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

时间: 新华 小班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教学流程,其中包括引导课程、教授新知识、复习巩固、课堂总结以及布置作业等环节。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

活动名称:

音乐——精彩夏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的特征,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图谱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活动准备:自制小图卡、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大中国》、《采茶》、《织布》。

2、练声:《好娃娃》、《山谷回声真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铃儿响叮当》、《雨中接妈妈》。

二、导入部分。

1、谈话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都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季特征)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遍,幼儿倾听。

教师:前几天,老师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精彩夏天》。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是几拍子的歌曲?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做《精彩夏天》,是4拍子的歌曲。

4、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内容,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歌曲里的“夏天”都有些什么?

5、教师第三次完整范唱,帮助幼儿理解图卡。(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歌词内容,初步进行内容与旋律的匹配。)

教师:歌曲里的&39;“夏天”有……请你们仔细地听,歌里到底还唱了什么?小图都表示歌里的哪些内容?

教师小结:歌曲里的夏天还有蓝天、白云、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等。(教师结合图片小结)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自主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学唱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

(2)学唱歌曲2—3遍。

2、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分组演唱。

教师:刚才,我们大家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演唱歌曲呢?(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演唱。并进行对唱、领唱、分组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3、表扬、鼓励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并有感情表演的幼儿。

教师小结:精彩夏天除了歌曲里说的有蓝天、白天、太阳公公、小鸟、小鱼、花儿、草儿、小朋友,夏天里还会有什么呢?小朋友下课后去找找看然后告诉自己的好伙伴。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2

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边唱边根据歌词做动作。

2.能感受笑的情绪。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准备:

1.哭、笑脸谱各一个。

2.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过程:

1.感知大家喜欢笑娃娃。

·对比哭、笑脸谱,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两个宝宝,你喜欢谁?为什么?

2.欣赏歌曲。

·教师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

提问:你能学学哭宝宝和笑宝宝的样子吗?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儿学习有表情地唱歌。

·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自由地做动作表演。

建议:

此歌曲幼儿可以在玩娃娃家时轻轻唱着哄“娃娃”。

评价:

会用两种不同表情唱这首歌。

[附]歌曲

宝宝笑了

1=C

1355│5355│1355│54321│

宝宝哭了,不好看了,宝宝笑了,大家都喜欢。

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可以哭一会儿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应该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助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并喜欢活泼可爱的小花猫。

2、能听着歌曲学做小花猫。

3、喜欢听老师歌曲。

活动准备

一只小花猫和一只用灰黑卡纸剪的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小花猫也来上幼儿园了,我们怎样欢迎它?

复习拍手动作。

2、拍拍手和小花猫打打招呼吧!

(学做拍手点头动作)。

二、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1、我们来唱首歌告诉小花猫,幼儿园里真快乐。

齐唱歌曲。

2、边唱边表演。

三、欣赏歌曲《咪咪小花猫》。

1、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具。

(右手拿着小花猫,手拿着小老鼠并放在身后,边唱边按词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

小老鼠"放在小花猫的身体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如:教师说"咪咪",幼儿接"小花猫";

教师说"跑来跑去看见",幼儿接"小老鼠"等。

教师再次边演唱歌曲边演示教具。

3、教师演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用双手按词意表演。

(右手握空拳,翘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猫",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4、教师演唱歌曲,边与幼儿一起学做可爱的小花猫叫、走路、吃老鼠等动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5、知道歌曲名称,并集体说1~2遍。

四、和小花猫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没有老鼠,在乐曲伴奏下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撕报纸、传球等游戏,感知欢快乐曲中的延长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2、感受倾听音乐、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记录纸、笔。

2、教师操作的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延长音。

1、在《十个小矮人》音乐声中幼儿边唱歌边进教室。

2、欣赏小矮人找朋友的乐曲,初次感受音乐。

3、教师带领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I教师: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矮人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找好朋友的?

