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时间: 新华 大班教案

编写教案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自信心。怎样写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这里提供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分享,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

设计意图:

分类是把物体分成各具共同属性的几组,也就是按照一种属性或几种属性把一些物体放在一起。这里所谓的"属性"指的是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分类的结果实际是"集合"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并获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关"物体的分类"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数和学习计数的基础。依据大班幼儿喜欢探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结合幼儿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兴趣,我设计了此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层级分类,体验内包含关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样性,力求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并且在难度上也分出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通过经验回忆、直接地探索、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图片若干个;学具:帽子、手套、背心图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形王国,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二次分类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

4.学习对图片作二次分类。

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观察图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三、经验迁移。游戏"看谁站得快",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延伸:

提供二次分类板及各种材料纸让幼儿继续学习层级分类(在各种图形的层级分类基础上可引导幼儿扩展到动植物的层级分类)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ppt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画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笔、神秘袋一个。

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小朋友,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是谁来了……播放ppt课件(幼儿边看边说:是数字宝宝3、5、9…..7),噢有这么多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成一队吧。

2、集体活动:继续观看ppt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是怎样排的队?(幼儿:有水娃娃、红水娃娃、绿水娃娃,它们是两个两个排的队)

(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

像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双数,没有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

教师小结:a、像1、3、5、7、9两个两个地数,数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像2、4、6、8、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39;数叫双数。

b、10以内有5个单数,有5个双数。

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

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妈妈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艳,还叫贝贝)师:老师告诉你们,数字宝宝也有两个名字,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

(6)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3、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从身体上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等……)

(2)练习卡操作活动

(3)集体游戏: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在家里的东西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并记录下来,明天来幼儿园交给老师。

活动反思:

1、我能熟悉教材,教学思路清楚,课前准备充分。

2、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中找出了成单成双的物品,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

3、对于个别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启发不到位,以后我要多帮助这些孩子。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2、能根据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及创编优美的动作,并能愉快地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表示时间的图片,小闹钟一个。

2、音乐《快乐的时间》

3、乐器若干:小铃、圆舞板、双响筒、锣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论述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节奏,复习基本节奏。

1、提问:平时在家里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师举例: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敲门的声音是怎样的?)

师幼讨论各种敲门声的节奏,复习节奏__∣__×∣和__×∣__×∣____∣×—∣

2、引导幼儿回忆厨房里的各种声音,比较“切菜”和“剁肉”声的不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两种节奏型)

二、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引导幼儿选器伴奏。

1、出示闹钟,复习其特征。

你们听过钟的声音吗?里面都有哪些针?秒针是怎么走的?(不是直线走,

而是绕圆圈走),那么到点的时候,有一种大钟,它能发出什么声音(当当….四分音符节奏),1点时敲几下?3点、六点呢?

2、听音乐,辨别不同的声音。

提问:请听这音乐里,哪里有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哪有当钟到点时当当

的声音,而且来听听这些声音里告诉你是几点了?

附节奏词:

小小闹钟滴答滴答,____∣____∣

陪我说话滴答滴答,____∣____∣

夜晚陪我入梦乡,早晨催我早起床,____∣____∣(此句重复一次)

__∣__∣__∣__∣__∣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3、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那你觉得秒针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表示最合适?钟报时的声音呢?(幼儿

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演奏)

分组演奏(双响筒/锣)

三、通过图片复习原有认知经验,为游戏作准备。

1、在老师提供的图片中,找出音乐里演绎的钟点(3点、6点、12点)

2、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拟这三个时刻,选出最合适的动作集体练习,并御用到游戏中。(请个别幼儿练习表演)

四、音乐游戏

幼儿围成圆圈,老师站在中间。音乐开始,小朋友转动手臂像木偶人一样模拟“滴答滴答”的节奏,嘴里说着“滴答滴答”;当钟声“当当”响起,老师(或请一名幼儿)敲锣,问:“几点了?”,所有小朋友用肢体动作摆个“POS”,或者全体一起挥拳头“敲钟”并一起数“当当”声,根据小朋友现场的意愿进行游戏。

五、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4

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这样老师才能得到更多的启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手拉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手拉手》教学反思一

