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1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教学时间:
1、 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 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 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 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 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 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1) 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指名分角色读。
(3) 让学生尝试表演。
4、 反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2
《不会叫的狗》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3
教学目标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2、引导学生揣摩间架结构,努力把字写美观。
3、积累成语,了解这些成语集中体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理解、欣赏、背诵《滁州西涧》。
4、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5、学习“竖弯”、“竖弯钩”的写法。
教学内容
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第(一~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
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
3、请学生查“神秘”,并确定在文中的解释。
4、查词典比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二、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观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
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醒”。
3、指导学生书写。
三、读背成语。
1、请同学们借助词典或成语词典读准字音、理解成语的意思。
2、谁能读准这8个成语。
3、交流已经读懂的成语的意思。
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炉火纯青:比喻品德修养、学问、技术或处事手段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鬼哭神惊:杜甫称颂李白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找出8个成语的规律。(反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5、诵读、背诵。
四、读背《滁州西涧》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提出古诗中的不懂的字词,学生教师互助解疑。
滁州:现安徽省的滁县。
西涧:在滁县城西。
独怜:偏爱。
4、谁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动听的鸣声,他却似乎不以为然。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惟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
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
6、指导学生朗读。
7、指名读、齐读。
8、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约请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强化练习。
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约请别人一起参与活动。那么,怎么去约请,约请是应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约请。
2、请同学们把这次约请的要求读一遍。
3、指导看图:顾老师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4、如果你是三(1)中队的中队长,你会怎样去约请呢?请同桌先讨论,再分角色演练一下。
5、指名两位学生表演。(师生共同评议,明确训练要求)
6、我们约请别人时除了说话有礼貌,还应注意说清楚约请的原因,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7、现在请同桌之间再按要求表演一下。
8、指名学生表演。
9、同学们明天就是星期天了,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不想约你的好朋友出去游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4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泞、迈、虔、佑”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表达的感情。
2、通过读文,感受到本课前面一长段对于老奶奶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情况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了那位青年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当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2、交流。
3、揭示课题:17别人的妈妈(齐读)
过渡语: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出示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迟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翘舌音)、泞(后鼻音)、虔(第二声)、积累“虎字头”的字(虎、虚、虑……)、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赏读课文,品味真情
1、默读课文1~3节,说说当时老妇人的处境怎样?
(1)出示1~3节
(2)指导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
①老妇人遇到的困难:老妇人年纪大行走不便、马路泥泞、行人拥挤、车辆穿梭等。
②读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满街泥泞,老妇人的脚步迟疑又停顿。
她站在十字街头迈不开步,拥挤的行人中她没人照顾。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妇人,独自走在()的街上,当时(),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2、老妇人正是这么想的,所以她露出了“求助的目光”,可是马路上人们的表现是怎么的呢?
(1)朗读4~6节
人们来来往往穿过她身旁,没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头传过来叫声笑声,学校里刚响过放学铃声。
孩子们欢跳着擦过老妇,一个个喊叫着没人停步。
(2)出示:
马路上,大人们,孩子们。
(3)说说你对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评价。
(4)指导朗读。
3、就在老妇人迟疑无助的时候,人海里冒出个青年。
(1)默读7~11节,找出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相关动词:冒、走、牵、扶、穿等,重点体会“冒”。
(2)谈谈读了这几节后的感受。
(3)隐去句中的动词,试着说一说:
终于,人海里()出个青年,他快步()到老妇人身边。
他()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小伙子()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过马路。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学过多首叙事诗了,诗歌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老师以第8节为例,遇到斜线要停顿。
出示:
他/牵着她的手/细声说道:
“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学生试读、齐读。
(5)从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间的对话总,你感受到什么?
4、最后两节是什么意思?
(1)男女生对读、齐读。
(2)理解“虔诚、保佑”
“虔诚”常形容态度恭敬而有诚意。“保佑”指迷信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课文中是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3)说一说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是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结:小伙子扶“别人的妈妈”过马路,他对老人的关爱也得到了老人的感谢。
四、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总结课文的写法特点:
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
2、从诗歌中找一找句末押韵的字。
3、把诗歌改成课本剧。(机动)
小组合作,编演课本剧《别人的妈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
过程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揭题,板书课题
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 事后 (加上“有一次”)
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
板书设计: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 娜塔莎
有一次
临别时
事 后
第二课时
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
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
[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谁能读好这句话。
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
[出示:露珠—小露珠 鬼—小鬼 可爱—小可爱]
发现什么没有? “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形象更可爱。)
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出示:小姑娘的图。]
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
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
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
[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一起浏览全文,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哪位同学先汇报一下自读收获。
3、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萧伯纳明白道理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临别时的对话。
[出示:第二节第一次对话内容。]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所以你们认为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说)
4、[出示:有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寄给他的信,信中说:“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候亲戚们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觉风趣盎然,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
这是个怎样的萧伯纳?(幽默)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这又是怎样的萧伯纳呢?(有童心)
5、现在你还认萧伯纳是在自夸,炫耀自己吗?
[出示:他想……]原来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显赫的身份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一个惊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却有自夸之嫌,大家请看图 [出示图片] 注意动作,同学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好吗,站起来,把自己当在萧伯纳,一起读一下第二节。
三、走近小姑娘
1、可是,小姑娘有没有像萧伯纳想像的哪样惊喜万分呢?那个词可知萧伯纳的确是没有想到。(生找出“出乎预料”)
他“预料”的是什么?小姑娘也许会?(可以设计一个说话练习)结果呢?(生答)这就叫“出乎预料”。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个意思,什么字?(竟)
[出示:请你……和图片]
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自己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
口吻相同,语气也相同吗?请两位同学分角色地读一下这两个人的话语,注意,一定要把握人物的特点。[生读、女生与男生](评价)
2、出示:第四节
什么叫“为之一震”? 他被什么震惊、震撼了? 他意识到了什么?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四、思考
是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出示:第五节]
1、谁来读一下这段内容。说了几句话?第一句: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句:关键词是什么? [板书: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第三、四句又告诉我们什么?
2、“她是我的老师”也就是说“ 是 的老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怎样的情感。(感激、尊重)
3、现在明白“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了吧?”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五、作业
同学们,当我们再来看课题时,我想再问问你们,称萧伯纳为“大”作家,仅仅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多吗?还因为什么?
课后有一个复述课文的要求,谁能在板书的提示下,讲讲这个故事。
六、课外拓展
1、读一读关于谦虚待人的名言、小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语文相关文章:
★ 小学教案模板
★ 八年级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