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事先加以计划,以便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优秀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好事,懂得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养成坚持做好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体验做好事后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分好小组,成立好事小组,选组长。(每个组别发标志)
2、回忆你做过的好事。
3、准备无数彩带,写一写自己的做过的好事,串成好事彩练。
教学过程:
一、情景教育。
老师的教具(彩带)纷纷洒落,等待片刻。
有几个学生上前拾捡。
老师微笑地:这几位同学在老师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及时地帮助了我。他们做了件好事。
板书:好事
师:我提议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表扬他们。
全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二、引题。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都是少先队员了,作为一名优秀少先队员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你们想不想多做好事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呢?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做好事》
屏幕出示课题:怎样做好事。
三、故事引入,理解什么是好事。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也很想做好事。有一天,小明放学回家
屏幕出示:
书上46页图片
录音:妈妈说:“小明,快去扔垃圾。”
小明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
师:同学们,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他做得不对,因为他不是想做好事吗,他却不帮妈妈是不对的。
师:也就是说,他不知道其实帮助妈妈就是在做好事。
生1:恩。
师小结:也许有许多同学会像小明一样,认为只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或像英雄人物那样去救人、献身才是好事。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做的事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就是好事。我们应该首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屏幕出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我们能做哪些好事。(学习47页的内容)
屏幕出示图片。
过渡语:我想大家都跟这几个小朋友一样很想做好事。那么我们能做哪些好事呢?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书上那九幅图,想想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给时间学生阅读。
师:在家里我们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许多多,看看下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一)屏幕出示一组图片。(47页第一行的图片)
生1:我说第一幅图,这个小朋友在收拾自己的物品。
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家人操心就是在做一件好事。
生2:我说第二幅图。这个小朋友帮忙拿碗筷。
师:作为家庭成员要承担一些家务。我们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孩子。
生3:第三幅图是有个小朋友在唱歌跳舞。
师:为谁?观察老人的表情。
生3:为爷爷奶奶,他们都很开心。
师:这些小朋友所做的事给家里增添了欢乐。
我为家里添欢乐。(贴板书)
(二)出示第二组图。
师:学校是我们的大家庭,学习成长的摇篮,这些小朋友为学校做什么呢?
生1:有个小朋友在擦黑板,主动擦黑板。
生2:那个男孩在浇花。
师:他精心呵护绿色植物。
生3:他看见有人用完后,没有关灌水龙头。
师:他节约水资源。
师:这些小朋友为学校添光彩(贴板书)
为学校添光彩(贴板书)
(三)出示第三组图。
师: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在社区里,公共场所,其实处处都有好事做,看这些小朋友做什么?
小组里讨论,选一幅容易引起歧义的图讲解。
一个男孩为图方便走捷径,踩踏绿化带,另一个男孩劝阻,他做了好事。
师:除了书上讲到的内容,我们讨论一下,还有哪些好事可以做?
生1:体育课的时候有同学摔倒了,我们要陪他去校医室。
生2:我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帮她倒水服药。
……
(四)环保教育
我为地球妈妈减负。
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地球妈妈被污染,痛苦的表情)
生1:地球被污染,有很多工厂排废气,有人扔垃圾。
师:地球妈妈的健康状况越来越-------
生:差!
说说可以为地球妈妈做哪些好事?
生1:我看见有男同学拿作业纸折飞机。不可以这样。
师:为什么?
生七嘴八舌:纸是树木做的。要砍跟多的树。破坏大自然。
生2:我们不能扔垃圾。
生3:不要使用泡沫饭盒。
师:还有许多许多,还想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
师:我们都来为地球妈妈减负。
为地球妈妈减负(贴板书)
五、处处都可以做好事。
(播放一幅幅图片,师述说,播放音乐)
师:一年一度举行慈善万人行活动,许多小朋友在这里慷慨解囊,大方捐赠,献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我们可以从这些小事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帮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放鞋或是提手袋。为父母捶捶背,倒杯水。在学校我们帮助苦难的同学,如伤病的,学习存在困难的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迎上去帮扶一把。轮到我们值日,认真履行我们的职责,如果其他同学请假或做不了,我们主动代替。在外面活动时,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节约资源,如直饮水,公园的锻炼器材。……
屏幕出示:我们可以做的好事有很多很多……
六、做好事,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
师:下面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做好事?
