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时间: 冰纯2 五年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1

  二泉映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

  2、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欣赏乐曲,认识阿炳,学会质疑。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

  3、 指导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乐曲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欣赏乐曲大胆质疑,导入新课。

1、  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2、  述:课题就是这首好听的乐曲的曲名,谁能读出美的意境来?指名读课题。

3、  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这首名曲是谁谱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完成的?乐曲中所传达和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意义和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阿炳。

1、带着你们的疑问,去读读课文。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

2、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图片

3、你知道他是谁吗?

   师生互动:七嘴八舌说阿炳(了解学生课前动手搜集资料的情况)

(阿炳,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人。从小跟父亲华清和当道士,学音乐。4岁时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病,35岁双目失

明。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还经常演唱当日新闻。抗日战争时期,演唱过《汉奸的下场》等歌曲;抗战胜利后,演唱揭露、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歌曲。

阿炳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二胡曲《二泉映月》,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4、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三、再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尽量自己动手,扫除障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坎坷         哭泣  

           跌宕   倔强   清泉   静影沉

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

3)指名读课文,逐段自学互教疑难词语。

葱茏:形容植物青翠旺盛的样子。

摇曳:摇荡。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图帮助理解)

萦绕:萦回。文中指泉声时时在耳边回响。

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联系课文理解)

激愤:激动而愤怒。

倔强:性格刚强。(联系生活实际)

富饶:物产丰富。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5、  质疑问难。

四、指导书写。

1、自行描红,圈画写得好的字。

2、交流写字心得。

五、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饶(   ) 泣(   )  坎(   )  萦(   )

 绕(   ) 立(   )  次(   )  系(   )

2、抄写词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诞生过程,感知其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

  2、能力目标: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3、情意目标:激发起学生对《二泉映月》这首名曲及阿炳这位人民音乐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时重、难点:

  感知《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具准备:

  课件 ,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小阿炳长大了,他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阿炳的心弦。

2、  轻读第四自然段。

自己轻轻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等会儿提出来?
    
课件呈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下加问号,联系阿炳生平理解。

3、指导朗读第四段。

二、理解乐曲内涵。

1、引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板书:倾吐情怀)

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3
、分小组学习,讨论理解乐曲内涵。
(1)
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里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读读课文,讨论讨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提示的两个句式。
     
课件呈现:阿炳怎样通过琴声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他要倾吐哪些情怀?
   
提示:
(A)
琴声起初_________  ,随后_________,后来____。
(B)
当琴声_______  时,作者似乎听到___________
(2)
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赞叹    怀念    思索
              
表达    抒发
              
……
 4
、听曲。
    
这么多积淀已久的情怀阿炳通过流畅的音乐表达了出来,你们想不想再听一听这首曲子。一边听一边还可以根据板书在你的脑海中浮现画面。
  
学生欣赏。
 5
、自选片段,反复朗读,深切体会。
(1)
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练读。
    
你最喜欢哪一段乐曲?好,就请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听听音乐,读读相关的课文,再次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怀。
   
自选练读。
(2)
指名读。

6、小结板书:二泉映月。

7、看画面配乐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  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

2、  1自然段。

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指导读出美感。

3、  2自然段。

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

4、  3自然段。

他饱受着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可磨难没有泯灭他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你能读出他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吗?

5、  4自然段。

时事变迁,他触景生情。有感情朗读。

6、  6自然段。

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齐读。

四、作业设计:

1、词语搭配。

树木    映月      享有     光明

流水    葱茏      赞叹     泉声

水波    照水      向往     盛誉

月光    淙淙      倾听     景色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3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2、进行说话联系,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

  3、品读美文,激活思维。

  教学重点:

  指导背诵、说话练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

1、  激发兴趣。

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泉声,心潮起伏,用琴声倾诉了满腔的情怀。读了第45自然段,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出来。

2、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按先环境描写,再任务内心活动描写(他想起了……想到了……听到了……)的顺序背诵。

   自由背,齐背。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3、指导背诵第5自然段

顺序: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琴声的内涵。

引背,自由背。

二、朗读课文,品读美文。

1、  欣赏读。

2、  再次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乐曲传达的丰富内涵。

3、  总结: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4、  过渡:作者由阿炳一生的经历和乐曲旋律的变化,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景、曲相互辉映的动人画面。但不同的人听了曲子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其他人听后的感受呢? 那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5、  品读美文。

老师选了很多美文,你先浏览一下,然后勾画出最能引起你共鸣的几句话,摘录到笔记本上,再读一读。
     
交流一下,哪几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三、说话练习。

1、激发兴趣。 

   现在你就是哪个中秋之夜搀扶阿炳到二泉的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一段话说出来。

2、  组内练习说。

3、  指名说,评议。

三、作业设计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去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圈画自己用的好词句。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赏月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

四、板书设计:

赞叹    怀念    思索
      
二泉映月      倾吐情怀      表达    抒发
                                
……

五、我的教学反思:


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