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托班教案 >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

时间: 启权 托班教案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尝试用团泥和插的方式制作棒棒糖

重点难点:

将红、黄、蓝三重颜色的团泥粘一起,把小棍插进泥团里。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团泥分成若干小块,装在小筐里,每组一个小筐。

2、泥工板人手一块,数字根或小木棍人手一根。

3、泡沫板一块,用两到三只颜色的泥团做好的棒棒糖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做好的棒棒糖,请宝宝观察,并说一说它的颜色,激发宝宝活动的兴趣。

2、边念儿歌边是伐制作棒棒糖的方法:将红、黄、绿三只颜色的团泥粘在一起,放在手心里揉成团,再用小棍插在泥团里。

3、引导宝宝自己制作棒棒糖。

——如宝宝只选择其中一直颜色,提醒宝宝再多选一种颜色进行制作。

——如宝宝只选择两种颜色,不必强求。

——可提醒宝宝将泥团放在手掌上,将小棍从上向下插入泥团中。

——对能力强的宝宝,可鼓励制作多个棒棒糖。

4、将宝宝做好的棒棒糖插在泡沫板上展示,引导宝宝与同伴互相欣赏。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2

目的:

1.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对色彩的兴趣。

2.学会蔬菜印章画的方法。

准备:

藕头、萝卜头、黄瓜头、芹菜头和土豆块若干;水粉颜料、调色盘、技校布若干;红、黄、绿色的花布各一块,会发声的布娃娃一个;范画、作业纸等。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块花布,我们来看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每块花布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幼儿回答)

2.传来娃娃的叫声。咦,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抱起娃娃)哦,原来是娃娃在说话。娃娃说,快过新年了,她很想有块漂亮的花布做衣服。这样吧,我们每人印一块美丽的花布,送给娃娃做衣服!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萝卜头等“印章”,示范讲解蔬菜印章画的方法:挑一枚“印章”在调色盘时蘸一下,然后用力按在纸上,再轻轻地拿起画,这样,一朵色彩鲜艳的小花就印好了。如果花的颜色很淡,就说明颜料蘸得不够多,可以再蘸点颜料;如果花的颜色太浓,就说明颜料蘸得太多,可以在盘边轻轻地刮一下。

2.引导幼儿跟教师进行书画练习。

3.交代要求:老师准备了许多蔬菜印章和红、黄、绿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只能蘸一种颜料。

4.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将所有作品展示出来,教师抱着娃娃看画。现在娃娃看一看花布,她觉得小朋友印的花布颜色丰富,图案也很好看,她很喜欢,并打算把这些花布送给更多的朋友。

活动延伸:

可继续让幼儿印裤子、裙子等,还可将印好的花布作为折纸、撕纸、剪纸游戏的材料。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十指协调性、灵活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了解曲线,画曲线,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动准备:

皱纹纸,各色粉笔,白纸,奖励品。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早问好互动小游戏

2、引入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做成的各色彩条在手中挥动。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象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适当加以提示。

2、老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幼儿回答象什么,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每说一个可让幼儿复述。

3、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在纸上画,一边画,一边教幼儿念水草、波浪……

4、让幼儿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画,强调手的动作,要进行曲线运动。可多做几遍。

5、将幼儿分成几块,拿好粉笔,到白纸处画。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作画时,家长可参与进来,最后可分给幼儿彩条玩耍。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进行装饰造型。

2.体验运用各种创作材料的创作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没有颜色的鱼(与幼儿人数相同)、四张大白纸、录音机、磁带;

2.彩色纸屑、固体胶水、棉签、印章(芹菜茎、萝卜)、颜料(蓝色、红色、黄色、绿色……)、橡皮泥、抹布;

3.桌面设计:分五组,每组放上不同的装饰用材料(一、二、三、四组分别是棉签画、印章画、纸屑粘贴画、橡皮泥装饰画所用的材料;第五组桌上放着四种方法都有的混合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听音乐)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扭一扭。(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扭的动作)

师:小朋友扭得真好看,(出示水粉笔)水粉笔宝宝也要扭一扭,会留下什么呢?

