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 刘骏 四年级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安居乐业、自讨没趣”等词语的意思,并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学习用“不敢不”造句。

2、继续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晏子,明确“子”是尊称。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通过理解关键词“使”从而理解课题。

(2)介绍“晏子使楚”背景,了解楚王傲慢无礼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开头和结尾语句,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不敢不”双重否定用法。

(1)自读课文1、2、6节,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交流。板书:晏子、楚王、侮辱、反驳

(3)“不敢不”双重否定,体会楚王自讨没趣的结果,并用“不敢不”造句。

2、自读课文,学习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语句,根据楚王前后表现质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直线划出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语句。

(2)读生字新词;交流找到语句。

(3)自读,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并板书:瞅、冷笑、笑嘻嘻,体会楚王的傲慢无礼。

(4)齐读,读出语气。

(5)质疑。

三、研读晏子,感受晏子冷静智慧。

(一)学习3——5节,用波浪线划出晏子说的话

1、自读3——5节,用波浪线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交流出示第一次智斗中晏子的话,齐读。

3、扮演楚国接待的人,将晏子的话转述给楚王听。

4、体会楚王心理活动,推理“楚国是狗国”的结论。板书:只好开城门

5、引读,抓住重点词语“看了看”朗读并板书,体会晏子的机智。

(二)学习第4节描写晏子言行的语句,体会晏子的机智及爱国情感。

1、交流第1句(回答齐国没人的语句),小组赛读。

2、将语句中反映人多的成语概括出来,了解夸张手法。

3、引读,联系上文体会“严肃地”回答与“冷笑一声”对比,捍卫国家尊严。板书:严肃地

4、交流第3句,个别读,齐读。

5、用上“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自由说,个别说。

6、引读,抓住“拱了拱手”体会晏子有理有节,板书:拱了拱手、只好陪着笑

7、联系上文第2句理解楚王无法发作的原因。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把楚王傲慢和晏子的不卑不亢的语气读出来。

(三)学习第5节有关语句,体会晏子机智。

1、交流找到语句,齐读。

2、理解“自讨没趣”的意思来体会楚王心情,板书:只好赔不是。

3、理解“水土不同”“安居乐业”含义,揣摩晏子说的话的含义。

4、引读晏子的话,通过理解并板书“面不改色”来体会晏子的沉着机智。

5、师生配合朗读,读出感情。

四、布置作业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读《晏子春秋》,感受晏子的语言艺术。

13、晏子使楚

楚王侮辱晏子反驳楚王

看了看只好开门

瞅、冷笑严肃地、拱了拱手只好陪着笑

笑嘻嘻面不改色只好赔不是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书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学会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2.通过探讨交流,表演等环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采用对比法理解文章内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2.懂得应对竞争,把握机遇。

教学重难点:懂得老板几次给阿诺德提薪,而布鲁诺仍拿原来薪水的原因,从而获得做人的启示。

教学准备:土豆、西红柿(图片或实物)、录音机、生词卡片(自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板书题目:“差别”

(二)提问:文章会写到谁和谁的差别?

他们差别在什么地方?

这些差别给他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效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用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

生词:薪水牢骚抱怨差别盘算汇报

预设:有些字在课文上是以人名的形式出现的,如“德”“诺”,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提高扩词能力。

(三)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长段落可由两、三个同学共同完成),听者可以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三、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

四、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二、精读课文,谈体会。

(一)自读课文

(二)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理由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一

1.文中2-9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布鲁诺是一个墨守成规、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远见卓识,不能预见事态的发展从而作出更好的处理决定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说:“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说明的。”

布鲁诺第一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从早晨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卖。”

布鲁诺第二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一共有四十袋土豆。”

布鲁诺第三次到集市上去,问了价钱。

2.请男生读这一部分,要求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配乐朗读)

预设二

1.文中10-12三个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阿诺德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对上级的话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做事周到缜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让阿诺德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什么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有四十袋。”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还带回来一个土豆让老板看,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一个西红柿样品和那个卖菜的农民。

2.请女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朗读这一部分。(配乐朗读)

预设三

1.文中第1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付出,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文中依据:(一段时间以后,叫阿诺德的小伙子几次提薪,而那个布鲁诺的,却仍拿原来的薪水。)

2.教师相机提问:“这就是什么?”