屏幕出示:(发生火灾,看见有人偷窃,看见有人溺水)
生1:如果看到火灾,我会第一时间逃离现场,马上打119.
有生反映强烈,表示有不同意见。
生2:我反对,应该要做好事,要救火。
师:谁还有自己的见解。
生3:如果打电话就来不及了,我们要马上救火。
师:你不怕危险吗?
一部分生:不怕,不怕!
师:问题是,你有能力把火救熄吗?也许会有什么后果?
生4:可能会烧伤自己。
师:再看第二幅图,看见有贼光天化日、明目张胆偷东西,我们刚好看见了。我们能大声制止吗?万一他报复你怎么办?
生5:我们可以躲到一个地方打电话报警。或者想办法引起被偷那个人的警觉。
生6:我看见有人溺水,我会递给他一条绳子。
师:首先表扬你积极救人的精神,如果你力量不够就不要轻易动手,可以请大人帮忙。
生7、8、9
……
总结:有时候,我们面对危险,我们的能力有限,珍爱生命,为了减少伤亡,我们理智地选择其他方式帮助他人,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七、我做过的好事。
我们了解了可以做的好事,那么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做了不少好事。来,我们交流交流。
(一)好事大搜查采访。
一生扮演小记者(手持麦克风):我是好事大搜查节目的记者,下面我想采访一下小朋友,请你说说你做过的好事。
生1:我帮妈妈拖地,洗碗。
生2:我经常借笔啊,橡皮,白纸之类的东西给同学。
生3:妈妈叫爸爸扔垃圾,爸爸对着电脑纹丝不动(生笑),我就主动去扔了。
……
(二)好事彩练。
成立好事小组。
师:你所做的好事在小组里汇报,小组员都认同了,组长就给你发彩纸把这事写在上面。
生轮流说,再写在彩带上。
大声读读,写在彩带上的好事。
生1:我只做过一些小事,看见组长的作业本太多,我帮她发。
生2:我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切水果给她吃,还煎个鸡蛋。
生3: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见一只可怜的流浪猫,我让妈妈把它带回家给它洗澡,为它吃东西,现在它长得很大了。
……
师:我们将把这些好事串成彩练,同学们做的好事越多我们的彩练就越长,从教室的一端挂到另一端。
生:哇!
八、把做好事变成一种习惯。
屏幕出现:
雷锋叔叔是做好事的模范人物,他的精神代代相传。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请个别读:“做好事就不要计较别人说什么,只要对人民有益,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是呀,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做好事。
而我们应该像雷锋一样:坚持不断地做好事!
九、活动延伸。
1、雏鹰争章
打开雏鹰争章平台
师:同学们下个学期我们将在雏鹰争章平台里定这几个章:孝顺章敬老章家务章
加油坚持多做好事,争章比拼。
2、好事成长记录表。
派表格。
师:为了更好地检测同学们的行为,这份成长记录表将由家长评价,哪方面表现得越好星级就越高。
观察一学期,期末做个总结。
“好事”成长纪录表
班级:姓名:属于第“好事小组”评价人:
1、你能坚持每天都为家里承担家务。☆☆☆☆☆
2、你是个关心、孝顺长辈的好孩子,经常帮助长辈做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角度,提高观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以厦门为例,说说自己熟悉的海滨小城,谈谈她的景色之美。
2、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遇到容易读错的字词要注上拼音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画出有关的词句。
3、交流
〈三〉、学习、讨论
1、理解“海滨”
2、读1、2段,说说这2段描绘了海滨的什么样的景色,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仔细读一读。
3、交流阅读收获,品味优美词句
4、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小城的?介绍了什么,怎样介绍的?