师:请你们用水粉笔醮上蓝色颜料在纸上跟着音乐扭一扭,音乐停你们也停(放音乐)。

幼儿用水粉笔在四张大白纸上画波浪线。

2.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进行装饰

师:你们扭得波浪线真好看啊!象什么呀?

师:(出示鱼宝宝)你们看谁来了?

幼:是鱼宝宝

师:今天鱼宝宝有点不高兴,为什么呢?

师:那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它。

师:那可以给鱼宝宝身上弄成什么花纹?

师:小朋友想到了用好办法来打扮鱼宝宝。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师:哪些小朋友想来打扮鱼宝宝的呀?

(2)师交代要求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芹菜、萝卜印章、棉签、颜料,橡皮泥、花纸屑、胶水(一一出示),请你们用小手来打扮鱼宝宝,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打扮。打扮鱼宝宝时,颜色要多一点,还有打扮时鱼宝宝身上很干净、很漂亮,你们自己身上也不要弄脏了,棉签和印章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

(3)幼儿自选材料创作

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方法创作。

4.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师:请小朋友把打扮好的鱼宝宝送回家(师生共同把鱼宝宝贴在有波浪线的纸上),请你告诉小朋友你认为哪个鱼宝宝最美。

幼儿自由交流。

(2)幼儿介绍

师:哪个鱼宝宝是你打扮的?你用了什么方法,觉得怎么样?

师:小朋友把鱼宝宝打扮得很漂亮,现在我们一起把鱼宝宝的家也来打扮一下。

师生一起贴上水草等,幼儿集体欣赏。

(放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鱼跟着妈妈游一游。(听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

师:你们要游到哪里去?

师:跟着妈妈游回家(结束)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5

目的:

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过程:

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探索创作

1.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

2.印花时要求幼儿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讲评

将幼儿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能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儿歌《家》

难点: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上1)“儿歌”《家》

2.幼儿用书(上1)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边出示画面边念儿歌,请宝宝欣赏。

二、再念一遍儿歌,并结合儿歌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宝宝理解儿歌的内容。

师:树上是谁的家?河里是谁的家?小小房子是谁的家?

1.鼓励宝宝大胆地念儿歌。

2.针对个别不愿意念得宝宝,可轻轻地走到宝宝身边,引导宝宝跟着学念。

3.可引导宝宝把幼儿园想象成自己的家,也可请宝宝说说幼儿园里有什么。

师:幼儿园的房子很大,有这么多小朋友。幼儿园是谁的家呀?

4.请宝宝从幼儿用书中找到儿歌的画面,并鼓励宝宝看一看、说一说。

5.可请宝宝找一找小鸟的家、小鱼的家和“我”的家在哪里。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7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学习小鸡的画法,体验讲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鸡活动视频。

2、教师示范用画纸、句号笔、蜡笔。幼儿绘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儿歌《老师本领大》引入教学。

师:老师本领大,样样都会画。今天又画出什么呢?

老师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圆,问幼儿画出了什么?再画一个大圆连在小圆上,幼儿想想是什么?

二、变魔术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画法。

1、侧面的小鸡

师:看老师要变出什么?(迅速添上尖尖的嘴和圆圆的眼睛,细细的脚丫)

师:小鸡在干什么?

同上述方法,老师变出两对面的小鸡,并讲述两只小鸡的故事。

2、抬头的小鸡

师:老师又要变魔术了,看老师变什么?(用上述方法画出抬头的小鸡)

师:这只小鸡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幼儿想象讲述——教师总结:小鸡发现了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小鸟,它高兴极了!

