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 >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

时间: 和杰2 二年级

在教学工作中,备课被看做是基础工程,是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顺利有效进行学习做好的重要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提问: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第一组:洪水泛溢、毒蛇猛善、伤害、灾难。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聚焦“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揭示“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③说说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出示句子,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指导读好第二句的停顿。

(2)第二组:教训、驱赶、恢复。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如“吸取教训、驱赶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相机理解“恢复”就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3)第三组:淹没、灾难、重新、耕种。

①自由练读这组多音字,根据词语的语境练习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及时正音。

③出示一组新词,如“沉没、重新再来、难民、种花”,巩固读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景象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洪水横流、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归等场景),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课文中怎样描写的?自己练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连起来说说洪水泛滥的情景。

(2)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人们所遭遇的痛苦。

相机评价,预设如下:

①“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拖长,让人觉得时光倒流,回到几千年以前。

②读到“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

③着重强调了“无数的灾难”,听得出你们很为那些百姓难过、担心呢!

(3)再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满怀同情地齐读本段。

(4)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灾、难”二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结构,说说写好这两个字需注意什么。

(1)教师范写“难”字,发现“隹”与“住”的区别,书写时四横等距,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2)学生描红、临写:看清位置,找准重点——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3)反馈评价: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指出书写中的问题,纠正;学生再练写。

2.出示“洪、认、被”。

(1)先整体观察,说说这三个字结构上有何共同点,书写时需注意什么?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价。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借助板书讲述“治水前”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上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2.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练习讲述

1.自由朗读,说一说:谁?怎么治水?结果怎样?(稣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1)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2)出示“继续”词卡,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3.练习讲述本段。讲述时可以借助哪些词?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可提炼:谁?怎么治理?结果?

鲧、筑坝挡水、没有成功

禹、继续治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鲧的儿子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范读“三过家门而不入”。

2.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年。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3.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1)创境朗读:禹治水13年,13个365天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练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因为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心里装着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2)指导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学生练读。

(3)教师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挂着棍子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到处奔走”。

(4)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5)小结:13年里,禹3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自由读文,练习按“谁、怎么治理、结果如何”的思路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

2.学习第一层,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体会大禹的智慧。

(1)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3)借助插图,理解“疏导”的意思。

(4)齐读禹治理洪水的语句,感受禹的智慧。

3.学习第二层,体会百姓“安居乐业”。

(1)指名读写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百姓在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歌唱、聊天品茶等)

(2)理解“安居乐业”: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安居乐业。

(3)指名对比朗读课文写“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4)从洪水泛滥到乖乖地听话,百姓会怎么感激禹?(治水有方、智慧过人,心中装着百姓安危……)

小结:人民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

五、讲述故事

过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1.借助板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讲述,每人讲述一段,重点把禹的治水方法讲清楚。

2.展示,相机评价。

3.擦掉部分词语,只留下(泛滥、筑坝挡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河道),学生独立练习讲故事。

六、写字指导

七、推荐阅读

在我国历,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建议课后找来读一读。

八、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2)稣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大禹治水(九年、继续)

(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安居乐业)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葫芦)对,是葫芦。翻图片看“葫芦”两字。看,都是草字头,草字头和什么有关?(植物)葫芦是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工艺品用。比如:用来做葫芦丝,舀水的瓢等。它的用处可真大啊,你喜欢葫芦吗?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老师范读,生圈字。

2.读生字:同学们都把字圈好了吗?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生字读一读——老师贴生字卡片——请你们一起来给生字注上拼音,师写生读——说说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邻”分别和谁长得很像,编绕口令:哇哇哇,换个虫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是啊,多么可爱的葫芦哇!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盯,每天,都,几次”相机板画。这个人多么喜欢葫芦啊,那他一定会把葫芦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结出大大的葫芦来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这可爱的葫芦落了!你能带着惋惜的语气再来读一读吗?板书:落了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人看到了虫子爬在叶子是不在乎的。)相机板书:生虫子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好,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加证明了这个人的无知)相机板书:不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

