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要求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教学设计
(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
(2)《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对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学生明白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会是文章充实,意境更深刻。
4.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习作,举一些运用得比较好的`例子,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三、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说说自己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小组说,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学生的成功做法,推广一些课外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好习惯,有些学生生活中交际能力很强,有些学生是有心人,经常采用”采蜜本”摘抄好词佳句,有些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小练笔,有些学生注重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课外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
四、学生自己读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五、自己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查成语词典,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六、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读到过或听到过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的出处,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七、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八、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响是指声响;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指流动的云彩。想遏行云指声音高亢阻拦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声音响亮。)
十、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十一、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主题式”的单元编排方式。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其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两篇略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还有一个“口语交际 习作”和“回顾 拓展”。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对大自然的感受:《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因此,让学生喜欢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就是本单元在人文内涵方面的目标。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不仅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而且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除了主题相同,本组课文在表达上也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这一点在单元导读的第二部分和“回顾 拓展”中交流平台都有提到,因此,“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是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同时也是本册的一个学习重点。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来落实读写训练点。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确定“做什么”、“怎样做”。
所以,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般先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
现在提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构建“生本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与成长,所以今天我们不妨试着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析一下第一单元应该达成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组19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
2、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
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
4、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阅读、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只是为了表述的明白我们才进行了分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运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法,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
2、独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渺小、慷慨、自然资源、生态灾难”等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确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
教具准备:
教师:CAI课件,收集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我们的——(生齐)地球 板书:地球
2、师问:地球,你还想把它叫什么?(花园、妈妈、母亲、摇篮......)
二、以读为本,研读悟情
1、师: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地球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
2、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指导朗读。
4、迅速浏览第一段,看看课文还怎样赞美地球的。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5、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下面请同学们了读读课文,思考:课文还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6、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这么多有关地球的知识。下面,我还想检查一下大家理解词语的情况。请看屏幕:渺小 慷慨 自然资源 生态灾难
7、指导理解“渺小”
生说渺小的意思。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地球是渺小的?指导读句子。
8、指导理解“慷慨”
师:地球很美,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它是渺小的。但是地球也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怎样才叫慷慨?地球慷慨的向人类提供了些什么?
9、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10、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献给了它的孩子——人类,人类的祖先也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妈妈的呢?
出示课件:水污染、洪水泛滥、土地沙化、随意伐木等图片
师:这些图片都能用一个词概括——生态灾难。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学生举例)看到这些生态灾难,你的心情怎样?(痛心、难受、担心等)为什么会这样?
那么,课文中哪些文字也让你感到痛心、难受、担心呢?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仔细阅读批注,师巡视。
师:同学们批划很仔细,把你批划的那一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生读句子
出示句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呢严重的威胁。指导朗读。
11、师:读到这些,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老师也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还有很多人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到底能不能移居呢?大家小组讨论讨论 。
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生读——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现在,我们可以把课题补充完整了,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
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生补充完整
三,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吧,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听一听。