5、小结:海滨、小城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6、文章结尾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
认识生字。
【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识?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学生预习,老师指导。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⑴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忙。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办法是什么?
⑵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如果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寓言焦急巴望喘气总算白费一大截
⑵守株特兔窜出来撞树桩从此丢下锄头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我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巴望焦急地自言自语终于一直筋疲力尽揠苗助长
⑵忽然窜出来撞死又肥又大乐滋滋地从此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我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学生练读。
⑵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帮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
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
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过“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比赛
两组比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4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正音:
⑴揭示课题,正音。
⑵释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1、2段:
⑴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⑵默读课文:
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检到兔子)
⑶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⑷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句读、齐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⑵齐读第3段。
3、理解寓意:
⑴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⑵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⑶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⑷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⑸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⑹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5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留意、扇子、邮票、柿子、菠萝、油亮亮”等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学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以生字新词为主线,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对对子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对对子怎么样?(太阳、大树、春风、春风阵阵分别怎么对?)
2、老师的脚下踩到一样东西,原来是一片落叶悄悄飘进我们的教室,秋天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这里。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学习8个认读的生字
1、秋天的雨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读读课文,拼读生字。和同桌交流学习,想办法记住。
2、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并包含以上生字的一段话:
是谁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是谁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我们秋天的到来。
是谁给柿子、苹果、菠萝穿上了美丽的衣裳。
啊!是绵绵的秋雨,是凉爽的秋风。
(学生读一读,再个别学生读)
3、课文中组成的新词。学生默读课文,圈一圈:
一把钥匙
趁你没留意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菠萝甜甜的
金色的小喇叭
衔来树枝造房子
油亮亮的衣裳
⑴自己读一读。
⑵“一把钥匙”谁来读?字音上听出了什么?
⑶“趁你没留意”谁来读?
4、这两个词出现在课文的哪个自然中?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再一起读。
5、出示: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菠萝甜甜的(男女生读)
学生在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寻找有意思的句子。
谁来读你喜欢的句子。
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的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6、同学们,秋天多美啊,它有五彩缤纷的颜色,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有金色的小喇叭呢!
金色的小喇叭
衔来树枝造房子
油亮亮的衣裳
(自己读一读,再个别读)
7、回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要书写的12个生字
1、自己读一读。
2、小组内读一读。
3、指名学生上台给生字摆规律,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4、重点指导书写:杨、爽。
四、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找到课后的小话筒,带上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读后和同桌交流,板书:
是钥匙
是颜料
藏气味
吹喇叭
五、师生合作读课文
同学们,秋天的雨带着它的美丽,带着它的气息与品位,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今天,看到你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很想与你们一起合作读课文。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其他的内容你们读,第五自然段我们一起读。
六、作业超市
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把它用画笔画下来或者将它永远留在脑海里?(想)那就到我们的作业超市里去吧。
【作业超市】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画。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7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
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三年级 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
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
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七、总结,布置作业
1、补充采蜜本。
2、继续阅读儿童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8
《木兰从军》课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____________?(板书:女英雄)
3.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____________(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8.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11.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9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的海南海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0
【活动准备】
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
2、八仙的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图片,问:他们是谁呀?幼儿回答。
2、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3、合作造桥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39;动作。
(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领做神仙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1
《海滨小城》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 )”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 花园——树茂 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 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2
《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3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重点)
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
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生3:我讲的是第三幅图,一位小哥哥进门以后发现后面有人,他就礼貌地推好门,让后面的人进来,他的举动可真有礼貌哇!
生4:我讲的是最后一幅图,在公园里,小哥哥带着小狗去玩,小狗随地拉了一堆屎,小哥哥看到以后,主动将狗屎用纸捡起来扔掉,他的文明习惯可真好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既把看到的说了出来,又能分析具体的情况,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也很有启发,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
设计意图: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联系生活,深入探讨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小事”呢?请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和组内同学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最后,请推荐一名代表,汇总组内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对于讲得比较好的小组,老师要奖励你们。
(四人小组交流谈论)
师:首先我们来谈谈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你的看法,好吗?
