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 冰纯2 四年级

  一份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特点的好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体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案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相互统一,这是策略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北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1: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4.能把夺桥的经过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词语。

  5.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用指定的词语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记叙文《飞夺沪定桥》。

  沪定桥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桥长100米,宽2.8米,高14.5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北上抗日的红军于1935年s月到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

  沪定桥建在离水面几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沪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木板又被敌人抽掉了。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红军突击队22名战士英勇顽强,与敌人激战2个小时,夺下了沪定桥,为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讨论分段 默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6—8自然段)

  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3一5自然段)

  其余的写了什麽(1、2自然段写红军要夺桥) (9自然段写红军夺桥后的结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夺桥 二(2)命令夺桥 三(3一5)飞速行军 四(6——8)夺桥 五(9)夺桥后

  三.自由读课文 审题.

  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 飞速赶到沪定桥 夺取沪定桥 渡过沪定桥 分段

  一(1) 二(2一5) 三(6一8) 四(9)

  四.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读 思考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沪定桥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只有沪定桥可以通过。只有,唯一,说明没有其它道路可走。)

  2.读出必须过桥的坚定语气。 小结:这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 五、学习第三段 默读思考。

  (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麽?抢在敌人的援兵之前是夺下沪定桥的关键。

  (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沪定桥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笔画下描写红四团抢时间飞到沪定桥的词语。

  (3.读句子体会描写表现红四团战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难,机智,顽强斗争的精神。 读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语气。

  (4.找出表示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时间 地点 28日早上 离沪定桥120公里 28日晚7点钟 离沪定桥55公里 29日早晨 赶到沪定桥 飞 这段突出一个飞宇。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红军能抢先赶到沪定桥。红军战士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飞速赶到沪定桥,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学习第四段

  1.小声读,思考 红军是怎样攻克天险夺取沪定桥的?分几层意思写的? 分四层 ①夺桥的困难(6自然段) ②夺桥的经过( 7、8自然段)

  2.读第六自然段。用~画出夺桥有哪些困难? 桥 危险 摇晃,象……一样 水 心惊胆寒 城 凭险固守

  3.指导读 读出沪定桥险情异常,使人害怕的语气。

  4.为什么要写沪定桥的“险”? (突出红军夺桥的艰难,衬托出红军勇猛无畏的气概。)

  5.背诵第6自然段。

  6.小声读,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画出动词。

  7.讨论(看图看文回答) 团长和政委 站,指挥 号手们 吹 突击队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 一边一边 (奋不顾身)穿过,冲进,搏斗。

  8.攻天险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奋不顾身 大无畏

  七.学习第五段 默读思考.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开头相呼应,说明红军胜利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胜利,继续北上抗日)

  八.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抢时间、攻天险夺取了沪定桥的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九.指导课后作业

  1.造句 仍旧——照旧,

  仍旧。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沪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边了。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烈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接到(命令) 奔赴(前线、战场) 消灭(敌人、蚊子、老鼠) 取得(胜利、进步、成功) 发动(总攻、群众、机器) 夺下(沪定桥、武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评读 背诵 2个人互相检查

  4.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词语。

  沪定桥 摇摇晃晃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发起总攻 震动山谷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将这些词语排列一下先后顺序,它们各用在什么方面?

  描写桥的摇摇晃晃;

  大渡河水,心惊胆寒、震耳欲聋;

  发起总攻,喊杀声、枪炮声震动山谷;

  敌人放起大火,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听到了党的号召,奋不顾身,穿过熊熊大火,和敌人展开搏斗,胜利地夺下了沪定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2:美丽的集邮册

  教材简析:

  《美丽的集邮册》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描述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全诗共四小节。第一小节写了集邮册的主题、首页、内容。最后一句“记录着历史上那个神圣的时刻。”表达了作者无比自豪之情。

  第二、三小节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描述了祖国伟大美丽。第二小节描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俊美的名山大川,有迷人的建筑群,有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神奇的古柏。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祖国名胜,建筑古迹,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第三小节叙述了历史长河积淀了无穷的智慧。从生动的画像砖到精美的青铜器;从敦煌壁画到石桥古塔;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唐三彩。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代表。也无疑是我们的祖先劳动的硕果,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我们的祖先都给我们留下了智慧的结晶,看了这些邮票,读着这些句子,民族的自豪感不禁会油然而生。第四小节呼应开头,以豪迈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小节中有些句子对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根据本课的特点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诗歌之美。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5、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6、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课件激发学生感情,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历史文化的灿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阅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人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课件伴轻音乐出示几张邮票)老师看到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看到什么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看到许多邮票。 这些邮票好美啊!

