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时间: 彭永 大班教案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 观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

一、活动名称:

《哈哈小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在折纸上的绘画,了解折纸绘画的奇妙之处。

2.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将舞蹈的动作画在纸上,能将断开的小孩连接起来。

3.能从活动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独立创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并能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作品。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活动音乐(《熊之舞》、《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伴奏曲》、《欢快的伴奏曲》);筐子4个;幼儿每人一张没有折过的彩纸、两张折过的彩纸、一支黑色勾线笔;哈哈小孩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绘画简单线条勾勒的小孩的经验,能熟练运用彩笔,且要有一定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力。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问好环节

播放《熊之舞》的音乐,幼儿跟着老师进入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好!(幼:老师好)

教师:今天呀,见到小朋友们,老师很开心!所以呀,我想和小朋友们先来跳一支舞。好,所有小朋友们起立!

2.请幼儿跟着图片上的小朋友的动作一起舞动。

舞动前提出要求:

教师:在跳舞前呀,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们跳的时候仔细看看我们上面的小朋友跳的什么样的动作,看看她跳的好还是我们跳的好。(音乐起)

①要认真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

②要跟着节奏做动作。

3.教师出示和真人舞蹈动作一样的美术作品(哈哈小孩),请幼儿跟随音乐边欣赏边舞动。

教师:这支舞跳完了。老师想问小朋友们刚才她们的动作你们记住了吗?

教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我在刚才跳的时候呀变了一个魔术,你们看一看是什么?看看我把谁变到了这个上面,睁开眼睛。

教师:噢!是刚才在上面跳舞的小孩子,被我给变到哪里了?

教师引导幼儿:我把她画在了纸上,我用我的魔法笔刚才把她画了上去,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一次的运用你们的才能,我们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创作一些舞蹈的动作。一会儿呀,自己把自己跳舞的过程呀画在哪(幼:纸上)?谁能创作更多的舞蹈动作,谁就多多的展示出来。

教师:好,那我们一起开始!看谁能创作出更多的动作,不一样的(请跳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跳)

教师:好,你们的动作都创作完了。我们今天要变一个大魔术,我们的魔法和我们刚才的动作有关系,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运用你们的智慧,运用你们的想象力,把你刚才自己跳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画在我们的画纸上。现在呀,我已经把你们的画笔和画纸赋予了魔力,一会儿我们就能见到奇迹的诞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在平整彩纸上创作

⑴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并画下刚才的舞蹈动作。

创作前提出要求:

教师:现在就是你们的时间到了,你们来变魔术,让老师看一看。你们要用自己的想象力。

①在彩纸上画一个舞动的小孩。

②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③用简单的线条来画。

⑵教师巡视,及时予以点评。

2.幼儿在折纸上横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一定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横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⑶探索折纸创作奥秘

①幼儿展开折纸,发现小孩断开。

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分开了?(耳朵、身体……)

②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折纸绘画的奥秘

a.在折纸上创作小孩,展开后小孩会断开。

b.将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什么部位就会断开。

⑷幼儿探索连接断裂处的方法

幼儿找出方法连接断裂处:用直线将断裂的两个点连接起来。

3.幼儿在折纸上纵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想让小孩的什么部位断开,就把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千万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竖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教师:这次的魔术和上次的有什么不一样?谁能告诉老师全部分开了怎么办呀?

教师:用什么方法?(把断开的部分用直线连接起来)小朋友们把他们连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让你们捧腹大笑。

4.作品展示

幼儿起立跟随音乐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做出相应舞蹈动作。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幼儿创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自己创作的哈哈小孩是什么样的(先模仿胖的,在模仿苗条的),他们呀,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那现在就让我们用舞蹈把刚才自己画的三幅作品展示出来吧,自己画的什么动作就跳什么动作。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进行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呀你们和老师一起当了一次魔术师,在折纸上进行了两次创作,一次把折纸横着放,变出了苗条的自己,一次把折纸竖着放变出了胖胖的自己,那现在让我们回家后再把折纸斜着进行一次创作,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魔法!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进行第三次折纸绘画创作,将折纸斜着放,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孩。鼓励幼儿不断探索,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的浓厚兴趣,并乐于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2

