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解、实验、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设计理念】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能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火烧云相关资料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
进行汉字加笔画组成新字游戏。教师出示汉字二,要求加两笔变成新字,从而引出云字。
2、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看到过一些什么颜色的云?从而引出火烧云。
3、课题板书:
4、火烧云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教师补充的火烧云的资料。从中明白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作用!并积累和理解关与天气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导读:
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在指名学生回答后学生齐读要求。
⑴认真读课文:
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⑵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请学生范读带拼音的词语并教读。
⑶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要求:
⑴自由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火烧云的变化)
⑵全文围绕重点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精读,要求:
⑴边读课文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景象。
⑵边读边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①地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火烧云的颜色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可能有那些?
③火烧云的形状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火烧云的形状按()──()──()三步顺序介绍的?
3、汇报展示,深入感悟:
⑴地面景物的变化、使人心情激动,读出这种感情。
⑵火烧云的颜色还可能有苹果红、橘黄
⑶火烧云的形状按出现什么──是什么样──变模糊了的顺序介绍的。
四、总结延伸、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提升情感:
本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地面景物的变化、自身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有顺序地向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让人感觉无比的眷恋与喜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指导。
3、课后作业:
⑴在组长处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继续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板书设计】
天空
(1~2)上来了(静态)
地上
火烧云颜色多快美
(3~6)变化(动态)
形状多快奇
(7)下去了
【教学反思】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本文是一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文章,因此,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后,回头总观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确有一些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
本文教学我在年级教研组常态课上上过,但由于下午是30分钟的课堂,课文未教学完。今天,我再次在同年级3班上了这堂课,县教师进修校的领导、专家和本校部分老师听取这堂课,我认真记录了她们的建议。县进修校王校长对本堂课提出的建议是:
1、本文重点也引导学生找出,应乘胜直追,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可以淡化其余部分。
2、条件允许下,可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县进修校古老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上对文章的阅读显得少了。
本校同年级王老师课后与我交流提到:
这次执教较上次有进步,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学生阅读体现了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做到了以学定教。
听了大家的建议后,我也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我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尽力围绕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还不能运用自如,课堂的驾御能力还需锤炼,虽不是本班教学,但也应考虑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和把握上也应注意强化重点部分的阅读与理解,甚至学生的欣赏,想象火烧云美丽的意境。今后在教学中,自己一定要注意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这就对教师有了较高要求,执教教师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够抓准、抓住时机,将孩子们引入当时的情境,带孩子们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设计引读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感受,还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时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带孩子们入境,做到一气呵成,这样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叙述,忘记自我,进入情境)在我执教时,孩子们基本进入情境,多数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对肥皂泡说着,以至于最后我说:“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时,孩子们听断了半秒才开始说话,有的甚至还在与我一起对“肥皂泡说这句话(这指“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我想是因为他们太投入了吧。但我确实喜悦的,因为我终于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我想以后再讲这节课时,我会提前让孩子们进行练笔,写出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样子。将他们自己的作文与冰心的作品进行两次比较,一次放在第一课时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则放在学习文章之后,再一次将自己文章与冰心的文章进行比较,感受冰心语言的语言魅力,使孩子们对冰心产生敬佩之情,对冰心其人、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了吧,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同时也做到了真正学语文吧。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学习本课新词,掌握5个多音字。
2、品析人物形象,体会童话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预测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1、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2、体会、挖掘课文幽默的语言所蕴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动物们的叫声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一些小动物们的叫声:小鸡的叽叽声,小鸭子的嘎嘎声,老牛的哞哞声,还有小狗的汪汪声……小动物们的叫声各不相同。如果,小鸡有一天发出了嘎嘎的叫声,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叫声的童话——《小狗学叫》。
板书:14__小狗学叫
设计意图:
童话是小学生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童话中出现的小动物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二、初次阅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1)熟读生字。
讨厌怒火批评访问差不多忍着模仿疯狂汪汪搞不清
(2)牢记多音字。
三、朗读教学。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旁白1人,不会叫的狗1人,其他角色各1人)(2)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3)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4)分配角色,进行朗读。
2、师生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学生们在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个性得以彰显,更得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
1、课文中的“别人”、小公鸡、狐狸、杜鹃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师生交流,并总结。
板书:“别人”——疑惑、不屑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它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怜悯、关心
2、童话中经常把一切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的小狗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不幸、可怜。(它因为不会叫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2)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它每次学习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练习)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虽然老遇到困难,但是它却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标)
设计意图:
童话中的主人公是一篇童话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从而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
本文最为有趣的是作者为自己的童话作品设计了一些不同的结局。你认为哪种结局更好一些,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后,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
1、比如,第一种结局的迷失自我,第二种结局的平庸,第三种结局,小狗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当然,如果学生能对第一、二种结局有新的理解,也要给予肯定。
2、学生们可能有多种预测,但在评价时要明确一点,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地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都是有依据的。
设计意图:
童话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它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不能孤立地仅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
六、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童话的伴随下成长,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童话《小狗学叫》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理解积累“设计、杰出、雄伟、横跨、创举、历史、坚固、美观、宝贵、遗产”等词语。
2、指导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历史价值。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第2、3自然段的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杰出智慧和才干的民族。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享誉世界,而石拱桥在世界建桥史上同样是一个创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赵州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祖国的骄傲引出赵州桥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
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1、全班读上课前板书好的生字词:赵州桥、洨河、安济、设计、杰出、历史、横跨、坚固、雕刻、缠绕、前爪、抵抗、智慧、创举
2、指名读,指名评价。
3、了解多音字爪(鸡爪)(鹰爪)。
4、质疑解答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有重点地识字,词语认读为准确读文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读了这篇文章,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本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板书,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作者在哪一段描写了赵州桥坚固?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范读并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桥很坚固?
2、通过投影片演示了解桥长、桥宽、以及设计特点,
(1)出示图片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来介绍。
(2)重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3)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练习“既……又……”句式说句子。
4、多种形式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地朗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体味本课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学习。结合图片欣赏,变文字为直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领会赵州桥的特点。
五、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学法指导:
(1)找段读:哪一段写赵州桥美观?
(2)找句读:哪些句子写出赵州桥美观?
(3)结合图片以及课前资料同桌互相学习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2轻声读课文,自学讨论:
3、教师总结,组织汇报。
4、再次有感情朗读并说说分号的作用
5、反复朗读。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六、学习第1第4自然段。
是啊,就是这样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是由谁设计建造的呢?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一知道了什么?
(2)“世界闻名”什么意思?“一千四百多年”说明什么?有什么感想?
(3)通读全文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七、指导朗读。赵州桥闻名于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带着你自己学习后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八、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在古代,在当今现代更有许多杰出的建桥。
(图片展示现代化桥梁。)
七、总结全文,板书。
16、赵州桥
劳动人民智慧才干坚固石头砌成大小桥洞既…又
雄伟无桥墩横跨37米
我国宝贵历史遗产美观精美的图案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扩词训练,能够利用查字典为不理解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查字典为不理解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意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是不是都放过风筝啊?都见过什么样的风筝?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在放风筝时的趣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主人是怎么放风筝的,都遇到了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3、小组互相读一读,进行评议。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在预习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起来有困难?自由发言。(困)
3、指导“轴”和“拽”的书写。
4、试着把本课的生字都写一写,着重练习写“轴”和“拽”。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1、课文中你对哪些词语的理解有困难,提出来,全班讨论。
2、利用字典选择合适的义项。
3、如:骨碌碌,徐徐上升,蔚蓝等。
(五)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字词,选择一个造句。
3、听写。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整体上能够团结合作,也发现各别学生出现利用和作的机会玩耍的现象,需要教师随时控制和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引号的不同用法。
3、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内容比较具体的话。
4、了解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情景,感受课余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抓住广场上风筝多、以及我和哥哥放“大蜻蜓”的动作,了解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情景,感受课余生活的欢乐。
教学难点:
重点体会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放风筝这篇课文。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气。
2、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筝多?他们各是什么样的?用自己喜欢得方式在课文中画一画。(困)
3、小组交流,汇报。
4、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验,说一说兄弟俩是怎么把‘大蜻蜓’风筝放上天空的?(发展学生的语言)
(1)指导体会1:我对哥哥说:“快,咱们让‘大蜻蜓’点飞上天吧。”
(2)指导体会2:后一节。
(3)重点体会第四自然段的写法。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那么这个自然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都分别介绍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下课了,操场上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为重点,说一段话。
(5)学生自己说一说。
5、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三、作业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下课了,操场上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为重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放风筝
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热闹极了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法:
设疑,引导、点拨和组织交流。
学法:
反复朗读、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就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色云霞。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晚饭后的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
1、多媒体展示火烧云的图片。
2、看了火烧云,你有何感受?(自由畅谈)
3、课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奇异的火烧云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名认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师生赛读)
4、设疑:
(1)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霞光的?
