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案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3.学习作者巧妙组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视频 歌曲《我的中国心》 重点词句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播放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视频,感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一刻,人们欢呼雀跃,激动之情。)
问: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
指名学生发言。
2.师:同学们,知道吗?这个带头研制原子弹的人就是被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两弹元勋”,认识爱国科学家邓稼先。(板书:“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生自读课文8――14自然段,了解邓稼先其人其事。(整堂课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学生交流自读收获。
师适时介绍当时的国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力贫穷落后,国防科技也正处在起步阶段,百业待兴,当时全国许多地方又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他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公开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作为主攻手,吃苦在前,不讲享受,终于,在1964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有人问邓稼先:“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2.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理解“两弹元勋”的意思。
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
元勋指立大功的人。
3.师小结:
邓稼先是我国的核物理专家,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两弹元勋”是张爱萍将军给予邓稼先的高度赞誉。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 “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二、品读感悟:
1.生通读课文,画出最感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写下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适时指导朗读。
(1)邓稼先微笑着说:“没有。组织上不要再为我麻烦了,也不要给国家再浪费了。”
(场面描写衬托出邓稼先献身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义无反顾的精神。)
(2)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体现了邓稼先报效祖国的急切心情。)
(3)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写出了邓稼先为了祖国的“两弹”事业而不记名利、甘愿奉献的牺牲精神。)(板书:甘愿奉献)
(4)研制核武器,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国外对我们封锁,专家撤走了,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己了!我们要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还要吃苦担风险。但是,我们为这个事业献身是值得的!
(朴实的话语说明邓稼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甘愿“吃苦担风险”,使我们感受到科学家无私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
(5)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往事仿佛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还是那么新鲜,那么让他激动不已。望着共和国的旗帜在祖国蔚蓝色的天空高高飘扬,他的胸膛涌动着强烈的自豪感。
(回首往事,邓稼先为成功研制“两弹”激动不已;仰望国庆旗,他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自豪。)
(6)说完,邓稼先从远到近,从东到西,围着那杆国旗奔跑起来。那种喜悦之情,真像孩童一般。他轻声低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举手致意,把自己对中国的忠诚和热爱全部交给国旗。
(“奔跑”、“低唱”、“举手致意”生动地展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为了祖国不再受屈辱,为了祖国统一的繁荣昌盛,甘愿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祖国的赤子情怀。在他的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板书:尽忠报国)
三、感情朗读,再次体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
(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学生配乐感情朗读。
四、小结:
说一说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推荐阅读。
课外阅读《科学家故事文库――邓稼先的故事》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 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斩钉截铁”、“壮士”、“屹立”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上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英雄的壮举和感人的话语中,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自读、自悟,以读促情,以情带读,分享学习快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由此而产生一次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而深深地扎根在全体学生思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重难点分析: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启发谈话,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出示课件)学生说出课件中的英雄事迹: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二)揭示课题: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三)由课题“士”展开,“士”在古代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能得到“士”这个称呼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1、学生用“士”组词,教师板书有价值的词语。
2、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
“战士”就是指部队里的士兵,他们都参加作战的。
“勇士”就是指非常勇敢的人。
“烈士”就是指在跟敌人作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壮士”就是指很壮烈很勇敢的战士。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出示课件)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在狼牙山之巅,我们的五壮士是怎样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诗篇的?
(一)(出示课文朗读课件)思考:
1、听录音注意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2、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自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己预习所得,探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重点检查部分词语(出示课件)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横线标出来.
(二)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三)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一读战斗英雄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精品细读,内化情感。
(一)接受任务(出示课件)
1、说说五位战士接受了什么任务?
2、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壮士的壮志: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对比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歼敌,不怕牺牲。)
(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的1941年秋,走近狼牙山看看五位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预设一:他们是怎样诱敌上山的?(出示课件)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大声读一读
预设二:同学们自由读(出示课件)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场面吧!
1、战士们怎样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的
2、指明读说说壮士是怎样对敌的,五壮士的描写中那个词运用的好?(出示课件)
3、面对这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你想说什么吗?
预设三:正因为他们的不屈不挠,正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所以敌人——引读。“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引导学生五位壮士与许多、横七竖八对比,体会壮士壮举)
(三)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词语划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壮士们把敌人引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出示课件)
预设二: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预设三:交流感动的词语:(出示课件)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斩钉截铁”引导学生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走!”朗读,从读中感悟壮士的决心。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的铁铮铮的汉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几个句子。(齐读)
(四)顶峰歼敌
在顶峰歼敌之中,写得最详细,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请找出句子同桌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一:(出示课件)
1、下面这段话的哪几个动作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的精神?