3、回头的小鸡和说话的小鸡

老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小鸡的画法,画出回头的小鸡和急走说话的小鸡,并讲述第三个小鸡的故事:小鸡回头一看,原来是小鸡妹妹在叫它呢。“姐姐,等等我,等等我。”

4、教师小结小鸡的画法:小小的圆,大大的圆,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细细的脚。并带幼儿徒手画一只小鸡。

三、播放小鸡活动的视频,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小鸡的故事太多了,小朋友把你们心里的小鸡的故事画下来吧。

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讲述小鸡的故事,并讲评幼儿作品。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8

设计意图:

泡泡是童年的最爱,是梦幻的、可爱的、有大有小的,泡泡很能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和表现美的愿望,设计一节好玩又好看的美术活动,有泡泡的参与很特别,所以我设计了《泡泡变形记》的艺术活动,本次活动不止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多样的材料,在绘画形式上融入了画、剪、贴、泥工等元素,用借形想象的形式,让泡泡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变换,更美的表现。

活动目标:

1.善于发现偶然绘画下产生的肌理效果。

2.通过活动,能和周围认识的物体图案、花纹产生联想并进行创作。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通过联想后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吹冰淇淋泡泡

2.物质准备:PPT、水粉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吸管、水彩颜料、塑料小杯、泡泡水、记号笔、彩泥、手工纸、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绘画兴趣

(1)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主动接泡泡

(2)看泡泡印记幼儿展开联想(泡泡不见了,纸上留下了颜色和图案——泡泡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神奇的礼物——幼儿拓展思维展开联想)

2.积极探索留住泡泡的痕迹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的特点:容易碎、接不住

(2)告诉他们留住泡泡的好办法

(3)教师演示如何留住泡泡的印记(给泡泡水里加入颜色)

3.观察泡泡引发幼儿的联想

(1)提问幼儿调皮的泡泡都会变成什么?

(2)欣赏图片,看看泡泡都藏在了哪里

(3)泡泡变形四部曲:飞屋、莲蓬、乌龟、花朵

(4)视频观看每组的小视频,介绍工具材料,操作步骤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画作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趣味盎然、充满魅力。教师定位于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一玩、想一想、动一动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发现偶然绘画下产生的肌理效果,并能和周围认识的图案、花纹产生联想。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主动获取信息,体验创作的乐趣。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下特点:

1、选择了有价值的切入点。这个活动源于幼儿生话,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该活动以泡泡为载体,引导幼儿想象,注重幼儿创作,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口。

2、提供了富有童趣的材料。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元化材料,不仅使作品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萌发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3、设计了一个层次清晰的活动。过程条理分明、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观察、讨论、发现、感受、创作,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和快乐,受到一次美的熏陶。自我欣赏作品使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互相欣赏作品又使幼儿绘画水平得到共同提高。在后期的教学设计中,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创意联想图片,提供更多的材料给孩子更丰富的选择。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9

教材分析

《我爱我的幼儿园》是一首2/4拍子的歌曲,节奏平稳,表现了小朋友爱幼儿园的情感。本活动根据小班孩子喜欢和年龄大的孩子一起游戏、玩耍的特点,引导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带动下参加演唱,学会听前奏演唱,同时体验幼儿园小朋友同唱歌、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中表现得幼儿园里的快乐生活,能参与演唱活动。

2.在大班哥哥姐姐带领下学会听前奏演唱,尝试用动作、彩带等进行表演场。

3.喜欢唱歌,在大带小的活动中体验与哥哥姐姐共同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编排好的表演。

2.挂图或照片制作的课件。

3.铃鼓若干。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发声练习,请大班幼儿表演《小动物律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启发小班幼儿边走边学小动物的声音。

2.请幼儿欣赏大班幼儿的歌表演,理解歌词中表现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3.教师引导幼儿朗诵歌词,理解歌词中表现的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1)出示图片,幼儿逐句回忆歌词,教师用歌词反馈回答。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进一步理解幼儿园里朋友多。

提问:在幼儿园里都做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心情怎样?

