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
欧洲的古典音乐是在中世纪的伊利莎白时期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
2、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火车快飞》、录音机。
2、节奏卡(红卡和黄卡)。
3、打击乐器一到两种
活动过程:
1、感知两种节奏。
(1)教师打节奏让幼儿分辨并模仿。
老师:带来两种节奏型,请小朋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区别)
(教师拍节奏)分别出示两种节奏卡命名红色卡和黄色卡。
(2)集体跟着关老师拍出来。(红卡没有付点,黄卡上有附点)。(老师再示范请幼儿模仿)
2、欣赏乐曲录音,熟悉旋律,感受节拍,并随音乐拍打节拍。
(1)师:关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打节拍(拍手、拍肩、跺脚)。
(2)提问:“请听听黄卡的节奏在哪里?”(强调黄卡节奏)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当听到黄卡节奏时拍出来。”
(注:前面的歌词不拍,到有附点即黄卡节奏时拍。)
师:“再听一遍,出现黄卡节奏时歌词唱了什么?”
(3)听老师用乐器拍打的节奏进行小跑步的。当听到节奏的变换时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两两结伴,乐器停止,快速静止不动。
3、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游戏:教师介绍“做火车”的方法,幼儿随音乐练习:
师:“玩游戏是有规则的,请你听好规则:全体幼儿排成8列纵队,第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两臂屈肘,两手握拳放在身体两侧,后面的幼儿用双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做车厢。在音乐节奏变换时,原来做火车头和第一节车厢的幼儿迅速举起双臂搭成山洞,给其它火车通过。音乐停,火车停。”
(1)、教师与三名幼儿做音乐游戏,其他幼儿观摩了解玩法。
(2)、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游戏。
(3)、男、女幼儿分别一队,跟随音乐做游戏。
(4)、听音乐排成纵队成一列火车离开。
活动反思:
1、在进行节奏的区分时,教师本身没有很好的将节奏拍对,使得幼儿对音乐没有“吃透”,这也对后面的过程进行有一定的影响。
2、本次活动的音乐偏快,可以提前减慢,老师在唱谱时也可以简化,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由于之前的节奏区分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听到节奏的变换时幼儿第一次能够按要求变化,节奏再次变换时幼儿情绪仍在游戏中而忘记变换,只有少部分幼儿按要求进行。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优美,能听出乐曲的段落。
2、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孔雀头饰15个,葫芦丝一个,图谱, 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美丽的傣族是小孔雀的家,它们最爱美,常常到小河边梳妆打扮。一天,一群美丽的小孔雀趁着月光,漫步在小河边的凤尾竹下,它们互相整理着羽毛,微风吹过,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摆,小孔雀看见了,会干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中来找答案吧。
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小孔雀在干什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
2、欣赏音乐第二遍,幼儿感受三拍子。
3、欣赏音乐第三遍,教师演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段落。
4、欣赏音乐第四遍,要求幼儿能在每句末做一孔雀造型。
5、欣赏音乐第五遍,要求幼儿能准确地听出在那里做造型。
6、欣赏音乐第六遍,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三、结束活动
1、告诉幼儿的乐曲名字。
2、出示葫芦丝,告诉幼儿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
3、带幼儿到室外去吹葫芦丝。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顺利地展示了这节课。从准备到上课,这是个提高自我的过程,例如写详案,把小朋友可能说的话也写出来,把所有联接语都写了出来,这样就能更流畅地进行教学。其次,通过几次试上,让自己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上完,都有很大的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上课,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3
活动目标
1 愿意参与小猪盖房子的创编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2 探索搭建不同房子的肢体动作,并在音乐的伴随下生动地表现。
3 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4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2 物质材料准备:图谱9张,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图片和头饰若干,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进行曲片段,放松音乐,教师用于评价的小道具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小猪图片,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分别盖了什么房子?
幼:故事里有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猪小弟盖了砖房子,猪老二盖了木房子,猪老大盖了草房子。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小猪盖房子好不好?你们愿意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并在音乐伴随下整理幼儿的动作
1 引导幼儿创编盖房子的动作。
师:你们最想盖什么房子?
幼:砖房子。
师:盖砖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样盖砖房子?你们愿不愿意做给大家看一看呢?
(1)幼儿创编盖砖房子的动作。
(2)教师出示图谱整理幼儿的动作。
师:老师在你们想的动作里面选了三个最有趣的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动作?
幼:搬砖头、抹水泥、搭砖头。(幼儿边看图模仿)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快乐小猪盖房子”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盖房子吧!
