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 冰纯2 四年级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由我来为大家整理关于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知道风来时万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样的?

  2.你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呢?

  3.风你们见过吗?是呀,风来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可有人却知道风在哪儿。他看见风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读好“风”。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文。

  3.反馈学生认字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评议。

  (2)小朋友跟老师认读生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读好字,再读课文。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反馈生字的识记方法。

  (5)开火车读,巩固小朋友对生字认读。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读好生字,读好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教师读,故意读错生字、添字漏字,让学生帮助教师纠正错误。

  (4)教师根据学生纠错的情况,强调读书的注意事项。

  (5)学生自由读。

  (6)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读文的情况。

  (7)小组比赛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说风都在哪儿呢?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响应的挂图。

  3.小组交流、讨论:作者凭什么判断风在这些地方呢?

  4.结合课文内容反馈,教师板书。(颤动 点头 起波)

  5.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四、自由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总结延伸,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以及风来时万物的变化,并动手画一画。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全班看生字词语卡片认读。

  3.游戏巩固。(摘苹果,送星星)

  4.填空练习,复习课文内容。

  虽然我们没有看见过风,但是_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儿。_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二、拓展延伸

  1.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风了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反馈。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画一画。

  4.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要求:说出风在哪儿?你凭什么说风在这儿呢?

  5.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回去把自己的.画补充更完整更漂亮。

  三、指导写字

  1.全班读课文。

  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教写“走”、“没”。

  (1)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说说这两个字的书写要点。

  (3)教师出示错误的写法,学生观察,找出缺陷。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再次强调书写的要点。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4.学生自己领悟其他字的书写。

  (1)小组内互相交流,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

  (2)自由练习,然后对自己的字进行自我评价。

  (3)请学生反馈自己的自我评价,同时论该生的字。

  (4)集体语文后再练习,提高写字的质量。

  5.作业展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书写生字。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草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1、激发学生情感

  2、关注写作方法

  3、注重读写结合。 单 元 梳 理 本板块围绕主题选了三篇文章,突出“山水风情”这一主题。分别是《桂林山水》《威尼斯小艇》和《田园诗情》。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角度,或描写自然景观的奇幻美景,或展示世界名城的独特风情,或描绘静谧和谐的异域风光,是引领学生感受山水风情的佳作。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单 元 目 标 1、认识35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掌握“云雾迷蒙”“连绵不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练习背诵《桂林山水》。

  3、了解桂林山水、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感受荷兰这个著名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风情,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喜欢写景的文章,但是对本单元描写的地方还是比较陌生的,只能通过课文描写让学生去感悟这些地方的美丽。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这些课文的写作方法具有独特之处,教学中要发挥课文工具性的特点,借鉴课文中的出色写作方法,训练学生仿写。 知识点 认识35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掌握“云雾迷蒙”“连绵不断”等词语。 能 力 训练点 学习每篇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注重读写结合。 课时安排 桂林山水2课时、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田园诗情2课时。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桂林山水 备课时间 2011年 10 月 6日 课 时 共 2 课时 课 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教师 刘丽辉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云雾迷蒙”“连绵不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 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的独特的美。 难 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自会 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易错 峰、锋、蜂的区别,载、栽区别、驮、驼字形区别。阑、峦、赏、栽、障字音注意。 质疑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预 设 流 程 复案、补案 一、谈话导入: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花钱,有一次,我花钱买东西的时候,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我发现面值二十元钱的背面印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你们知道这是哪些的景色吗?想不想再去桂林游览一番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桂林山水》这篇课文。

  二、老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层次。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1)第一段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2)第二段写了漓江的水。

  (3)第三段写了桂林的山。

  (4)第四段写了桂林的山和水。

  3、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生字。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4、再读课文,达到熟练。

  5、这篇课文先总写了什么?再分别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总——分——总)

  6质疑:提出拟不明白的地方。在文中用“?”标记。

  四、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山和水。素有“甲天下”美称的桂林山水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请打开书。

  二、探究交流:

  (一)整体感知:快快来打开书,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思考:读完了之后,你认为桂林的风景怎样?请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问:这里的“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出自学问题:为什么就说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呢?请你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标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二)合作交流:出示桂林山水的风景图,问:你认为什么景色最吸引你?你标出了它的哪些特点?

  1、学生汇报(漓江水的特点):A:我标出了漓江水静的特点。生读句子。师点拨:出示句子问:这句话里有一个“真”字,是什么意思?如果换作“很、非常”可不可以?怎样能读出水的静来?(静字要读得慢一些,句子要读得平缓一些。)

  B:我标出了漓江水的清的特点。读句子。师指导:请观察图片,从哪些地方还能看出水清?用你的声音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清字要读得重一些,要清脆一点。

  C:我标出了漓江水的绿的特点。读句子。师点拨:这里有一个修辞手法找一找,见过“翡翠”吗?出示手链,解释“翡翠”,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了,水都是无色无味的,为什么说漓江的水是绿色的呢?

  请观察图片,找到答案。怎样能读好这句话。

  2、总结:这漓江的水真美呀!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三句话。问:这三个句子组成了一个什么句式?运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足以把水的特点写具体了,但这一段的开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和西湖”呢?假如你乘船来到水面上,你想做些什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啊,——得——!

  过渡:孩子们,请回想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观赏漓江的水的呢?出示学法:看——读——品——想——创。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游览桂林的山? (三)自学自悟:出示图片,你认为这山怎样?你标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桂林的山):A:我标出了桂林的山的奇的特点。读句子。师点拨:看图片,你怎样理解“拔地而起”这个词?师做动作演示,桂林的山像什么?还像什么?这真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怎样读出山的奇来?

  B:我标出了桂林的秀的特点。读句子。师点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解释“屏障”,你认为哪座山像屏障?哪座山像竹笋?怎样理解“色彩明丽”,你怎样把山秀的特点读出来。

  C:我标出了桂林的山的险的特点。读句子。师指导:观察图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山的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是什么意思?指导书写“栽”。“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下来”说明这山怎样?怎样能读好这句话。

  2、总结拓展:假如你站在山脚下,看见一座座高耸直立的山峰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出示语言训练:桂林的山————,好像————!

  过渡:孩子们,我们欣赏完桂林的山水,我不禁想起一句读,这真是江作青云带,水如碧玉簪啊!那么,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深入感悟:生读最后一段。师边板画边问:这样的山指什么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水?再加上————。

  三、总结全文:孩子们,我们来看黑板,开课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现在你找到答案没有?这里,我要把问号擦去了,如果再加一个标点符号,你认为应加什么号?那就请读出我们对桂林山水的赞叹吧。全文运用的一种什么写作结构?

  五:板书: 桂林山水

  甲天下

  静 奇

  清 简笔画 秀

  绿 险

  课 后 反 思: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威尼斯的小艇 备课时间 2011年 10月 6日 课 时 共 2 课时 课 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教师 刘丽辉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好的词语。

  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重 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难 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