简便运算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知识,尤其是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让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和相加,简单的定律,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总是忘记另一个乘数也要和第三个数相乘。这个学期简便运算又再次出现在了小数的乘法中,于是我把上个学期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知识的迁移,认识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样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并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我感觉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开始,我就利用学生上个星期进行的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的爱心举动引入新课,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打破了旧的模式,由以教师讲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这节课中利用学生已有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亲自参与,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指导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4.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我通过两种算法对比的形式,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这节课学生普遍掌握较好,同时我也关注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我对他们适当加以点拨和开展同伴间的帮助。

《手拉手》教学反思二

下半期《手拉手》的主题活动将进行完毕,在《手拉手》主题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交流、游戏等,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突破了本主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现简单总结如下:

1、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投入活动中,我首先用了大家熟悉的《找朋友》《找到朋友碰一碰》音乐,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感受与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2、在生活中利用编位置,给幼儿提供自由结合找朋友,我首先问小朋友,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你想和谁坐在一起?为什么?李政康小朋友说:“我想和范树璋坐在一起,因为我和他是好朋友。”陈晨小朋友说:“我想和陈子涛坐一起,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庞浩宇小朋友说:“我也想和李政康、范树璋坐一起,我们都是好朋友。”听到他们三人想坐一起,我当时就心里一紧,他们三个小朋友都很聪明,但是在常规方面却是比较差的,属于不容易自我控制的小朋友,他们喜欢在课余时间挤在一起,虽然是好朋友但也免不了经常吵架,他们三人坐一起真的有点紧张,于是我问他们:“你们三个人是好朋友啊,真好,那你们说,好朋友坐在一起,应该怎么样呢?”这时,他们纷纷举手说:“好朋友坐在一起,当然不能够吵架,还要互相帮助呢!”听到他们的回答,我真的很开心,觉得他们有这样良好地想法已经不错了,于是我当即就表扬了他们,鼓励另外的小朋友向他们学习。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好朋友坐一组,然后再用照相机把同一组的小朋友拍照记录了下来,展示教室丽的电视机还有上传到Q群相册里。

3、经过后半期的观察,孩子们和好朋友坐在一起都很开心,而且还能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下课时,他们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游戏、常规比以前有所好转,通过各科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个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正确看待朋友的闪光点,知道怎样才能拥有更多的好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5

数学活动一: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周围还有些什么?"

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2、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

(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数学活动二:迷路的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游戏规则及图示顺序寻找几何图形,并正确认识正方形、梯形。

2、寻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小蚂蚁出门去玩,可一会儿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你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认识几何图形,发现规律。)

2、幼儿讲述发现的规律。

3、幼儿操作:帮小蚂蚁找家。教师提醒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并接着往下排。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6

活动目的:

1、温习牢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熟悉时候礼拜,相识其次序性、周期性,开端形成“礼拜”观点。

3、引发幼儿对时候的爱好,努力、自动地到场进修运动。

活动预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礼拜娃娃图片7张,四个礼拜转盘,礼拜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历程:

一、温习牢固1—7序数,2—6邻数。

1:本日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路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次序给数字娃娃列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情势牢固邻数。

先生以数字娃娃的口吻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资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答复: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新授:以故事的情势让幼儿相识礼拜的次序性、周期性。

1:如今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路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细致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先生报告故事《礼拜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礼拜妈妈连续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色彩的衣服?

(先生随幼儿的答复出示礼拜娃娃图片,打乱次序。)

夸大:礼拜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礼拜妹妹来列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般游戏“找邻人”。

幼儿园教案先生树模迁移转变转盘,然后请个体幼儿操纵。

法则:迁移转变转盘后,指到礼拜几,就请小朋友讲出礼拜几的两个邻人。游戏重复举行3—4次。

凸起夸大:礼拜日的邻人是谁?(意在冲破礼拜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白的周期意识,即一个礼拜有七天,一个礼拜竣事下一个礼拜开端。)

三:幼儿操纵运动:转般游戏“找邻人”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礼拜转盘,一组幼儿轮番迁移转变转盘,同组全部幼儿配合报告指针所指礼拜几的两个邻人是礼拜几和礼拜几。

(让幼儿经由过程现实操纵,进一步感受礼拜的次序性、周期性,形成礼拜这一时候感念。)

四:运动评价:

