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 >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

时间: 沐钦 二年级

语文是让学生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时无刻不在。所以同学们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七篇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1)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是一首以自然知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以蒲公英、苍耳、豌豆为例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全文共5节:

1、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

⑴学会“旅”、“乘”等生字,理解“四海为家”、“纷纷”等词。

⑵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课堂教学:

⑴为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习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兴趣,我制作了风光片、课件,准备了苍耳实物、头饰,还做了游戏准备。

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欣赏一个风光片,这个风光片是由一组惹人喜爱的植物组成的,并配上了优美的音乐。这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并喜欢上了植物,这时就是导入课题的时机。孩子们都没有见过苍耳,先让他们看、摸,然后说说有什么感觉?再把苍耳轻轻地粘在戴着小动物头饰的同学身上进行表演。学生通过看,摸,表演,不仅很快就弄懂了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而且觉得非常有趣,趣中学习了知识。

⑵何突破重点、难点: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里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图,小免身上粘满苍耳图,豆夹被太阳炸开图)。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课件,让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学生不仅觉得新奇而且很快地了解到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学完课文第二、三、四节后,我安排了一个变换角色,训练说话的游戏(假如你是已经长大的植物孩子,请你告诉大家,你怎样按照妈妈的好办法去“旅行”,去“四海为家”。可用书上的话复述,也可用自己的话说)。学生先在下面分小组说,然后点同学到前面戴上头饰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的兴致很高,抢着说:“我愿做蒲公英妈妈的孩子”,“我要做苍耳妈妈的孩子”……让枯燥的说话训练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如何对学生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本课生字要求学生当堂掌握,为了让他们记得牢固,我针对本课生字,对每个字的教学都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旅”重点是右边下面的笔顺,在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指导学生与“放”字比较记忆。教“乘”字时,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我问“看谁的眼睛亮,能够发现这个字是由我们学过的2个熟字组成的?”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说是由“禾”和“北”组成的。那我接着问“你能写这个字的笔顺吗?”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每个生字。

为了让学生学懂学透本课新词,结合课文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四海为家”这一词在课文的第一节出现时,学生初步理解为“把到处作为家”。在学第二节时,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背诵课文的第二节,边听边想,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飞到哪儿去了呢?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并说出“可能飞到高山上,可能飞到森林,可能飞到田野,可能……”在学生说出这些地方的基础上,我肯定他们说得好,说这些地方也都有可能,总之,蒲公英的种子它将“四海为家”。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了植物妈妈是怎么让它的孩子们“四海为家”的。在三、四节的教学中,并始终抓住“四海为家”。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纷纷”一词,首先让同学们看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图,然后用自己的话说“纷纷”的意思,再想一想,平时看到的哪些现象也可用“纷纷”一词来形容。学生很快说出“落叶纷纷”、“雪花纷纷”、“纷纷举手发言”等。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3、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背下来呢?在学习过程中,我先背诵,让学生有一个背诵的准备,然后让学生照老师的样子试着背诵第二节、第三节,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背诵第四节。这样积少成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当堂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节,而且兴趣盎然,兴奋不已。

4、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灵活地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2)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趣,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从而达到了“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背诵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起始环节我让学生们学习了第一节,学生们通过自由读找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四海为家”,紧接下来我的教学以学习“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为主,展开了对文中的二、三、四小节的学习。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片段内容的意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蒲公英的孩子们是怎样离开蒲公英妈妈的?书上用了哪个词语?(纷纷)纷纷是怎样的啊?在此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出示了蒲公英纷纷飞舞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的知道了,纷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出发。紧接着我相机询问了孩子们“你们想一想,蒲公英宝宝会在哪儿安家?”有的学生说它会在田野安家,还有的说在墙角、山坡、森林安家等等。落在哪儿,哪儿就是它们的家,这就叫“四海为家”。这样我就很巧妙地解决了什么是“四海为家”这个难点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巧妙,一举两得。

另外,在学习第5节的时候,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把课文学习与用心看周围的事物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结合到学生的现实中,就是要注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深受启示。

当然,我还有效地进行了课外拓展,除了这三位植物妈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的传播方式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如有的学生说:“椰子的种子随水漂流,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睡莲的种子和椰子的种子一样,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获得了更多知识。

整堂课我合理地使用了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对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性学习中,渐渐感悟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延伸拓展环节很好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执教这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指导书写方面辅导不够到位。朗读还让人余味尤尽。总感觉还不尽如人意。知识拓展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对学生朗读和写字的训练和指导,争取完善课堂,力求完美。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 望。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四)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五)拓展延伸:

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评: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六)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评: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6)

教学目标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小鸟和青蛙头饰、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检查生字词语:青蛙、井沿、边际、相信

⑴比一比,再组词。井()沿()抬()开()没()拍()

⑵用“答”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学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

学生描红,临写。

组词练习,小组内开展组词竞赛,看谁组的词最多。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小鸟和青蛙各在什么地方?

它们因为什么事情争论起来?

五、课后思考:天到底大还是小?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呢?从那些话可以看出天很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

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

3、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

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

理解“那么远”。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无边无际”有多大?

角色朗读课文。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

四、请你劝劝青蛙,学生表演。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篇7)

说教学目标:

1、学会“纹、追、琴、蛙、捧、野”6个字,会认“景、微、旋、播、啄、敲、假”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悟湖边景色的美丽,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说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湖边景色的美丽,学会感受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感悟湖边景色的美丽,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说教学准备:

配乐磁带

说教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湖》,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湖》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湖》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读顺,读熟,并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欣赏湖光的美

说学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创造情境,激趣激情

1、同学们,老师有个爱好,喜欢出去旅游,走近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她的美丽风景,常常让我心旷神怡。你有过旅游的经历吧,有哪一处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2、学生畅谈旅游中的风景。

3、老师也来介绍一处风景:有这样一片美丽的树林,有这样一池圆圆的湖水,树绿油油的,水亮晶晶的,当微风吹过的时候,水波会轻轻地荡漾。听,这湖边还有声音呢!

4、课件播放自然界的声音(鸟鸣、虫鸣等),随即指名说听到的什么声音。

5、是啊,美丽的风景吸引来了好多小动物,真是个度假的好地方。诗人金波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听到这么动听的声音,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诗《湖》(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这首诗。

6、齐读课题:3湖

7、你想走近这片湖吗?你想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吗?请你轻轻地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吧,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一定要把课前预习中圈的生字读准确。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堂课学习的第一段的复习,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连湖里得小鱼儿也仁不住要来凑热闹,瞧它们肚子上还写着字宝宝呢,想和鱼儿做朋友吗?必须得都会它们肚子上得字宝宝,请同桌做搭档,轮流读生字,听一听同桌是否读准了,不准就帮帮他。

2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