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优秀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1)
[设计理念]
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表演兴趣。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朗读和吸收内化的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时安排]
两课时。
[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看过或听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汇报)《丑小鸭》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文章,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这个故事。谁能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2、小结导入:这个故事不仅听起来很有意思,读起来会更感人。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的同时标出小节、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相说说丑小鸭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3、小组合作:(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检查反馈: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找朋友。(按前后鼻音归类)
(3)重点识字:学生提出记不牢的字,群策群议,共同识字。
(4)分类识字、扩词。
形声字:焕、裂、欺、笆、讥、苇。
加一加:卧、孤、厌、负、讨、亏。
(5)认读词语,理解词义。出示:
热烘烘、烘干、卧床、卧倒、剩下
剩余、裂开、分裂、欺负
讨厌、孤单、孤独、篱笆、讥笑
芦苇冻僵僵硬亏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充分挖掘学生识字的潜能,指导过程中再将形象识字、趣味识字、分类识字有机地贯穿在整个识字的过程中,探究汉字本身的规律,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识字的效率。]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分自然段小组推荐读课文,其他学生作出评价。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3、交流体会:
(1)哪些地方让自己最感动?说说受感动的理由。
(2)哪些地方还搞不明白,需要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感悟、在疑问中讨论”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在学生融进文本的同时自由倾吐,大胆质疑,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到了朗读的方法,而且使他们较好地体验了课文的深刻思想含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近丑小鸭的生活情景。]
四、总结作业,指导书写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2、分析字型及结构,学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评价后再写;教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四遍。
(2)找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品味思考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大家为什么叫它丑小鸭?(用“因为……所以……”说话)你们猜猜看,它喜欢这个名字吗?你怎么知道的?
2、小结:没有人爱丑,大家都是爱美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生活得怎么样,好吗?
[设计意图: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进行说话,引发学生对“丑小鸭”名字的进行探究,由点到面,激起学生对丑小鸭的同情。未有曲调先有情,教师富有哲理的话语深深地激励着学生,使学生在“爱”的精神感召中悄悄地与文本展开了对话,不由自主地关心起丑小鸭的命运。]
二、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思考: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哪些歧视与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持怎样的态度?它有何追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书边做记号。
3、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由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1)在鸡鸭群中:被欺负、讨厌一离开家。
(2)在树林里:被讥笑、追赶一躲起来。
(3)在湖面的冰上:冻僵一被农夫带回家。
4、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节。
①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②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横怪样的词句。
③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④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⑤指导朗读:被欺负、被讨厌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⑥小结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欺负吗?“欺负”除打他、踢他以外的另一种意思,就是(看不起)他。想一想小伙伴们会怎么嘲笑他?如果你看到小伙伴欺负丑小鸭,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课文2~4节。
过渡:丑小鸭离开了家又有哪些遭遇呢?
①交流后填空: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______他,猎狗他,白天他只好________;丑小鸭来到湖边,看见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他既______又_______;天越来越冷,丑小鸭趴在__________的冰上______。
②指导理解“讥笑”,想一想当时丑小鸭的心情;理解“惊奇”和“羡慕”。(课件出示: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想一想: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③小结: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要求学生用“羡慕”说句话)
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过渡:丑小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段。
(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①问: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白天鹅。心情怎样?丑小鸭会说些什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2)
教学要求
1.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信用卡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领会课文抓住要点依序说明的写作特色。教学准备信用卡或电话磁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信用卡。你们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吗?有什么用?