活动目标:1、通过剪一剪、插一插,培养幼儿的创新求异思维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对比、高低错落对比、大小对比的美,对插花艺术感兴趣。

活动准备:

1、 插花录像

2、 花瓶(酒坛、竹桶、木桶)

3、 各类野花、野草、树叶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瞧,这些是什么呀?对这些都是我们一起去山上、田埂边采摘过来的。

2、师:瞧!(播放春游:采摘野花)

3、师:提问:这些花能摘吗?(镜头:人们种植鲜花)

4、师:这些是人们种植起来给我们欣赏的,而这些野花它是自己生长在大自然中,很漂亮,因此我们就想把这些漂亮的野花带回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大自然的美。

5、师:可是把这些野花摘回来这样放着会很容易枯萎,它们的美别人就欣赏不到了,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野花变的更美,较长的留在我们身边,让别人很好的欣赏呢?

6、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插插花,我们插花的花瓶有些特别哦,瞧,是什么?(酒坛、木桶、竹桶),

7、师:好,现在就请你们上来试试吧! (如果觉得花柄太长,可以拿剪刀出来修一修,但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二、第一次尝试插花。

1、师:插好的小朋友请把自己位置整理干净,也可以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插的花。

2、师:好了,全部下来坐到自己位置,咱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3、师:你认为哪盆花插的最好看,那你觉得他哪里插的好看吸引了你呢?

三、(播放插花录像)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对比、高低错落对比、大小对比的美。

1、师:恩,小朋友很棒都说了自己的看法,郑老师也专门去了花店拍摄了插花师傅插花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插花师傅到底是怎么插花的?(播放插花录像)

2、师:看了录像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为什么插花师傅插的花那么漂亮?(用姿态语言来引导他们说出花的插法,高低、大小、颜色、树叶的衬托)

3、师小结:对呀,插花时一定要注意把花插得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颜色有深有浅,再加一些草、树叶,互相衬托,这样一盆花插的才会更漂亮。

4、师: 但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插花师傅插了一种扇形形状的花,其实插花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插出不同形状的花,如:还有球形、s形等很多,瞧我们来看看(播放录像不同造型的花)

四、第二次尝试插花,巡回指导。

1、师:看了这么多不同造型漂亮的花,你现在想插什么样的花呢?

2、师:好,我们根据自己的设想,再照着插花师傅的插法,把刚才觉得哪里插的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调整下,也可以全部拔出来重新插一次。相信小朋友肯定比刚才插的更漂亮。(拍照)

结束:插好的小朋友请整理干净自己的位置,然后请客人老师一起来欣赏我们插的花吧!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3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已观看过的划龙舟比赛录像,激发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端午节到了,在这一天我们会看到划龙舟比赛,划龙舟的叔叔们是怎么划龙舟的呢?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绕过这座小山划过桥”。

三、出示鼓,讲解它的作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1、引导语:为了让动作更整齐、有力,我们需要鼓的帮助,鼓的节奏会增强歌曲的韵律,带领人们更整齐地划船,从而使船划得更快。

2、教师运用小鼓敲出节奏再次演唱,引导幼儿手持报纸卷成的小棍子做一前一后用力划船的动作,再次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3、适当调整鼓点的速度,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注意歌声要雄壮有力。

四、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表演。

1、引导幼儿将座位摆成纵队,尝试边唱边表演。

2、慢速弹奏音乐,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划船,并在划船结束后听音乐休息,注意动静交替。

五、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大胆随乐表现,感受集体整齐划一的动作和你追我赶的围,体验唱唱、玩玩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4

设计意图

幼儿能在画面中阅读到他们熟知的事物,所以那些具有明显生活特征的画总使它们流连。注明画家马蒂斯的《金鱼》中灵动的金鱼、丰富的背景、强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儿。幼儿纷纷述说喜欢的理由,于是,“自由”“激动”“漂亮”“悠闲”等词汇从幼儿口中迸发。可当我询问幼儿从画面中哪里可以看到“自由”“激动”时,他们却难以应答。显然,幼儿对画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觉、喜欢却难以表达。