生1:我们小组内提到了几件不文明的小事,比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有的同学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破坏学校的公物,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文明,大家应该改掉这些坏习惯。
师:你的事例讲得很简洁,很清晰,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真棒!
生2: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很不卫生,很不文明,还有的人随地大小便,真是非常不文明。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有的人乘车不排队,在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真的很不文明。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正义的心。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像你们一样,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他们的一些行为经常令人感到温暖,我们要帮他们宣传宣传。
生4:我们小组发现,有的人在乘车时,看到老人或者孕妇就主动让座,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
生5:我们班的小何同学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有人受伤了,她也是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她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6:说得很好,他们既说清楚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和结果,又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得十分清楚。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就能从这些“小事”当中获得一些启示。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坏的,就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有类似行为,这样,我们自己的品行就会越来越优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设计意图:真正能打动人的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真正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充分说和及时点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保证了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推荐同学概括说则考验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则起到了引向中心、点拨方法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画“文明之心”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设计一颗“爱心”,加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文明礼仪,携手前进的心意,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这份文明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知心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团结、美丽、祥和)
三、品读释疑
(一)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1.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板书: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
小结:不同民族的学生,尽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树小学,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没有任何隔阂,是真正的融为一体。
2.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了什么?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什么?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从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鲜词句分别是什么?
(新鲜感的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鲜感的句式:排比。)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4)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预设: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5)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想象画面写一写。
预设: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可真起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小结: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
(二)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这还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的学校)从哪儿看出来?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从“绚丽”一词读出。“绚丽”的近义词是“美丽”。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想象画面。
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小结: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三)这是一所祥和的小学
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小组交流: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新鲜感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时,书上的文字进入眼睛的同时好像变成了一幅幅画,出现在眼前。这种方法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到将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想到这些句子。读课文时想画面可以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与描述画面一样的生活场景、可以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
小结: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真是一所祥和的学校。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板书:民族团结友爱)
五、学习写作方法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排比手法的运用。)请找出相关语句。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读起来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比如上句写出了学校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小学团结欢乐的特点。
3.运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1)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2)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不得少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4.照第1自然段的样子,用上“有……有……有……还有……”写一个排比句。
预设:公园里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锻炼的老人、有认真看书的少年、有热恋中的情侣还有热衷于摄影的摄影师。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文中的写法,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练笔,读写结合。】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七、主题延伸
1.边疆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什么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欢乐?(因为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请同学们学唱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5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⑵“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⑶“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二、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⑴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⑵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⑶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拓展活动
1、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五、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予充足的时间讨论后,接着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小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拱上加拱,这样的构造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课堂上的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就在同学们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当然,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和纠正学生在问答中不对的地方。
三、激发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赵州桥的一个特点──美观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几幅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一番,当他们感到的确很美时,再问:这么美的图案,我们该怎样读出来呢?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一个个是读得有滋有味,连老师也被他们所感染。又如,当介绍完赵州桥的概貌和特点时,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当学生都表示从内心中涌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时,“水到渠成”,我便要求学生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感情去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给桥取名,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赵州桥》一课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给赵州桥取名的教学环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赵州桥是以地名而命名的,请同学们再为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话音刚落,学生情绪激昂,踊跃举手:
──李春桥。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光荣桥。这座桥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拱上加拱”桥。这是李春在设计上的一个创举,也是这座桥构造的主要特征。
──奇迹桥。赵州桥能一直保存到今天,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还有“智慧桥”、“坚固桥”等等五花八门的答案,听着同学们娓娓道来的理由,我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惊喜。我想,这一次教学上的改革,总算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五、新闻发布,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
我把《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延伸到了课后,在第二课堂时间里,我专门开展了一个“桥梁新闻发布会”,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赵州桥和其它桥梁的知识。大家把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都在“发布会”上向班上同学发布,有关赵州桥的由来,赵州桥的传说,卢沟桥等等。有些资料是我闻所未闻的,在同学们面前,我也只得承认自己孤陋寡闻了。看到他们一个个得意的模样,我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它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问题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去领略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6
教学目标
一.认识会写“滨”这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讲解法。
学生:朗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激趣导入
古代的一个春天,宋代理学家、大诗人朱熹,选择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专程来到泗水之滨去游览观光,并瞻仰埋葬孔圣人的遗址,想探求一下孔子成为圣人的道理。当他到达那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时,看到那无边无际的美丽动人景色,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耳目也为之一新。于是脱口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春日》诗。
二、扫除障碍、朗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交流自读收获。
(1)认读会写生字“滨”。
(2)注意节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三、品读全诗,想象意境。
1、品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教师引导:假如是你自己去游览观光,当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心情会怎样?
