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

时间: 新华 四年级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理清课文的条理,初步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外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出示

说说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向大家介绍爱因斯坦?(学生介绍)

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人们还利用这个理论建立了核电站,为人类造福。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整个人类历的科学巨人。

3、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齐读、读完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可以看看生字表,读准字音,将句子读通顺。

2、指名朗读课文,你将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作评委。

3、逐段指导

第二段

(1)你觉得读的怎么样?

(2)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3)理解:蓄、蓬乱、裹、趿拉、冷不丁

A、重点指导:“蓬乱、裹、趿拉”的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归纳?(衣衫不整)

B、指导“冷不丁”的读音,比较“衣衫不整”的读音。

第三段:主要指导“纳闷”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意思)

第四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指导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读好语气词:噢、嘛。(一个是平淡的语气,一个是得意的语气)

(3)说说“踱步”与“散步”的区别。(散步比较随意,踱步是走方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六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房间里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爱因斯坦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的?

4、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1)三次交往。

(2)小姑娘教爱因斯坦如何穿衣、布置房间。

(3)爱因斯坦生活随意,研究科学入迷,关心小朋友。

三、默读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在书上找出有这些时间的语言。

2、出示

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读了这些语言,你有什么发现?

(1)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写文章就要按照一定的循序来写)

(2)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小女孩,第四次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成了好朋友)。

(板书:撞、遇、等、每天坐坐)

(3)看了最后一句话,联系前面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情感。

过渡:同学们很会读书,通过读书,理解词句,通过读书,了解文章的层次,下面,我们要通过读书感受文章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读老人和小女孩“相撞”的一个片段,读出感情来。(之后再谈体会)

2、交流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下节课,我们来研究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收集一些爱因斯坦的资料。

板书设计: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撞→遇→等→每天 坐坐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并能判断文章的重点。

4、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知道酒驾的危害是很大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重点难点:

1、懂得遵守交通法则的重要。

2、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并能判断文章的重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花语中白玫瑰代表纯洁、高贵、天真的爱。

2、请同学们为“白玫瑰”加上一个量词。

(枝、束、捧、篮……)

3、读课题。

4、师介绍: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廉姆斯·科贝尔。

二、整体感知

1、师:这堂课,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一枝白玫瑰》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5岁的小男孩和一位与男孩素不相识的老人。

2、自学课文。

3.交流。

(1)接龙读课文。

(2)理解词语。

(3)分段并概括段意。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5)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填空。

师:小男孩的家庭遭遇到了这么大的不幸,真是令人同情。

三、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

2、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小男孩的家里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幸,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课文。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许多的情景都没有展现出来,让我们想象这个不幸却又懂事的小男孩会说些什么:

3、师:母亲和妹妹走得很匆忙,但是她们是带着爱走的!妈妈,让洋娃娃捎去浓浓的兄妹情——让照片留住您对我的思念——让这一枝白玫瑰永远维系着我们母子的骨肉亲情吧!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说会道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

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2人,12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一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连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训练指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

2、继续重视词句训练,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4、精读课文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5、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6、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

7、阅读短文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8、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在听和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9、、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含培优辅差)。

1、准确把握课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

挂图、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5、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松花江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

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

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的家乡。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

再读这几行,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抓住“同胞”体会;“同胞”本义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千千万万流亡在外的人民对自己家乡父老、对所有中国人民命运的担忧。)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安居乐业,因为——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读7-14行。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

训练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

一位中年男子携着妻儿,————————-----

小结: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军在他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家变成一片废墟……

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读最后几行。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四、欣赏歌曲,加深体会

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毽子的有关知识,学会制作毽子的方法。学习毽子简单的踢法,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究,锻炼学生的胆量。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玩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毽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将键羽固定在键托上

教学准备:

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羽毛、塑料布、塑料绳、毛线、弹力线、垫圈、螺丝帽、酒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一物生来真轻巧,身长羽毛不是鸟。没有翅膀脚边飞,落地没脚难起跳。(打一体育用品)

2、学生猜谜,说出理由。

3、教师展示毽子,并出示视频资料(花毽表演),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看完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4、踢毽子好玩吗,想不想玩一玩、踢一踢自己做的毽子?(想)板书课题。