4、听音乐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体上跳舞,延长音时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报纸、传纸球、做记录游戏活动中感知延长音的次数和延长音不同的时值。

1、听音乐玩"撕报纸"游戏,自主感知延长音出现的次数,并在"撕"的过程中感受延长音的.延续。教师:发现小矮人找了几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如果只给你一张旧报纸,你有什么办法?来记录?什么时候撕报纸?一起听音乐试试。

2、听音乐玩"传纸球"游戏,合作完成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延长音的理解。

教师:要让纸球有秩序的传,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个纸球我们怎么做?(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传)老师唱出乐曲,你们听音乐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开始传纸球

3、听音乐找一找在每次延长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并用符号记录下来。

4、再次玩"传纸球"游戏,听音乐找到好朋友,结束活动。

三、讨论"小矮人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带领幼儿第一遍游戏,根据音乐延长音时的节奏来邀请朋友。

五、请一幼儿做火车头,带领大家游戏。

六、感受每次延长音时值的不同。

教师:在刚才传纸球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样多吗?

七、教师清唱第一段延长音,帮助幼儿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个好朋友,并请一幼儿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线记录。

八、教师清唱第二段延长音,幼儿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个朋友,老师示范记录方式。

九、幼儿倾听音乐,自己记录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个数。

十、帮助幼儿检验,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几位朋友。.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四拍子的节奏,并用肢体律动来表现牙痛感。

2、结合歌曲运用乐器伴奏,并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

3、激发幼儿爱护牙齿的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圆弧板、沙锤、响棒、小狗和小兔的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刚才听了《牙齿好痛》的故事,小动物为什么哇哇大叫?(牙齿痛)

牙齿如果被蛀牙虫咬坏,会有什么后果?(幼儿:影响我们吃东西,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用什么好办法保护自己的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

二、感受与欣赏。

1、请小朋友认真地欣赏一首歌曲《牙齿好痛》。

提问:歌曲中小动物牙痛得哇哇叫,他们是怎么叫的&39;?(哎呦!哎呦)

2、牙痛的时候摸哪里?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牙痛感。

3、老师与幼儿和着节奏一起做肢体律动。

4、刚才小朋友用双手握拳拍脸颊,拍了几下?

幼:一二三四,拍拍拍拍(结合歌唱、拍出节奏)

三、表现与创造。

1、出示沙锤

师:我们一起帮这些动物想办法将蛀牙虫都赶跑吧!沙锤听说小动物们牙痛来帮忙止痛了,我们试试。一二三四,敲敲敲敲。(跟着音乐节奏来一遍)

2、出示圆弧板和响棒

师:小兔和小狗说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我们的牙齿没那么疼了!圆弧板和响棒也出来帮忙了,把小动物嘴里的蚜虫都赶走吧!(跟随音乐节奏敲击乐器)

3、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师:小兔说谢谢你们帮他们把牙虫赶走了,他们开心地唱起歌来。(四个鼓上放四个响板)

例如:开心、开心,我很开心。开心,开心,我很开心。开心,开心,我们可以去吃胡萝卜呀!

师:小猫听了后,也想请你们来创编一段歌词!心情好的时候除了用开心这个词语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呢?

4、律动:牙齿好痛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乌龟爬呀爬》是小班小朋友比较喜欢和感兴趣的爬行小动物,所以,设计了一节综合活动,整合了科学、健康、音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音乐游戏的从不同方向培养孩子对爬行的兴趣,以及根据音乐节奏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练习乌龟的动作,体会爬行的快乐。

3、能根据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乌龟爬行动作,体会爬行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根据节奏快慢迅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音乐、铃鼓、图片、二次自制彩色乌龟壳、狐狸头饰、草地。

活动过程:

1、师幼互问早上好,以围坐形式,用音乐的方式进行问好。

2、组织小朋友站队,排火车,开火车去草地上玩,好朋友小乌龟在草地上等着小朋友呢!

