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总结范文 >

历史老师总结的

时间: 新华 总结范文

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增强自身的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历史老师总结的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历史老师总结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和学校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严于律己,踏实工作,向45分钟要质量,使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圆满完成。为了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展示课,并能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基本做到了以的精神状态站上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上好每节课。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的世界历史知识。

二、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及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认真编写好师生共用的讲学稿。在每一课上课前,认真备齐相关的教学资料、地图、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升学考试时,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有针对性。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的问题,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九年级学生比较喜爱历史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还存在着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颇见成效。

但是,由于后进生面较大,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世界历史之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六、认真批改作业。九年级的历史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常常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上网查阅实用性强的题目,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达到目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给予合理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全力备战中考,效果明显。在完成九年级新课教学的基础上,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复习。第一步,扣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复习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复习了世界古代、近现代历史以及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第二步,结合《指导丛书》进行复习、训练;第三步,结合训练题目进行复习;第四步,再回归到课本;最后,进行中考冲刺。

总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已经基本圆满完成。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真空的部分等。今后,应注意扬长避短,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2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进取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取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我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梦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教师,明白自我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经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经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本事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初二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继续担任史地社会教研组组长一职,在这一年里,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师德方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未来之光的火炬手。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团结同志,教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从不缺勤,按时坐班,服从安排。

二、教学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3、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6、认真组织教研组活动。

我们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要大力推进新课改,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要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紧扣课程标准进行构架;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多多学习其他学校的老师的智慧,并加强研究,化为自己的平时教学中去;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和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7、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8、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4

一、认真踏实地落实常规管理

在落实常规管理方面我坚持教研与教学同步,为教学服务,两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点抓“四坚持”:

1、坚持每周星期二上午的集体教研制度,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教研组有效地运用。

2、坚持参加教师赛课。

3、坚持听评课。

4、坚持期初计划、期末总结制度。

二、长期不懈抓教研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我校的课改,正在探索新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尽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较好,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和谐发展育新人。

由于大伙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我们这个教研组是很团结、很和谐而凝聚力的,大家在一起共事都感到很快乐,遇到事情一起想办法,一起分担,一起享受,就像亲热的一家人一样。

四、加强教改,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和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要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使教研工作植根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校对教学和教研工作的指导。教研指导要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重点,促进教师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要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善于发现教师教学的优点和长处,并和教师一起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要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依托本校的资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本组的中考成绩连续几年列同类学校前茅,并在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

今后,本教研组将继续抓好抓紧教研工作作为深入开展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5

本学期继续初二(2-6)班历史科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及教学成绩,都达到了学校的预期目标,但实验班(2)班的情况良好,普通班(3-6)班的情况相对差一些,这与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吸纳新知识,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在考试中,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历史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位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历史的知识和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生跟不上的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根据今年试题中出现的内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历年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二历史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四、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五、加强分析教学,中考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

在日常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六、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

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提高合格率,最后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6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的视频、悦耳动听的音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七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历史中考基础题占70%左右,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六、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我平时按时参加市区以及我校的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等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能不断了解外面的前沿信息。我主动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7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忙下,我的各方面的本事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一、教学情景: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景,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并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进取,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理解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

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太梦想。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进取性,以往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异常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我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欢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景:

本人进取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进取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进取参与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

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忙。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我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教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8

一学期来,我参与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家庭作业微解析的研究》的活动,从不会制作“微课”到基本掌握制作方法,从个人学会到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提高,在此过程中看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些收获。

一、尝试制作“微课”。

经过校本培训,我初步了解“微课”制作的方法。但对历史学科“微课”应选择什么内容,考虑了许久。后来决定以历史学习和解题方法为主要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时,由于本人多媒体操作技术不好,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及时请教郑老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多次尝试,克服了困难,终于完成了“微课”处女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