引诱幼儿与先生一路谈谈这节课熟悉了什么?明确了什么原理?讲讲玩礼拜转般游戏的感觉。

五:分组举行脚色游戏:找邻人。

七名幼儿一组,分离戴上礼拜娃娃头饰,饰演礼拜一至礼拜日七个脚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迁移转变,边转边说: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礼拜日,幼儿园教育随笔七个娃娃在一路,快快活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人”。

接着礼拜一发问:我是礼拜一,我有两个好邻人,我的邻人是几和几?别的六个礼拜娃娃答复:礼拜一,礼拜一,你有两个好邻人,你的邻人是礼拜日和礼拜二。

接下去由礼拜二、礼拜三……礼拜日按序提问,要领同上,游戏继承举行。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图形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根据物体特征(封闭、开放)给图形分类,培养幼儿辨别图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型等)、课件、幼儿操作图片(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分类盒(袋鼠6个、青蛙6个)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趣导入

1.引导语:今天有很多图形宝宝到我们中(三)班来做客,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

2.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其名称

(二)基本部分:认识图形

1.认识开放图形

(1)故事激疑

A.引导语:小朋友能说这么多的图形名称,真了不起!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图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鸡》。

B.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电脑动画。

(2)探索解疑

A.出示开放图形。提问:围在这样形状的.栅栏里,小鸡为什么能跑出去?(这个图形有缺口。)

B.师小结:这是个有缺口的图形,所以小鸡能跑出去。

(3)认识开放图形

A.电脑出示另一开放图形。提问:围在这样的栅栏里小鸡能不能跑出去?(能)

B.师:这些图形有个好听的名字,我们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演示电脑动画,让幼儿知道这样的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开放图形)

(4)实践操作

师:有很多开放图形藏在了筐子里,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放到豆腐盒里。(幼儿找到开放图形,展示给小伙伴、老师看。)

2.认识封闭图形

(1)激疑、解疑

A.引导语:刚才,我们帮恬恬找到了小鸡跑出去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开动小脑筋,帮恬恬想个办法:恬恬应该怎么做,小鸡才不会从栅栏里跑出来呢?(把栅栏围围好,不要有缺口)。

B.师演示电脑提问:现在栅栏围好了,小鸡还会不会跑出来呢?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栅栏没有缺口)

(2)认识封闭图形

电脑出示封闭图形。师:这样没有缺口的图形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封闭图形。

(3)操作实践

A.师:请小朋友来做一次魔术师,想办法把你刚刚找出来的开放图形变成封闭图形。

B.幼儿演示操作结果。

(三)扩展延伸

1.引导语:小鸡们又在叫了,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们赶紧来看看。

2.演示电脑动画(小猫和小兔来找小鸡玩,可是他们进不去,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用力一推,在篱笆上开了两扇门。)提问:现在的栅栏是开放图形还是封闭图形?

3.师小结:不管是一个缺口还是两个缺口,这些都是开放图形。

(四)游戏巩固

1.引导语:咦!是谁在叫呀?原来是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的妈妈在找自己的宝宝。它们的手里都拿着宝宝的照片呢。我们来看看袋鼠是谁的妈妈呀?(开放图形)青蛙呢?(封闭图形)我们帮忙把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都送到他们的妈妈那便吧,送的时候要说:“我把开放图形(封闭图形宝宝)送给你了。”

2.幼儿操作

3.展示袋鼠妈妈和青蛙妈妈的宝宝。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中寻找有没有送错的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设计分类标志,尝试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层级分类。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经验准备】

1、参观废品回收站,获得部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的经验。

2、建立小小回收站,师幼共同收集可回收的废旧物品,交流各自收集的废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等。

【材料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分类箱、筐,白纸皮、笔等。

2、亲子手册《科学。分一分,拼一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根据标志进行分类。

(一)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1、提问:这些废品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对这些废品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

2、提问:哪一种分法更快更清楚?启发幼儿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二)讨论设计分类标志。

提问: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志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启发幼儿通过绘画或直接运用材料等方法设计分类标志。

(三)讨论分工合作,并根据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

1、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分享交流。

二、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分成相应的若干组,分别完成设计标志,并负责该类材料的分类归放。

(一)引导幼儿再次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

教师:我们已经把废品进行分类,想一想分好的各种废品还能再分吗?可以怎么分?