为此,我将本次欣赏活动的重点放在感受作品的色彩上。由完整和充分地感受作品的色彩美开始,通过“替换背景色”和“让绿变成一色”两个小课件来帮助幼儿深入感受画家马蒂斯运用色彩的能力。习作环节则提供多种材料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的形式美,亲身体验色彩的对比、和谐等视觉审美因素,感受色彩美的形式,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画家马蒂斯的绘画风格。

2、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现画家运用色彩的独特性,大胆表述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教具:张贴画《金鱼》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两幅按比例缩小);赏画配乐三首;感受色彩层次变化的课件。

2、学具:背景替换软片夹(人手一份);习作用具(实景构图用物、各色彩纸、粘胶、水粉颜料、画架、砂皮纸等)。

3、对作品《金鱼》及画家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欣赏作品中色彩的运用

(一)出示作品,引发欣赏的兴趣

1、还记得这幅画吗?每次看这幅画,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2、作品中的金鱼为什么这样招人喜爱?用红色画小鱼让小鱼看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鲜艳的颜色总让人感到激动和快乐,这些鲜艳的颜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里,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设计思路:第一次看这幅画总会被画面中央的金鱼吸引。画家独特的用色方法:用鲜艳

大班艺术活动

的红色使《金鱼》主题鲜明。因此,我就顺应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金鱼开始,让幼儿体会鲜艳色彩带给人的感受,使之后关于色彩运用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观赏作品,发现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

1、你看到那些鲜艳的颜色了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小结与过渡:热烈的红、明亮的黄、浓艳的绿都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它们碰在一起就像三个野小子一样火爆,给人吵闹的感觉。可是,在这幅画里它们却显得平静而轻松,画家用了什么办法呢?

3、教师随后质疑:黑色真有这样的力量吗?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幼儿自由选择背景色插入《金鱼》原作背景替换软片夹中,将自己选择替换背景色后的作品与原作放在一起比较,体会和感受其不同。)

4、请幼儿说说选择这些背景色的理由。

5、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颜色的,画家也是这样做的。看看在黄色、蓝色背景上的小鱼与绿叶,再看看画家在黑色背景上小鱼与绿叶,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6、教师小结:黑色是暗和深的颜色,所以能衬托出红色和绿色的亮丽。画家马蒂斯就是这样运用色彩的。

7、这幅画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种颜色?你在画上找到哪些绿色?

8、如果这幅画只用一种绿,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来玩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9、只用一种绿色的画面和马蒂斯画的有不同深浅的绿色画面,有什么不同?

10、教师小结:画面上的绿色有了深深浅浅的层次变化,画面就会显得丰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么多漂亮的颜色被画家巧妙地涂到画布上,你喜欢他的涂色方法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疑惑来提问,并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交换观点。如有的幼儿觉得画面中有许多地方颜色没有涂满,露出小白点;而有的幼儿认为没涂满颜色的栏杆远远看去有光线闪烁的感觉……)

12、小结与过渡:我们找到了藏在《金鱼》这幅画里运用色彩的方法,马蒂斯的画里还有很多这样运用色彩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设计思路: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不要打扰幼儿,让他们边看边思考。利用“背景替换软片夹”这一教具让幼儿随意将自己喜欢的背景色替换在作品上,让色彩的对比效果直观地呈现,通过对比让幼儿看懂、看出马蒂斯运用对比色彩的高明之处。游戏“让绿变成一色”让幼儿感受到色彩层次变化的效果。这些巧妙的教具和学具能让幼儿看懂和理解画家

大班艺术活动的表现手法,使幼儿觉得画家和自己并不遥远,让幼儿对作品产生亲切感。这是教师在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画家作品凝练抽象之间搭设的具体形象的阶梯,以让幼儿对画家作品的效果、手法都能看得到、看得明白。】

二、比较作品,感受画家的风格

(一)教师边演示PPT,边介绍画家马蒂斯

1、播放PPT1:他就是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师”。他喜欢画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他的画中有鲜艳的颜色。它能让这些像野马一样奔腾的颜色在他的画中有秩序地出现。