二、共同探讨“微课”。

本学期与新来的苏老师“结对子”,正好我校与__中学举行“同课异构”活动,苏老师承担此项活动任务。我、刘老师、王老师听了苏老师的课,并提出一些好的意见。苏老师不是课题组成员,但“微课”作为我校的特色必须在校际交流中有所展示。但是,要以什么内容来展示,着实有些伤脑筋。后来,考虑到__市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与苏老师探讨在《秦汉开拓西域》课件上,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微视频,作为知识的拓展延伸。在“同课异构”活动上,得到兄弟学校听课老师的关注,苏老师的课也获得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陈老师的肯定,并被录像,打算作为新教师培训的教材。

三、参加“微课”评比。

刚好省电教馆举行“微课”比赛,参赛作品要求是对某一问题的答疑解惑,本来觉得自己的微课作品比较粗糙,不好意思参赛,但本着重在参与,我的微课作品正好符合参赛作品要求。在郑老师的鼓励下,最后决定还是将微课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上传参赛,也算是为课题添砖加瓦吧。

四、“微课”在路上。

目前本学期历史“微课”作品数量太少,学生可选择范围太小,微课的应用还没有真正开始。接下去考虑增加微课作品的数量和微课的应用,让学生喜欢微课,以发挥其学生“学习助手”的独特作用。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9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一、做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学情实况,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规划,我将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注重学科内知识归纳、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2)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

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0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的视频、悦耳动听的音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七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历史中考基础题占70%左右,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六、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我平时按时参加市区以及我校的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等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能不断了解外面的前沿信息。我主动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1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忙下,我的各方面的本事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一、教学情景: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景,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并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进取,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理解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

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太梦想。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进取性,以往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异常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我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欢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景:

本人进取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进取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进取参与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

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忙。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我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教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2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年,本人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子课题,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其它方面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在这学期里,能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此外,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厌恶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自我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4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进取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取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我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梦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教师,明白自我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经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经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资料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本事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5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忙下,我的各方面的本事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一、教学情景: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景,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并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进取,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理解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

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所以教学效果有时不太梦想。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进取性,以往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异常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我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欢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景:

本人进取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进取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进取参与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

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忙。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我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教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6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厌恶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自我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7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

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__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8

清晨,窗外鸟儿的啾啾像往常一样将我从睡梦中闹醒,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人生的每一天既平凡又独特,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比如今天,20__年__月__日,它宣告一个学期正式结束。这是一个总结的日子,需要认真梳理自己走过的这一段路程。

一、主要工作。

20__——20__学年上期(高二上期),我主要担任历史教学工作。历史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常识;第二,学生通过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即历史会考)。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由于是理科班,教学目标与文科班有较大差异,我依据学情,适当调整备课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备课讲究双轨制:一手抓基础知识,一手提学习兴趣。

第二,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依据每个班的情况不一样,我上课的风格有所不同。实验班,学生基础好,我会更多拓展课外历史人物和事件,注重历史原因和历史影响的长段探讨;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我会更多以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奇闻异事为牵引,穿插于基础知识的讲述;国际班,学生为留学美国做准备,我重点讲述美国历史,用历史纪录片、电影视频直观引导。

第三,尝试不同的授课形式。由于理科班没有历史高考的压力,恰好是我实验多种教学方式的好机会。在授课中我交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讲授型课堂、多媒体PPt主导课堂、电影视频教学、学生讨论教学等,不一而足。

第四,参与文科班历史试卷编改、会考资料整理。由于理科班没有作业批改压力,我积极参加文科班每次月考的阅卷、整理工作,熟悉文科班教学环节。

第五,维护绵中站。作为绵中站的管理员,我从历史课程教学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人教版高中历史等网站多方收集资料,不断更新史学动态、教研论文、优秀教案、经典课件、学法指导、课外知识,使得站点击率不断上升。

二、工作成果。

一学期的结束,我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所教班级的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顺利通过,但更为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

第一,正确把握理科历史课堂节奏。第一次上历史,我尽量用最少的时间讲述基础知识,打造历史高效课堂;用最生动的语言,打造历史幽默课堂;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思考和讨论,打造学生主体课堂。

