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1
【目标预设】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预设为:
1.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3.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难点:小组讨论并制订活动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就在我们身边。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汉字的了解。
2.学生交流对汉字的了解。
3.教师相机引出综合性学习的专题:遨游汉字王国。
4.引导学生浏览本组内容,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二、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神奇。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阅读交流。
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内容,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学情预设一〗
小组汇报交流有关字谜的内容。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猜字谜,了解字谜的形式和构成方式,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汉字的特点。
(2)启发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字谜,激发学生搜集或编制字谜的兴趣。
〖学情预设二〗
小组汇报交流有关谐音的内容。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交流谐音歇后语,初步了解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感受谐音歇后语的俏皮风趣、幽默诙谐。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谐音笑话,懂得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
(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谐音歇后语和谐音笑话,激发学生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笑话。
〖学情预设三〗
小组汇报交流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2)通过交流阅读材料,了解一些汉字来历的知识。
(3)激发学生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感受神奇]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导学生明确活动计划的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活动计划,师生交流评价。
4.总结:同学们,通过对活动计划的交流,我们明确了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希望同学们修改完善小组活动计划,分工协作,认真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汉字的王国里遨游,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2
【教材分析】
“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在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赞汉字》和《书法作品赏析》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
【学情分析】
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以及学生们的作业本中文字错别字相当多。我们要以此我例,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以便警示同学们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教学目标】
1、开展“我爱你,汉字”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
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感受汉字神奇,有趣,古老,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汉字的感情,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2、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并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
2、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自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自读,理解内容。
2、谈谈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一段话,读出对汉字的热爱。
4、抄一抄你最喜欢的语句。
二、制定活动计划
1、师导入: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我们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想想我们要怎样进行学习呢?
(先制定计划,再搜集资料,最后展示成果。)
2、回顾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⑴自由组成小组。
⑵讨论活动内容。
⑶制定活动计划。
⑷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⑸活动结束后展开活动成果。
3、明确活动建议:
⑴自由读活动建议。
⑵指名读活动建议,说说活动建议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自由分组:
(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6、讨论交流,形成活动计划:
⑴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
⑵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及活动形式多样。)
⑶各小组根据评议,修改活动计划。
⑷各小组展示修改好的活动计划。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外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资料。
四、作业超市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道路。
二、出示阅读材料
1、汉字的演变:
2、认真阅读和研究表格,思考:
⑴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⑵从汉字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想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便捷。)
三、阅读《甲骨文的发现》
1、自渎课文,思考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
2、指名说说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
3、谈谈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在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也学有新的发现。)
四、展示相关资料
(被要求展示资料的小组,要作相关资料介绍,还可说说搜集资料中的见闻。)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也课内资料,交流展示同学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课后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正确使用。
六、作业超市
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有错别字的词语
茶叶旦、仃车、象章、照像、圆宵、汤元、八鸽、家俱、另售、像棋。
1、同学们在街头小巷,商店门口是否看过以上招牌?看到这些有何想法?
2、动笔改正以上错别字。
二、“一字之差”的教训
1、师导:
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阅读《一点值万金》,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感受。
2、生默读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⑴师导:
同学们“一字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能把你在时间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跟同学们吗?
⑵生畅谈故事。
⑶交流听后感受。
三、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1、小组长会标活动开展情况。
2、各小组展示成果并作介绍:
师引导学生按类型展示:
⑴实物类:
书记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⑵照片类:
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类事物菜谱,各种商品广告……
⑶记录类:
电视字幕,公文,信函,传真……
四、学写调查报告
1、出示译本调查报告范本,学生自行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
2、生汇报,师相继引导点拨:
⑴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会上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⑵对调查到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
⑶提出改进建议。
3、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
4、交流调查报告,评议。
5、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了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确纠正错别字。
六、作业超市
1、纠正错别字,找找自己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并纠正。
2、提出两三条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汉字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书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
1、出尔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欣赏这两幅作品并做出评价。
3、读读《赞汉字》。
4、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三、小小书法展
1、在综合性学习中,汉字书法欣赏小组为我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举办了一次小型书法展。让我们尽情参观欣赏吧!
2、小结书法展活动情况。
四、作业超市
“我是一个小小的书法家”,动比写一张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综合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
1、师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一次综合性学习中,认真拟订计划,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一定有许多感受和收获吧。
2、学生小组内互说感受。
二、总结综合性学习情况
1、小组长作总结汇报。
2、评价综合性学习成果。
3、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这一轮综合性学习中,大家团结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不仅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还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参考材料中的提示,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探究汉字的有关问题。
三、作业超市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汉字知识,准备参加汉字知识竞赛。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3
教学目的: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4.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
二、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板书设计:
父 子
坚强 勇敢
责任心强 富有爱心
14个孩子脱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