2、师总结: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老师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文本分析:
本文由四份阅读材料构成。材料一介绍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故宫的热爱与赞颂之情;材料二介绍了故宫因火而遭毁坏,后又修复的过程,具体介绍了梁九是如何克服困难完成重建太和殿的工作的,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技艺;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的一幅截图,向游客简单介绍了故宫,并介绍了去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方案;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材料虽然多,但是给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来选择阅读材料,因为在本单元的前两课中已经进行过类似的阅读训练,所以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故宫的建筑群非常复杂,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握故宫的整体面貌。同时,本课不仅仅是描述了故宫的建筑、布局,更体现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了解事物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感受材料一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4.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体会材料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学会从纷杂的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
过渡: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去过北京的同学都参观过哪些景点?没有去过北京的同学如果有机会去那儿,又想去参观哪些景点呢?(同学们自由发言)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或想法,大家应该发现了一点,不管是去过的同学,还是没去过的同学,都提到了几处同样的景点,比如长城和故宫。今天啊,我们就去故宫看一看。
2.出示课题,师生交流准备的资料。
预设: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做准备。可以请去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说说课文中的四则材料分别讲了些什么,明确阅读任务。
预设:本文整体篇幅较长,阅读材料比较多,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应该对每则材料的侧重点有所了解。请同学们说一说,再结合课前导语提供的阅读任务,分组学习。
2.学生交流汇报,分组填写任务表。
明确:材料一:介绍故宫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材料二:介绍太和殿被毁和重修的过程。
材料三:网页资料,简单介绍故宫以及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方案。
材料四:网站资料,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3.学生根据阅读任务阅读相关材料。
预设:因课程时间有限,而这两个阅读任务都涉及实践操作,所以此处只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任务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可对重点字词、语段进行圈画,交流简单思路,具体操作可放在课后完成。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合作学习“材料一”
1.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在本文中,材料一篇幅最长,内容最多,信息量最大,不管是完成哪个阅读任务,材料一都是阅读的重点。下面是一份自主学习卡,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认真思考,分组交流。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第②小题。
预设:如果能正确填写此图,说明学生对课文的说明顺序已经把握到位了;若填错,则引导学生再回看相关文字或段落,修改错误的同时也能加深印象。教师无须再逐字逐句地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了。
3.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第③小题。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4.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第④小题。
学生思考后明确:第1、2自然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第3—15自然段)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第4自然段),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第5—8自然段)、中和殿(第9自然段)、保和殿(第10自然数)。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第12自然段)、交泰殿和坤宁宫(第13自然段),接着概括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第14自然段)和御花园(第15自然段)。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进行综合总括,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5.师生共同解读疑难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乃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作者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2)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还可以出示相关图片,以助理解。)
明确: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即是皇权的象征,所以大殿上才会有这么多龙的`造型。
预设:明确这一点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找找文中出现的其他动物的造型,若学生感兴趣,教师可简要讲解,如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它是长寿的象征,而且人们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在古代,每当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又如鹤,也被看成长寿的象征,神话中鹤常为仙人所骑,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可见,故宫的每一处建筑细节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却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找出一些语句来朗读、探讨。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明确:这些语句的共同特点是连用四字词语。本文原是一篇针对听众的广播稿,作为广播稿,更须注意语言上的锤炼。文中连用四字词语,听来悦耳,读来顺口,显得整齐匀称,富有节奏,增强了语势,有助于表现故宫建筑的壮美、典雅。
自主学习“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
快速默读后三则材料,根据提示自主完成下面的练习。
材料二:
(1)关注时间:
太和殿突然起火后,并没有立即修复,而是荒芜了( )年。
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距离清朝此次决定重建相隔了( )年。
梁九主持修复太和殿的工作,历时( )年。
(2)概括修复太和殿时遇到的困难和修复的方法。
材料三:
信息概括:
1961年,故宫被定为。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名录。
明明打算周末去参观故宫,他应该从进入故宫;参观结束后,他应从 或 离开故宫。
材料四:
画一画:
可根据材料一中的说明顺序,在故宫平面示意图上画一画,说说你的发现。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画一画,说一说。
要求:明天我们班要开一次家长会,打算在校门口摆放一块小黑板做指示牌,请你画一幅简明示意图并做口头解说,注意方位词的运用。
(2)试一试,练一练。
要求:以教室正中位置为立足点,分解说明教室内的布局与主要物件,并选择其中一处作为解说重点。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小结:本文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你想为家人或自己做个游览计划,学习本课对你一定非常有帮助。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巩固训练了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根据阅读任务来确定阅读方法。我们也能够从文中得到非常好的写作借鉴——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介绍事物,就会介绍得清楚明白。我们更领略了故宫建筑的壮观、精美和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时间有限,故宫太博大精深,我们只能管中窥豹,但大家课后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宫,去领会它的美。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找出文中表明故宫总特点的句子
师:我们的第三项任务是什么?
生:寻找故宫的总特点。
师:找到了吗?一起读——
生: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师:想想我们刚才第一眼看到故宫的图片时,都发出了“哇——”的惊叹声。现在我们看了课文后,在文中找到了这个重点句,这真是异曲同工之妙啊!我请同学们就在这句话旁边写上“哇——”这一批注,要的是大家明白:声音与文字是相通的。
(生做旁批。)
师:这篇文章很奇怪,要说明的是故宫博物院,可是有一段文字却写了另一处风景,请问是哪一段?写的是什么风景?
