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托班教案 >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时间: 金成 托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带来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篇1

一、主题活动由来

幼儿来幼儿园一个月了,已经摆脱了分离焦虑期。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在幼儿园的表现,发现幼儿对自我意识有了萌芽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意识的存在,能区分别人与自己,感知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为此,我们确立了主题,通过游戏等一些活动方式,促进幼儿认识自我,增强主动性,独立性。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标记,又属于我的东西。我和别人不一样,能发现自己的好处与不足。

2、认识自己的五官的名称,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简单的'保护常识。

3、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绘画、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双小脚丫,会自己走路不用别人抱。

5、在成人帮助下懂得讲卫生,会自己用勺吃饭。

6、我不爱哭,会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师一起玩的高兴。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教育资源

1、和幼儿一起创设主题墙上的内容

2、引导幼儿共同3、布置墙面"可爱的小手"

4、展示幼儿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活动区创设:

建筑区:引导幼儿用小手搭建,练习搭高、为龙、平铺。

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半成品进行粘贴,填涂,撕折。

益智区:通过一些教具培养幼儿动手操作

娃娃家:通过一些道具培养幼儿自己做饭,合作有家的感觉

周边资源

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玩具

2、亲子活动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泥造型

家长资源

1、通过直通车,

2、让家长帮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为幼儿动手操作作准备4、

5、家长配合老师与幼儿一起互动制作泥造型

6、家长帮忙提供关于主题活动的材料,

7、如:幼儿穿小的衣服

8、裤子

四、主要活动内容

主要活动:我的小手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学会揉搓、按压泥的方法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泥造型感受玩泥乐趣;

幼儿活动过程教师推动与预设场景及材料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到做好的动物泥造型,到争着说是什么动物。特别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气把所有出示的动物造型都说了出来。幼儿们都想来看、摸一摸老师作出的泥造型,马一文小朋友摸完后说"我觉得有点软。"这时,其他小朋友也想上来摸,于是老师让幼儿自己亲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儿开始和家长一起制作泥造型,初步学习按、揉、搓。并感受面泥的柔软。幼儿和家长将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盘上。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爸爸是孩子孩子最亲近的人之一,为了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设计这一节活动课。让孩子感受父亲的伟岸,感受父亲的本领,并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

1.能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2.能说出爸爸大手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爸爸和宝宝在家里一起准备好材料(在A4纸的左侧画上爸爸左手的轮廓,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纸张的四条边,在右下角写上宝宝的名字),带到班上分组摆放的各桌上。

2.每桌一个小盘,一块抹布,盘中放一块浸过红颜色的湿海绵。

3.《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歌曲磁带、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册第2—3页。

5.尽量请爸爸来园参加活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让宝宝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2、难点是让宝宝说出爸爸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活动过程】

1、手指律动,引起兴趣。

与宝宝围坐在一起,做手指律动操,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引导宝宝寻找自己爸爸的大手印。

教师出示一个大手印。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手印,是哪个宝宝的爸爸的?你能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吗?”

“你是怎样找到自己爸爸大手印的呢?你们把爸爸的大手打扮的真漂亮啊。”

让宝宝从桌上的手印中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

3、启发宝宝说说爸爸大手的本领。

(1)请宝宝将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宝宝和爸爸,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2)鼓励宝宝讲讲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领。

“爸爸的大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这么多事情,可真厉害啊。”

“你们的爸爸棒不棒啊,你们的小手什么时候能像爸爸一样呢。”

4、手掌印画:大手拉小手。

“宝宝喜欢爸爸的大手吗?我们怎样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们在爸爸手掌旁边也印上自己的小手掌吧。”

播放背景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引导宝宝将右手手掌在海面上轻轻按几下,在爸爸的大手旁印上自己的小手印。

5、亲子活动。

为进一步让宝宝感受爸爸大手的力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设计亲子游戏“运西瓜”。

爸爸在场的可与宝宝一起做游戏,不在的利用家长联系栏介绍游戏规则。

【活动延伸】

1.帮助宝宝将作品贴到墙饰“大手拉小手”专栏中。

2.带宝宝看幼儿用书,引导宝宝讲讲自己和爸爸的事。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思路:

宝宝们对“刷牙”这个动作很感兴趣,都争着想着一个个和我一起念着儿歌刷牙,每当念到“牙齿刷得白花花”时都要笑上好一会儿。有了刷牙的兴趣,该培养正确刷牙的方法和习惯了,我觉得一定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才会让每个宝宝真正做到爱护牙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让家长们了解让宝宝们如何正确地刷牙等。

活动目标:

1、让宝宝们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了解爱护牙齿的基本常识,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茶杯;牙刷、龋齿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引出主题。“宝宝,你们知道怎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没有蛀牙啊?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让牙齿变干净?”