(3)课文主要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5、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巡视引导、点拨)
6、反馈交流:
(1)各小组逐一汇报自己的见解。
(2)归纳整理、评价激励。
①课文描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②课文通过霞光照到地上引起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来描写霞光的。
③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讲的。
7、再读2——6自然段两遍,思考:作者重点观察的是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8、指名回答。(要说出相关词句)
9、归纳:从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和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的。如(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形状多:像马、像大狗、像几条小狗、像大狮子;变化快:一会儿、两三秒、正在、忽然、一转眼)
10、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火烧云颜色后的`感受是怎样的?(自由回答)
(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三、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1、说说自己平时观察过朝霞或晚霞吗?是怎样观察的,有哪些特点?
2、再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上来—变化—下去)你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3、自由畅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还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再次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五、作业: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
4、火烧云
颜色多
变化快
形状丰富
感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吹肥皂泡。
2.老师、学生准备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小组交流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一名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4.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搅拌溶化玲珑骄傲渡过婴儿
悬念娇软蘸水屏住呼吸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四、作业: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了解冰心。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
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做上标记,并在空白处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跟同桌说一说,读一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来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像着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搅拌”“黏稠”)。
(1)引导学生体会到吹肥皂泡的动作特别轻。吹肥皂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动作轻: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样子轻:轻圆的、软悠悠地飘游)
(2)指导感情朗读。师:(由动作的“轻”过渡到样子“轻悠悠”)正因为慢慢地吹,才会有这样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只有轻轻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看来吹肥皂泡也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护,才能飘得更高更远。谁还想再读读?)
(3)实践活动:吹泡泡
观察这些泡泡什么样,用书中的词或句子说一说。好,有泡泡水的同学赶快给大家吹起美丽的泡泡吧。
(第四自然段)
师:谁喜欢冰心描写肥皂泡美丽的这段文字,把你想到的美丽画面读出来?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从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几方面去考虑,结合自己吹肥皂泡时观察到的情景来理解。
①“五色的浮光”、“乱转”(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浮光--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课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师:五色的浮光在什么样的球面上乱转?
②“轻清透明”(“轻清透明”四个字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指导朗读:轻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转、色彩斑斓,多美丽,多神奇呀!谁来美美地读读。
师:在这段中你还喜欢哪句话?(谁也喜欢这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读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玲珑娇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玲珑,精巧细致。娇软,美丽、娇嫩。)为什么说是“玲珑娇软”而不说“玲珑柔软”呢?体会喜爱、娇爱之情。师:刚才,我们吹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多活泼、多可爱呀!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小球这么美,那大球呢?
④“有时吹得……光影凌乱”;还——颤巍巍的。为什么说“颤巍巍”的?师:你能想像这颤巍巍的、光影凌乱的泡泡,读读这句话好吗?
⑤真紧张呀!这脆弱的球,颤巍巍的光影凌乱,很快就要散裂了。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这时,吹肥皂泡的孩子们心里可能在对肥皂泡说什么呢?(小肥皂泡,我为你祝福,希望你能……)
(2)指导朗读。是呀!这脆弱的泡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她们满怀期待,希望它们多停留一会儿,祝福这美丽的泡泡飞得又高又远。
师:看,这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浮光百转的肥皂泡,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自己再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第五自然段)
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落到一个浓睡中的婴儿的雏发上……
(1)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师:这里连用了四个“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喜欢肥皂泡)
导读:真是太喜欢这些肥皂泡了。因为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生读(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生读(快乐、骄傲、希望……(板书:快乐骄傲希望……)
(2)希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
(3)送上天去做什么?送过海去做什么?
