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中班教案 >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

时间: 奕玲 中班教案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们就需要逐步给孩子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了,让他们开始了解相关的节日文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解锁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乃至世界气象学范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我国这一传统民俗,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变化,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我国这一传统民俗,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变化,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内容: 

一、创设情境,关注二十四节气。 

1.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跟着一首歌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播放视频1) 

师:这首歌唱的歌词与什么有关呀? 

生:二十四节气。(节气) 

师板书 跟着节气去探究。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这幅图,你能想起哪首诗? 师播放清明幻灯片。 

师:谁来说一说? 

生:清明。。 

师:关于清明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呢? 

生答。(古诗、清明节的日期、天气、习俗、谚语。) 

师板书。     

清明节的日期 、天气、习俗、古诗、谚语。 

师小结: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清明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关于节气,大家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生答。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叨叨大仙一起来学习关于节气的更多知识。 

2.师板书:24节气小探秘。

二、确定主题 

1.师出示24节气学习视频。

师:谁来说一说24节气有哪些节气? 

生答。 

2. 师:我们学过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是精密相连的。它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出示PPT  

师: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利用24节气指导农业活动的呢,让我们跟着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现在你想了解关于节气的哪些问题呢?

生说。 

3.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    

生答。 

4.按季节分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现在老师最想知道,你们想了解哪一个季节的节气? 

以举手的形式汇报(谁想了解春天?……) 

分组: 

接下来我们就按季节来分组好不好,想了解春天的同学都到这里来……夏天在哪里……谁想了解秋天…… 

给大家三十秒时间快速的来到你喜欢的季节的小组。 老师看见……小组精神面貌真好。 

选组长 

孩子们交流,教师巡视。 

师评:有的同学有责任感,敢于担当,老师发现,你们真棒。 

记录问题。 

师:大家肯定有许多想要研究的问题吧,把你的问题写下来好吗? 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问题采集卡》,请同学们将自已最感兴趣、最想关注或探究的问题写下来,如果能再简单说一说理由就更好了(见表一)。 

学生姓名:  __ __ __       

问题采集卡(表一)        年  月  日 

序号 

我最想研究的问题 

提问人  

5.学生写,教师巡视。 

三、形成专题 

1.示范引领 

师:同学们都写好了吗?哪一组同学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问题? 

出示该组问题。   

师一个一个读这些问题,同类的放在一起。 学生说, 

教师相机指出:同类的问题进行合并;不合适的进行删减;表述不清的进行修改。学生说,老师修改。 (相机板书:合并  删减  修改) 

2.讨论: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用规范的语言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大家提的问题都贴近我们的生活。 

3.师:那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是不是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呢?如,有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去研究吗? 师:我们是小学生,能力和阅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选择的问题还应该适合我们小学生来研究。 

3.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各小组按照老师刚才说的几条要求把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提出自己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最可操作的问题(一个或两个),写在卡纸上。我们看哪一组比较快。 

(课件出示问题采集卡 :表二)

组别 我最想研究的问题 主要理由 

小组讨论,确定专题 

4.呈现专题 

师:请组长将本组想要研究的问题放到投影上。 

5.整理研究专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否重复?是否有研究价值呢? 

师生共同整理(指导学生对黑板上所展示的问题进行分类、合并、删减,如遇到分类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讨论。) 出现的问题一个一个整理。 

补充展示: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好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需要补充的? 

四、规范表述 

师:同学们,现在黑板上展示的都是我们自已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如何将这些问题提升为研究课题呢? 