2、宝宝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较有积极性。有的宝宝还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怎么办呀?”吊足了宝宝们的胃口,激发宝宝们的学习探索欲望。

3、老师示范漱口刷牙的步骤:取半杯水喝一口,吐出口中的水,用牙刷在牙齿上来回左右上下的刷牙,然后再喝水把牙膏的泡沫吐出来,在连接喝几口水都不能吞到肚子里,水含在口中闭住嘴,鼓动塞棒,咕噜咕噜漱洗,要吐出来。

4、让宝宝们按步骤操作,尝试漱口。考虑到宝宝们是初次尝试漱口,容易将水咽入口中,故让他们都用饮用水进行漱口刷牙。在交待了漱口时的注意要点(喝大半口水、嘴巴闭拢、鼓动腮帮、听见咕噜咕噜的声音,最后将水全部吐出)后,宝宝们都跃跃欲试,拿起水杯接半杯水,喝上一口在嘴里捣鼓,然后用小牙刷在刷牙还真像那么回事呢!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来源]: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有一次和宝宝闲聊,他兴奋地对我说放假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事,其他小朋友听到都很感兴趣。结合这一情况,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安排]:

活动一:谈话《放风筝》

(活动已经进行,谈话过程中小朋友听了都着急地说要去放风筝,在小朋友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了下一个活动。)

活动二:漂亮的风筝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展示风筝,让小朋友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放风筝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风筝。

2、将小朋友带来的风筝挂在墙上展示。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师:你们带来怎么多风筝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风筝:带着幼儿边走边看,挂在墙上的一个一个风筝,看看哪个大,哪个小,哪个是小燕子,哪个是奥特曼等。

3、活动结束:

谈话: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

不错的活动三:放风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拉着风筝线跑,体会其中的乐趣。

2、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活动准备]:风筝若干奖品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幼儿放风筝:(教师:春天到了,你们带来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2、就秩序问题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

告诉幼儿可以避免与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3、为幼儿发奖,鼓励幼儿下次再来放风筝。

问: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二、活动结束:带着风筝自由地飞回教室。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案目的】

1、喜欢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在看看、说说、玩玩、吃吃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案准备】

微波炉、玉米粒、爆米花、食物篮等。

【教案流程】

一、出示玉米粒,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什么?

2、玉米粒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3、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坐在地毯上,用手抱紧双腿。

二、老师爆玉米花,幼儿听听、闻闻、说说玉米粒的变化:

1、出示爆米花的包装袋:玉米粒现在在里面,这个袋子现在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2、听一听,微波炉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3、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4、看一看,袋子在微波炉里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5、打开爆好的包装袋:看看玉米粒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举起双手,表示大大的爆米花。)

三、游戏:爆米花。

1、交代游戏玩法:孩子装扮玉米粒,蹲在地上;老师装扮爆米花的,在幼儿中间边走边摸幼儿的头,并模仿爆米花的声音。老师发出“砰”的一声,表示玉米花爆好,幼儿站起边跳边拍手。

2、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参与游戏,用肢体语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玉米花。

四、吃吃玉米花。

1、老师把爆好的爆米花倒在食物篮里:我们的爆米花爆好了,吃吃看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们尝尝爆米花,鼓励幼儿说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3、念念儿歌“爆米花”:小娃娃,过家家,吃点啥?爆米花。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对微波炉和老师手里拿的玉米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吃的更能吸引这些不到3岁的孩子的注意力了。所以活动中他们很乐意和老师一起看看、说说,也十分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爆米花,而且不少孩子还能用语言表达: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游戏“爆米花”和儿歌“爆米花”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爆好的爆米花上,不能很好地与老师形成互动。而活动结束后再单独进行这两个活动时,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爆米花”的经验,所以十分愿意参与游戏,和老师、同伴一起玩玩、念念。孩子是否能主动参与游戏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点及已有经验程度的基础上,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在孩子们抓拿爆米花的过程中洒落了不少爆米花,有不少孩子捡起了掉在地毯上的爆米花。虽然在老师的提醒下停止了捡爆米花的行为,但提醒我在今后的活动中要考虑细节,应避免活动材料可能引起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

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