2、砸,你能换个词吗?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要用砸?(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加以体会人物情感)
3、用心地读这几个句子。
预设二:还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出示课件)
五壮士猛地举起石头,狠很地砸向敌人。深入体会体会决心、仇恨
1、1937年泸沟桥事变之后,可恶的日寇在我们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亲人,犯下了许许多多的滔天大罪。
学生说一说电影中看到的日寇的罪行吗?(结合在《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村庄在一夜之间全村的人都被日寇杀光。《狼毒花》中的日寇更是残忍,不过不招供,就割去一个耳朵,再不说就挖去一双眼睛,他们就是这样的折磨、残害我们的中国人。当时,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到了2100万人。同学们,这一个个死去的可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啊。)
2、引读:此时此刻,相信你们对五壮士的决心,仇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决心和仇恨在你们心中燃起,同样在五壮士的心中熊熊燃烧。他们就用石头向敌人讨回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让我们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满腔的仇恨再读这段话。
3、说说“像包子”这个词的理解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预设三:
又一批敌人上来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这句话中动作描写还在哪里?
(五)壮烈跳崖
(播放视频二)一同感受壮士的英雄气概。
1、(出示课件)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壮士们想什么?
2、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_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你怎样读这豪言壮语?(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读到这里你会用怎样词语赞颂这些壮士?
二、回顾全文,提炼升华。
1、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2、介绍狼牙山五壮士碑,为什么是五“勇士”。
3、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或者为纪念碑写碑文。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提炼本文的写作手法通过人物的动作、动作表现主人公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2、本文详略得当(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详略,人物描写的详略)
四、拓展练习
读有关英雄的书籍,搜集有关资料,办一期“看英雄、学英雄”的手抄报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瘸蝉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十四个生字,理解 “彻夜不眠、 惊心动魄、 煎熬” 等词的意思。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住细节描写体会苏格拉底的情感。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多媒体的展示体会蝉蜕变过程的痛苦。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品词悟句体会苏格拉底的情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明白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悲剧,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痛苦与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苏格拉底,以及关于蝉和蝉的蜕变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瘸蝉》这一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件:填词)我们回忆课文内容,看谁填的最准确?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2、出示正确答案,指导学生读词,请小组长检查本小组同学的答题情况并汇报。
3、你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4、同学们,你们见过蝉的幼虫吗?(出示图片)他变成的蝉又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呢?不仅在苏格拉底心中是个谜,在咱们同学们心中也是一个谜,现在就让我们和苏格拉底一起去感受这“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默读课文,画出感触最深的词句,细细读,并在旁边作批注。(同学读课文)
二、研读文本
我们先来看学习卡片一,小组间交流一下共同完成
(一)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师:交流好了吗?我们一起聊聊吧!
师:蝉蜕皮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这惊心动魄一幕不仅疼在蝉的幼虫身上吗?深深的震撼着苏格拉底的心灵,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蝉的蜕变带给苏格拉底巨大的震撼,他的内心如同蜕变的蝉一样正饱受着无法想象的煎熬与痛苦。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有谁不想帮一帮呢?同学们你们想吗?连你们都想,更何况亲眼目睹这一切的苏格拉底了。
师:那么,苏格拉底又是怎样帮助蝉蜕皮的呢?请同学们看第九自然段。完成学习卡片二
1、小组讨论
2、同学交流
师:说的太好了,我们知道,这幼虫的身体极其娇嫩,稍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谁能把苏格拉底小心翼翼的、轻柔的动作和他对虫儿的怜爱之情读出来。(指名读)
师:“苏格拉底一心想帮助蝉蜕壳,做完这项工作,我们和苏格拉底该松口气了。可事情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吗?结果又是如何呢?
三、发挥想象,感悟道理:
师:作者在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丑陋的幼虫经过痛苦的煎熬,变成了美丽的、真正的蝉,而经过苏格拉底帮助的虫儿却变成了一只瘸蝉,从这样的结局中你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师:说的太好了,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只瘸蝉,那只缩着翅膀瘸着腿走路的蝉,面对好心的苏格拉底,面对拥有美丽翅膀的同伴们,面对所有成长中的生命,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1、自己写一写
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挫折,付出汗水,就如同蝉的蜕变过程一样漫长。想要精彩的人生必须靠自己,在此我也送同学们两句话:“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你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奋飞的翅膀。
(学习卡片一)
读3-8自然段小组讨论:
1、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帮助蝉?
2、这些蝉的幼虫蜕变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3、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4、你对哪句话,哪个词语印象最深?为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有感情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