2.揭题。(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专门机构签发的证明持有人。信誉良好,可以在约定的商店或场所进行记账消费的信用凭证。)
3.你知道哪些信用卡的名称?(农行的金穗卡、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建设银行的龙卡、商业银行的梅花卡等)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读懂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通课文,纠正读音。
2.每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3.“有了信用卡,我们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告诉我们信用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4.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板书
多功能
特征
19、信用卡使用 太方便了
挂失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4)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是根据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时发生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真实事件所写的。谭千秋老师在灾难来临之际张开双臂,将四个孩子守护在身下,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为了更为立体地表现人物品质,作者还引用了最具说服性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千秋老师的英雄壮举,这样的描写使得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定格在我们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模仿运用。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通过搜集、整理与阅读资料,小组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除了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的人生意义外,还能学会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借助自主阅读的内容,也能写上一小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查询,并认真阅读。
教师:制作教学PPT。
教法学法:
在“读、思、悟”的过程中,采用“课前了解——小组探究——交流感悟——教师点拨”与“品读感悟——掌握学法”相结合引领学生真正认识谭千秋老师。
教学过程:
一、视听结合,唤回真情。
1.课伊始,老师播放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画面,并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将孩子一下子拉回到那个令人痛彻心扉的时刻——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
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所有的轰然倒塌中,历史就在这一刻定格,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所有的欢声笑语掩埋。裹满污泥的手拽不住生的希望,张大的双眼,是在寻求生的权利。生命在此刻脆弱无比。但他,却用世间最美的姿势延续了生命。他就是——谭千秋。
2.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请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朗读。
【设计意图:虽然20__年的这场大地震学生经历过,也曾感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会慢慢淡下来。为了重新唤起学生对那场地震的真实感受,因此,我以此作为了课的开始。】
二、示范阅读,初解人物。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老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从“给女儿洗漱、穿戴”“带女儿散步”感受到他是个关爱家人的人;还可能从“早早地赶到”体会到他是个热爱工作的人。
【设计意图:学生的感悟往往是分散的,更缺少自己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总结,如果要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要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言行,从细微处入手,那样才能真正读透一个人。
虽然这一小节不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但我却愿意花上一点时间带着孩子来学,目的是通过这段内容的学习,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去深入解读人物。】
三、伙伴合作,细品人物。
1.在你眼里谭千秋老师还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里读到的?你是怎样理解课题“最后的姿势”的?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第二到第七小节的课文,也试着从人物的动作言行和环境描写等细节中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相互补充,得出较为全面的看法。
比如说,当学生从“谭老师立即将它们拉到桌子地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孩子”的“拉”“撑”“护”中体会到谭老师是个不顾自己安慰,一心想着学生的老师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谭老师讲课的内容,去体会他是个言行一致的人。还有引导学生从四次的环境描写品味谭老师的精神。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在学生探究发生偏差时,在相互之间达不到共识时,在不能打开思路时,研究不够深入时……总之,教师的引领应该是在学生出现问题,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
这样的小组合作,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只图形式与表面的热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在相互交流与倾听中让思维开动起来。教师在期间的要务就是点燃每个小组思维的火花,让课堂中激荡着生命的活力。因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有着无限的潜能,作为教师尊重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顺应了儿童的自然发展。】
3.小组推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汇报分朗读与研读结果两部分,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点拨为辅。
四、借助文本,迁移写法。
1.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那画面,让多少人垂泪低泣,让多少人为之震撼!教师出示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的话,指名学生朗读,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交流后,教师作一个总结与提升,教给学生一个写作方法。
读着这三段文字,老师仿佛看到了三幅最感动,最美丽的画面:展开双臂,护住孩子的画面;紧急时刻飞扑向孩子的画面;指挥学生们逃离现场的画面。三个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再一次烘托出了谭老师那高大的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侧面烘托”
3.在明白了什么是侧面烘托与侧面烘托的作用后,请学生回忆自己认真阅读过的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事情,学习这一写作方法,也来写上一小段。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的。所谓“前置性作业”就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认真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关注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赞美和评价。这种将第二天学习的内容提前学习、准备,顺应了“先学后教”的理念,转移了教学着力点,改变以前步步为营的教学状态,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这样的教学起于文本,但不止于文本,它顺应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五、总结提升,点明题目。
1.针对学生练笔内容,将诸如:
辉兵,用交警放行的姿势,舍生忘死地指出了逃生的方向。
汤鸿,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
袁文婷,压在水泥板下,身体下面藏着她的学生。
……