1.作为研究课题,表述必须规范准确,所以研究的课题一般有相对规范的表述方式。 

2.课件呈现课题规范句式。 

课件提示——课题表述的句式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如:“关于______的研究”;“关于________的调查”等。研究课题的文字表述要力求规范、准确、简洁。 

3.举例。关于春分节气的由来的研究 .春分节气是研究对象;春分节气的由来是研究的内容;研究, 调查是研究方法。 

4.照上面的例子,各组讨论,整理。将本组的问题转述为课题。 

5.分发方案 

师:课题选好了,小组成立了,下面就是要制定研究方案。课后请大家研究制定《研究方案》(略),下节课我们将组织交流、论证和展示。 

五、总结全课 

师: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

3、观察体验冬季的季节特点,并运用相应的词进行描绘

活动范围:

中班全体幼儿家长工作:请家长协主班内,教育幼儿冬季御寒常识,教育幼儿冬季不怕冷。

环境创设:

布置主题墙饰《冬天的……》包括冬天的服装、雪花等一系列关于冬季的场景,结合圣诞节布置各种小挂饰,并请幼儿积极参与,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下雪啦》《认识今天、昨天、明天》《冬天的运动》

艺术活动《制作雪人》歌曲《雪花与雨滴》

社会活动《学做不怕冷的坚强人》《寒冷的冬季》

语言活动看图讲述《雪人不见了》故事《雪孩子》儿歌《数雪花瓣》

健康活动《寒冷我不怕》《北风吹》

附:

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小雪花,你有几个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数数看。

一、二、三、四、五、六

刚数完,雪花怎么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小冰点。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拓宽幼儿知识面,使幼儿了解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冬季温度不同,景象也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他们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过,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

2、教师了解幼儿在哪些地方过冬天,有些什么经验。

3、幼儿用书画面“冰雕”、“春城的冬天”。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论各地不同的冬天。

“我们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树叶落了,小草枯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样的呢?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大家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那是什么样的,你还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冬天吗?说给大家听听,带照片的就讲讲照片上的情景。”让幼儿充分发言,注意强化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绍北方的冬季特征。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冰雕”。

“这里的冬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季气温特别低,冰层很厚,几个月不化)

3、介绍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征。

引导

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春城的冬天”,介绍昆明实际上一年到头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样,植物繁茂。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从不下雪,不结冰。人们穿着单薄。“这里有冬天吗?”

4、小结。

活动延伸

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录象。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到四季的时序更替与物候变换。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搜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一: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读课题,质疑,教师解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反复拼读。

3、再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5、谁愿意主动站起来读一读课文。

6、同桌互读课文。

7、分组抽读生字卡片,说说识字方法。

8、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2、同桌说说成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教师指导。

4、你能选一个成语说话吗?

四、齐读课文。

作业:

1、用上12个成语中的一些词,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描写。

2、将节气歌背诵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读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汇报自己搜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1、分组汇报,组长进行整理。

2、分组反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说说该怎样来写这些字。

3、指名上黑板试写,大家评价。

4、教师重点指导:暑、明、寒。

5、学生口头说词。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写字。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5

一、教学背景

雨水节气代表降雨开始,此时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应。

由于上海是一个多雨的城市,学生在这一节气,很难明显地感受到它与其它节气的不同点。

二、教学目标

(二)带领孩子认识雨水的民俗传统,了解立春的由来;

(三)进行科学教育,让孩子在小实验中体会到雨水的神奇;

(四)通过室外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的雨水节气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科学教育和活动教育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雨水节气;

(二)难点:雨水节气特征不明显,很难让孩子认识到其特殊性;雨水民俗活动相对保守,带有封建色彩,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普及或让孩子对民俗活动产生思考。

四、教学内容

立春时节,窗外还是冬天的萧条景象。但在春雨的滋润下,早春的景象一点点呈现出来。每年公历2月18-20日,我们就会迎来“雨水”节气。上海的冬天也不缺雨,那么冬天的雨和“雨水”节气时的雨有什么不同呢?不像冬天的“寒雨”和“雨夹雪”,雨水时节的雨是细细的春雨。它像丝线一样,而不是一滴滴的大水滴,雨水下在身上,感觉软绵绵的。大家可以听听雨水时雨打在伞上的声音,和冬天的雨水有什么区别?