(4)飞到明月、夕阳、美人、睡婴身边的仅仅是肥皂泡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谁来想像着读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听、去想,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3.你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5)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仿佛就是一个肥皂泡,轻悠悠地落在春娃娃头顶的花环上,追随着她,给高山披上绿妆,给大地穿上彩衣,与小河、小鸟共唱“春之歌”。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像,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第六然段
师:但是,这梦幻般的肥皂泡,一个一个地吹起,飞高,又一个一个地破裂。(读6段)我们从梦幻的世界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那些肥皂泡只能成为美好的梦想,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
4.再读全文,感悟升华(配轻音乐)
师:在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吹了,还认真的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篇文章。
三、拓展延伸
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
四、布置作业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
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
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比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选能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
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
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
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
第二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d、学生朗读体会。
第三节
1.教师领读。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
b、“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意思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4.学生代表背诵课文,师生评价。
5.配乐背诵,集体欣赏。
板书:
13、假如我是一粒种子
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一朵小花————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细读课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泛读课文,回顾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而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言。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
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用文字投影片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
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
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有千寻山,丁香把露含,于今再寻觅,水枯地也干。
字谜示例:
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风抖。
(谜底:狐)
同音字歌示例:
狸:一只小狸猫,想摘大鸭梨,爬上青竹篱,还是有距离。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狸”左窄右宽,“里”在竖中线上起笔。
“丁”的横要长些,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
“零”的““宜写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
“巧”的“工”位置偏上,下横变提,右部折笔要自然。
“克”的“口”要写扁小,撇宜长,竖弯钩要舒展。
“肠”的左部窄长,右部两撇平行,长短不同。
“继”注意笔顺,右边部分先写“米”,再写竖折。
“续”左窄右宽,右边是“卖”。
“抬”左窄右宽,“口”在竖中线上起笔,写扁一些。
“秘”的“必”卧钩短且向右下倾斜,撇上伸且稍长。
“密”中间的“必”稍扁。
易错提示:
“狐”左部是“犭”,不是“扌”;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下部是“令”,不是“今”。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犬-状(形状)-突(突然)-哭(哭泣)
瓜-狐(狐狸)-弧(弧度)-孤(孤单)
里-狸(狸猫)-童(童话)-野(田野)
令-零(零食)-铃(铃声)-冷(冰冷)
(4)多音字。
背
bēi:背包背负
bèi:后背背井离乡
秘
mì:秘密秘而不宣
bì:秘鲁
(5)形近字。
状zhuàng:形状
壮zhuàng:强壮
丁dīng:园丁
于yú:于是
克kè:克服
兄xiōng:兄弟
抬tái:抬头
治zhì:医治
密mì:秘密
蜜mì:花蜜
(6)重点词语解释。
希望:(多义词)
①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②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愿望。
③希望所寄托的对象。
担心:放心不下。
傍晚:时间词。临近晚上的时候。
丁零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香喷喷:状态词。形容香气扑鼻。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
(7)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
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而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在段落前标注出来。
明确:
共有23个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通过初步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是“我”想象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小朋友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某样东西,你想要变成什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状态狐狸丁当零食轻巧
克服香肠继续抬头秘密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大家还记得课文讲了些什么吗?(指名回答或让全班齐答)对,讲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同学们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2.第4自然段哪句话交代了“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明确: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3.同学们,你们想想,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呢?
明确:
花、叶、水果……
4.而“我”变成的树上又长的是什么呢?
明确:
鸟窝。
5.这些鸟窝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各种形状都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6.“我”会邀请哪些小动物来住在鸟窝里呢?
明确:
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
7.妈妈来了,“我”的心为什么会“嗵嗵地跳着”呢?
明确:
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8.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呢?
明确:
“我”高兴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我”失望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9.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明确:
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
10.课文是如何写“我”馋得流口水的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课文没有直接写“我”馋得流口水,而是先由狐狸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马上又用“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来说明并非下雨,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一步一步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再由“我”自己亲自揭晓答案--“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这样写能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11.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明确:
猜想一:因为妈妈最了解“我”,一直都知道“我”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猜想二:因为是“我”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不是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2.回顾整篇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拟声词?你还知道些其他的拟声词吗?
明确:
文中有:嗵嗵、丁零丁零、啧吧啧吧、咕噜噜。
滴滴答答: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咕噜:形容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
扑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哗啦啦: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文记叙了“我”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2.本文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请试着简要分析一下。
明确: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如“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一句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形状的鸟窝随风摆动的样子,形象生动。
3.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些什么感悟呢?
明确:
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母爱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这种爱,温柔而深沉!我们常常埋怨自己的母亲啰唆,但如果我们用心去体会,不难感受到她们的关怀。不管是慈爱还是严厉,我们都要相信,那是她们爱的体现。这个世界上,最纯洁而又最真挚的爱莫过于此。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
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
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⑴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
俊、晕是前鼻音。
横是后鼻音。
⑵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
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⑴学生读课文。
⑵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
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⑴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⑵自由朗读。
⑶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⑴学生说该怎样背?