这就是“差别”。(解题)

3.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部分,读出理解。

三、角色表演

(一)自由结合成三人小组,分好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好人物对话,演一演《差别》。

(二)表演结束后对照课文进行评价。

(三)请表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拓展延伸

(一)说一说本文几位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1.喜欢布鲁诺,因为他心中有不满,敢说。

2.喜欢阿诺德,因为他有思想、有主见,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老板的任务。

3.喜欢老板,因为他聪明,能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能让才能不高的人心服口服。

4.喜欢布鲁诺、阿诺德两个人,因为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事物,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后的发展,学会动态地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善于动脑筋思考,学会长远打算才能成功。

五、拓展阅读

本篇课文虽然浅显易懂,但给我们的启迪却很深,课下同学们可以搜相关作品来读,如:《曹冲称象》《一分钟》《悲观与乐观》等。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随着作者到过江南第一楼一一岳阳楼,去过令作者魂牵梦绕、引以自豪的湘西小城一凰小城,还观赏了黄山云海日出的壮丽景象,不禁让人感叹,祖国河山,风景秀丽,祖国名胜,不计其数。说说,你到哪些地方游览过?收集到哪些相关资料?

(学生自由说)

二、课件展示图片、资料,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

1.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图片、资料,并配合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

2.教师提示:

(1)要把自己旅游的时间交代一下。

(2)景点或名胜的名称、所在地介绍清楚。

(3)重点说说这一景色或名胜有什么特点以及自己游览时的真实感受。

(4)尽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并且要组织好语言,介绍要有条理。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介绍。

4.讲得好的上台展示,在全班交流、介绍。

三、这次展示活动

四、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图片、资料,组织一次"祖国河山真秀丽"的主题展示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展板等形式展示。看看谁的展示吸引人。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4

特点分析:

课文以书信的形式,用散文诗般的语言,写出了山和海之间的互相景仰,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朋友。

体裁别致新颖,结构内容相似。两封信都传递出同样的意思。信的正文开头都是说对方的印象,然后写出对方在四种情况下的竟的,最后借燕子的飞过,流过的河水彼此赞美,全方位的关注对方,表达出内心的景仰。

语言优美,描写手法多样。一是大量运用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二是用词华美,句式整齐。

学习目标:

1、认识“捎、屹”两个字,学会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层含义:互相景仰,猩猩相惜。真心实意的欣赏对方的优点,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层含义:互相景仰,猩猩相惜。

教学难点:

读句子,能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给海写的信,你了解到什么?

生回顾。(在山的心目中,海是温柔的、美丽的、神气的、神秘的。)

二、研讨学习第二部分

1、海接到山的书信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词句。

2、海接到山的来信,心情如何?学生交流,读出来。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的呢?

(外表看似安静,其实个性非常活泼)为什么这样说?

A、这时的大山是很青春,很有活力的。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意气风发)

师追问:“意气风发”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大山青翠的样子)

B、在海的心目中,大山是什么样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个勇士。

指名读。师追问:你从哪个词感受到?

(预设:风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挠)

师追问:巍然屹立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不屈不挠”这个词又体会到什么?

C、在海的心目中,大山还是什么样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

D、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是个英勇的武士。

读一读,在夜幕降临时,大山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句子)

自由读。

学生交流。拿起书,读一读。

3、为什么说大山外表看似安静,其实个性非常活泼?

自由朗读第二封信的1、2自然段。在四人小组中探讨一下。

4、海不仅看到,还常常听到别人对山的赞美。

有谁夸,是怎么夸的?

读一读。

师将描写山的段落转换成陈述句表述,还有这么朋友都在赞美山,难怪海说“虽然……”(生接)

“无话不谈”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现在你们就是大海,你来表达你的愿望吧!

三、拓展

四人小组讨论:你认为山和海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朋友

板书设计:

18 山和海的书信

山 海

意气风发 温柔

不屈不挠 神气

神勇 美丽

英勇 神秘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工具书(字典)、文具(钢笔、铅笔)、生字本、练习簿等。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常规课堂布置。

3.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⒈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⒉生据题质疑。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⒈讨论商定自学方法。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局部,探究体验

该环节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学,有效引导,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划、思考、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读内容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引导学会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

2.生感情朗读。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小学教案模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简单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次备课

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

小学教案模板

高中教案模板

1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