生:最后一段,写的是景山。
师:咱们来齐读最后一段,看是否离题了。
(生齐读末段。)
师:离题了吗?
生:没有啊,因为这景山是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与故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师:仅凭此理由就来写它,那与故宫相关的东西多着呢,要知道故宫里面有九千多间房屋啊,作者干吗不一一写来?
生:因为作者还要站在景山高处望故宫。
师:站在景山上望到的故宫是怎么样的?
生: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师:此话好像前面有过?
生:没有的。
师:话当然不是这么说的,意思还是这个意思的。
生:就是换汤不换药。
师:对,能找到吗?
生:找到了,就是第2自然段里的内容,“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相当于这里的“重重殿宇,层层楼阁”。
生:还有写故宫总特点的句子,也是这个意思。
师:是啊,所以作者在最后情不自禁地再一次赞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现在明白了吧,最后来上这样一段,这不就是前呼——
生:后应!
师:此是其一,还有一个奥妙大家可能就看不出来了。(学生面现好奇。)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面介绍故宫的时候,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写的,作者的观察点是在变化的,能找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句吗?
(生纷纷回答:“从天安门往里走”“走进午门”“进了太和门”“从保和殿出来”,等等。)
师:再来看最后一段里,作者此时的观察点是站在景山高处。如果说刚才是作者身在其中的话,那么现在是跳出其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故宫了。学到这里,给课文分段已呈瓜熟蒂落之势。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给课文划分层次。
(生划分层次。)
生:分三层。第一层,第1、2自然段,总起;第二层,是第3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具体说明;第三层,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
师:思路是对的,不过层意的概括有些笼统,说最后一段是总结也似乎不太妥当。现在我们来给每一层概括一下意思。
(生动笔。)
生:第一层介绍故宫面貌,指出它的特点。第二层具体介绍故宫,写各部分的位置、外观、内饰、功能。第三层写从景山望故宫的印象,照应开头。
赏析:说明文中常常有些中心句,或说明每段段意,或概括文章内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便技巧性地引导学生留意这样的句子,且引导学生注意前后呼应的内容。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了作者观察位置及观察视角的变化,可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自然融合了许多知识点和方法的讲解,可见教师对课堂的巧妙安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主持的方法和内容。
2、主持要做到交代明白,启发得当,使班级活动活跃。
教学设计;
一、提问引入
班级中,你主持过节目吗?主持过会议吗?
电视中,你最喜欢谁主持的节目,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小组主持
1、解释: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成员组成,主持活动或主持会议。
2、进入情境,解决问题。
①老师出了一个话题“给母校留点什么礼物?”你当主持,可全组其它成员一个人也不响,你将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开口?
②用“六六过关式”的抢答
⑴转移话题,从别人的简单的.感兴趣的话题引入;⑵激将法;别人都会说,难倒你不行吗?⑶硬性规定法:按照顺序,指到谁,谁就发言;⑷帮忙式:我们都老朋友了,我第一次主持节目,难道你们就不帮忙,让我下不了台,快,大家随便说说;⑸以一带全法:请一人会说的先说,引起大家的说的欲望再说。
③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⑴启发得当;⑵交代明白;⑶语言幽默;⑷有特色(绝活)
三、实践训练。小组轮流主持五分钟自主活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评出最佳主持参与全班主持活动,再评出班级最佳主持。
四、作业:观看《实话实说》、《百姓茶坊》等节目,学习主持人的本领。
在班级“谈古说今”活动中,轮流担任活动主持人,并进行考核。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三亚落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
1、板书:
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②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硕大无朋收敛涨溢赤朱丹彤热带风情悄然无声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①出示词语: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朋玫瑰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②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③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①学生试读。
②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③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
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3、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
课前准备
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
1、展示杨利伟、“神五”图片。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
2、出示世界航天的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什么?
3、出示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
4、师述:
20__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
5、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那激动的一刻。
6、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走近人物
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让我们一块走近人物杨利伟,感受他的风采。文中是怎么描写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笔画出来。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读中体会
(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
师:其实这些素质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都应具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3)、师:神五的成功发射已经载入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英雄们缔造的伟大的时刻,请看20__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4)老师充满激情的介绍:
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5)、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这是一次…..)学生依据思考题阅读文本进行体会其含义。
4、教师小结:
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送英雄出征
作为举世瞩目的壮行,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都在关注,更不用说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送行的人们吧!