(二)启发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工合作,并根据类别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归放。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分类箱让幼儿继续收集废旧物品,并利用其制作玩具。

2、完成亲子手册《分一分,拼一拼》。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习。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习。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

教学设计说明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这部分知道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从呈现形式上都给我和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标准》的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际操作,感知以小组合作形成长短、高矮的概念。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乐学,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这节课力争突出以下特点。

1、设悬念,引发兴趣。

一个精美的纸袋里是什么?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他们的注意力在一下子就会集中在纸袋上。可能有的学生会用手摸,或用闻的方法猜测里面是什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会带着问号进入下一个环节。

2、人人参与。

整堂课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比长短的各种方法。特别是比蛇和鳄鱼长短时,学生都有自己比较长短的一套方法,且方法多样。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多种活动,多种收获。

在诸多活动中,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专家评析

长短、高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上述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的内容,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置入具体活动情境教学的新理念。程老师按《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一个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程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用语言和不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用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简捷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学具袋上,促使学生产生用学具袋里的东西进行活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学生高高兴兴地展示学具袋里的东西,并在分类摆放的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再如,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安排了比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并认真比出长短。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体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程老师教学时,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各组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指出比的方法,容易产生不同的或说多种比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产生。各组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和自己(本组)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同的方法。这正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成果,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0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一、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二、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三、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39;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导入。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

幼:小猴子。

师:小猴有几只呢?

幼:4只。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小鸡有几只呢?

幼:5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

幼:6只。

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1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星期妈妈和七个星期宝宝的图片。

2.两个孩子一个转盘。

3.每位幼儿一个星期卡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关于星期的儿歌,好吗?(朗诵儿歌)2.你们知道儿歌里的星期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星期来历的故事。

二、新授:认识"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里讲到了谁?星期妈妈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叫什么?第三个孩子又是谁?星期四是第几个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叫什么?第六个孩子叫什么?最后一个是谁?

3.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4.星期宝宝们没有排好队,星期妈妈找不着了,谁来帮星期妈妈排排队呢?

5.星期宝宝排好了队,心里可高兴了,他们想和小朋友玩"谁不见了"的游戏。

三、游戏"谁不见了"。

请你找一找谁不见了,我们看看是不是星期X啊?

四、转盘游戏。

1.看,这七个调皮的星期娃娃又来到了转盘上,他要和小朋友继续玩游戏。

2.介绍转盘。

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转盘上有些什么?指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探索。转动指针后,指针停到几,就请小朋友说出星期几的邻居分别是谁?两个小朋友玩一个,一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检查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

4.个别幼儿交流。你刚才找的是星期几的邻居?

5.(教师示范转动转盘,请个别幼儿讲述)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星期日的邻居又是谁和谁呢?

6.小朋友说的很好,请刚才没有玩过的小朋友再玩一玩,玩过的小朋友做小老师。

7.你知道星期和小朋友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呢?上学的是哪几天?休息的是哪几天?请小朋友上来将上学的打勾,休息的画圈。

小结:原来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小朋友上学的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是休息的时间。

8.你知道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后,第二个星期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对了,第二周又要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第三周呢?这样一星期一星期的循环,小朋友也在一星期一星期的长大。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理解了星期,那星期还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找邻居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星期的来历,随后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循环性,最后,让幼儿形成"星期"的概念,对星期更感兴趣。

整个活动,我从始至终遵守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的想法尽量多的表达,然而在孩子玩转盘游戏的过程中,也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让幼儿充分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在最后通过提问"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接下来的一星期又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这样让幼儿明白星期是一周周循环的,有周期性的。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因为星期幼儿接触的比较多,所以在提问时对幼儿的难度也较低,在发现没有难度时,教师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如在问到"星期二的邻居是谁?"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来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可问"星期一和星期三是谁的邻居?"让幼儿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在活动中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不流畅,通过本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提高。

附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2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3

一、活动目标: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五、活动的重点:

掌握图形的要领。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4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知;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宝宝,教师示范操作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几张白纸,固体胶课件ppt。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王国好不好啊!昨天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参观他的王国。

(2)师:哇!这个王国好大好漂亮啊!国王说他当导游带我们参观他的王国。

(3)师:国王刚才跟我说,他每人送你一个礼物,他的礼物就藏在图形王国里,你们去找找吧?找到他就送给你了。(如果小朋友不敢拿,教师可带头取礼物,说老师找到了然后拿下来)幼:好

