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语文四年级支教教案

时间: 冰纯2 四年级

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称扶贫支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四年级支教教案,供大家参考。

语文四年级支教教案1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三、体情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竹 石  郑燮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反思:

语文四年级支教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教学反思:

语文四年级支教教案3

《设计光路报警通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了解工程是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有效实践过程。

科学探究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机会:

能够关注应用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利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试着像工程师那样进行设计,体验设计制造的基本过程。

科学态度

认识到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将学到的与光有关的知识和所看到的相联系;识别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为学生播放电影《偷天陷阱》

一、提出问题

1、提问:之前我们看过的电影种表现的是什么场景?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为什么这么说?

讲:设计这个场景的工程师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了问题。

2、讲:今天我们也来复制一下这个装置,看看我们能不能把想法变成实际。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戴好护目镜。

教师操作,请学生检测。问:行吗?谁来检测?我们利用了什么原理?

讲:看来我们的想法是可行的。

3、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完成一个?每个组也来试着复制一个报警装置,一分钟时间,看看哪个组最快,效率最高。

学生尝试。

教师检测

找到速度最快的小组,问:你们组的速度最快,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经验?

讲:你们现在就是一个团队,工程师在进行设计制造时也会成立一个团队,并且有明确的分工。我们的团队也要有工作的分配才能更好的合作。

小组分工,佩戴胸卡。

二、进行挑战

1、讲:现在我们就是小工程师了,敢不敢接收挑战?

出示任务卡

讲:你是一支著名工程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一家博物馆聘用你们的团队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防止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失窃。

工程师会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们的需求。

后面就是博物馆的通道,我们就要在这个场地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

2、讲:为了方便各位工程师的查阅,我把任务卡放在了设计手册的第二页,下面我们就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分组设计。

问:现在有什么问题吗?可以借助模型对我们的设计进行完善。

3、设计交流

讲:各个团队都完成了我们的设计,把自己的设计于同行分享一下。

提示问题:我们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其他团队有什么建议吗?

4、1分钟调整我们的设计

三、实践制造

1、讲:各团队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进行制造。

学生实践制造。

有问题随时停下解决。

2、各团队制造完成,其他团队可以检测效果。如何检验,可利用道具,如喷壶。

能不能实现安全的效果?与设计是否符合?

三、小结梳理

1、讲:今天各位小工程师像真正的工程师那样经历了设计制造的过程,将我们的知识变成了一项技术并加以实施,现在回顾我们的经历,都有哪些环节?

2、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3、讲:真正的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也会进行这样的基本过程,需求、设计、协调、评估。

4、工程师把设计图纸作为重要工作,下面我们来看看工程师的设计图纸,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继续思考。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