⑵看板书练习背诵。
7、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
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⑵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⑶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⑷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读好最后一句话。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⑴学生自由读:
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⑵指名读,评议。
⑶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5、指导背诵:
⑴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⑵学生试背。
⑶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
“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
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2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一下家中、校园内的各种花,准备一些课文中涉及到的花的图片、资料等。
2、生字卡片及鲜花课件、大花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的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出示鲜花的课件,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丽)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句子)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齐读)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那就让我们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出示文中带生字词语认读。并让学生找出带有该词的句子读一读。
3、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4、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归类其书写特点。
左窄右宽:艳湿娇强播修
左右相等:醒致
5、引导书写:播(注意右上部分)
6、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7、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大花钟)这就是一位植物学家修建的花钟,你们觉得他的做法妙吗?妙在哪里?
8、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9、交流:①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②你认识它们吗?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③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三、课堂练习
写一写本课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本课生词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读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3、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句。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那就在课外搜集一下吧。
5、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
6、读了这段课文,小朋友们又会很自然地发出哪些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三、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么多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由同学解答一部分)这样吧,现在大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2、出示学习步骤: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展示相关资料。
③共同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3、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四、演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2、知识拓展“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等。
五、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的世界,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有了新发现别忘了告诉同学们和老师哦!
六、课堂练习
做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温度
植物开花的时间{湿度}-----有关系
光照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前,我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你身边的花,收集一些文中涉及到的花的资料,激发学生了解花的兴趣。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然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而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又及时引导学生课后拓展,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C“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粗糙”的反义词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5)月亮:学会了晚上发光,也学会了不断变化。这符合现在月亮的特点吗?月亮为什么觉得白天发光这个主意不好呢?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4
设计说明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齐读课题。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抓痒()
鳄鱼()陈醋()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_______的感受,表现了_____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_________的温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3.看拼音写词语。
xínɡzhuànɡhúli
()()
jìxùmìmì
()()
qiǎokèlì
()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学前准备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1.学生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4.听写词语。
形状狐狸丁零
巧克力香肠继续
抬头秘密
二、精读感悟。(用时:25分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
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
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
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
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
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5.仿写拟声词。
咕噜噜
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哗啦
__________________
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早就知道那棵树是“我”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用时:10分钟)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1.交流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后发生的奇妙的事。
2.仿写一篇想象作文或画一个场景。8.写想象作文或画出自己想象的一个场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能照样子一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学习车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新课:
你们看见过哪些桥?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扛大桥、上海南浦大桥、赵卅f桥等)。
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赵州桥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这座桥为什么能闻名于世界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听录音看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三)自字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掌握字的音、形。注意“砌”字的结构,“慧”、”互”、“匠”等字的笔画笔顺。
2默读课文,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不懂的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o
(五)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o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
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
非常雄伟、坚固
不但坚同,而且美观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及课后题3的词语。
2完成谋堂作业本中的1、2两题。
3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中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
1、默读第l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共二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还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2、“闻名”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有名)
3、指名朗读o
(三)讲读课文第2段o
1、自由读第2段:
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界,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雄伟、坚固)“雄伟”什么意思7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o
2、出示两幅投影图,让学生比较:一幅是甲桥即赵州桥简图j一幅是乙桥,河中有桥墩,用长的单石桥板铺成的普通桥。通过两桥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甲桥是拱形桥,无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而乙桥是平板桥,有桥墩,桥洞顶上没有小桥洞。
3、大桥洞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节省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7
实验比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和普通桥相比,哪个承受的重量大?
先用长30cm、宽3cm的薄竹片平放在桥墩上,在桥面中央放物体A。问:桥面发生什么情况?(下陷)。说明了什么?(桥面不能承受这一重量)。再将同一薄竹片变成拱形,并固定好两头,将物体A放在拱形最高处。问:桥面下陷了吗?将重量大于A的物体B放在拱形桥上。问:桥面能承受吗?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承受的重量,要比普通桥大得多。)
6、“设计”什么意思?课文中“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
(大桥洞没有桥墩、四个小桥洞)谁能用“设计”说一句话?
