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 >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 刘骏 一年级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案设计说明: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设计本着“时时激趣”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后练习题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地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文章大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设计中特别坚持了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并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 shí zǐ

乌 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边  许 多 石 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  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 只 口 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认读压力,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继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设计意图: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功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本环节的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也许……也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智慧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见解,使学生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动力。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读好书就是对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办法,因此,此环节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困难“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不断发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辨析;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热情好客的小哥(gē)、小柯(kē)和小呵(hē)邀请你们去做客。一到家,他们就赶忙倒水让你们喝(hē)。等等,他们的名字可真怪!原来这是声母“g、k、h”的家啊。让我们一起去做客吧!(板书:5 g、k、h)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g、k、h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g、k、h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鸽”是g的音,白鸽叼着的花环像g。

生2:“蝌”是k的音,蝌蚪与水草组合的形状像k。

生3:“喝”是h的音,长椅的侧面的形状像h。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g、k、h。

(一)学习声母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g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只鸽子g g g,9字加弯g g g。”

2、教学g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g能与a u相拼。

读一读:gā gá gǎ gà,gū gú gǔ gù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声母k。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k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群蝌蚪k k k。”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k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学习声母“h”。

1、教师示范发h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h的发音方法,“口渴喝水h h h。”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h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g、k、h,认清形。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音节:ɡā、ɡù、gè、kā、kē、kū、hā、hē、hǔ,学生认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3、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ɡ、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ɡ、k、h的“三拼音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单韵母与本课教学相关的什么的读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对比音节,学习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呱呱呱”叫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2、音节分析:“呱”的音节怎么写,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á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á三个字母组成的。)

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4、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5、练习读“k、h”的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夸奖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夸”的音节怎么拼读?(k—u—ɑ—kua)

读一读:kuā kuá kuǎ kuà

(2)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花”的音节怎么拼读?(h—u—ɑ—kua)

读一读:huā huá huǎ huà

三、多种方法,练习三拼音节

1、过渡:你们读得真准确,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这些三拼音节朋友的聚会,聚会时,三拼音节朋友都戴上了声调符号的帽子,你还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2、抽读卡片

(1)ɡuà kuā huā ɡuō kuò huǒ

指名认读,能直呼的就直呼,不能直呼的可以拼读。(每个音节请两三个同学读。)

如果学生不能读准确,要分析是声母读不准,还是韵母读不准,还是不会拼读,给予具体的指导。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个音节?

3、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比音节练习,学生读音节,比较每组音节的不同点。

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

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四、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k h”都占中上格。“g”占中下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 ”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 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是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形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学会先观察,后仿写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3、教师将音节去掉,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生词。

4、教师出示“画”“打”字卡,4人一组,组长手拿字卡,其他3个成员抽读生字,比一比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5、全班开火车读生字。

6、引导学生用“画画”“打鼓”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看图画,学生字,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六、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1、过渡:其实这些音节朋友还能帮助我们读儿歌《说话》,快来看。

说话

小溪流说话,哗啦哗啦。

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

小鸽子说话,咕咕,咕咕。

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

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教师指两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

4、集体纠正错误读音。

5、同桌对读儿歌,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6、教师让4对同桌展示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音的好处。

七、巩固朗读。

播放《g、k、h儿歌》朗读视频。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5 g、k、h

gua kua hua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范读——讲述发音方法——指名读、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读后再让学生书写g的字形,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看g字像什么再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来记g,然后仔细观察g由几笔写成,占哪几格。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这样加深对声母g的认知,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k和h,教学完gkh的读、写后,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行两拼音节拼读)来进入巩固,在此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并努力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让学生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能顾及后进生,并且有时学生读错,我为了赶时间而没有纠正学生的读音,也不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 ɑnɡ、enɡ、inɡ、onɡ 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ɡ,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 ɑnɡ、enɡ、inɡ、onɡ 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ɡ liànɡ”。

3.借助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过马路》。

4.认识“车、路、走、灯”4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ɡ 的正确认读;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 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后鼻韵母 ɑnɡ、enɡ、inɡ 和前鼻韵母 ɑn、en、in 的发音辨析;后鼻韵 母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 ɑnɡ、enɡ、inɡ、onɡ 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ɡ,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 ɑnɡ、enɡ、inɡ、onɡ 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5 个前鼻韵母ɑn、en、in、un、ün, 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 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 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板书:13 ɑnɡ、enɡ、inɡ、onɡ)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ang、eng、ing、ong四个后韵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ang、eng、ing、ong四个后鼻韵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床”和“窗”提示“ang”的音。