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

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完,老师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像: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却不认真,要做的作业经常不做完……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  ),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  ),后来葫芦的叶子上(  ),这个人不去(  ),最后葫芦都(  )。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会学聪明吗?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又长了虫子,他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 可爱(喜悦、高兴)

不治  蚜虫

落葫芦 变黄(难过、可惜)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3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德。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出示歌曲)

小朋友们刚才欣赏了一首歌曲,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德的扁担》(板书:朱德的扁担),生齐读课题。

师:你见过扁担吗?它是用来干什么?课文中朱德的扁担用来干什么?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课件:读一读,想一想,朱德军长为什么要挑粮?

②指名生说(课件出示句子)

③生再读这个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师过渡:是啊,人是铁,饭是钢,要打败敌人,我们红军还要储备足够的粮食。所以,朱德也和战士们一块到茅坪去挑粮,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了。(出示朱德挑粮的画面)

②看一看,说一说,图上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个表情?(从穿戴、年龄、挑的粮食等说说)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呀!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③课件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袋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担的粮食重、沉、多)

小结:是呀,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总是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板书:同甘共苦)在挑粮过程中,尽管离敌人那样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一点也不怕,仍然和战士们去挑粮。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身先士卒”。(板书:身先士卒)

④再读这句话,读出粮食的沉重。

他们挑粮容易吗?(不容易),你从哪能看出不容易?出示课件山路陡峭

⑤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要边看边想。课件出示:(播放动画视频)

看了动画片后,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师随机问: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语言训练:(课件出示)比一比:看看谁的本事大?

看到朱德爷爷这么辛苦,你心疼吗?如果你是朱德身边的战士,你怎么来劝劝朱德军长不要挑粮?

战士们这样劝行不行?

3、总结

是啊,不管大家怎么劝,他总是不肯,坚持要去挑粮。所以当时在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课件出示: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爷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总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民谣吧!

三、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等课外书。

四、板书:

朱德的扁担

同甘共苦

身先士卒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扁担、会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识字、写字。

2.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伍、师、战”5个字,会写“扁担、会师、队伍、战士”4个词语。

2.通过看图,借助关键词的办法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挑粮环境的恶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借助关键词的办法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挑粮环境的恶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朱德,知道扁担作用

1.谈话导入。

师:还记得一年级学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吗?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出示毛泽东的画像,认识(泽)字。站在他旁边的是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1)学习生字“朱、德”,借助图片认识朱德。

师: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伟人,你对朱德爷爷有什么了解?

引入课外资料:(教师补充)

生: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深受人民的爱戴。

板书:朱德。

师:读准“朱德”两个字,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两个字?

预设1:

①学发现(朱)表示姓氏,身边也有姓朱的人。

②我们《道德与法治》的书上有(德)这个字。

(2)学习生字“扁、担”,借助图片认识扁担。

出示图片:扁担

师:“担”本身都四声,在(扁担)一词中要读成轻声,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生:“担”是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系,我们担起的责任就叫“重担”。

“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生活中我还知道有(扁豆)(扁桃),鸭子的嘴是(扁扁的)。

师:你对(扁担)有什么了解?

生:扁担是一种挑东西用的工具,大多用竹子做成。

3.再读课题,引发思考

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朱德的什么事呢?指导读课题,复现生字(朱德的扁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内容

1.小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生字新词。

第一组词语:(同志队伍)

(1)朗读句子,出示图片,介绍井冈山,看图理解“会师”。

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的队伍会师了。

(2)读出高兴的语气。

第二组词语:(同志队伍敌人打仗)

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跟敌人打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志伍敌仗”这几个字?鼓励学生用形声字归类的办法自主识记。

志:下边表示心意,与上边合起来就是意向的意思,“同志”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伍:指古代的军队编制的最小单位,五人为伍,后引申为军队,队伍。

第三组词语:(陡)(难)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指导读句子,读准字音。

(2)学习多音字(难)

师:在《大禹治水》中出现了“灾难”nàn复习读音,再引导学生发现“难走”读nán,认读时除了文中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词?