(4)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在国王哪里拿到礼物吗?能跟老师说说你拿到了什么形状的礼物?长什么样的?(请个别小朋友说)

(5)师:拿到三角形的.小朋友把你的举起来。(正方形和圆形也一样,从中把纠正一些小朋友)

2、教师讲解,课件ppt示范

(1)师:国王刚才过来跟老师说,他几个图形宝宝不见了,需要小朋友帮他一个忙。帮他找回他的图形宝宝?(出示ppt)

(2)师:小朋友你们很厉害哦!都把图形宝宝找出来了。

师:咦!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把准备好的图形宝宝拿出来,让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师:图形宝宝们想让你们帮个忙。想你们帮他们看看他们手上的东西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都长的一样啊?

(3)师:我们先看一下三角形宝宝的东西吧!那个不是跟他一样是三角形啊?

师:刚才我们看了三角形的,现在我们看一下正方形的吧!那个不是正方形啊?

师:三角形宝宝和正方形宝宝我们都看了,我们帮圆形宝宝看看吧!

(4)师:我们帮了图形宝宝一个大忙,图形宝宝送给我们好多图形宝宝哦!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出名字和特点)师:我们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能用来做什么好呢?老师手上还有一些白纸和胶水,可以弄什么呢?能不能弄一幅画啊?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那边的桌子上一起研究一下好吗?

(幼儿拼图时间,老师从旁协助)师:小朋友你们拼好没呢?拼好了就拿着自己的画回到座位上做好。

师:小朋友你们组拼得是什么图画阿?你们用的什么图形宝宝阿?大家他说的对不对啊?拼得好看吗?我们表扬他!

师:老师也来拼几幅图!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拼了什么图画?用了什么图形阿?(一副一副让小朋友讲述用了什么图形组成的)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参观了图形王国,还拼了一副这么漂亮的画,我们带这幅画回课室去跟小朋友分享吧!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5

一、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颜色,能按不同的颜色将颜色分类。

2.能清晰地表述分类结果。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三种颜色的呼啦圈若干、ppt、颜色大圆点若干、三种颜色的小篮子、三种颜色的花片若干、三种颜色的纽扣、三种颜色的锁扣。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1)引导语1: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让我们来看看有谁呀?

(PPT的小熊一只一只出示,大家好,我是……小红熊、小黄熊、小蓝熊)

(2)引导语2:这三只小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3)引导语3::小熊们想邀请我们去它们家玩儿,我们一起去看看。

(咦,这里有三幢房子,你们猜猜,小红熊的家是哪个?

黄色房子是谁的家呀?

那么这幢蓝色的房子是谁的家呢?)

2.分组操作,学习按颜色分类。

引导语:现在呀,小熊想请我们的&39;小朋友来帮忙了

(1)送小花片回家:投放三种颜色的花片,与花片颜色相同的盒子,引导幼儿把花片送回与它相同颜色的盒子里,并和同伴说一说

(2)纽扣版串项链:投放三种颜色的纽扣板,与纽扣板颜色相同的绳子,引导幼儿把纽扣板串在与它颜色相同的绳子上,并和同伴说一说

(3)串小皇冠:投放三种颜色的锁扣,引导幼儿用同一种颜色串成皇冠

(操作示范)

3.游戏“颜色宝宝跳跳跳”。

(1)引导语:小熊们非常欢迎小朋友们到它们家做客,现在它们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做游戏,这个游戏叫“颜色宝宝跳跳跳”,小熊们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把圆点贴在椅子的后面)小朋友拿到颜色大圆点,听音乐跳到相同颜色的圈圈里。

(2)提问:你拿到什么颜色的圆点?要跳到什么颜色的圈圈里?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突破重点。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突破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突破难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从生活情景出发,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故事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采用观察法、操作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努力构建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握手、拍照等游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为了阻止喜洋洋来救,设置了门锁密码,要想闯关成功,要了解一个知识—搭配,揭示课题。

2.猜一猜第一关的密码是由

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密码可能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过渡谈话,引出例1灰太狼增加了难度,在第二关设置了超级密码锁,密码是

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课件出示例1)

2.尝试学习,自主探究

(1)引导理清题意:你都知道了什么

(2)指导学法: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动手操作:分发3张数字卡片,任意选取其中两张摆一摆,组成不同的两位数。鼓励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

3.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学生自主摆完后,小组交流讨论,探讨排列的方法。

(2)展示成果:指名上黑板展示。

4.交流摆法,总结规律

①交换位置: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②固定十位: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③固定个位: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小结:以上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5.区分排列和组合

握手游戏: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握几次手?