结合小组学习成果,归纳总结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最美丽的姿势,这姿势是他们在用爱和责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2.最后,用人们赞颂谭千秋的话“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来赞颂所有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记住英雄不死的是精神,他们是用生命去捍卫爱与责任。这也是我们所要从这些英雄身上汲取与捍卫的东西。
【设计意图:由文本走向深入,是对主题的适度挖掘。这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何况它们皆出于学生的笔头。提升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总结语。】
板书设计:
最后的姿势侧面烘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爱与责任
【设计意图:最后的姿势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谭老师生命最后的姿势,另一个是透过这姿势我们所品味到的“爱与责任”的人生意义。这两点,在板书里都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学生能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
整堂课的设计没有琐碎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展开的:谭千秋是个怎样的人?环境描写对于人物精神的体现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的作用是什么?所有细节的指导与品味都蕴于小组讨论与教师点拨中。这样的设计从整体入手,教师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的。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坚信学生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仅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引领中启发学生自主感悟。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5)
一、训练目标
通过对体态语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训练重点
1.了解体态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2.练习在口语表达中辅以体态语。
三、训练方法
通过一些具体的材料加以训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训练步骤
(一)分析体态语
明确:体态语包含手势、眼神、其他面部器官动作及身体动作。
1.手势
手势在口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两人会面,一般先握手。握手有力,常常是热情、友好、高兴的表现;握手无力,常常是敷衍、冷漠、魄力不大的表现。
谈话时,双手背后,常表现出自信、思考或悠闲;手指有小动作,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用手指摸额头,表现困惑或害羞;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现出充满自信;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现出心情平静,愿意倾听意见,等等。手势,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化,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想法。
2.眼神
在体态语中,眼神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人之精神,归于二目”,眼睛能够传达出最细微的情绪波动。
一般说来,在谈话中,目光注视着对方的前额,是一种严肃办公事的态度;目光注意对方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区,是一种较亲切的交往的态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常常是胆怯、害羞,或内心有隐秘;目光移向别处,可能表现出厌恶或拒绝;注视时瞳仁放大,常常表现出爱和兴奋等。
3.其他面部器官
其他面部器官也对表达有辅助作用。眉毛上耸,常表现惊讶、欣喜或害怕;单眉上扬,表现询问、不解;嘴角上翘,常表现乐观、豁达,好交;嘴角向下,则常表现悲观、不满或固执;手摸鼻子,常表现不相信对方或自己尚有怀疑;手摸耳朵,则表现自我欣赏或想打断对方话题。
4.身体
人的身体动作也可以表现人的心态是充满信心,还是不安、恐惧;是专注倾听,还是兴趣不大,都能从人的动作中表现出来。
在口语交际中,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总是相辅相成的。表达者的体态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达的内容;我们自己的体态语,也可以帮助别人理解我们。—般说来,在登上讲台的一刹那,我们就力求体态风度能使全场听众肃然起敬或注意力集中;在开口表达以后,又力求让听者有安静和谐的气氛,最忌轻佻作态、哗众取宠。总之,体态语的运用,要出于自然,恰到好处。
(二)练习
1.规定练习(十分钟)
(1)指出下面三段文字中体态语的具体表现,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①在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一位县委书记正在全县干部会上做鼓动演说,演说是这样结束的:“广大的干部群众们,我们一定能截住肆虐的洪水……”只见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举起,而后迅速有力地将五指分开的手掌猛地劈向前方。
作用是:
②影片《列宁在十月》的结尾:起义的工人、士兵攻占冬宫以后,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聚满起义的工人、士兵的大厅里,欢呼声山呼海啸一般,窗外炮声隆隆,列宁走到台前,大厅平静下来。“同志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列宁把右手向前一挥,说:“今天,大家一直所说的那个工农革命,成功了!”影片定格在这历史的瞬间:列宁身体稍向前倾,两眼眺望前方,左手拇指插在胸前西服背心里,右臂有力地向前伸展,右掌心向下四指并拢果断地指向前方。
作用是:
③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个八岁的小学生上台领读汉语拼音。领读结束后,老师摸摸这个学生的头,对讲台下其他学生说:“你们看,他像不像个小老师?”学生们齐声答道:“像——”
作用是:
(2)一篇《人体语言在预审中的效应》的文章中说:“预审员在运有有声语言讯问被告人的同时,还伴有相应的手势、动作、眼神等无声语言,即人体语言,以期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强化讯问的震慑力。人体语言在讯问中是有积极效应的。”文章历数了多种体态语的具体效应,让我们也来参与、推断一下如何?
预审员的体态语
体态语类型
表达内容及效果
眼部语言
①关键时刻中止讯问,以直视的目光盯住对方。
②有意微翘下巴,眼光从鼻尖下劈式地俯视。
手部语言
①手掌刀状下劈
②握掌向下砸去
③握掌伸出食指作指点状
(3)选择下面体态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①某领导做下属的政治思想工作。
A.领导在平时办公的桌后端坐,让下属坐在桌前一张椅子上。
B.领导与下属同价值规律一张长沙发上,共用一只烟缸,不时交流目光,促膝而谈。
答:
②某人想与同事达成一项协议。
A.两人正襟危坐,不露声色,认真严肃地谈。
B.两人并肩在林阴道上漫步,一方时而用手拂去对方身上的树叶或飞絮。
答:
③某位同学正在劝说你和他一起去看球赛。
A.他和颜悦色,目光专注,言语恳切。
B.他着急地看着表,不时回过头去,看看班里还有谁。
答:
④一个同学和你长谈到半夜,而你早想睡了。
A.你不时看表,一会儿给他倒杯水,一会儿去关窗户,用手掩着打哈贰�
B.你强打精神,表现谈兴正浓,眼大眼睛看着他。
答:
2.自由练习
自己选择内容,五分钟时间准备,做一次简短的讲话,要求用上体态语,学生及教师共同给予评价。
六、课外练习
尝试在课余时间,在与同学或其他人的交往中,借助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将表达内容记录下来。
交往对象:
表达的意思:
运用的体态语: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6)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未:独体字,笔画写得舒展些。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观雄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作者对岳阳楼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欣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学生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4.与对子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
5.引导学生展示喜欢的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
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精选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工具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四、默读课文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学习多么紧张啊!那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怎么样?
播放教学光盘上的课件,玩识字拼图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