3、组织小朋友围坐,今天来玩一节和好朋友小乌龟有关系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开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乌龟。

4、引导小朋友先看看小乌龟。

5、启发式进行提问:你们看看小乌龟可爱吗?喜欢吗?你们知道小乌龟喜欢吃什么?老师告诉你们,小乌龟喜欢吃小鱼,下虾,肉肉,水果,蔬菜,可是,我们家里养的小乌龟呀就喜欢吃乌龟食,水果和蔬菜和肉肉,在大海里生长的乌龟呀,就可以每天吃到新鲜的小鱼,小虾。老师在告诉你们呀,为什么这几天老师没有喂小乌龟吃东西呢。只是换换水,因为,小乌龟进入冬天就开始冬眠了,什么都不吃了,开始睡觉,只需要帮乌龟换换水就可以了。大大的乌龟看圈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了

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哦,小朋友会爬吗?来快来学一学呀。

乌龟还有一项本领就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呀,就会把头和腿都缩进乌龟壳里,小朋友在学一学遇到危险的乌龟的样子。点评,都很好!

6、教师分别说慢,快的儿歌组织幼儿进行慢、快爬的练习。

7、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分别感受音乐的慢快。(慢的音乐拍手、快的音乐拍腿)。

8、玩音乐游戏:狐狸和乌龟有序的给小朋友带上漂亮的彩色乌龟壳,告诉小朋友危险就是狐狸,狐狸听说幼儿园里小乌龟可好吃啦,所以就要吃你们,但是呀,老师的身边就是安全的地方,当音乐慢慢响起的时候,小朋友就怕慢一些,当音乐快乐,小朋友就爬的快一些,当狐狸来了,小朋友就快速的爬到老师的身边就安全啦。让狐狸给抓住的小乌龟呀就要给狐狸唱歌才能解救。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活动室里动物角饲养的小乌龟是幼儿每天接触的好伙伴,也是她们的最爱,很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喜欢围在哪里观察小乌龟,并模仿其爬行,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差,动作不够平稳,灵活和协调,思维活动具有具体的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中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产生兴趣,并结合《指南》中三周岁的发展目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供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我尝试将运动领域的内容与其它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利用观察法、模仿法、情景法、游戏法等教学手段组织本次活动,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运动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幼儿体验模仿参加小乌龟爬行的乐趣,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发育等问题。

本节活动的重点让幼儿练习了乌龟爬行动作,并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幼儿们在教学活动当中,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的模仿,积极地参与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情景和游戏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回顾反思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幼儿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正确运用方法,在活动中加入创新意识,敢于尝试就一定会成功的。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同学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亲切的情感。<--dvnews_ad_begin--><--dvnews_ad_end-->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坚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同学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

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和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4/

43.553.21「2.35.32「6.11756「61756「3.553.21「2.35.32‖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7「1「7「4.66534「46534「1「7「1761「3.553.21「232.11「6.11756「61756「3.551.23「2.1261-‖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活动准备

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

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

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

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

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

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

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1、初次替换歌词演唱。

提问:小猪请来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看看有谁来了?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

我们先来请小狗吧!怎么唱呢?

2、替换歌词“小狗”“小猫”“小兔”。

五、自然结束

吃饱了,猪妈妈带领小猪去散步。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模仿动作、图形总谱,学习演奏打击乐。

2、让幼儿能够探索、发现节奏的变化,发展观察力、注意力和节奏感。培养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创造性,合作意识,张扬个性。

3、要求幼儿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按,丰富演奏内容。提醒幼儿要有意识地体会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色、音量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音乐,乐器(响板、碰铃、沙锤、手铃)若干、音符(红、黄、蓝)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一起去爬山》,幼儿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

2、节奏训练游戏,导入课题

教师拍节奏,让幼儿听音,模仿拍出相应节奏

上面上面啪啪,下面下面啪啪,上面啪,下面啪,上面下面啪啪

3、熟悉乐曲《拔根芦柴花》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听这首曲子的&39;时候你们想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要求幼儿通过有趣的律动、表演来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乐曲的基本节拍。

引导幼儿还可以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打出节奏。如:拍腿、拍肩等等。

3)、教师哼唱乐曲,与幼儿一起打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

4、认识图谱

出示图谱卡:

1)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些新朋友哦(出示小音符),他也想和我们一块来玩节奏游戏,你们愿意吗?