生:难过为难难忘

师:当读二声时,有不好、不容易、不好办的意思。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习生字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本环节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识记生字,巩固生字,加深记忆。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  )挑粮,战士们(  )朱德,就把扁担(  ),后来朱德同志又(  ),并写上了(  )。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采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学生自然而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三、走近文本,借助关键词,感受困难重重

1.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什么去挑粮?读一、二自然段。

2.集体交流。

生:粉碎敌人围攻,需要储备粮食。

生:产粮食不多,抽出人下山挑粮。

3.挑粮时战士们还遇到哪些困难,再联系生活体验了解路之长,读出路途遥远。

4.结合图片,想象路途之险,读出“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①结合字理:左耳旁表示山陵,山陵坡度接近于垂直为“陡”。

②展开想象:说说你见过的陡峭的山路什么样?读词语(陡峭)(陡坡)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生:读句子,说感受,读出自己的感受。

5.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山路难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情景。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通过朗读加深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归类比较,指导书写生字和新词

1.指导书写“扁、担、伍、师、战”5个字。

师:请你用已有的观察方法自己先看看这写字有什么特点?

一看汉字结构二看高矮和宽窄三看重点笔画

生:“担伍师战”是左右结构的字,“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观察汉字间架结构,明确关键笔画。

生:左窄右宽的字有“担、伍、师”,“战”要写的做紧凑右舒展,观察“戈”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提,拉长舒展。

3.描一个写一个。

师:大家互评,夸夸他哪儿写得好?或纠正没写好的地方,再写一遍,争取越写越好。

4.自主书写(扁担、会师、队伍、战士)4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巩固识字,会写“士、志、军”3个字,会写“同志、带领、红军、来回、白天、起来”6个词语。

2.通过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

1.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2.抓住关键词语,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感受扁担的作用

1.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你们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朱德 同志 队伍 敌人 抽出 难走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带领 队伍 山高 路陡

2.复习内容。

课件出示,请学生填空说一说,感受“扁担的作用”

敬爱的朱德同志用扁担(  )。

心疼领袖的战士们(  )扁担。

敬爱的朱德同志(  )新扁担,写上“(  )扁担”。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中的“扁担”进行复习,既渗透学生对篇章结构的整仁把握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抓住关键词,感悟伟人的品质

1.借助关键词,体会“同甘共苦”。

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尽管山高路陡,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

看插图想象情景。

师: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①练习说话。

师: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师: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先指名名再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

学习动宾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关注年龄和动作。

师:朱德同志穿着什么?带着什么?挑起什么?

师:带领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生:读一读,连一连。

师:结合文本进行拓展,文中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找一找,看谁说的多?

带领队伍、巩固根据地、储备粮食、藏起扁担

师:照着样子练习说一组生活中常用的词组。

生: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弹着钢琴

师: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身壮的年轻小伙争着去、抢着去,作为军长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也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一样(满满的)。

②小结人物特点。

师: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认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与战士同甘共苦)

③朗读体会。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第三自然段第一至三句。(强调两个“一块儿”)

2.聚焦关键词,了解大家越发爱戴朱德的原因。

(1)用换词的方法,理解“越发”的意思。

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师:你能把“越发”换一个词,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生:可以换成“更加”。大家见了,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2)借助关键词,说说大家越发爱戴朱德的原因。

①借助表示时间词语

“白天……晚上……”“整夜整夜”

②与第二自然段进行勾连。

白天,朱德同志挑起粮食,走五六十里的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大家看了非常心疼。

晚上,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战略,不休息——大家看了非常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理解藏扁担的良苦用心。

资料拓展: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军长。白天,他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晚上,战士们都休息了,他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有时一工作就是一夜啊。

③想象表达: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一定会劝他不要去挑粮了,你就是战士,你来劝劝。

引导学生从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路途的遥远与艰险;朱德的年龄与肩上的重任。

④读句子,认读“不料”,结合语境理解“不料”。

师:没想到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是为什么?