从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和看视频活动入手,让大家在玩中进入今天的课堂。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毽子的踢法,引起玩毽子、做毽子的欲望。

(二)认识毽子,探究制作毽子的材料。

1、引言:要想做好一个键子,我们先来认识它。从桌洞里拿出毽子,仔细观察你们小组的毽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学生观察,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了解毽子的组成。

4、学生猜想制作键羽和键托的材料,教师相机展示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制作毽子,可学生见到的一般都是羽毛键。通过这一环节的探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生活即课堂,制作毽子的材料随处可见,激起了做毽子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毽子的做法。

1、引言:探究完做毽子所需要的材料,下一步我们该来探究它的做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或途径学会做毽子?

2、学生交流方法,教师引导用拆一拆的方法来探究。

3、小组合作,探究毽子做法,教师指导帮助。

4、全班交流。

A、交流羽毛键的做法。

(1)学生到前面来边讲解边示范羽毛键的做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注意的地方。

师:你觉得我们在扎键羽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出应注意将键羽对整齐再扎,扎的紧一些)

(2)教师示范用布条穿过垫圈的过程。

B、交流塑丝键的做法。

(1)学生到前面来边讲解边示范羽毛键的做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注意的地方。

(2)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塑料绳都是一根一根的,怎样才能让它变成细丝状?(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教师示范用针将塑料绳挑成细丝状。

5、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制作羽毛键的方法制作,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制作塑丝键的方法制作,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毽子。

6、小结做毽子的步骤,教师相机板书。

7、小结学做毽子的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认真观察、动手拆一拆的方法学会了做毽子,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动手做做看,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获取新知,主动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做毽子的方法,而且能从中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兴趣。

(四)小组合作,制作毽子。

1、引言:学会了做毽子的方法,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做毽子)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毽子,比一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小组做的花样多,哪一个小组做的既美观又实用?

2、教师出示制作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评价,试踢。

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五)学踢毽子,感受快乐。

1、教师示范毽子常见的几种踢法。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玩自己制作的毽子。

(六)拓展延伸

1、引言:看到同学们开心的样子,老师也替你们高兴。踢毽子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到今天已发展成了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毽球。1984年,国家体委将毽球列入全国比赛项目,每年都要举行毽球比赛。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精彩的毽球比赛。

2、教师播放视频。

(七)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引言:短短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2、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3、小结:时间是有限的,可探究却是无止境的,课下我们继续探究:(出示课件)

a、课下尝试用中间没有孔的铁片或硬币做一个毽子。

b、用自己做好的毽子在班内举行踢毽子比赛,并想一想毽子的好踢不好踢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课堂,继续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

2、通过分角色演童话剧,加深对童话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31《快乐的.王子》

2、学生齐读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自学情况。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出示学习提纲。

3、先自学,后分组讨论交流。

4、反馈自学情况。

5、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谈体会。

6、假如你是王子,你会……

五、

1、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了这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感想?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31__快乐王子

宝石无助的母亲

小燕子眼睛可怜的乞丐王子的伟大

眼睛可怜的小女孩

金箔片子穷人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9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并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2、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正确读写5个生字,12个生字,并能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三、教学准备:

1、通过字词训练,小组赛读掌握字词。2、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等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前置,激发学课文之趣。1、教师板书课题。

2、师:课前,我请科学老师阅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他读完就向我们下挑战书:等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和我们PK一下,内容就为20世纪的科技信息,以及造福人类的事实。老师不仅替你们应战了,还反将他一军,到时还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述得当、清楚。你们有信心吗?要想取得胜利,我们首先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一个小小比赛的预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良好阅读的开始。从比赛要求中,学生既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求:从课文中获取大量科技信息,学习本文的表述方法,也为本节课后的作业——查阅资料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字词训练,落实语文之基础。

1、出示12个生字,让学生从文中画出“呼风唤雨、改观、程度、程控电话、依赖、寄托、原子核、因特网、腾云驾雾、哲学家、农耕社会”等词语。2、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

提个醒。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4、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这是小学语文的专务。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豪华而放弃基本的语言学习,不能为了强调综合学习而让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个学生透透彻彻的把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三)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标记。预设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设计意图〕重视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组织检查交流,互相帮助,指导集体反馈,探究稍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人人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学生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导“赖、耕、幻”的字形。2、学生练习写字,自己决定写几遍。