2、播放PPT2:《红色和谐》里红色的墙,红色的桌子、红色的椅子、绿色的窗。强烈的色彩对比被黄色的窗框和黑蓝色的花纹缓冲,显得优雅而快乐。

3、播放PPT3:《国王的忧思》里红、黄、蓝、绿大大小小的色块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感觉鲜艳夺目又和谐。

4、播放PPT4:《有玉兰花的静物》里红色和绿色有着很多的深浅变化,镜子的架子从深红到浅红到白色。每一片玉兰花都从深绿到浅绿。所以,平面的东西看上去就成立体的了。

5、播放PPT5~6:画家这样的用色本领可不是生来就有的,马蒂斯非常刻苦地练习画画。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的时间除了睡觉都在画画,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时,他就剪纸贴画,《国王的忧思》就是他老年时期的作品。在他虚弱生病卧床时,他就让人把画画的碳棒绑在钓鱼竿上,他在墙壁上画画。他说:他的一生都没有感到过寂寞,因为一直有画陪伴着他,它是幸福而快乐的!

(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画家马蒂斯

1、你们喜欢他吗?

(幼儿表达自己喜欢马蒂斯的理由。)

2、教师小结:一个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会很幸福。

【设计思路:播放PPT能拓展幼儿对画家马蒂斯的欣赏视野,真个过程要与幼儿互动完成。幼儿熟悉的作品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于他们不了解的内容要要求他们认真倾听。马蒂斯的执着也能让幼儿惊叹,由此可以让他们明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

三、表达表现,大胆运用色彩

幼儿使用材料进行习作,尝试做大师。

(一)、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想尝试做色彩大师吗?试一试吧。

(二)、幼儿自主选择撕纸临摹、色彩创意、实物构景等不同内容进行自由表达。

(三)、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对画家马蒂斯运用色彩经验感知的经验迁移。

大班艺术活动

(四)、幼儿在不断尝试中丰富对颜色对比效果运用的经验。

【设计思路:之前的欣赏让幼儿发现和体会了画家创作《金鱼》时所用的色彩表达方式,这些都在幼儿的心中凝聚成属于自我的“像”。进入习作环节后,幼儿需要将之前理解的、体会的、感受的、发现的都融入自己的表达、练习中,这样的创作极富挑战,能让幼儿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自我的艺术智慧来解决问题。】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郊游时快乐的心情。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有外出郊游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郊游》、风景区图片、图谱、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歌曲情景,导入活动。

师:“我们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的,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看吧”

2.幼儿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师:“看,我们来到了哪里?”(紫金公园)

(2)师:“公园里有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走,我们继续出发吧!”

【评析】:

活动开始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同时,教师在郊游中出示家乡本地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图片,使活动更加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3.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师幼学唱歌曲

(2)完整唱一遍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完整的将这首歌再唱一遍吧。”

【评析】:

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打破以往出示图谱一句一句教、幼儿一句一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过到家乡的各个风景区去“旅游”的形式,轻松自然地让幼儿将歌曲哼唱出来。同时教师能引导幼儿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部分,抛出问题:“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唱,还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儿,让幼儿更加自主地学习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让幼儿自由表现。

(1)幼幼互动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好听得声音来表现我们愉快的心情,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我们的快乐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下去指导)

(2)请个别幼儿表现

【评析】:

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唱,更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把郊游当中喜悦、愉快的情绪带入歌曲中,真正依据《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训练”,而是强调艺术教育的“感受与表现”。

5.游戏《音乐动车》

(1)师:“除了上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比较远的地方有哪里呢?”

(2)教师示范游戏,第一遍游戏。

(3)第二遍游戏

(4)第三遍游戏

6.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

【评析】:

活动把郊游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最后教师扮演动车长,以“点兵点将”的形式,边唱边邀请幼儿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去郊游,同时要求唱得好的幼儿才能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与演唱的兴趣,最后让部分幼儿扮演动车长再次进行演唱与游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1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