除了雨水增多以外,雨水时节春天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整体温度也明显升高,平均温度在10℃左右。但是天气变化不定,常常忽冷忽热。

而在我国北部某些地区,雨水时节往往是一年中雪最大的节气。小朋友们都知道下雪是因为天气寒冷,使得雨水在空中凝结后落下。在北部地区,之所以雨水时节雪大,是因为冬季干燥,往往没有太多的降水。雨水时节,我国北部一些地区温度依然在0度以下,随着天气越来越潮湿,降雪量也会增加。

第一阶段水獭祭鱼。春天到了,一群小鱼往冰上飞跃,这时候捕鱼能手水獭也出动了,它们挥开锋利的爪子,很快就能抓到很多鱼。水獭这条鱼咬一下,那条鱼啃一下,很快它的周围就会有很多残鱼。这时水獭会像我们祭拜的手势一样,举起前爪,古人认为这是水獭对生命的敬意与忏悔。水獭祭鱼,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的敬畏,二十四节气本身也是顺应天时的,记录了万物从苏醒到休眠的过程,生命的痕迹也被刻在了其中。第二阶段,鸿雁来。在冬季开始南飞的大雁又排着队从南方飞回来了。第三阶段,草木萌动,草木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雨水的这三个阶段,菜花、杏花和李花排着队准时报信,油菜花开,到处都是金黄色的壮丽景象。油菜的籽通过翻炒后就可以榨油了,大家可以看看家里炒菜的油,很有可能就是菜籽油哦!

立春回暖,但是整体温度还是较低,大家觉得最近冷吗?植物和我们一样,也会怕冷,那我们穿上了厚衣服,植物们怎么办?其实它们也有属于他们的衣服——大棚。常见的大棚有塑料的和玻璃的两种。对于太阳来说,大棚是“透明”的,可以轻易地照进去,但是对于里面的辐射却很难通过大棚透出去。能量就这样保留在了大棚里。大棚浇水需要看天、看地、看植物的生长情况,“晴天适量多浇,阴天少浇,风雪天不浇”。在雨水时节,农民伯伯们就会这样根据天气情况来选择浇水方式。

雨水时节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不论下不下雨,都有着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祈求着顺利安康。

在雨水时节,人们会带上孩子去拜访朋友同事,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在一些地方,例如四川,会在雨水这一天“拉保保”,就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认干爹干妈。这是因为在旧社会,大家都很迷信,大家会通过算卦,看看自己的儿女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拜干爹的时候会根据孩子的生日算孩子金木水火土中缺什么,在拜干爹取名字的时候加上这个字,以此保佑孩子顺利长大。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活动也渐渐不为人所知,或许我们现在知道拉保保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不一定可信,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习俗中看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我们要知道,即使现在没有了这些活动,爸爸妈妈依然期待着我们健康地长大。

除了“拉保保”,人们还会在雨水节气“占稻色”。大家吃过爆米花吗?占稻色和爆米花有一点点像。人们会通过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能否有好收成。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就象征着收成越好。

说了这么多雨水传统,大家想不想和江南细雨一起玩耍?来跟着老师一起看看雨水时节我们可以做什么吧!

大家见过松果吗?松果可是自然的湿度计!大家知道松果会有绽开和闭合两种状态吗?大家可以去捡几颗松果放在家里,看看晴天和雨天时会不会有区别。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也可以把它放在水里,绽开的松果起初会浮在水上,但是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后松果会闭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松果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就会膨胀,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膨胀程度会有所不同。大家实验成功后,可以向爸爸妈妈展示一下,告诉他们松果变化的原理。

松果湿度计是不是很有趣,其实自然世界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春景画画画”活动。趁着雨水节气,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出门拍一拍“雨水时的上海”。接着我们可以展开我们的想象力,想一想我们拍到的画面有没有那一部分和别的什么东西有点像?我们可以截取其中我们觉得有特色的地方,请爸爸妈妈打印下来,接着我们拿出画笔,利用照片上的图画完成一幅新画。就比如盛开的花朵加上几笔,就成了一个不错的发型。大家可以大胆尝试一下,看看雨水世界里你能找到什么。好的,那么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啦,小朋友们再见!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6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唐都、落下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教案篇7