(2)请大班幼儿用铃鼓伴奏朗诵歌词,鼓励幼儿跟着朗诵。

4.启发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欢快的情绪。

(1)第一遍演唱,请大班幼儿带领进行动作表演场,提示幼儿听前奏整齐的开始。

(2)第二遍演唱,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指导,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大家一起真快乐,如:抱抱、亲亲、拉拉手等。

(3)引导幼儿自选彩带,乐器一起边唱边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10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从而知道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成新的颜色。

2、能认真观察,尝试配色实验并记录。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发现彩色颜料的变化。

2.难点:调配彩色颜料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若干,调色盘,调色笔,白纸,记录材料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认识颜色,导入活动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颜色吗?

(二)活动开展

1.引导幼儿猜想:如果两种颜色混在一起,颜色会不会变化?(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起铺垫作用)

师:颜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探索,看看颜色有什么变化。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匀,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黄和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

(1)师: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

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

(2)请幼儿说出刚才一起变得各种颜色。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橙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三)活动结束

通过颜色的变化,请幼儿自己回家后试试换成其他颜色两两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知道了颜色的奥秘后,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自己创作一幅画。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日常生活动幼儿到处都能见到颜色,但他们可能没仔细想颜色之间是怎么变出来的,我设计这样一节活动,让幼儿有了探索的欲望,想要知道更多的颜色它们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中,幼儿能够自己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一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11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节选自中国的经典名曲《梁祝》,乐曲旋律优美抒情,乐句较整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倾听、赏析、表现。活动中,教师创设花园情境,引导幼儿随音乐扮演“蝴蝶”和“花”的角色,在“蝴蝶找花”的游戏中创编出各种蝴蝶飞舞、指花、找花等动作和造型,创造性地表达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旋律,学习分辨乐句,能随音乐进行游戏。

2.根据音乐大胆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以及停留在花上的造型。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CD、花园背景图,蝴蝶活动教具,四朵形状、颜色不同的花朵教具,花宝宝、蝴蝶头饰若干。

2.与家长联系,说明活动意图,请家长可以在家与幼儿一同观看蝴蝶飞舞采花的视频等。

【活动建议】

一、组织谈话,激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教师提问: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仔细听一听,花儿吸引来了什么小动物?它们会和小花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特点,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1.第一遍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问:乐曲听起来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小动物被吸引来了?它们会和小花做些什么?

小结:这首乐曲听起来优美抒情,花儿吸引来了许多蝴蝶,它们会和小花一起做游戏。

2.第二遍欣赏,梳理游戏情节。

教师随音乐讲述游戏情境,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春天来了,花儿伸伸懒腰,绽开了美丽的花瓣!红花开了,黄花开了,紫花开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它们一会儿停在红花上看一看,一会儿飞到黄花上闻一闻,一会儿停在紫花上说句悄悄话.花儿与蝴蝶做起了游戏。

提问:蝴蝶和小花做了什么游戏?蝴蝶是怎么飞舞的?鼓励幼儿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

3.再次欣赏歌曲,启发幼儿创编蝴蝶静止造型。

出示背景图,随音乐边演示蝴蝶教具,边哼唱曲调,并以蝴蝶的话

“真美啊”“真香啊”等语言,提示幼儿关注每一乐句的句尾。

提问:蝴蝶在花上一共停了几次?它停在花上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创编蝴蝶停在花朵上的造型。

三、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感受随音乐表演的乐趣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玩法与规则:教师做蝴蝶姐姐,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花,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蝴蝶。小花摆出各种花的造型,随音乐摆动,蝴蝶姐姐和小蝴蝶随音乐节奏围着小花自由飞舞。每个乐句的结尾处,蝴蝶必须找一朵自己喜欢的小花摆出静止的造型。如:指花、闻花等。

2.指导幼儿佩戴头饰随音乐进行游戏。

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独特的造型,引发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需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分辨每一个乐句。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进行角色互换。

活动反思

乐曲《化蝶》是中国优秀民乐《梁祝》中千古传诵的片段,教师节选的主要旋律舒缓、优美,同时电声音乐又弥补了交响乐、小提琴曲等版本在节奏感上的不足。

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课件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而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记忆。活动中课件的设计、运用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如,听第二遍音乐时,采用了整体教授的方法,小蝴蝶从画面的左下角随着音乐的节奏飞舞,每一个乐句结束时正好落在花朵上,既体现了乐曲舒缓、优美的风格,又能形象地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乐句的变化,还给孩子一个想像的空间。

