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3、入团仪式

(四)、制作一幅展板缅怀跟帖留言

(五)敬献一朵白花向死难者敬献小白花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7)

一、活动目的

1937年12月13日,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为了牢记国耻,缅怀先烈,我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同胞和GM先烈,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

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这是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青年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主题征文等活动形式,使广大青年学生追思历史,激发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追思历史的过程中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国家的潜在外患,并以此为动力,更好地投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促进共青团以及国家的建设。

二、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遗志·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三、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12月6日——12月17日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1、以"缅怀先烈遗志·勿忘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在高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征文活动。

六、奖项设置

主题征文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均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8)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为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厚植爱国情怀,12月9日,在“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凤凰小学师生开展“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共同缅怀遇难同胞。

首先,各班级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展,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张张惨烈的历史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幸存者采访,让孩子们深受震撼,很多同学在班会上深情发言:“看到这些惨烈的画面,我很难过,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不让悲剧重演。”

随后,在庄严的国旗下,二(4)中队两名少先队员讲述了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大家的心情无比沉痛,讲话中提到,历史的伤痛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一段段鲜活生命的消失。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破碎、一段生命的戛然而止。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深刻,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强大,才能保护每一位国民的尊严和安全。

通过此次国家公祭日活动,凤凰小学的师生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也更加坚定了珍爱和平、奋发图强的信念。让我们铭记历史教训,共同守护和平,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9)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人民过去的屈辱历史, 让学生懂得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国家公祭日的新闻。

2、选定及训练好班会主持。

3、请同学们收集公祭日知识,并预先准备朗读自己找到的资料。

4、老师准备几个有关屈辱历史的知识,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5、准备好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宣布公祭日主题班会开始,并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2、主持人介绍本次公祭日班会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学们,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 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3、畅谈公祭日知识(每组派代表汇报所搜集关于公祭日资料) ? 第一组代表——公祭日是什么

第二组代表——公祭日的意义

第三组代表——公祭日对我们的影响

第四组代表——《永久和平赋》为和平

第五组代表—— 中国抗日战争事件

第六组代表—— 美国珍珠港事件

4、视频: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四、课外延伸:

1、自行设计历史手抄报。

2、查阅历史文献。

3、观看影像资料。

4、板报设计。

5、国家公祭"加砖"行动。

6、写一则"在12·13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发言稿。

7、进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网上悼念活动。

8、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活动。

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篇10)

一、指导思想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我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灾难中去世的同胞和GM先烈,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遭受灾难历史的记忆。根据《全区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德育处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12月3日——12月7日)

1.以国家公祭日宣传为核心内容对学校宣传栏内容进行更新,并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加强普法内容的宣传。(德育处)

2.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圆梦中华"(12月10日周一)。(少总部)

(二)活动实施阶段(12月10日——12月15日)

1.举办一次主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班会,宣讲国家公祭日的由来、意义,讲述抗战故事,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努力成才;(12月15日周五)。(各班主任)

2.中高年级学生各出一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小报(12月10日——15日)。(各班主任)

(三)总结阶段(12月18日——12月21日)

1.搜集活动素材,做好活动总结。(德育处)

2.写一篇报道或者做一个美篇推送。(德育处)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认真实施,注重结合。确保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全体教师要把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校广泛传播。

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教育活动

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