7、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这种设计上的优点?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头造句。然后指名朗读这一句。
8、齐读第2段后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讨论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减少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从来没有的,’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9、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雄伟坚固的特点,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请找出这些词语和句子。(”雄伟”、“创举”;“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了关键词句,就如同找到了打开文章“门窗”的钥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在写文章时,如果我们围绕关键的词句‘写,这样文章的主题就突出,中心就明确了。
(四)看投影片系统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也可练习背诵第2段)。
(五)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3、4、5题。
2、熟读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3、4段,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挛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桥的设计雄伟、坚固,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还十分美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段,看赵州桥是怎样的美观。
·
(二)自由朗读第3段:
1、思考并讨论:(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句在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是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坚固”一词总结了上段写桥设计上的特点j
“美观”一词又概括了本段所写的桥的另一个特点。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桥的美观的?
(1)课文中写了大桥哪一部分的美观,它是怎么写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板书:雕刻精美有的有的还有的
(2)“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头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片出示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1)齐读投影片上的句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问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面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们读一读,是否可以?这
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4、对照投影片上的图案引读课文。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_______。桥面两侧有_______,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所有的龙_______,真像_______。
5、作者写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只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因为石栏板上雕刻的三幅神态各异、象活的一样的龙的图案,最能说明大桥的美观,最能突出主题,所以只选择这一部分写。)
6、练习背诵课文第3段(基础较差的班级改为读第3段)。
(三)讲读第4段: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精致美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齐读第4段。
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告诉我们赵州桥是我国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全文o
(五)归纳板书内容,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先总述了赵州桥是石拱桥闻名世界,最后总结了赵州桥的建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杰出表现,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课文2、3段分别围绕“雄伟”、“坚固”、“美观”这些关键词和“赵州桥非常雄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总起句来写,这样就使主题更突出,
中心更明确。
(六)除了赵州桥,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苏州林园、杭州六和塔、灵隐寺、大禹陵、保国寺、国清寺等)
(七)启发学生谈感想:
我们的祖先建造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界的建筑物,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干,说明了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曾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自强自立从小刻苦学习,练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课文学完后,可结合学习单元提示,以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八)作业。
1用“设计”、“似乎”书面造句。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6、7两题。
3、课堂小练笔:围绕一个句子写一段话。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1.认知
①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②读懂课文内容。
2.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情感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猜个
谜语
,看你们能不能猜到?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想一下,有谁猜出来了?z荷花{
有谁见过荷花啊?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想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荷花”。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二、复习生字词。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词,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以下。(挤,蓬,骨,胀,裂,幅,翩,蹈,昨,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三、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②全开的白荷花()。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请同学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歌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笔划出来,并借用或《字词句段篇》把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思弄清楚。
2、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
a、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并把容易写错的偏旁用彩色粉笔书写。
b、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检查学生自学掌握情况)。
c、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很好,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这篇课文的啊?(想)那同学们应该怎样听?(学生做好准备)然后: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2、请几名同学分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四、学习诗歌的内容。
学习第一节
1、刚才的三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在第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什么抒发自己的情感呢?(指名回答并板书“一颗种子”)
2、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板书:要生根发芽)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1)、“贴”是什么意思?(紧挨)“亮晶晶”是什么意思?(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亮晶晶的?(玻璃杯、荧光棒、首饰等等)
(3)、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清晨,小草上挂着的一串串亮晶晶的露珠。)
4、请全体女生读第一节诗歌,男生仔细听。
学习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边默读边想: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又借用了什么东西抒发自己的感情?
2、学生回答(指名回答并板书“一片绿叶”)。
3、师: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板书: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4、“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5、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6、请全体男生读第二节,希望读出“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学习第三节
1、老师带领同学们读第三节。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教师相机板书:一朵小花——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b、同学们,诗句中“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又指什么呢?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师:既然我们了解了“春光明媚”的意思,那“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五、指导朗读、背诵。
师:同学们,如此精妙的诗歌,我们应该反复诵读。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13、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一朵小花——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8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课时】
2~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哪你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我们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是一家,今天我们一起去《我们的民族小学》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在课文,勾画出我们要认的生字。
2、把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3、再划出这些生字带的词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
5、认读生字卡片和生词。
6、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都写了写什么内容?
四、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着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2、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出自豪的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感情呢?
(美、团结。)
5、分别找出描写学校美,各民族同学团结的句子和段落。
(读中体会。)
6、课文中在什么情况小写下动物的,为什么写它们?
7、你喜欢这所学校吗?谈谈你的感受。
8、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下来。
五、指导生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