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 >

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 冰纯2 五年级

  一份合格的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拓展训练、课外作业、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本课"港.湾.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老榕树的了解来感受香港社会的繁荣,进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最后自然段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老榕树的了解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来认识香港社会的进步.

  三.教学准备

  收集香港生态环境及老榕树的相关资料,本课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放谈香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想做个统计,请97年出生的同学举手.知道这年有什么重大事件吗?(香港回归)板书,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你们还想对这座城市更多的了解吗?请你们来谈谈.

  2.不错,香港不愧与"东方明珠"的美誉.今天我们不谈它的繁荣,而是走进这个国际大都市看榕树.

  3.读题质疑.师生共同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师生互相解答疑问.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桌说,指名说)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带生字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认读生字,新词和句子.

  1.现在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准了吗?读通顺了吗?

  2.集体评议.把问题字强化读.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出示课后生字,你认为在字音和字形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5.小组开火车口头组词.

  6.出示"港,商,赢"三个字,引导学生观察,提醒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7.学生练写,同桌交换评议.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男女配合读

  2.默读,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谈谈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本课"港.湾.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老榕树的了解来感受香港社会的繁荣,进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最后自然段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老榕树的了解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来认识香港社会的进步.

  三.教学准备:收集香港生态环境及老榕树的相关资料,本课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整体感悟

  1出示课件(湾仔的繁荣市貌).对照图片讲解,介绍湾仔的热闹以及榕树.适时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榕树讲了什么事.

  (二)理清思路,品析词句

  1用一个词来概括老榕树的特别.(昂贵)

  2提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说说香港人为什么要花费巨资保护老榕树?又是如何做的?画出表示榕树昂贵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2-6自然段的意思."树,活的树.又不卖,何其言贵?"教师点拨,

  3围绕画记的关键句段,讨论交流.

  4(出示大榕树与大厦图片)在极具现代化的大厦顶上居然会有这么一棵老榕树,你有何感受?(用感叹.惊讶...语气读第8自然段)不惜重金保护一棵大树,这确实是一种明智的远见.难道我们感叹,惊讶的只是大榕树生长在大厦之上么?从大榕树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教师点拨,香港人对植物的珍爱,对环境的重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5以读代讲学习第9自然段.

  (1)用肯定的语气读第9自然段.

  (2)用"必须"...必须...必须..."练习说话.

  6默读课文第10-11段,讨论交流.

  (1)过去的香港为什么让老作家特别别扭?它缺乏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读文归纳.缺少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场景.

  (2)香港社会的进步是如何通过老榕树体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老看看过去与今日的香港.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理解,归纳.

  7由此,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齐读课文12-13自然段.

  (1)同桌交流,讨论,理解"国门第一树"与作后一自然段的含义.

  引导学生从理顺"珍爱植物.领悟人生价值,创造奇迹"之间的关系去理解文本.

  (2)师生合读第11自然段.

  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拓展学生思维.将自己对大榕树的愿望大胆表达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选择一个有关香港的话题,查找资料.举办"今日香港"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亲昵、羡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我们为什么称呼祖国为母亲。

  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主,围绕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中心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嘘—这是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2.师伴乐朗读课文。(你听明白了吗?)

  (二)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2.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三) 感情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带着对母亲的爱与关怀的情感朗读课文。(小组里练习)

  2.指名朗读。(挑战朗读与评议同时进行)

  3.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启发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我们的爱,把爱落实到行动中去。)

  (四)交流热爱祖国的故事。

  1.小组里交流课前准备好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五)小结。(播放《祖国的春天》音乐)

  爱我们的祖国妈妈就必须要了解祖国妈妈的历史,了解祖国妈妈的未来,了解祖国妈妈的需要,了解祖国妈妈的一切。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落实到行动中去,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在祖国妈妈的宽广、温暖的怀抱中幸福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祖国妈妈的胸怀,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革命烈士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万里长城、长江、黄河、泰山等祖国风光图。

  2.看到祖国这么美丽的风光,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自由说,老师给予鼓励)

  3.走进课文,听听小朋友的述说吧!(板书课题)

  4.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节(教师指导学法)

  (1)自读质疑。自由读这一节,边读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点拨,重点指导。“我”为什么称呼祖国为“妈妈”?这个“妈妈”和我们自己的妈妈有什么不同?祖国为什么是“大人和小孩”共同的妈妈?“我”的这份光荣为什么连爷爷、爸爸也羡慕呢?

  (2)分组讨论。(每组的小组长作好讨论结果的笔记)

  (3)交流释疑:①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归纳小结(用 课件出示答案)

  (4)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想想每句应用什么语气来读。

  ②指名读,读后师生评价。

  ③听课件中朗读,教师评价、点拨。

  ④教师范读,读出亲切、疑问、肯定、骄傲、自豪等不同的语气。

  ⑤分小组表演朗读,评价出优秀小组。

  (5)学生自由谈感受。学了“称呼”这一节,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视学情归纳:体会到祖国妈妈的胸怀是那么宽广、温暖、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的大人和小孩是多么幸福、快乐,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6)总结学法

  教师板书:“自读质疑、分组讨论、交流释疑、感情朗读、畅谈感想”五个步骤。

  (7)自然过渡:祖国妈妈是我们共同的“妈妈”,那她究竟有多大呢?请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节。

  2.仿照学法,自学第二、三节。

  (三)总结全文。

  1.这三节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尝试创作。

  学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祖国妈妈讲吗?请选定一个内容,尝试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

  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5)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吸气——→胸廓腹部扩大

  呼气——→胸廓腹部缩小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三)、制作活动

  1.学生按教材P6步骤进行制作

  (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

  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

  3.请同学们再对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我们的饮料瓶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气球呢?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三、课堂总结;

  大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关于人的呼吸,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

  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在呼吸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

  吸气——→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呼气——→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