⑤补白朗读的方式,感悟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重与爱戴。

大家见了,心里想:________。从此,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⑥补充阅读,深入感受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的高大形象。带着敬爱之情再读最后一段。

相关资料补充

朱德同志不仅在战争年代做到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保持着这种优良作风。1958年,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自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出示照片),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大家对朱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越发爱戴朱德同志了。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和新词

1.指导书写“军、志、士”3个字。

师: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一看汉字结构二看高矮和宽窄三看重点笔画。

2.观察汉字间架结构,明确关键笔画。

3.描一个写一个。

师:大家互评,夸夸他哪儿写得好?或纠正没写好的地方,再写一遍,争取越写越好。

4.自主书写词语。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2分钟)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

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成了难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进行汇报展示。(10分钟)

1、读读我最棒。(2分钟)出示大屏幕

fèng huáng dǎi ēn qiāo sǎ jīn guà kā fēi cǎi

凤  凰  傣  恩  敲 撒 襟  褂 咖 啡  踩

duān zhàn shòu

端  蘸  寿

2、说说我能行。(3分钟)

fèng huáng dǎi ēn qiāo sǎ jīn guà kā fēi cǎi

凤  凰  傣  恩  敲 撒 襟  褂 咖 啡  踩

duān zhàn shòu

端  蘸  寿

3、词语对对碰。(3分钟)

龙 恩 寿 柏 泼 特 敬 鲜 脚 度

4、美文大放送。(2分钟)

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小组内检查纠正。

三、图文对照,品读课文。(28分)

过渡语:伴着凤凰花的花香,踏着象脚鼓的鼓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难忘的泼水节。

1、生观看视频。(5分钟)(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认真,一会儿老师可要出题目考大家的)

师:傣族人民都用什么方式在庆祝泼水节?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生汇报交流结果。

(敲起象脚鼓,赛龙舟,放花炮,唱歌跳舞等形式)

2、再读课文,体会情感。(2分钟)

过渡:再美的节目也有落幕的时候,是作者把那一幕幕热闹的场面变成了这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把祝福传递,谁想变成传递祝福的小天使把这篇文章美美地读出来。(指名分段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向往之情(3分钟)

过渡:谢谢八位小天使,是你们的朗读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1961年的泼水节,看到人山人海的场面,我突然想做个现场采访(师现场采访)“请你谈谈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傣族人民对这次泼水节的向往之情。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呢?(请看大屏幕)仔细看,认真听(师范读)生小声试读,指名生读。指导读时突出“特别”二字。

(2)欢迎总理。(4分钟)

过渡:得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高兴极了,请你用“——”划出他们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生回答。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已经被傣族人民的热情感染了

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现当时的情景吧,傣族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欢呼吧。边体会边试着读一读。生试读,指名生读。以游戏的形式男女生合作读。指导读出激动兴奋的语气来。

(3)认识总理。(4分钟)

过渡:在欢呼声中,一个和蔼可亲的伯伯来到人群中,(请看大屏幕)来,认识一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师在图上边指着边解说。(只见他上身穿着对襟白褂,下身穿着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水红色头巾,看他的表情,文中有一个词语用得非常好,看谁的眼睛亮,一下子就能找出来。)

指名生上前边指边描述。以后描写人物时也可以从穿着入手,我们可以现场实践。现场找一生为例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泼水祝福。(4分钟)

过渡:不知不觉中,欢乐的泼水节开始了,老师今天就充当一下解说员,(请看大屏幕)师边读边演示周总理泼水的动作。想象一下,周总理会说哪些祝福的话(可引导学生想象祝福的话语)

总理的祝福温暖着傣族人民的心,他们也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敬爱的周总理,傣族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把祝福送给他。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师边解说边播放图片)

4、情感升华。(3分钟)

相隔遥远的时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份幸福,那份快乐,那么作为和周总理欢度泼水节的傣族人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一起把情感抒发出来吧。(请看大屏幕)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2分钟)

过渡:学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

五、教师小结。(1分钟)

泼水节已渐渐地落下帷幕,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也即将结束,花香怡人,鼓声悦耳,这真是难忘的一节课。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教案

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