3、发明发现

(1)微波炉的()成为厨房里的新宠。

(2)哥伦布()了新大陆,为人类开辟了新航线。4、布置作业:

⑴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并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⑵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同时也为和科学老师PK做好准备。〔设计意图〕课堂作业真正做到课堂内完成,这是给学生减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并且课内作业,高效高质,当堂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2、让学生体会科学创造奇迹,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教学准备:

1、在查找资料中了解20世纪的科学成就。通过农耕社会与科技社会进行对比,理解科学改变生活。

2、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⑴诗句的本意。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给教师释疑,孩子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农耕社会依赖20世纪依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

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设计意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一同上课、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大量信息,储备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感受就越多,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课堂发言时学生的语言才会更真切更鲜活。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同桌对读生字词。

⑵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2、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⑴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

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⑴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⑵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⑶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⑴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⑵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⑶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

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最佳剧组和最佳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2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有几个想让大家猜一下: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2、导语:

无论是丝瓜还是葡萄都需要搭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有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吗?那你们发现、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他那就发现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观察到的爬山虎的脚吧!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课下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找学生读课文。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比较用心的预习过课文了。)

3、读完课文后,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爬山虎有脚)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既然课文是写爬山虎的脚,那么到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告诉老师。(3、4、5)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咱们先看第三自然段,在这一段老师想请同学们注意一句话——读“今年,我注意了”。“注意”是什么意思?(认真看的意思)

师:那么作者也就是文中的“我”注意了什么呢?

生: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

师:这是写是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板书:位置)

生: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

师:这是写是脚的样子(板书:样子)样子像——蜗牛的触角。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脚比作触角)

师:作者还注意了什么?

生:颜色跟刚长出来的嫩叶差不多,也是嫩红的。

师:这是爬山虎脚的颜色(板书:颜色)

师:好,把作者注意的这些综合一下,你认识爬山虎的脚了吗?在纸上画出你认识到的爬山虎的脚。。。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评论对错。。。)

哪位同学再来给大家完整生动的介绍一下爬山虎的脚?

(老师也想画一下,同学们来介绍,师生配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既然爬山虎是利用脚来往上爬的,那么作者有没有注意它的脚是怎么爬的呢?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第四自然段,生读)

(1)出示课件:老师也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老师介绍的准确吗?(生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动词)

(2)师:播放动画,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找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拉一下,其他同学配合)

(3)师: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如果我把“一脚一脚”改成“一步一步”,好不好?

生:不好,“一步一步”表示步子大一些,而“一脚一脚”是很小步很小步的。

师:是啊,爬山虎就是今天一脚,明天一脚,这个月一脚,那个月一脚,历经二、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在你不经意之间爬到了屋顶上去了。你要不花点时间,你还真不知道它是怎么爬的,所以,注意除了“认真看”之外,还有怎么看?

生:耐心地看

师: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朝着目标不放弃,由这个“一脚一脚”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脚踏实地

师:那么我们该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读慢一些,有力一些(学生读)

(4)师:作者还注意到了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还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师:为什么是图画上的?

生:是传说的,现实当中是没有的。

师:传说当中的蛟龙是怎样的?

生:凶猛的,有力的

师: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是想说什么?

生:说脚很有力。

师:说到它的脚有力,老师向同学说一下文中还有哪里能看出爬山虎的脚有力?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可见爬山虎的脚是多么有力,巴住墙是多么的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不让它向上攀登吗?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同学们如果不认真耐心地看,作者可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什么吗?可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吗?

师:如果不认真耐心地看,我们可能发现爬山虎脚的奥秘吗?

出示课件:可见这个“注意”多么重要,(指着“今年,我注意了”)来,大家再读一遍。

师:(生读完后)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

生:今年,我注意了,以前“我”没有注意。

师:为什么以前没有注意呢?以前作者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生: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因为叶长得非常漂亮,让人看了非常舒服,很引人注意。

(2)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师:多么新鲜的叶子啊,多么茂密的叶子啊,多么美丽的叶子啊,如果你不注意看,能看清楚叶子下面的脚吗?

