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

时间: 冰纯2 五年级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

  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

  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落实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4、思考书后第2、3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难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3.关键: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教师谈话,导人:同学们,彝家人的火把节就非常有特色。他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欢度他们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人的火把节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广泛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在资料的搜集和阅读中,丰富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课堂的反馈、交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火把节的整体认知。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借助资料学习课文的习惯。)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学交流在读和书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蝗虫

  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兴高采烈 不约而同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给课文分段。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通过小组自读,化难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复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新词。

  ⑴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⑵全班读一读。

  ⑶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毡、寨、嫉”三字。)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

  2.指名反馈“激情四溢”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

  激情四溢:充满着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

  数不胜数;本课指蝗虫多得数不清。

  不屈不挠:不屈服。

  矫健:强壮有力。

  嫉妒:忌妒。

  3.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教师:如何分段?

  第一部分(1~3):讲彝家人做好各种准备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4~9):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

  第三部分(10~12):写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第四部分(13):邀请人们和彝家人欢度火把节。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的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初谈写作方法,感受彝家人的热情

  1.教师:在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节日里,我们处处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2.学生画出相关段落.自由朗渎。

  3.指名交流;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怎么样?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学生根据朗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

  6.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呼应的手法。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互相呼应,对同一内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反复强调,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地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种手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写作上的特点,体会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情基础。)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去感受彝族的民族风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词。

  矫( ) 幕( ) 瞪( ) 跤( ) 搏( ) 陪( )

  娇( ) 暮( ) 蹬( ) 狡( ) 博( ) 赔( )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