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 启权 一年级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小树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展示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

4、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5、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7、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

(3)、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

3、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有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

4、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1、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2、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把你喜欢的选几个填在花篮里。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阳台上的小鸟》: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关心与爱的世界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3个新偏旁,“夕字旁”“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指导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

1、课件出示:雨中,一只小鸟飞来飞去,羽毛全湿了,后停在一家阳台上。

2、提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只小鸟时,你们会怎样做呢?

3、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阳台上的小鸟。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注意读好生字“台”。

二、带着问题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拿手的办法识字。

2、说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用了什么办法?

3、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三、结合课文,认读生字词。

1、出示自做的生字卡,小组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结合学习新偏旁:阝(阳)女(妈)夕(外)

3、同桌互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4、做“摘果子”的游戏。(在黑析上贴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带有序号的果子,每个果子的背面是生字词,让学生摘一个读一个。)

5、分组做“找朋友”的游戏。(让每个学生读一个生字,其他学生运用这个生字,写一个词,另一位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对了——就找到了朋友)。

6、重点指导书写:身、家、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见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后停在一家阳台上。现在,你们想知道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吗?老师和你们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了解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

三、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书中描写鸟的样子的句子。

2、我看见这只鸟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悄悄地瞧)

3、谁能读读第二自然段。

“啊,可怜的小鸟!”这句应该怎样读?谁来试试?

4、指名一生到讲台上,边读边做出同情、关爱的动作和表情。

5、读后同学评议,全班齐读。

妈妈发现下雨了,要去收衣裳时,我是怎样做的?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在书上找出我关爱小鸟的动词,用“”画出。

引导感悟“连忙拉住”、“轻声说”。

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说说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明白什么?

板书:连忙拉

轻声说

雨停了。我是怎样做的?

五、进入情境,再次感悟。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画出我高兴时说的话。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高兴地说。

3、同自己喜欢的动作,边读边演示此时高兴的心情。

4、指名演读,读后评议。

5、全班感情齐读全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说说理由。

7、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想的和说的句子。

六、课后延伸,拓展生活。

假如在生活中,也遇到小动物,你会怎样做?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这是一次习作练习,题目是《我的自画像》,习作附有一幅插图和一篇相对应的作文。

依据教材特点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要达到以下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②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来写,练习由表及里地观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写人。③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学生写作能力较低,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人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因此,本次习作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

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想像练习,引入习作内容

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说说听的时候自己想到了什么。

[注]学生一旦展开想像的翅膀,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练习,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同学们想得新,说得好。听校长说,一个星期之后,有外面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为了迎接他们,学校要求各班布置教室。咱们班要办一次墙报,墙报的主题是温暖的家,班级是我们的家,怎样向外校的老师介绍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让人一看就能认识,大家给老师出出主意

[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老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指导观察,画画习作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

大家说的办法很好,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每一位同学都动手画一幅自画像,这可以让参观的老师很快就认识每一个人。怎样才能画得像自己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观察方法:

一个人物的外貌,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头发脸眼睛鼻子上身下身脚,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人物外貌就清晰、有序。

2.学生口述,说说你观察到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学生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外貌。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有重点地观察,有重点地描写。

同学们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都说了出来,可老师觉得大家好像都差不多,人总有自己的特征,不可能长相都一样,不一样了就有区别了。怎样找到自己的特征呢就是要抓住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就是你的特征。这样,大家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哪儿跟别人不同。

[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体系认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他把观察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认为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这三者是科学的作文教学的支柱。

4.学生自己画自画像。

5.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及喜好。

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画画水平不高,画的不像怎么办没关系,可以在画的旁边写一段话,介绍一下自己,让人读了如见其人。除了可以描写自己的五官之外,你觉得还可以写什么,让人一看就了解你:原来是这个孩子呀!

---------------------------

[注]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还可以写身材、容貌、衣着、神态、表情等。

[注]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写真实的自己,优点可以写,缺点也可以,写的内容要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因此,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

6.学生写《我的自画像》。

你觉得写哪些内容,能让别人记住你,最能反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你喜欢写哪些内容,就可以写下来。

[注]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才能有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于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都毫无用处因此,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7.同桌两人交流,修改习作。

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写的《我的自画像》,要求:

(1)找出自己写的最成功的地方,读给同桌听,让他听听这些语句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并认真听取同桌的意见。

(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不够合适,读给同桌听,两人共同修改。

[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培育学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情。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意,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熟识或喜爱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熬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一两个即可)