第二,传播历史知识,培养人文关怀。社会上的部分“理科男”“理科女”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人文精神缺失,这些现象的解决有赖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参与。我尽量在课堂上纠正历史课本的错误、社会历史的偏见,交给学生正确认知历史、分析历史的方法,力争使他们做成为具有人文关怀的现代公民。经过实践,我的理念得到一些班级,一些同学的理解,能影响一部分学生,我坚信改变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第三,挖掘课本,坚持听课。这学期课余时间较多,为熟悉必修三文化史,我坚持认真查阅资料,分析教材,力主抓住教学主题,有纲有目,在大脑中形成教学框架。文科班历史教学,尤其需要学习与研究,我坚持每周至少听三节文科班的课,认真学习黄天文老师、唐海燕老师和杨建老师的教学技巧,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课堂把握能力。

第四,收集教学资料,拓展专业知识。信息社会,网络是一个教学资源库,我在上课期间喜欢收集整理一些资料:原始资料、经典案例、优秀教案、典型试卷等。同时我坚信,书本是我永远的朋友和老师。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一些书籍,弥补自己的无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视野。历史教学应该充满人文性、逻辑性、思想性,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

三、问题与不足。

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存在很多教学硬伤,亟待迅速改变。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不够。教学中,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我喜欢引申历史故事和生活案例,但是由于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够,往往冲淡教学重难点,没有做到张弛有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平衡: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讲授与学生思考等各个方面。

第二,课堂有效性不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需要在实践中依据教学目标,整合知识,引领学生思考,避免无效教学。

第三,与学生交流不够。教学是师与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上要打破“教师主讲、学生接受”的模式,大胆把思考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总结观点、引导他们分析史料。学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是我要思考、实践的课题。课堂外,我需要及时通过作业、谈话与学生互动,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第四,工作细节把握不够。本学期,由于自己的疏忽,我在教学工作中犯过两次错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犯错说明我还没有用120%的标准要求自己,心存懈怠。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将向身边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细节决定成败,希望自己能在错误中成长,在教训中进步。

人的行为是思想的结果,更是习惯的自动反应,我希望自己能养成好习惯。辞旧迎新,我将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态继续前行在20__年的时间轴上,窗外可爱的鸟儿会是我忠实的见证者。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19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厌恶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自我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老师总结的篇20

一学期来,我参与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家庭作业微解析的研究》的活动,从不会制作“微课”到基本掌握制作方法,从个人学会到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提高,在此过程中看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些收获。

一、尝试制作“微课”。

经过校本培训,我初步了解“微课”制作的方法。但对历史学科“微课”应选择什么内容,考虑了许久。后来决定以历史学习和解题方法为主要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时,由于本人多媒体操作技术不好,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及时请教郑老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多次尝试,克服了困难,终于完成了“微课”处女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

二、共同探讨“微课”。

本学期与新来的苏老师“结对子”,正好我校与__中学举行“同课异构”活动,苏老师承担此项活动任务。我、刘老师、王老师听了苏老师的课,并提出一些好的意见。苏老师不是课题组成员,但“微课”作为我校的特色必须在校际交流中有所展示。但是,要以什么内容来展示,着实有些伤脑筋。后来,考虑到__市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与苏老师探讨在《秦汉开拓西域》课件上,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微视频,作为知识的拓展延伸。在“同课异构”活动上,得到兄弟学校听课老师的关注,苏老师的课也获得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陈老师的肯定,并被录像,打算作为新教师培训的教材。

三、参加“微课”评比。

刚好省电教馆举行“微课”比赛,参赛作品要求是对某一问题的答疑解惑,本来觉得自己的微课作品比较粗糙,不好意思参赛,但本着重在参与,我的微课作品正好符合参赛作品要求。在郑老师的鼓励下,最后决定还是将微课作品《历史辨析题解题方法》上传参赛,也算是为课题添砖加瓦吧。

四、“微课”在路上。

目前本学期历史“微课”作品数量太少,学生可选择范围太小,微课的应用还没有真正开始。接下去考虑增加微课作品的数量和微课的应用,让学生喜欢微课,以发挥其学生“学习助手”的独特作用。

8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