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 >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 刘骏 二年级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二、分析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三、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三、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五、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2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的第16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播放雷雨时的多媒体课件)

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

三、预习反馈,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内容

小组内汇报

2.学习生字词

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谁愿意读。(示生字词)

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

c.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d.下面让我们进入“回声谷”。

e.再让我们一字开花读。第一个词谁来?……

f.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男生领读,女生跟读—全班一起读。(全班齐读)

3.读课文

逐段读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

3、汇报。

4、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

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6、汇报,相机板书。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蒙蒙细雨,雷雨、雷阵雨、暴雨、毛毛雨、春雨„„)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什么雨呢?(板书:雷)请学生一起跟老师写雷字,齐读课题两遍。

大家想不想知道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呢?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好,那让我们走入课文,去感受下雷雨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老师要请同学来说说雷雨是什么样的吗?(雷雨是先打雷后下雨;雷雨时风很大的;下雷雨还会有闪电等)

1.(出示生字卡片)压乱垂虹请四位同学分别来认,认对了带领同学们读三次。

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都会认了,现在让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火车火车谁来开?请学生读,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

指导读好“压下来”,“垂下来”两组轻声的词语。

3.词语回到句子里,理解压和垂。(看课件图片比较)指名学生动作展示压,动画理解垂。

好,同学们,四个生字特务被我们一一击破了,也理解了压和垂两个字的意思,现在我们进入课文。

一、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好了句子,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下雨时?指名回答(456)

自然而然前面123就是下雨前,后面67就是下雨后。(出示课件,三种不同颜色,请学生标出来。)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请柯思怡同学读课文1——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

(1)理解第1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汇报。

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体会云层很厚很低。)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

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安)

③指导朗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满天的乌云……)

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51朵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学生读,老师读,学生动作演示)(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树,当一阵大风吹来时,学生的手臂就是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止,而老师对着这些摇摆不定的大树进行采访,学生连连说“风太了,我停不下来。”“我快要被吹倒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这时他们就是大树,他们就是在风中摇摆的树枝。)

出示图片,说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动脑想,指名回答)“风太大了,把人的眼镜吹到地上了。”周老师马上说:“是啊,周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有学生说“一个人开着摩托车,风把他的帽子吹走了。”周老师马上说:“对呀,所以我们开摩托车要戴头盔,注意安全。”二是从学生语言发展的方面去肯定他。如:有学生说乌云像石头一样压下来。周老师就说:“你已经会用比喻了。”当学生在说话中出现一些好词时,周老师会提示学生:“他刚才哪个词说得特别好?”

③演示点拨: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出示闪电、雷声老师也让学生说说:蜘蛛,你为什么要逃走啊?(害怕)是呀,风太大了,连蜘蛛都吓跑了。

(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师:怎么了?(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

②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你也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多媒体课件演示闪电雷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

师:雨就要下下来了。

③拓展练习。

出示:()越来越()。

师:你能用“()越来越()”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出示:()越来越(),()越来越()。

师:谁能像课文那样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呢?(指名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流利了。

3.有感情朗读。

师:打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安全知识呢?天空的乌云黑沉沉的,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让我们带着害怕的心情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齐读1——3自然段)

(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

②指名汇报。

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

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师:雨停了。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

6小练笔

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

师:抽几位同学的,让她读自己写的,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

雨后的空气多么清新,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三、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后的景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也试着写下来。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用“越____越______”“渐渐地”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注意打一自然现象)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

(1)开火车读词。(带拼音,去拼音)

(2)联系文中的句子巩固识字。如: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请同学分自然段轮读读全文。

2、课文读地很流利,现在我们也来看一看,课文除了有八段文字,还有两幅图画。这两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景象。(生:雷雨中和雷雨后)

3、那缺一幅描绘什么时候的图画啊?(生:雷雨前)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边读边想像,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道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可以比较体会。)

大风刮来,还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说后有感情地读。

(4)这么大的风,就连蜘蛛-------“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垂”研读体会。)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5)大风过后,接着就是闪电和雷声。

引读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词语、句式训练)

体会“越______越______”用的生动形象。(体现出一个有弱到强的过程)

学生用“_____越______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课文1~3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实际上每段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第一段:乌云密布

第二段:狂风大作

第三段:电闪雷鸣

5、其实下雨之前天除了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一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

提示:①燕子拍拍翅膀低飞。②蚂蚁搬家。

还有关于雨前征兆的谚语呢:①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②鱼儿出水跳,大雨要来到。

6、让我们想象着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段吧!

五、学习1-3自然段雷雨中景象

过渡:一阵电闪雷鸣之后,雨紧跟着就下起来了。

1、自由读4~6自然段,感觉一下它的来势汹汹。

(1)指导读“哗,哗,哗,”,如果去掉标点怎么读。

(2)重点指导读雨的变化。

雨有什么变化?(下雨-雨大-雨小)你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

反馈,随机指导朗读。

(2).齐读雷雨中部分,注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雨的变化。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小了

3、练习:(1)把“渐渐地”放在下列句子中合适的位置。

小树长高了。

天色暗下来。

我懂得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提问:“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六、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观察交流,说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重点指导:“垂”。(“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七、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八、作业

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学习这种积累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或者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重点词语下面做一个小标记。

板书设计:

前(1-3)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18雷雨中(4-6)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后7、8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

号(学号)(号角)堵(堵着)(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

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

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

吼(吼叫)(大吼)复(复习)(重复)哀(哀求)(悲哀)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_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幻灯片):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_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_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

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g,“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

换一换“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

(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

(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呼呼地刮着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

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

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

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

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

“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

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__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

(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

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次备课

八年级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六年级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简单教案

高中教案模板

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