生:不能

师:它的光芒几乎都被叶子全抢去了,但它没有埋怨,一直——

生: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生:默默地支持着叶子到屋顶,一步一个脚印。

师:它甘为叶子的人梯,默默工作,咱们学过一首诗其中的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们说说在这篇课文里“落红”指的应该是谁?

生:爬山虎的脚

师:是呀,细脚不是无情物,巴住高墙更护叶。。。

四、联系生活,拓展与延伸

师: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美吗?老师想请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叶圣陶爷爷能把这普普通通的爬山虎写得这么有魅力呢?

生:观察仔细。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进行了细心观察。观察了很长时间。

。。。。。。

师:是呀,只要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老师想邀请同学们来参加快乐尝试活动,大家愿意吗?

生(齐):愿意!

多媒体显示快乐尝试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或者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吗?

生1:我喜欢柳树的枝条,微风一吹,她随风摇曳,像一位美丽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生2:我喜欢仙人掌,虽然它的外表长满了尖刺,却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

生3:我喜欢含羞草,它是一种有趣的植物,很怕羞,只要你用手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就会左右合并,过一会儿又会散开。

生4:我喜欢月亮姐姐的脸,她的脸是多变的,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半圆的,有时候只露出小半边脸。

……

五、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都快成小作家啦!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爷爷观察的爬山虎的脚,探究了它的脚的奥秘,真的好神奇!老师想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

屏幕显示课外探究题:

回家后去仔细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植物,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惊喜发现,然后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下星期的语文习作课进行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4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崔妍《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老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困难不大,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与具体的。教学时,注意围绕“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一训练重点,引导学生集中研究、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抓特点写的,从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地方,从中学习怎样写好片断,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片断1:品味美读

1、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两部分。

板书:叶子

2、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看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3、师引导学生边看边观察:(1)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什么样子?(2)再看看长大的叶子又是什么样子?(3)你再仔细观察叶子的生长方向?

4、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谁来说说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5、师:书上说爬山虎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板书:绿得新鲜)

新鲜这个词我们平常用来形容什么?

在这里用新鲜这个词来形容爬山虎的叶子,你有什么感觉?这告诉了我们叶子的什么?

生1:叶子的颜色。

生2:叶尖朝下是他的生长方向。生3:叶子在墙上排列得顺序。铺得均匀)

6、师:老师这有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出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请一名同学来美美的读读。

(2)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课件:叶动的样子)

(3)瞧,叶儿动了,风轻轻地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般轻轻漾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我们一起来试试?男生?快让我听听女生们动听的声音?

“新课标”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我和学生一起欣赏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营造一种和谐、鲜活的品味语言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瞧,叶儿动了,风轻轻地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般轻轻漾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此时,美读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于是便有了课堂中,学生自由读,师生对比读,男生女生比赛读等各种形式,进行了充分朗读。

教学片断2: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师: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三、

四、五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交流话题一:

1、生:爬山虎脚的样子吸引了我。

2、师: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一读,然后用笔划一划。

3、生自己边读边找边划。

4、师:谁来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呢?是什么颜色啊?)

板书:长叶柄的反面、枝状细丝、嫩红

5、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爬山虎脚的样子(出示课件)

6、师简笔画爬山虎的茎、叶子。

师:老师想画爬山虎的脚,你们说应该画在什么地方?有小画家来帮帮我吗?

7、生上台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8、师:能看着你画的脚来说说爬山虎脚的样子吗?

9、根据生的回答师问:作者把脚的样子比作了什么啊?(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发现是枝状的,还数了有六七根,叶圣陶爷爷观察得真是仔细具体啊。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决定巧用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在教学课文本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我便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先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再指名学生上台作画,画后一起评价画得像不像,请同学们根据画的脚来说说爬山虎脚的样子。这一设计使学生情绪高涨的朗读起来。

交流话题二:

1、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们?

2、生1:爬山虎的脚会爬墙吸引了我。生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吸引了我。

3、师:现在我们进入同桌互助学习时间,请每组同桌按以下三点学习,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学得最快。(1)读一读:描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2)找一找: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作的词语;(3)谈一谈: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5、生:我读懂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6、师: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谁观察到了?