  生:我看到有票上有美丽的风景。

  ……

  师;没想到小小的邮票中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高帆的美丽的集邮册,一起来领略集邮册里更多的邮票。板书课题(美丽的集邮册)

  二、看题质疑

  师:来,我们齐读一遍课题。

  师:看着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说集邮册是美丽的?

  生2:集邮册里都有哪些邮票?

  师:是呀,我也想知道。

  生3:集邮册里的邮票都什么样?

  师:对呀,邮票什么样呢?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生:认真读书,自己思考。

  师:真是个好办法,你们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不起。如果你能用你的方法把问题解决了,那就更了不起了!想不想做个更了不起的人?

  三、初读读通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4页,结合书中的插图,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别忘了你们提出的问题。开始读吧。(生自读课文,师巡视并提供帮助)

  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想做更了不起的人,所以读书那么认真。怎么样?生字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课件出示生词: 谁愿意来读(指名读) 领读 男女生读

  师;生字大家都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本美丽的集邮册里有哪些邮票?

  师:谁愿意跟大家交流这个问题

  生:集邮册有长城邮票、

  ……

  师:这些都是那类有票(风景名胜板书)——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

  生:祖国壮丽的山河。(师板:壮丽山河)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3:谁说没有规则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够在重点的词语下加点,在重点的句子下面画波浪线。

  三、能够从现实生活出发,续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

  画出重点词语,体会对于违反规则的不良心态的准确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

  二、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

  教学思路:的教学我选择了“激情导练”为主要教法,主要依据有两条:一是激情导练法最能体现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完美统一,教学内容主要是借助课题理解全文,采用“读―议―创―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训练的可操作性,减少无效成分,从而增加训练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素质教育课。二是这种以导练为主体的训练程序,最适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不遵守规则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备课的时候有一组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多媒体课件1——3)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04年全国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达10万人,高居全球榜首,占世界的1/5。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动物死亡。

  3、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排放有毒污水。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各自的感想。)师小结:是啊,这是一串令人寒心的数字啊,这是一组让人心痛的照片啊!这是什么?这是无视规则的人犯下的罪行啊!规则应该在我们心中,所以让我们大声地对这些人说:“谁说没有规则”,义正严辞地说;“谁说没有规则”齐读课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师:孩子们,课前你们都有预习了,对吧?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自己练习再一遍吧!自己读,开始。

  2、检查个别读1——4小节

  师:字正腔圆;读得很有把握;从你朗读的表情和声音中我感受到你预习得很充分;读得太好了,确实给了我惊喜。

  三、再读课文感悟学法

  师:读得真好,让老师感受到了我们四年一班真棒!

  不过,有一句话:“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我们读书不仅仅要读得流利,还要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课文,边读也思考,并做好标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学习提示

  交流第一小节(出示:第一小节)

  师:谁先来试试?(生个别读)

  师:有人说,读书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灵气,更给人以启发。谁还想读一读?

  师:其实事事都有规则,这里的规则是什么?他违反了什么?

  板书:(不喂食动物)

  师:可他的心理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板书:(回头一笑)为什么这样?(只是为了效仿别人)

  师:能把一段话浓缩成一句话,把一句话浓缩成一个读,这就是读书的收获。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书,而且会领悟方法,我相信你们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出示1、2小节)

  谁再读第1、2小节,你会发现什么?

  师:结构相似,被你发现了,真了起!

  句式一样,你有一双慧眼!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学习,同时在读第一、二小节时能把一段话浓缩成一句话,把一句话浓缩成一个读,这就是读书的收获。这里的规则是什么?板书:(翻越界栏)师:可他的心理是怎样想的?板书:(满不在乎)

  师:第三、四小节的板书谁来完成?

  师:孩子们,这些规则“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结合板书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因为人人心知肚明,正因为人们都不自觉效仿别人,图方便,甚至于自以为是,用不着别人管,所以不遵守规则。

  四、调动情感,续写诗歌。

  1、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你们想一想,说一说,好吗?师:我们都有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老师也记录下了这样几个画面,你们瞧——师出示课件(几组其它违反社会规则的现象)

  师:你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2、师:此时此刻,我相信让同学们自己来创编生活中发现的违反社会规则的现象写成诗歌,相信已是水到渠成了。现在就请你把它写出来,待会儿我们来开个赛诗会。

  3、全班交流自编的诗歌。

  五、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有哪些收获?(生说)林林总总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太多了,所以我建议:让我们向全社会发起倡议:(板书:遵守社会公德,建设美好家园)生读。让我们向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说,指板书;让我们对自己说我要,指板书;让我们带领我们身边的人,指板书。(突出中心)

  师: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都会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小公民,我相信,大家都遵守规则,祖国会更加美好!

  师:孩子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所以老师最后送给孩子们一句话: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俄国)列夫托尔斯太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