2 引导幼儿发现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师:我们给小猪盖了间结结实实的房子,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两张图片上的动作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后面的音乐和开始的音乐是一样的,所以动作也是一样的。
师:你们同意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陈贤俊小朋友说的是否正确。
小结:哦,原来音乐重复的地方,动作也就重复了一遍。
3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盖木房的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要帮谁盖房子?
幼:猪老二。
师:那盖木房子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怎么样盖呢?
幼:木头、锤子、钉子、铁丝……
师:有哪些动作可以来表现盖木房子?
幼儿创编,教师提炼三个动作,引导幼儿伴随音乐一起盖木房,
4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盖草房的动作。
师:猪老大是用什么盖房子的?怎么盖草房子呢?有哪些动作可以来表现盖草房子?
幼儿创编,教师提炼三个动作来盖草房子。
三、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完成
1 幼儿按意愿分组。
师:下面我们分三组,每组六个人,分别来帮三只小猪盖漂亮的房子,谁愿意来盖草房子?谁愿意来盖木房子?谁愿意来盖砖房子?(发头饰)
2 幼儿对照图谱分组练习。
师:我们看看草房在哪里?木头房子在哪里?砖头房子在哪里?
师:请小朋友们各就各位,我们准备盖房子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放音乐,幼儿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分组表演。幼儿评价。
师:你们的房子盖完了没?哪一组愿意来盖给其他小组看一看呢?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表演得最好?为什么?
4 小结:原来表演得好的小秘密是,动作整齐、优美、表情生动。
5 幼儿再次表演,邀请客人老师评价。
师:那你们想不想再来一次,这次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当评委,等会儿哪一组表演得好,评委老师就会把手中的花送给他们。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得更好?
(三组幼儿同时表演)
师:各位评委老师,你们觉得小朋友们表演得好不好呀?
师:那你们觉得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得最好就将手中的花送给他们。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猪们盖了三间房子,高不高兴呀?你们觉得累吗?那我们擦擦汗,捶捶背!
教师带幼儿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放松……
活动反思
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4
活动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熟悉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过程中,体验歌唱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图卡(雨点、彩虹、问号)
2、幼儿绘画用的小纸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二个朋友,是谁呀?”(彩虹、雨滴)
二、初步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彩虹会唱歌(师唱,幼儿跟唱)
2、雨滴会跳舞,它一个人跳舞有劲吗?(出示其他三种颜色的雨滴)它从天上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师边唱边指图,幼儿跟唱,最后一个绿色的雨滴变慢)
3、老师还有许多图片(边跟琴唱边出示)
4、谁知道小问号表示什么意思?(老师唱问的,幼儿唱滴答。)
5、老师指图完整唱的和幼儿一起唱。
6、老师下来听听看,不指图能唱吗?
三、以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1、小雨点到底在哪里跳舞呢?
2、请你用椅子下的纸和笔,把跳舞的地方画下来,老师唱完三遍要画好,每人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
3、张帖幼儿的画,引导幼儿一起看看、讲讲。
4、选四张贴在问号后面,一起唱一遍。
5、老师问,幼儿答(以唱的形式)
6、请所有客人老师一起合作唱
四、结束延伸
师:“我们回去再把其他的也编到歌里去一起唱唱,好吗?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歌,都愿意大胆地唱、大胆地表现自己。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5
活动背景:
苏霍姆斯基说:“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手段。”我爱音乐,幼儿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发现美,产生愉悦的心情。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间听见幼儿在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再仔细一听,他们把歌曲中的内容改掉了,换上了别的小动物还一边做动作,非常开心。我就在想,何不为幼儿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去唱、去跳、去创编呢?对于打班幼儿来说,他们非常喜欢比赛的游戏形式,可不可以把这种比赛形式用于音乐仿编活动中来呢?于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构思,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仿编活动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体验比赛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头;图二、两只小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图三、两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图四、两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图五、两只熊猫,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幼儿表演)
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五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组队员来个比赛,听听哪组唱的最好并请老虎大王来为优胜对发奖。记住,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4)、幼儿与老师、老虎大王一起评出优胜对,并边唱该对编的歌边发奖。
5、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老虎大王听了可真开心,直夸我们大三班小朋友聪明。它想为我们开个舞会,小动物都赶来参加了,你们开心吗?你可以邀请小动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让我们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活动开始以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玩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到了森林后一定会有许多小动物出来欢迎我们的,所以在这儿我把与小动物打招呼设计成了练声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十分开心,与小动物(老师扮演)的互动较好,接着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大老虎这个角色,从唱关于老虎的歌曲过渡到老虎布置任务,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歌曲,最后评出优胜队,都围绕情境展开活动。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他们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学习很适合幼儿也便于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较强,用小组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进行仿编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团结精神。总的来说,幼儿对该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运用电化教学,创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动物制作成动画,小朋友一定会更感兴趣,效果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