7、生:爬山虎的脚变弯了。

8、师:你们还学懂了什么?谁来补充?

9、生:我找到了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作的词语。(触、变、巴、弯、拉、贴)

10、师:找的可真准确。我们一起来读读。抓住了这些重点词,我们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啦。

11、师: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12、生1:爬山虎的脚不像别的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组织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2:触到墙就变成小圆片,这里说明速度很快。

生3:从巴这个字,看出爬山虎的脚紧紧的抓在墙上,相当的牢固。生4:我体会到这段描写用词非常恰当,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爬得非常辛苦。

13、师:爬山虎这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精神真是令我们感到佩服。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爬山虎正在墙上缓缓地爬行着。看哪边的同学读得最棒!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师生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通过看课件、讨论,让学生不但理解“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本段教学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运用肢体演示,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

教学片断3:

1、师: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你认为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生:观察要细致全面、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3、师:老师希望大家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做个观察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课后请同学们以《我发现的小秘密》为题写个观察片段。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重视拓展文本,延伸课堂,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布置了以《我发现的小秘密》为题的作业。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媒体: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分段。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我的菜园。

2、释题。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运动的杰出领袖,是南非历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曼德拉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27年的监狱岁月。

菜园:种蔬菜的园子

3、激发兴趣: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菜园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区和农村,许多人家都有种菜的土地,那就是他们的菜园。

简单的说,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也知道,每天从菜场买回来的蔬菜,都是从菜园运过来的。种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们种菜,是为了生活;菜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块土地。曼德拉并非寻常之人,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园,还要亲自种菜呢?我们读了课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寻常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课前布置预习查字(词)典:情有独钟苦役呵护戏谑慰藉

2、检查自读效果。

(1)认读下列词语: 苦役 垃圾 呵护 争取 允许 情有独钟 监狱 辣椒 慰藉(jiè) 收获 宽敞 意义 放弃 拒绝 戏谑(xuè) 纠正生字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见上述预习内容)

3、认真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默读课文,练习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终于获准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开辟菜园的过程和对耕种的情有独钟。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园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狱:说出间架结构及笔顺。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词语(见练习册)。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获准开垦菜园之前处境怎样?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当时是一名囚徒,从结束苦役后只能在“监狱内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来。他的处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从“艰难”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3、为了给自己监狱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样做的呢?

4、为了给“每天的生活寻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来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最终,做出了让步”。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样的一个人?(极为坚强的人)

5、齐读

(二)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曼德拉是怎样开垦菜园、选种蔬菜的?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对菜园情有独钟?

2、交流要点

(1)菜园所在地“土壤干燥,乱石丛生”,为了“给作物腾出生长的空间”,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选种的蔬菜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长的西红柿、辣椒、洋葱。

(2)从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对耕种菜园情有独钟。

①“早在福特哈尔上大学时,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园里种过菜。”

②“辛苦的脑力劳动之后,我就到菜园里去,沉浸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之中,自得其乐。”

③在监狱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戏谑我生来就是一个矿工。”

(这表明:开辟菜园的工作是异常艰辛的,犹如开矿一样。曼德拉开辟菜园是异常投入的。)

④“我开始订阅有关种菜的书籍,学习各种耕作的技术,了解各类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3)指导朗读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深化)

(3)曼德拉认为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应该从耕种菜园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个怎样的道理吗?

(4)齐读

三、合作探究课题

(1)曼德拉的菜园有些什么特点?

(2)曼德拉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种这个菜园?

(3)从一个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种菜园的过程中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先要有播种、观察、耕耘,然后才会有收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领导要悉心呵护人民群众,群力击退敌人,全力挽救能够争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响成功的一切障碍。)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默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曼德拉为菜园做了些什么?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

三、作业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

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再让我们来读欧阳海的那句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读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请你说一说。

交流学生感受。

3、同学们,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饱含激情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五、作业

1、把英雄欧阳海、雷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7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附: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免费教案篇18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三、教师准备(包括媒体):

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四、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精心修建,反复修改。)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谈谈你的感受?

3、解决问题

步骤:

(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五)拓拓展。

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六、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伟大的工程

修建

七、作业布置。

1、必做【同步达标】: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选做【创造实践】: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

7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