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

时间: 奕玲 二年级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模板,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1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填空,再读一读。

()的小花()的蚜虫

()的葫芦藤()的小葫芦

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

()的小花雪白美丽可爱红艳艳

()的蚜虫害人讨厌可气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二、朗读练习。

1、读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怕。

2、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与同桌讨论,而后进行交流。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些。

3、练习读一读。

4、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5、想一想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发散思维练习。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习。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读书

2、预习下一课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2

教学目标:

1、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叶子发黄落下,候鸟南飞等一些自然现象发生在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抓住秋天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

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1)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思考:秋天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相应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看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来了,天又高又蓝,还有一朵朵白云。教师板书:天:蓝高云:白

(3)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体。

C.指导朗读,突出蓝天的特点。

(4)让学生观看画面,欣赏秋天的天空。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秋天的美丽,读出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

秋天,稻谷熟了,一片金黄,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一样。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粮食丰产的景象。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一眼望不到边”说明稻田所占面积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边际。

“黄澄澄”是写稻田的颜色,这是稻子成熟的表现,说明了粮食的丰产。

“铺了一地金子”说明稻子长得好,满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书: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一片金黄。

(5)师小结:秋天,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黄,远远的看不到边际,就像是金子洒满地,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那种丰收的喜悦。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A.读这两个自然段。

B.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有关语句谈一谈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2)各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一片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小鱼藏在落叶下边把落叶当作了伞,小蚂蚁在落叶上爬来爬去,来回跑着,把落叶当作了运动场。燕子看到了落叶,把落叶当作了电报,它们要到南方去过冬了。

板书:黄叶:落下来。小鱼——伞小蚂蚁——运动场燕子——电报

(3)师小结:这些语句使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了,自然界里的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导: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够说明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是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陆陆续续的感觉。)

C.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演示。

D.指导朗读,突出落叶的特点。大家评议。

三、组织学生观看秋天的录像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3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记住这一句。

2、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撒娇”、“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自由读第二段。

6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记住。

2、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向竹妈妈表示?

“沉不住气”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唠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记住。

2、笋芽儿遇到了谁?小草对她说了什么?(指名读)

3、笋芽儿怎么说,怎么做?最后结果怎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宽窄,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3夜宿山寺(李白)

难字:宿危摘辰敢

4梅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寒yáo()远

()巧()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4梅花(王安石)

难字:墙遥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2、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5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5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

资料提供者:吴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三、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自由发言)

2、分组讨论: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①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②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6

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2.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顺序,仔细观察秋天图画及录像,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体会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标:

1.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过听再用语言展现图画,并进行初步审美想象。

3.初步感受课文描写出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视点:

知识点:秋天的一些特征。

审美点:秋天美

关键词:高、蓝、黄澄澄、金子、黄叶、落

三、教学重难点:

1.要让学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伞、运动场、电报指的是什么?

四、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欣赏、感知《秋天》课文录像。

2、延伸练习材料:观察秋天景色的图片和录像,体验秋天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游戏”)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略一下秋天的风采。(读课题:秋天)

(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欣赏

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

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述的是否同教师说的一样,再放录像,抽生回答。(天、树叶、稻子、池塘……)

(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

(三)进行审美理解

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典型材料)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

(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

(看图片帮助体会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

(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

3.同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进行审美延伸)

(1)请一、二组的同学读,其余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耳朵最灵敏,最先听出第二自然段写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读后提问,什么地方的稻田?(蓝天下)稻田怎么样?(一眼望不到边)这个词什么意思?(广、多)说明了什么?(丰收了)指导读。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颜色(黄澄澄)(板书)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书)金子什么颜色(黄)让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金子放在农民的眼前,农民会怎样想?(发财了、丰收了、很高兴)

(3)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来朗读。(指导读)

(过渡):那么,秋天还有什么特点?

4.同法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问:梧桐树在什么地方?(池塘边上)池塘在哪儿?(稻田旁边)(勾划)

(2)梧桐树的叶子有什么变化?(黄、落)(板书)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轻轻地……)(教师加上动作指导帮助学生理解)

叶子落下时像什么? (小鸟、蝴蝶……)

你打算怎样读这个词?(轻、长)(抽生试读,教师指导)“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树叶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把它当作什么?(伞)

小鱼的伞指什么?(落叶)

小鱼在伞下说什么?(悄悄话……)

有的树叶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把它当作什么?(运动场)

蚂蚁的运动场指什么?(落叶)

瞧,蚂蚁多爱运动,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写小鱼和蚂蚁动作的词吗?(游、藏、爬、跑)

(过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树叶黄了,燕子捉虫的任务完成了,他们又将干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问:小燕子看见树叶落下来时说什么?电报指什么?(落叶)想像电报上会写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导朗读,看板书总结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总结。

(四)进行审美检测

小结:小动物们在秋天欢快地活动着,给宁静的秋色增添了许多生气。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生动有趣的秋天吧!

朗读全文。

(五)进行审美延伸、检测、体验

你还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彩的秋色吧!

看录像。

刚才你见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样)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说一说吗?

(六)进行审美欣赏、联想、体验

让我们再次闭上双眼,聆听古筝曲《秋思篇篇》,想象这迷人的秋色吧!

(七)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家里的花草树木和田野里的庄稼,看它们跟夏天时有哪些不同,把观察到的情况,讲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六、教学点评:

本教学设计和执教者结合了小学二年级学生语言,审美心理和生活的实际,目标科学、完整,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过程流畅,图文紧密结合,训练步步落实,较好体现了看图学文教学的特点,展现了美育有机渗透于语文教学的魅力和优质、高效的功能,给人以教学美感。它具有如下特点:

1、紧紧围绕本课目标,突出了听说训练,听、说与朗读审美有机统一,贯穿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教学方法灵活,形式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学得主动积极。

2、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的电教软件和精选的图片,针对性、目的性强,直观、形象,极富美感,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语文审美素质。

3、教师以自身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特别是全身心的真情、激情投入,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营造了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施教全过程体现了既“立美于教”,又“施教于美”。

4、板书简明、工整,逻辑结构清楚,突出了重点词,关键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篇7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

(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点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