1、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先确定自己的身份,再设身处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
(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
(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
(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4)篇幅要简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四、探究质疑
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而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将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进一步来探究几个问题。
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2、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
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这样内容更集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五、品味鉴赏
因为抓住一个场面以速写形式报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一起来欣赏一下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领会可从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如: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应反复的诵读、细细的品味。
六、课后学习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
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
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七、小结语:
今天,我们一块重温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伟大历史时刻。这次壮举成功了,我们中国从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让我们同英雄杨利伟一起向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礼吧!(在“歌曲《五星红旗》”的嘹亮的歌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生同唱歌曲《五星红旗》结束。
板书设计:
4、伟大的出征
等待送行庄严出征
站满从容稳健的步伐
激动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
渴望标准的军礼
爱国的情怀
附:
1、世界航天的大事件:
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
20__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_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8)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
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二、逐步引导,自学自探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整理出了今天的自探提示。
1.出示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和词语。
(2)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注上标记。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2.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三、小组合作,解难质疑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交流,逐一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合探,交流感悟。
(1)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出示生字,交流书写。
①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
②学生自由说。
预设:“蔼”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强化不同部分,以区别字形;要注意指导“莹、资、篮”和“滥”的读音。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4)你能根据本文描述的地球的四个方面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尝试概括)像这种把每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意合并法”。
(5)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
①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②导读:这句话中,你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请你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学习方法,这使得学生对识字、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识字、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读完之后又能在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学习。
四、“聆听”地球,美丽、渺小
1.过渡:是啊,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我们诉说呢!我们先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听听地球母亲首先会和我们说什么。
2.学生认真阅读、倾听。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3.汇报交流。
(1)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你是从哪段文字听出来的?那我们一块儿来瞧一瞧吧。大家闭上眼睛,地球母亲正在向我们走来,看看,她长什么样?
②出示图片配句子教师范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③说说你看到的地球母亲。
④地球母亲如此美丽,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2)渺小。
①是从哪儿“听”到的?
②小结:是的,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生感叹)地球是渺小的。(出示词语:渺小)非常微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聆听地球母亲的情境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五、课文回顾,质疑再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许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请提出来吧!(预设: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知地球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再次质疑,能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提出更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文本打下基础。
六、结合课文,拓展训练
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感知课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从而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妙处。
第二课时
一、激情回顾,质疑导入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想想哪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或者是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请大胆提出来吧!
3.学生提问。(重点问题: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二、放手学生,引导自学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心聆听,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心声,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美丽与渺小。接下来,就让我们像上节课那样,默默地读,静静地“听”。
2.出示自探提示:
(1)默默地读第3自然段及以后的部分,静静地“听”,“听听”地球母亲还在向我们诉说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读书“聆听”。
4.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疑
过渡:通过读文你能听到地球母亲在说什么?
(一)自然资源的有限。
1.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板书:有限)能举例说明吗?(指名交流:如,矿产资源的生成、土地资源的有限……)
3.总结: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地球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地球真是太可爱了。)正是由于她这么可爱,作者给了她一个怎样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说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
2.第4自然段写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读到这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造成的灾难。)
3.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天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母亲原先健康的身体已经伤痕累累,满头的秀发已经脱落,先前明亮的眼睛已经暗淡无光。你们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母亲的现状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合同交流: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三)在宇宙空间,“我”是你们的母亲。(不能移居。)
1.你是从哪听到的?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3.还有谁也听到了这个意思?说说看。
4.40万亿千米!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远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地球母亲每天发生的变化,即地球母亲每天承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四、感情诵读,深化表达
1.我不由得想起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教师感情诵读)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
…………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昨天,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 ),这才是让母亲心痛的!