一、教学背景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之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人耕种与生活的指导体系也包含了很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前儿童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通过“二十四节气”传统习俗的改造运用,让孩子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对历史、地理、科学的兴趣,做好美育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将领域发展融入节气活动中,在自然探索、文化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发展各领域水平。

(四)帮助孩子对农村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切实感受自然的魅力。

三、课程时长

四、教学对象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一、教学背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以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但是在这一节气整体仍是冬季的景象。儿童此时多处于寒假期间,拥有大量空闲时间,但是由于天气寒冷并且上海少雪,大多数孩子并不会在立春之时走出家门,很难体会到自然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二)带领孩子认识立春的民俗传统,了解立春的由来;

(三)通过室外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立春的自然景色,让孩子们在找到春天的痕迹。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将立春习俗有选择性地教给孩子;需要通过趣味活动吸引孩子前往户外;

(二)难点:中国各地立春气候差异大,设计课程需要符合上海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并能有足够的活动吸引孩子外出。

四、教学内容

每年公历2月3-5日,就到了“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春天从这一天就开始了。对于上海,立春像是春天的前奏曲,窗外还是冬天的景象,但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把春的种子撒在了我们身边。

立春与春节时间非常接近,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上海,立春只是有了春的气息,整体气候仍是冬季的特点。立春期间,温度渐渐上升,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相较于冬天,春季降雨会稍稍增多,这时的春雨还是很冷的。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第二阶段地下的小虫渐渐苏醒;第三阶段,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在水面上游动。大家对于立春的这三个阶段有没有疑问?相信有的小朋友发现了上海的立春并没有这些景象。根据老师的记录,发现上海立春第一阶段腊梅开放,香气扑鼻;第二阶段最低气温稳定在0度以上,上海的雪基本上结束了;第三阶段,竹笋冒出了尖尖头。大家也可以拿上纸笔记录一下自己身边的立春物候。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着在立春这一天进行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除旧迎新等活动的传统。

我们先来看看立春的迎春春祭:中国的春神叫做句芒,他有着人的面貌和鸟的身体,负责掌管草木和生命,看守着能够连通三界的神树扶桑。古时候天子会在立春这一天与大臣们一起去东郊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以此祈求丰收。

看完了天子的祭祀,我们再来看看民间的立春传统活动。在民间,立春时节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就是打春牛和咬春了。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打春牛?牛一直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在迎春仪式上,人们扮成句芒神鞭打春牛,以提醒农民们进行农耕。现在不少地方还有在立春时将泥塑春牛打碎的习俗,以此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咬春。在老师告诉你们答案之前,小朋友们能不能先猜猜咬春是什么?我猜肯定有小朋友们猜到了是要吃什么东西。那么吃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有没有吃过什么名字里面有“春”字的糕点?那老师要揭秘啦!咬春就是“吃春卷”。立春吃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为迎接新春。在唐朝,人们就开始在薄饼里卷上酱肉和时令蔬菜制作的炒菜,和现在的“春卷”的包法很相像,古人叫它叫“春饼”。

接下来到了我们的活动时间。刚才我们讲了打春牛是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活动,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需要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要一张红纸和一支笔。让我们先用笔画出春牛的形状,记得画简单一点,不然接下来撕纸可是个大挑战。接下来就尽可能精细地撕纸吧!如果有哪里撕坏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用胶带帮忙,最后再画上花纹,一只红色的小牛就撕好啦!

小牛穿上了红色的衣服,河里的小鱼看见了,它们也想要穿好看的新衣服。让我们帮它们一起做一件吧!想好做什么花纹了嘛?老师有个好主意:春天已经到了,我么可以去户外找找春天的痕迹,将春天缝进小鱼的新衣服里。那怎么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呢?我们可以自己画一只小鱼,将身体部分剪掉。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到室外,把小鱼放在哪里,哪里的景色就成了小鱼新衣服上的花纹。

初春寒冷,小朋友出门的时候,记得要穿上厚衣服哦~好的,那么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2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