2)小音符要考考你们咯,看看哪队小朋友反应最快,教师错开出示三种节奏卡分别请幼儿打节奏。

出示总谱挂图:

3)教师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跟同颜色的音符宝宝进行节奏练习。

5、乐器演奏

你们真棒!学的真快!那现在你们想不想和小乐器一起做游戏呢?那你们赶紧把他们从你的凳子下面请出来吧~~

1)、教师指挥,幼儿看图谱演奏

2)、交换乐器再次演奏一遍

要求幼儿将乐器放回自己的凳子地下,再互换位置演奏说课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五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2、一次性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

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

是怎样煎的?

二、请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

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吃荷包蛋了,我们仔细听听小朋友是怎样煎蛋的?

三、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样煎荷包蛋的?

四、边看图片边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边唱边表演)

五、教师完整地表演给小朋友看。

刚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师也想来煎一个。

六、引导幼儿创编邀请别人吃荷包蛋的动作,集体表演一遍。

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样?

你想请朋友来吃你的荷包蛋吗?

我们怎样请朋友,用个很美的动作。

七、集体表演煎荷包蛋。

我们一起煎荷包蛋给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吃好吗?

八、小结

今天吃得真高兴,你们也累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1

活动内容:

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

2、能正确演唱象声词,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引导幼儿复习歌曲的内容,学习创编表演动作。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唱出欢快的情绪,象声词要唱准确

活动难点:

表现情感

活动方式:

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活动准备:

1、物质:布置一个“娃娃角”,有一张小床,床上有被子和小枕头。准备一只会眨眼的布娃娃。课件、钢琴`录音机。

2、知识准备:已有的一节课的内容。

活动过程:

导入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引导幼儿知道那些是象声词?什么是象声词?

2、出示课件:有小雨点`小青蛙

2、复习歌曲《小树苗快长大》

展开

1、体验我和小鼓玩得真开心。

(1)出示一只布娃娃,引导幼儿与娃娃打招呼。

(2)孩子敲鼓。

说明:请幼儿讲讲敲几下,老师就根据幼儿讲的敲几下,表示小鼓真听话。

(3)个别幼儿敲鼓

说明:请三一四名幼儿讲带有节奏变化的鼓点声,个别幼儿在敲上打出不同节奏。

(4)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5)幼儿再自由玩鼓

(6)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敲鼓

老师敲鼓,幼儿听着老师发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带有节奏的变化。

2、体验理解关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

①放娃娃的哭声,引导幼儿猜猜讲讲娃娃为什么会哭?

说明:可让幼儿先自由讲,最后引导幼儿讲出是小娃娃要睡觉了。

②哄娃娃睡觉,师生共同唱“摇篮曲”。

③师生共同把小娃娃送到小床上睡下。

说明:老师以自己轻轻地唱,轻轻地哄,轻轻地走,轻轻说话等言行和情绪来感染幼儿,使那种关爱他人的情绪得到扩散,从而理解小妹妹睡觉了,我们不能影响她的.思想情感。

3、幼儿与小鼓说悄悄话。例:小鼓你别响了,小妹妹睡觉了等等。

说明:老师引导幼儿轻轻走,轻轻地用儿歌第二段的内容与小鼓说悄悄话,让小鼓别再响了,把对儿歌的理解化为具体的行动。

4、老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跟念。

5、幼儿轻轻走出活动室。

说明:小妹妹睡觉了,老师带领幼儿去操场上玩,幼儿模仿小猫走轻轻离开。

活动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2、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

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动准备:

1、大吊车挂图。

2、胸牌。

3、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带幼儿做《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进入教室。

2、教师弹琴让幼儿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边,高音小手举起来。

(评:幼儿听到高音区的音乐,踮起脚尖走,听到低音区的音乐,屈膝半蹲学小矮人走,这样在游戏和快乐中培养幼儿对高音低音的听辨能力,为解决本次音乐活动的难点打下基础)

二、利用图片讲解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结合图片,认识大吊车。出示塔吊和汽车吊让幼儿观察了解大吊车有主体和臂杆组成。能吊很重的东西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结合图片,先引导幼儿观察,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这样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1、让幼儿学大吊车吊东西动作,边做动作边说歌词。

(评:以游戏的方式边做动作边学说歌词,不仅使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词,为完成活动重点打下基础。)

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录音)后提问:歌中唱了大吊车,那大吊车长的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

3、整首学唱歌曲

师幼同唱,听录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学唱歌曲。指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在歌曲中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乐曲中的低音、高音

(评:此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歌曲,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种形式巩固歌曲的.单调性,有利于幼儿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会歌曲,顺利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做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1、讲解游戏的玩法

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跟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戴胸牌做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做大吊车,一人做货物,低音表示货物还没吊起来,高音表示将货物吊起来了。

(评:为避免幼儿混淆角色,老师和幼儿各扮演一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按个吊车、货物一一对应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儿能很快的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并带领幼儿出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大吊车》这个活动中,我多次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性表现。如:当幼儿说出大吊车各种不同的本领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激发幼儿想的更多,表达更确切。当幼儿学唱歌曲时,我适时的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大胆表现,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创编动作,和孩子们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的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是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后,我又启发和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了解不够,让幼儿唱的少。孩子们课前对高低音的听辨活动接触较少,经过老师的多次听音练习,听音辨音这一环节完成的还是比教好。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前的准备环节,既备好教案,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3

活动设计: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根据音的高低不同做相应的动作。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散步的样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和区分音的高和低。

活动难点:

根据音的高低大胆表现高人与矮人走路的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蹲步走;会做《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高人和矮人》音乐,图片,草地,高、矮两扇门,黑白袜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去高矮王国玩。

1、幼儿听音乐进场。

2、选择一扇自己喜欢的门进入。

二、情景表演:高人矮人去散步。

1、故事引出: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要去草地上散步,请你听一听哪段是高人走路的音乐,哪段是矮人走路的音乐?

2、欣赏音乐《高人和矮人》,出示图谱。

3、提问:哪段是高人散步的音乐,哪段是矮人散步的音乐?

4、分段学一学高人和矮人散步走路的样子。

5、听音乐自由表演。

6、提升要求再次游戏。

三、游戏:高士兵和矮士兵。

1、讲述音乐故事:听说高人国和矮人国要招士兵,请你们来做士兵。(老师。)高人国的士兵戴上白色的袜子,矮人国的士兵戴上黑色的袜子。

2、讲解游戏规则: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听清楚音乐,高人的音乐,高士兵出来巡视,矮士兵蹲着不动;当矮人的音乐响起,矮士兵出来巡视,高士兵站着不动。

3、根据音乐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提升要求。

5、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四、游戏结束

随《高人和矮人》音乐离开高矮王国。

活动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只有快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孩子会很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4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塑料袋各种材质的球铃鼓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全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唱准歌曲旋律,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

2、迁移知识经验,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3、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歌唱,表达唱"家"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诗歌、想象画"家"的仿编经验。

2、人手一张纸和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在《小手歌》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感受歌曲《家》的旋律与节拍

1、倾听乐曲旋律和节拍。

2、随音乐拍出新曲节拍。

3、表现乐曲的连贯与跳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理解和记忆歌词。

3、整首学唱。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看图边唱歌。

4、有表情地歌唱。

四、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五、复习活动

六、《幸福拍手歌》

在乐曲伴奏下,继续创编新词,并边唱边走做动作。

9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