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雏”,积累词语若干个。
2、学习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理解题意“信”。
1、激趣:你曾经给谁写过信,你曾经收到过谁的信?
2、交流信的内容。(自愿)
我曾经收到过____的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曾经给写过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信的作用:信是用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
3、说说课文大意:
“我”学会了______,想写______信,替______写、替______写、替______写,……也想给______写,通过写信,让大家的心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学习语言。
学习第一节。
1、朗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归纳:写信是感情的交流,写信就是用笔和纸,用手写心里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和话语。
3感情朗读。
学习第二至五节。
1、自读思考:这些诗节分别写“我”替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你能把信的内容说具体吗?
2、师生交流,投影显示相应的情境。
(1)教师示范:
“我”替雏鸟给妈妈写信,信中说:夕阳西下,天色近黄昏,盼您快回巢。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您快把虫儿带回家,快把我们喂个饱。
(交流中教学“雏”字。)
(2)学生尝试:(由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诗节,尝试把信的内容说具体;随机理解诗句中的部分词语。)
“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大海给小船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云给他的伙伴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树给他的朋友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至五节。(看图配乐)
学习第六小节。
自由朗读第六节,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的意思?
四、读诗总结,学习创作。
诗歌创作:“我们来当小诗人”。
要求:以信的内容为题材,选择你喜欢的内容(将课前收集的代表性信件展示出来),进行诗歌创作,评选出我们中间的小诗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海底世界》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冰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1、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2、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
(1)“我”问的是否急切。
(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做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性作业,如:复习字词、读书、上网查有关冰灯的资料,帮助父母做事等。)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一个马掌钉》
第一课时
一、认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图片,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打败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考: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