3.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4.学生思考、写作,然后全班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阅读探究之余,做到读写结合,既是一次小小的课堂练笔,同时也是一次自己心灵的舒展与释放。让地球妈妈从此不再伤感与流泪,让地球儿女们一起呼唤、呼喊——“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激起学生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理解课题,回顾拓展
1.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于你我他,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警示同学们,大声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超市。(任选一个)
(1)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水、大气、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调查报告及治理建议。
(2)配合世界地球日,到社区去作宣传,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创作环境保护广告语。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性作业,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既有利于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统一。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9)
设计说明
本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是唐代曲名,刘禹锡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春》这首诗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和“送”显得那么深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的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歌曲《春晓》,学生倾听。)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今天,我找同学来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诗。
2.导入: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组古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经历,他们眼中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古诗的积累感受古诗题材的丰富。
二、学习古诗,复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浪淘沙》(其一),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理解大意)(4)悟诗情(品意境,悟感情)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目标、有方法。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1)根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4)根据注释和过去学习古诗的经验,用解词法、扩词法、想象法理解古诗大意。
(二)集体反馈。
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
浪淘沙:唐代曲名。
2.把你了解的“刘禹锡”和大家分享一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3.指名读古诗。
纠音曲(qū) 簸(bǒ)
指导书写“涯”左边是三点水,右边“厂”里边是两个土,上横短,下横长。
4.交流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②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a.过渡: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引导学生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一般是虚指。“九曲”意思是黄河曲曲折折。
b.引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c.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
交流回答: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磅礴的气势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
预设:把字读准,声音洪亮。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2)学习第3、4句。出示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全班齐读。
②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写实)
预设: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③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通过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步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在理解古诗过程中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不同层次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者的生活进行对比,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一)解诗题。
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知诗人。
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以七绝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三)明诗意。
1.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3.学写生字“莺”,注意下边“鸟”字要占主体,但也要写紧凑。
(四)悟诗情。
1.前两句——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2.后两句——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看到了什么。
①汇报:在远处,诗人看到了很多寺庙,他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提问: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
预设:①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烟雨中忽隐忽现。
②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③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④四百八十四座寺庙,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做法对吗?
(4)小结: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南朝统治者何其相似!这里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
3.带着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4.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5.作业:依据《浪淘沙》(其一)、《江南春》这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其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通过四步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江南春》描写的景象,了解作者通过描写“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烟雨”这些江南代表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另外了解“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古诗。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谈话交流,精准释题
1.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江宁,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题写)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
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畦”读qí,“闼”读tà。)
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指小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五、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播放音乐)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二)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读古诗,说说哪些词语让你和作者产生共鸣,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三)汇报交流:
1.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小结: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带着对湖阴先生的尊敬和赞美读一读这两句诗。)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你感受到了吗?
(1)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小结: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预设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小结:作者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诗句我们还积累过哪些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结合诗歌,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设计意图: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感受湖阴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洁。通过温馨提示、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了解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表达主题,文采斐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0)
设计说明
本课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盼》。在本课设计中,应该着重从事例描写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我”盼望下雨的心情。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朗读和感悟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和感悟文中“我”兴奋——盼望——急迫——担心——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写作方面学习作者跌宕起伏的叙事方法,以及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提炼观点,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原声朗读,多媒体课件。
2.小说《盼》原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比引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2.对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本课的题目叫“盼”呢?(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
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
设计意图:有对比才有发现,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文章的韵味。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