倾听与表现完美结合。教师用“故事导入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将作品背景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展现给孩子,让复杂的旋律简单化,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结合课件倾听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视觉、听觉多种感官的参与,随后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学做小蝴蝶,创设了小蝴蝶在花园里找花朵、和朋友嬉戏等情景,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了一个表现的平台。同时,教师借助一些语言、动作的提示,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师幼互动中真切地体验和欣赏乐曲的内涵,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化解的巧妙。每一乐句的起始掌握对小班孩子来说是个难点,教师恰当地运用课件、形象化的语言、动作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先是在欣赏时用语言提示:“小蝴蝶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落在花朵上?”紧接着让幼儿再次欣赏画面,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表现音乐乐句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个别等形式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表现蝴蝶的动作,用纸折的花蝴蝶飞到自己的身上、飞到别人的身上等多种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表现自己对乐句的理解。同时,教师用自己夸张的动作、情绪感染幼儿,从而让幼儿在玩乐中轻松愉快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12

目的:

1.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准备:

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

二、讨论画面布局

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

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

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前面,并靠边)

5.秋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挂在树上)

6.你们瞧,现在的公园更像什么了?(儿童乐园)

三、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儿童乐园真好,不过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怎么办?(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2.出示范例。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来玩,你们能看出他们正在玩什么吗?

3.教师根据幼儿意见,将两个范例分别放到相应的运动器具上,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动态与器具特点的关系。

4.教师示范画出坐、跑、攀登等动态人物。

5.幼儿绘画各种动态的人物,要求幼儿颜色搭配要和谐,涂色要均匀,人物要剪得光滑、细致。

6.幼儿把自画人物“送”到儿童乐园去玩,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其作品一一贴在相应的运动器具上

7.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四、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2.我们一起造的儿童乐园太好玩了,让我们以后再一起玩吧。

托班艺术教案教案及反思篇13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动作或歌声等)表现对强弱力度的理解。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相关ppt,各种自制乐器,幼儿有观察和聆听过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及声音。

活动过程:

一、自然导入,复习歌曲《太阳喜欢》。

今天的天气真正好,太阳公公__笑,小朋友们拍手唱。我们来唱一首什么歌?《太阳喜欢》

二、欣赏歌曲旋律,感受强弱不同。

1、这首太阳的歌曲真好听,我们的雨朋友也不甘示弱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雨的歌吧!仔细听,里面还藏有一个小秘密呢?

2、教师弹奏钢琴,请幼儿仔细倾听。

3、提问:你从这段旋律中找到雨朋友了吗?里面藏了一个什么秘密呢?(大雨和小雨)

什么时候是大雨?什么时候是小雨?(声音响的是大雨,声音轻的是小雨)

三、欣赏ppt,进一步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1、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找到的小秘密是不是大雨和小雨呢?

2、请幼儿欣赏ppt,进一步感知大雨和小雨的强弱不同。

3、提问: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四、多种方式表达强弱力度

1、动作表现

(1)大雨和小雨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我们能不能用动作也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呢?

(2)鼓励引导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对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感受。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4)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乐器表现

小乐器也想来和大雨小雨做朋友。它是想和大雨做朋友还是和小雨做朋友呢?

请幼儿自选乐器,并能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尝试表现大雨或小雨。

五、学唱歌曲

1、大雨和小雨到底都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3、大雨和小雨唱了些什么?他们唱歌的声音一样吗?

4、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请幼儿随ppt演唱歌曲,重点表现出强弱对比。

六、手指游戏:下雨了。

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只小手做雨点,雨点从天空落下来,淅沥沥,淅沥沥,雨点雨点真调皮。两只小手做雨伞,雨点落在雨伞上,啪啪啪,啪啪啪,小伞小伞遮住我。两只小手做小船,雨点落在船浆上,哗啦啦,哗啦啦,小船开进大海里。

8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