这些与顺序有关的问题,我们叫排列。与顺序无关的问题,我们叫组合。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1.任务一:比一比谁最快。

2.任务二:购物小超市,买一个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3.任务三:涂颜色(教材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完成涂色。

4.任务四:搭配衣服。

5.组词:“读、好、书”一共有几种读法?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有趣吗?同学们在数学广角里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拍照游戏,3个人站一起拍照有几种站法?4个人呢?

六、板书设计

排列与组合1、2——1221

1、

2、3——122123321331121321233132213112321323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7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操作活动,初步感知面积守恒;(重难点)

2、通过数方格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守恒;

3、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观察、比较、测量、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铺地砖”;幼儿用材料:学具“铺地砖”、操作单页5-20。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PPT,提问。)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那你们想不想像这些工人师傅一样,设计建造出美丽的图案?(想)那我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多大的本领。

2、教师出示4块地垫。

师:用4块地垫铺地板,可以有几种铺法?

教师先后请几名幼儿上前铺一铺,鼓励幼儿铺出不同的形状,教师将不同的铺法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师:这些铺好的地板一样大吗?为什么?

4、交流小结,得出结论:

虽然拼出的形状不一样、摆放的位置也不一样,但都是用相同的4块地垫铺成的,说明它们一样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条小路,提出问题。

师:这3条小路的面积谁大,谁小?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结果。

⑴、引导幼儿将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铺在小路上,通过点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比较小路面积的大小。

师:我们将小正方形分别、依次铺在3小路上看看这3条小路的面积谁大,谁小?

⑵、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师:3条小路一样大吗?为什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观点。

⑶、交流小结:

遇到眼睛无法判断的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形状相同的小图形,如小正方形去测量大图形的大小;3条小路都用了6个小正方形,说明它们一样大。

3、请幼儿用学具中的小长方形测量、比较小路的大小。

师:我们再用小长方形依次铺在这3小路上,比比3条小路的面积还一样大吗?

(将小长方形摆放在3条小路上,进一步感知小长方形数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戏。

1、请幼儿完成操作单页第一页“变魔术”的活动。

2、游戏:拼图形。

请幼儿用学具中同样数量的小三角形拼摆图形,与同伴比较拼出的图形的大小,感知面积的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8

设计思路:

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我在美工区里绘制钟表用于网络图的装饰,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孩子们发现,他们制作的钟表,款式不同,名称不同,钟面的结构不同,他们发现原来有许多小朋友还不真正了解。于是,我们决定在数学区开展——认识钟面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钟的特征:钟面,指针;

2、要求幼儿能说出时钟的名称,知道时针、分针、秒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3、知道时钟是计时工具。

4、通过观察、制作、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时钟。

活动准备:

制作钟面的材料。剪刀、笔。实物钟。

活动实录:

1、认识钟面: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钟面:

(1)仔细看看时钟的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数字,还有2的指针,)一共有几个数字?(12个)

(2)时钟面的数字是这样一来排列的?中间最上面的数字是什么?与12相对,下面的数字是什么?(中间的数字是12,下面的数字是6)

(3)连根针一样长吗?(一枚长,一枚短)长的一枚叫分针,短的一枚叫时针(幼儿学讲:时针和分针)

2、教师讲解演示时针与分针的关系。

(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他们都朝一个方向走。

(2)分针刺走一全,时针从前一个数字走到后一个逐字,这就叫一个小时。

3、教师出示时钟,问: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时钟?为什么许多的地方都有时钟?它有什么用途?

4、美工区利用纸板制作钟面。(不写数字,用与数学区拼摆)

5、教师小结: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工具。它能告诉我们时间,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

教育反思:

对于时钟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因此,在美工、数学区域中,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钟面继续投放,让他们有时间在进区活动当中不断深入发现问题。同时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6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