(2)朗读,读出诗人临水观景时的心情。
喜悦、兴奋、舒畅、得意……
2、品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1)引导学生思考:诗句里的哪个词语强调了“春色”随处都是?(等闲)
(2)引导学生发现春的色彩: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用哪些颜色去描绘春天呢?(从而引出“万紫千红”这个词语)
(3)引导学生想象:“万紫千红总是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4)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点拨:因为春色随处都是,所以在春游踏春时,用不着花费什么力气就能感到、闻到、看到、听到春的存在,真是春满人间。此外,“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总是”,是“总归是、全都是”的意思,突出了在大地上,春色无处不在,无处不美丽。这两句诗非常准确地概括地反映了春的特征,成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来形容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6)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春、对大自然勃勃生机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背诵,互相评价。
2、和同学们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积累语言。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一下本堂课的收获吧!
六、板书设计
春日
时间——————胜日
地点————泗水滨
事件——————寻芳(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7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两种心情”:一种“好心情”,还有一种“坏心情”。
先说说老师的“好心情”吧——
今天上班的路上,老师不小心把车钥匙掉在了地上,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老奶奶看到了,她赶紧把车钥匙捡起来交给我。孩子们,遇到这么热心肠的老奶奶,老师的心情怎么会不好呢?
老师的坏心情又是因为什么呢?大家继续听——
早晨老师乘坐电梯下楼的时候,一位叔叔在电梯里抽烟,呛得同乘电梯的人
都赶紧捂住口鼻,我劝阻他不要在电梯里抽烟,可是直到离开电梯,他也没有熄灭香烟。同学们,如果你们在场,你的心情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呢?
2、出示导语,提出任务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就来聊聊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二)学生描述情境图,表达看法
1、观察情境图,描述内容
生活中都有哪些看起来虽小,但事实上却能影响我们生活和心情的事呢?同学们,还是让我们先来看几幅生活画面吧。请你一一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
观察完了,我们听听下面几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图1是穿黄色外套的哥哥,进门时为后面的阿姨和小同学扶住了门。
:图2是一位叔叔随手将小狗的粪便铲进垃圾袋中。
:图3是上公交车时前面有一名乘客随意插队上车,引起了后面乘客的不满。
:图4是一位游客在旅游景点墙壁上乱涂乱画,另一位游客爬到古树上拍照留影。
2、梳理内容,拓展思路
(1)几位同学描述得很准确。在这些情境图中,有关于公共礼仪、公共环境的,也有关于公共秩序、旅游文明的。有文明行为,也有不文明行为。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的给人带来温暖,也有的令人厌恶,给公众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请你认真观察四幅图的内容,想一想这些画面中人物的不同举动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幅图,自己大声说一说。
(2)下面几位同学也想分享他们的看法,来听听看吧——
小红:图3上有些做法是不文明的,比如说上公交车时插队,不遵守秩序,强占别人的空间,还有可能撞到前后的人。
小刚:图1中穿黄色外套叔叔的做法是对的,值得我们学习,他能够主动帮助后面的人扶住门,以防门关闭时撞上后面的阿姨和小朋友。
小明:图4上这几名游客都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旅游景点一般都是风景秀丽的地方或是名胜古迹。这名游客的行为不仅破坏了风景,破坏了古迹,而且破坏了其他游客的心情。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都特别难受。这样的行为非常不文明,我们不仅自己不能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这样做。
小丽:看到图2的狗主人牵着自己的宠物在小区散步,小狗排泄完,他很快清理了粪便。让我想到了有时候我和小伙伴在楼下做游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有人在遛狗,可是很少看见狗主人清理小狗的粪便,这样如果路人踩到狗的粪便,该有多恶心。我希望他们都可以向图片上的这位叔叔学习,及时清理自家的狗粪,维护小区的环境卫生。
(3)总结表达方法
在刚才的发言中,有的同学说得清晰简洁,有的同学说得比较模糊。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你的看法呢?