生2:“灯”提示eng的音。

生3:“婴儿”的“婴”和“猫头鹰”的“鹰”提示ing和ying的音。

生4:“钟” 提示“ong”的音。

三、借助课件,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一)学习后鼻韵母an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an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ɑ 的音,然后舌根抬高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羊”读准ang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只小羊ɑng ɑng ɑng”。

2.教学ang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1)拼读含有anɡ的三拼音节:gu-ang-guang ,ku-ang-kuang,hu-ang-huang。

(2)拼读含有anɡ的音节:bāng、zhuàng、qiáng、chuāng,教师范读,教给学生拼读的方法,学生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读的时候要先读声母,再读u(i),紧连着读ɑng,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学习后鼻韵母en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en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e 的音,然后舌根抬高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盏台灯eng eng eng”。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eng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rēng héng fēng dēng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学习后鼻韵母“ing”。

1.教师示范发in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i的音,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ing的发音方法,“一只老鹰ing inging”。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ing与声母组成的音节:jǐng bǐng tīng

qīng 。

3.区别ing与ying。

出示ing与ying,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

(1)ing与ying读音完全相同。

(2)ing是后鼻韵母,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

(四)学习后鼻韵母“ong”。

1.教师示范发on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o的音,然后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ong的发音方法,“闹钟一响ong ong ong”。

2.拼一拼,读一读。

(1)拼读ing与声母组成的二拼音节:zhōng hǒng

sòng。

qīng 。

(2)拼读ing与声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ji-ong-jiong

qi-ong-qiong

xi-ong-xiong

【设计意图:在情境图的引领下,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拼音字母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ɡ liànɡ”。

2.借助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过马路》。

3.认识“车、路、走、灯”4 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5 个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 今天我们学习四个后鼻韵母的书写。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课件出示拼音写法,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写一个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一些。

2.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要写紧凑。(提示:同学们写字时,身要正,肩要平,臂放开,足要安。)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

4.修改自己书写的音节,同桌互查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学会先观察,后仿写,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方法及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拼读,认读词语

1.请看插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几句话说清楚吗?

2.相机出示图中的音节和词语:游泳yóu yǒnɡ、骑自行车qí zì xínɡ chē、打乒乓球dǎ pīnɡ pānɡ qiú。

3.你能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自己喜欢其 中的哪项体育运动。

以“我喜欢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3.连一连。

把图片与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四、识记生字,练习说话

1.出示生字:车。这个生字你认识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记住呢?讲解字源演变帮助学生识记。

3.给这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马车、火车、火车头)

4.你能用这个生字说一句话吗?和你的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小象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五、学习儿歌,识记生字

1.谈话激趣: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习完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啦!

2.老师现在就有一首很有趣的儿歌,你想读吗?

3.学习儿歌《过马路》。

(1)出示儿歌,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

(2)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3)领读、齐读、表演读。(适当地加上活泼的动作)

(4)小朋友,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呢?

(5)引导思考:你过马路时要遵守什么规则?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红灯停,绿灯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看到红灯亮,就停下来,等一等,等到绿灯亮了,再继续往前走。)

4.认识生字:路、灯、走。

(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吗?

(2)给这几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

路:山路、小路、马路

走:走路、走开

灯:红灯、绿灯、黄灯

(3)你能用这几个生字各说一句话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路: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走:爸爸的表不走了。

灯:过马路,看到红灯要停下来等待。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音的好处。】

六、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3 ɑnɡ enɡ inɡ onɡ

gu-ang-guang ,ku-ang-kuang,hu-ang-huang。

rēng héng fēng dēng

jǐng bǐng tīng qīng 。

ji-ong-jiong qi-ong-qiong xi-ong-xiong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把拼音教学放在“大语文”的整体教学中。

拼音教学要放在“大语文”整体教学中,以生为本,把学拼音、识汉字、说普通话、口语交际、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等融为一体,为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打下扎实的启蒙基础。为此,我指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通顺完整的话,把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低年级是学生求学的起始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教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不足之处:

1.本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容量较大,造成教学时间紧张,有些内容处理不够细致,这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还需要在下一节课的复习中抓实抓牢。

2.对不会听讲的孩子缺乏管理。不会听讲的孩子主要是学前没有养成好习惯,那么就需要教师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持续不断地纠正,或鼓励、或批评,抓住每个孩子,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今后应注意以优带差,培养小帮手,借助小帮手的辅助,让课堂更高效。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辨析;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热情好客的小哥(gē)、小柯(kē)和小呵(hē)邀请你们去做客。一到家,他们就赶忙倒水让你们喝(hē)。等等,他们的名字可真怪!原来这是声母“g、k、h”的家啊。让我们一起去做客吧!(板书:5 g、k、h)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g、k、h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g、k、h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鸽”是g的音,白鸽叼着的花环像g。

生2:“蝌”是k的音,蝌蚪与水草组合的形状像k。

生3:“喝”是h的音,长椅的侧面的形状像h。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g、k、h。

(一)学习声母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g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只鸽子g g g,9字加弯g g g。”

2、教学g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g能与a u相拼。

读一读:gā gá gǎ gà,gū gú gǔ gù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声母k。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k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群蝌蚪k k k。”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k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学习声母“h”。

1、教师示范发h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h的发音方法,“口渴喝水h h h。”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h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g、k、h,认清形。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音节:ɡā、ɡù、gè、kā、kē、kū、hā、hē、hǔ,学生认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3、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ɡ、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ɡ、k、h的“三拼音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单韵母与本课教学相关的什么的读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对比音节,学习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呱呱呱”叫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2、音节分析:“呱”的音节怎么写,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á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á三个字母组成的。)

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4、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5、练习读“k、h”的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夸奖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夸”的音节怎么拼读?(k—u—ɑ—kua)

读一读:kuā kuá kuǎ kuà

(2)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花”的音节怎么拼读?(h—u—ɑ—kua)

读一读:huā huá huǎ huà

三、多种方法,练习三拼音节

1、过渡:你们读得真准确,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这些三拼音节朋友的聚会,聚会时,三拼音节朋友都戴上了声调符号的帽子,你还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2、抽读卡片

(1)ɡuà kuā huā ɡuō kuò huǒ

指名认读,能直呼的就直呼,不能直呼的可以拼读。(每个音节请两三个同学读。)

如果学生不能读准确,要分析是声母读不准,还是韵母读不准,还是不会拼读,给予具体的指导。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个音节?

3、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比音节练习,学生读音节,比较每组音节的不同点。

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

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四、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k h”都占中上格。“g”占中下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 ”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 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是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形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学会先观察,后仿写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3、教师将音节去掉,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生词。

4、教师出示“画”“打”字卡,4人一组,组长手拿字卡,其他3个成员抽读生字,比一比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5、全班开火车读生字。

6、引导学生用“画画”“打鼓”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看图画,学生字,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六、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1、过渡:其实这些音节朋友还能帮助我们读儿歌《说话》,快来看。

说话

小溪流说话,哗啦哗啦。

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

小鸽子说话,咕咕,咕咕。

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

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教师指两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

4、集体纠正错误读音。

5、同桌对读儿歌,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6、教师让4对同桌展示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音的好处。

七、巩固朗读。

播放《g、k、h儿歌》朗读视频。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5 g、k、h

gua kua hua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范读——讲述发音方法——指名读、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读后再让学生书写g的字形,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看g字像什么再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来记g,然后仔细观察g由几笔写成,占哪几格。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这样加深对声母g的认知,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k和h,教学完gkh的读、写后,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行两拼音节拼读)来进入巩固,在此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并努力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让学生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能顾及后进生,并且有时学生读错,我为了赶时间而没有纠正学生的读音,也不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案设计说明: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设计本着“时时激趣”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后练习题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地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文章大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设计中特别坚持了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并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 shí zǐ

乌 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边  许 多 石 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  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 只 口 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认读压力,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继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设计意图: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功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本环节的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也许……也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智慧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见解,使学生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动力。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读好书就是对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办法,因此,此环节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困难“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不断发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优秀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说课稿

小学教案模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简单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次备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高中教案模板

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