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 >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 启权 二年级

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3)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五、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看图渎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会走路的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教学准备:

光盘、卡片、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树。齐读

2、你们知道有哪些树呢?

3、你们知道这种树吗?(板书:会走路的树)

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它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上,让我们再来看看书,自己读读。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字义。

2、同桌合作,互读互评: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

3、交流合作情况,推荐出几名代表朗读全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童话讲了几年的事?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交流:这个故事写了几年的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2、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选出举手多的小组读第一部分。

3、精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小组讨论:刚开始他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认识后他们又做了些什么?

(3)合上书本,交流讨论结果。

(4)从这第一天的交往中,小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5)带着理解,用美妙的朗读来表现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6)过渡:驯鹿不光是第一天对小鸟这么友好、亲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天天陪小鸟呢!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8)他带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能想象一下他们去了哪里呢,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9)交流

4、小结:小朋友设想的真好。是啊,这只刚出生的小鸟和这棵友好的小树,玩了许多的地方,见识了各种有趣的东西,它们相处的多好呀!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初步学习了课文,并仔细阅读了第一部分。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第一部分讲了些什么?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过渡: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小鸟和这棵树不得不分开,因为小鸟要——飞往远方过冬。于是,小鸟和这棵树告别,你们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演一演。

1、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2、虽然这只小鸟长大了,可是,它知道天天陪它的那棵会走路的树是谁了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

3、结合小鸟当时的心情,指导训练第六自然段小鸟的问话。

4、这棵会走路的树又是怎么说的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5、从小训鹿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鸟听了恍然大悟,而且他还非常——激动、兴奋。谁来当当这只激动的小鸟?

能够见到久违老友的儿子,这是多么巧的事情啊!小鸟兴奋极了,小驯鹿也特别激动,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

三个小朋友为一组,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三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小朋友观看、评判。

三、续讲故事,激发潜能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吸引人。

2、续讲故事

3、总结:大自然美好而和谐,它像万花筒,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故事。我们恩能干的小朋友们,你们煽动想象的翅膀,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谢谢你们!还有的小朋友也许会说:我们还想编出更多的故事呢,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回家后,继续设计属于自己的童话城堡,请可爱的动物们去做客。然后把你编的故事来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寓言两则》:

教材简说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如,“桩、窜、锄”。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

“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力尽”的感觉。

读第三自然段时,要把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读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结果的意外,也可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师可在归纳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寓意。

(2)学习《守株待兔》。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从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天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玲玲的画》:

学情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口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四、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三、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四、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三、写字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日积月累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四、实践活动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画风》:

学习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绘画设境,谈话导入

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小画家,老师想请小画家到前面画一幅画,需要画房子、太阳和大树,谁愿意来画?

老师还想画风,怎么画呢,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好,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板书:画风)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

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学生说方法(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查生字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尤其是那些你刚认识的字。

3.准确朗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1.你读课文时认识了哪些字?用什么办法认识的?还有许多同学的方法很好,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介绍识字方法。出示生字和图片并且板书,小组合作认识七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学生挑出来的字(从结构上讲可以是生字“艺、涛”,也可以是其它的字)。

巩固生字:

(1)出图片猜人名:赵本山、宋丹丹。

(2)背诵姓氏歌,巩固生字“陈”。

(3)读词闯关:艺术人生、文艺节目、综艺大观。

(4)读句子说句子:

海水(显得)更蓝了。

涛声(显得)更近了。

()显得()。

2.课文中三个朋友说了哪些画风的方法,请你读一读画一画。

3.找出自己认为好的画风的方法读一读。

4.听一听风声(课件放一段风的声音),指导朗读几种画风的方法,请读得好的学生示范读,也可以给教师一个机会读。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读出有风?

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

5.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一读,读中感悟画风的几种方法。

6.同学们想听哪一个小组分角色读?推荐一组分角色读。

四、拓展课文,积累语言

1.同学们,三个小同学说出了几种画风的方法,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画风吗?可以到黑板来画也可以直接说。

2.再读课文,看看书中怎么说的画风的方法,假如你是书中人,你会怎么说?试一试,看你会不会这样说:

课件出示:刘聪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说的写在书上,也许将来的课文中就用你说的方法呢。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说的方法又多又好。可见,生活中看似很难办的事情,只要认真观察,不断实践,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么,风这种自然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说一说?你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这些小信息员一定会在课下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7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