1.挑选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甩”读shuǎi,不读suǎi;“唇”读chún,不读cún。
3.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出“窸窸窣窣”“嘟囔”“瞟”“不声不响”“逗引”“玛瑙”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预设: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嘟囔: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瞟:“目”与“票”联合起来表示“目光轻快地扫过”。本义:扫人一眼。
不声不响:没有一点儿声响。形容做事谨慎,不张扬。
逗引:指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玛瑙:一种玉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作磨具、仪表轴承等,也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写生字。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袖”“缩”“甩”“嚷”“酱”“唇”这几个字。
比如“袖”“缩”“嚷”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边部首要写得细小一些;“甩”是一个独体字,书写时一定要把它和“用”字区分开来;“唇”“酱”是上下结构,“唇”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大下小,而“酱”字书写时正好相反,要上小下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加上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基本上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部分突破,为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粗读课文,弄清原委
1.学生快读课文,为每个自然段标上数字,思考: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盼”(板书)?全文一共描写了几件事?注意引导学生破题,激发兴趣;同时理清课文脉络。
提示:“盼”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这个“盼”字一共写了五件事:
第1、2自然段:妈妈给“我”买了新雨衣。
第3自然段:“我”盼着变天。
第4~15自然段:雨天“我”想穿雨衣。
第16、17自然段:“我”担心明天雨停。
第18~20自然段:“我”终于如了愿。(适时板书)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强求学生回答准确,也不必浪费过多时间进行讨论分析,这里教师可以直接点明“盼”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能完整或者准确地表述故事脉络,只要能够把事情的发展说清楚就行。)
2.过渡:通过阅读,我们对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作者围绕“盼”描述了五件事,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主人公见到妈妈送她的雨衣后那么兴奋吗?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两方面描写来衬托“盼”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从事例方面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从而也帮助了学生解答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1.教师展示铁凝《盼》的原文,让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很兴奋。
预设:
生1:因为“我”讨厌下雨,而六月里经常下雨,一下雨我们就只能挤在教室里而不能出去玩。
生2:有了雨衣“我”就不怕下雨了,上学放学的路上不会淋湿。
生3:因为“我”的雨衣有袖筒,所以“我”特别高兴。
2.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正因为有大家说的这些原因,所以主人公非常盼着下雨,盼着在雨天里不必躲闪尽情玩耍。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让学生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也为下节课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打下了基础。
五、结合课文,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用“窸窸窣窣”“嘟囔”各造一个句子。
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一找课文里的哪些词句说明“我”非常兴奋。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生字词,运用重点词语,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试着通过片段分析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借鉴。
第二课时
一、问题切入,导入新课
1.问题切入:结合上节课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动词说明“我”非常兴奋。(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2.导入新课: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主人公对这件新雨衣非常喜欢,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在雨天里穿上,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作业检测入手,切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举两得而又顺理成章。
二、研读课文,把握主线
1.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解读全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提问: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收到妈妈的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情,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类似的事?当时的感受如何?
提示: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后面一系列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举什么事例,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2)从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了,而此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充分说明了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兴奋)
(3)请大家用“直到……才……”说一句话。(通过造句,熟悉“直到……才……”这一句式。)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我”盼望变天的心情。
(1)课文中一开始就提到“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在这里,作者用“可是”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事实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板书:盼望)
(2)于是“我”每天放学就有了什么想法?(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空长了云彩才能下雨,“我”才有机会穿上雨衣。)
学习第4~15自然段,体会“我”想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提示:可以由老师来演妈妈,两个学生演主人公蕾蕾,一个读对话,另一个读旁白。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揣摩角色心理,注意朗读语气的变化。
(2)提问:这一部分有没有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有的话请画出来。
预设:“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美的事呢!”“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3)讨论: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美的事”?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有雨点儿打在头上,“我”才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4)课堂讨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表达了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嘟囔”一词的含义入手,结合前后语境理解主人公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而妈妈没有注意到外面下雨的情况,不让她出门时她内心的急迫。(适时板书:急迫)
学习第16、17自然段,感受“我”内心的美好憧憬。
(1)课堂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第16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很容易找到反映主人公心情的词语——担心。(板书:担心)
(2)讨论: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提示:“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3)学生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雨后街景的美丽,体会文章中的主人公内心的美好憧憬。
第三部分(第18~20自然段):
(1)课堂提问:快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只要学生结合前后语境,能从主人公的心情分析就行。)
(2)从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适时板书:喜悦)
(3)写作指导: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于是“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学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概括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1)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并用几个词语概括每一部分主人公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兴奋。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盼望、急迫、担心。
第三部分:第18~20自然段——喜悦。
(学生发言不必要求简洁准确,只要能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即可,如果个别地方表达不准,教师再做引导,不用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板书内容)
(2)升华主题:从全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主人公从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到盼望下雨的急迫,再到不能到雨中玩耍的失意和担心,直到终如愿以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愿望支撑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有希望,就会有快乐)
设计意图:从分析每层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感情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升华文章的主题。而借鉴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设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画出课文中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选出你认为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阅读《盼》原文,说说当“我”终于穿上雨衣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描写的巨大作用和增加课外阅读量,体会原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