:说话时声音要洪亮,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有事情中的人。
:要慢慢地说,把话说清楚,其他同学才能听得清楚。
:我认为应该先把自己想说的事情描述清楚,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这样别人才能理解。
:在描述图片时,我们还可以说说这种行为属于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说清楚事情可能带来的结果。这样就能说得更加全面了。
是的,同学们,为了让人明白你的看法,说话时要把话说清楚,态度要大方,还要注意语速适中。可以先针对某种行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再用一两句说说理由。也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表明自己的看法。说理由时,可以讲清楚某种行为带来的结果,也可以联系其他事例来补充。
现在请你试着用上面的思路再跟身边的朋友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4)启迪思路
事情说清楚了,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四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1、图2是文明行为,图3、图4是不文明行为。我们可以把这些小事分成两类去归纳。
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事情发生在不同地方,分别是:小区、街道、公交车站、旅游景点。
你们是不是也在不同的地方看见过类似的小事呢?如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上公交车前拥后挤、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行人闯红灯、践踏草地……这些事情破坏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再比如一些文明的行为:公交车上主动让座、随手关掉水龙头、爱护花草树木的举动……这些“小事”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小组交流,练习汇总
下面请你和身边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的不文明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说清楚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同时,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说的主要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记录几个关键词,不明白时可以进行追问。注意每个同学的看法都不要遗漏。全部组员说完后,你要试着汇总小组成员的看法。
我们一起听听下面这个小组的发言吧——
小红:我家住在高层16楼,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坐电梯。有很多次,我和奶奶在进电梯的时候,都有邻居叔叔阿姨问我们到几层,然后帮我们摁电梯。虽然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这些叔叔阿姨的做法给我心里带来了温暖。
小明:每天早上我乘坐公交车去上学,总会遇到一些人不排队上车,车一停就拼命往上挤,有一次还差一点把我挤倒了。我觉得这种行为太危险了,也很不文明。希望大家以后都能遵守乘车规则,看到这样的行为也要及时制止。
小丽:我想和大家说一件发生在我家的非常感人的小事。有一天吃完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听见有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楼上的李爷爷。他站在门口说“我晚上出去散步时,正好看到你家的车,车窗没有关,怕车里的东西丢了,我特意上来告诉你一声。”爸爸连声道谢,赶紧到楼下关上了车窗。李爷爷的善良和热心让我非常感动,我也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给别人带去温暖。
小刚: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上次我去一座公园玩。看到有人骑在公园里的塑像上,叫别人给她拍照。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对塑像造成伤害,也让别人觉得她很没素养。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过,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那些在桃花节上,为了拍照爬树、摇梨花的人。他们为了好看,就拼命摇树,结果好多树枝被他们折断了。这样拍下来的照片,我觉得并不好看。
同学们,听清楚这四位同学讲话的关键词了吗?这几位同学说的分别是:邻居主动帮助自己按电梯;上公交车乱插队;邻居爷爷上门告知没关车窗;游人破坏景区环境。
记录的时候,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记录:
不文明行为
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上公交车乱插队
邻居主动帮助自己按电梯
游人破坏景区环境
邻居爷爷上门告知没关车窗
(四)总结汇报
小组内交流之后,请你作为小组代表,汇报全体小组成员的看法。提示:你可以把小组成员的看法整理在一起,连贯地说一说。准备一下,结合你的记录,大声说说吧!