2、学生朗读课文思索: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找寻好挚友“树”并为它歌颂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挚友,鸟儿每天为树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接着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找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共出现四次对话。第一次对话,鸟与树,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其次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知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知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作者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个句中出现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好挚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最终找到你了,我的挚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挚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长,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沟通共享。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当更多的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找寻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当多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当中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看图说话,复习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的某些生活习性。

2.学会两种新笔画:

3.学会六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六个生字的音、形、义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电教软件:

1.投影片一张,(课文中的插图)

2.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⑴名称:《怎样写汉字》

⑵主要画面内容

⑶硬件运行环境:PC机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

1.谈话:小朋友,上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出示课题),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吗?下面我们就边看图(出示投影片),边读课文,一起来回想一下。

2.读后指名看图说话,回答问题。

㈡揭题: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主要来识字,学习课文中的六个生字。

㈢识写生字:

1.识写云:

⑴(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谁来把这个音节给大家读一下?

⑵提问:这是个什么音节?念第几声?

⑶齐读

⑷提问:云出现在哪里?它有哪几种颜色?白色的云叫什么?灰黑色的云又叫什么?天空中飘白云,说明天气怎样?天空中飘黑色的乌云,说明天气怎样?

⑸识记云:

a.提问:云字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共有几笔?请同学们看微机(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1),这个字里面有个新的笔画名称:(叫撇折)

b.齐读两遍

c.它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

(先写两横,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2,接着写,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3,最后一笔点,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

d.请同学们跟着微机一起写一遍(按回车键,按笔顺笔划一笔一笔写)

⑹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⑺扩词:书上指的是什么云?你还能用云字来组几个词语吗?

2.识写电字

接着,我们要来学习第2个字。

⑴指名读:这是一个几拼音节?

⑵提问:电和云一样,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⑶识记电:

a.电字共有几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4)

b.它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

(H)写一笔竖,按一键,屏幕显示图5,接着写横折钩,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6,然后中间写一横,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7,再封口,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8,最后一笔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微机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4,再按=键,反复显示两次;

⑷学生跟着微机书空,(按回车键,跟着屏幕按笔顺笔划一笔一笔写)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谁能用电字来组几个词语?语文中指的是什么?

3.识写风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个字,这个字念feng,听准了吗?我请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正音:这个音节是后鼻音。

⑵提问:刮风的声音是怎样的?

⑶识记风

a.风字共有几笔?第二笔是什么?n后一笔是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9)

b.风的第一笔是(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0),第二笔是(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1),再按=键,反复显示两遍,第三笔是撇,(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2)。

c.第二笔横折斜钩位置在哪儿。

⑷学生跟着微机书空(按回车键,请学生跟着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谁能用风字来组个词语?

4.识写雨字,

天上布满了乌云,有闪电,有大风,说明要怎么样了?(看投影片)

我请小朋友上来找出雨这个音节

⑴提问:这是个什么音节?

⑵齐读

⑶识记雨字

a.雨共有几笔?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13)

b.雨的第一笔,写在田字格横中线的上面,从左上格开始穿过竖中线到右上格),第二笔是示图16,并按=键,反复显示两遍,写在a中线上面,往里折一些)。c.为什么雨字里面有那么多点?b些点为什么都朝一个方向斜?

⑷书空:(按回车键,跟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⑸扩词:谁能用雨字来组几个词?

5.识写天

刚才我们写了云、电、风、雨四个字,它们都是一个自然现象,并且都是发生在天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天字,请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齐读

⑵自己识记天字:这个字比较简单,我请小朋友自己跟着微机学。

⑶你是怎样记住天这个字的?

⑷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⑸集体跟微机书空一遍,(按回车键,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⑹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⑺扩词:谁能用天字来扩个词

6.识写乌字:

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云字,知道黑色的云叫,最后我们来学习乌云的乌字,请个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这是个什么音节?

⑵齐读

⑶识记乌字

乌的第一笔是(在左上格),第二笔是(按=键,反复显示一遍),接着一笔是(这一笔叫竖折折钩,从第一笔撇的下面起笔,朝外折到了横中线下面一点再沿横中线折,到了右下格时再折来,最后往里钩,再按=键,反复显示图22),最后一笔是(图23),这一笔要写得外面一点。

⑷集体跟微机书空一遍(按回车键,微机一笔一笔书写)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用乌字来说几个词语。

㈣总结

1.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中的六个生字,我们一起来把这六个字齐读一遍。

2.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六个生字中出现的两个新笔画,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读一遍。

3.集体读课文。

最后我们一起来边看图边把课文读一遍。

㈤布置作业:

把今天教的六个生字,每个抄一行。

本教案选入《计算机辅助小学教学课例精粹》一书◆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

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1、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⑴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①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②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⑵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⑶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①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②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③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⑴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⑵指导朗读:

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

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7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