我们来听听下面两个小组的汇报:
:我们组的同学看到了小学生主动帮老奶奶拎东西,还看到很多人都在献血车前积极献血,他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心里很温暖。还有两位同学说了一些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有的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还有的小朋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前者不遵守交通秩序,后者破坏公共环境,我们不应该这样做。看到后应该及时制止。
:我们小组的同学讲了自己曾经把崴脚的同学送回家;主动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游玩时主动排队买票;还有小卖部阿姨多找了钱,主动归还的事。这些都是文明、友善、诚实的行为。我们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小事。
这两位同学都能把小组同学说的事情进行汇总,不仅简单讲述了他们看到的一些小事,而且说出了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但是,代表小组发言时要尽量反映每一个人的想法。这位同学还可以再补充一下。
:我再补充一下,有的同学说放学路上经常会看到买菜回家的老奶奶,我们都应该主动帮忙。还有的同学认为不走人行道不仅不文明,而且非常危险。
:我也补充一下,我们组的同学还谈到,这些事情虽然很小,而且很平常,做起来也并不难,但是很多不太注意,乱扔垃圾、插队、贪小便宜的现象经常遇到,我们应该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错误的事情,再小也不要去做;善良正确的事情,再小也要去做。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组成的,在日常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些文明和关怀,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城市也会更加文明!
(五)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交流了身边的“小事”,平时在生活中也应该多关注社会现象,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课后作业有两项:
1、对家人描述自己看到的身边的某件“小事”,并说清楚自己的看法。
2、预习《司马光》。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再见!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篇18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关卡片和相关课件。
3、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课件动画,再现文中“三个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发思考:他们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从而导出单元课题:“怎样做好事”。(板书单元课题)
2、评一评,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播放课件:老师叫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着要做什么好事。放学回到家,小明的妈妈让他去扔垃圾,小明却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观看完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帮妈妈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揭示课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联系生活,发现“好事”。
1、阅读书本P47页,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谈谈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谈谈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你认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2)讨论:“为自己洗洗袜子、整理书包”是不是好事?
(3)总结:实际上帮自己洗袜子,妈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这也是为给妈妈提供方便,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让学生体会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边讨论边填写卡片:在学校里和公共场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时时有,好事处处在,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好事”与“小事”进行体会,进行教育,认识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三、模拟场景,导之以行。
1、设问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可会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好事的?
2、说一说。先出示课件:课本第47页的内容,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过吗?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说说吧。
3、汇报交流,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采访他当时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学生没做过的事,老师先做榜样,带领学生们师生共演,现场进行模拟表演,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4、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我准备了图画纸、彩笔、红领巾、围巾、脸盆、洗衣粉,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选其中一种在小组内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随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艺术课时,同桌忘了带彩笔……(图画纸、彩笔)
(2)星期天,妈妈不在家,看见自己的红领巾脏了……(围巾、脸盆、洗衣粉)
(3)放学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
(4)假日里,陪爷爷奶奶……
(5)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演演,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做好事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做好事的意义,并获得做好事的真实体验,真正达到导行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1、加深体验,引导升华。
(1)播放濮存昕的工艺广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2)播放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切体验,领悟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帮助别人,做点对社会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贡献。
(3)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红领巾歪了就动手系一系”、“书包乱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纸就捡起来”、“书桌歪了就摆整齐”……这样入境体情,以做促学,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联系实际,课堂延伸。
(1)观察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2)总结延伸,激情鼓励。“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已烙下这么多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这么多的空白留给我们去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都来做好事,看看谁做的好事多。”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课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构建和谐统一的教与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品德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