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儿教案 >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

时间: 新华 小班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怎么写出优秀的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这里给大家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1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结构,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欢快、跳跃。

2、尝试运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体验多形式歌唱活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结构与内容

1、倾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今天何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去年的少儿原创歌曲比赛中获得了金奖,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尝试用拍手、跺脚打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学习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节奏ⅩⅩⅩⅩⅩ,引导幼儿数一数拍手一边

3)简单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时爸爸妈妈在我们耳边的唠叨,都是爱我们的表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倾听录音,寻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导幼儿听见一个做一个动作,并在心里面数好。

4、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教师一边演唱一边贴节奏卡,帮助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演唱结束后也提同样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歌词图片,并按歌曲节奏摆放,重点学习爸爸、妈妈的话。

5、播放录音,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对歌曲

二、尝试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巩固对节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师提问,引出身体乐器,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标记,每次幼儿提出、出示相应标记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别是用嘴唇和舌头发音的作为重点练习,并提示用了这个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选择一种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选用嘴巴和舌头,可以先单独练习一句)

3、选择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运用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2)个别展示并带着大家我们试试

3)集体演奏(两遍)

三、尝试两人合作演奏(用一种动作、两种动作都可以)

1、幼儿两两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2、两两展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集体运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歌曲,考虑到幼儿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先请幼儿欣赏歌曲视频,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实践证明,观察的&39;仔细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义,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角色。

接着请孩子分句倾听每个角色说的话,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话都能很快地学说,也发现了该歌曲的说唱特点。整个活动中孩子说的话是难点,孩子们听了以后说不完整,需要教师的讲解,既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又要概括的言简意赅。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能够有节奏地说,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行反复的听和说的练习,当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样,从拍手打节奏说——配上圆舞板打节奏说——配上琴声说。

解决难点之后,孩子看着图谱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说唱出来了,通过数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会教育话题,引导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喜欢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2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积极参与游戏,跟随音乐大胆地表演动作。

3、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动作创编。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游戏。

难点:扮演的角色和动作要一致,按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光盘《小花猫和小耗子》《小老鼠,上灯台》;小猫、老鼠的头饰若干。

知识准备:听过并会唱《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围坐成圆圈,进行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猫》。

二、展开。

1、出示手偶小猫和小老鼠,激发幼儿兴趣,请幼儿欣赏手偶表演《小花猫和小耗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吧,名字叫《小花猫和小耗子》教师操作手偶小猫、小老鼠,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请幼儿听录音欣赏歌曲1—2遍,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打节奏学歌词,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添加相应的动作。

3、学习玩法,幼儿游戏。

(1)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随音乐做动作。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分角色戴头饰跟随音乐反复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愉悦感。

4、教师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5、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按节奏做动作。

三、结束。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反思:

《小花猫和小老鼠》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墨阳,符合儿童的生活视觉,附点节奏的反复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泼的情趣。

对于这课的导入我运用的是让孩子们先回忆另一个儿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再引出今天小花猫和小老鼠又发生了一个新的故事,让我们学习一下。

1、体验感知法

因为这节课主题是小老鼠和小花猫发生的故事,接着我想让学生们更能好好体会到小老鼠的神态,于是想让他们多模仿小老鼠的样子,学一学小老鼠叫的声音,并且要知道小老鼠是胆小,所以它的声音要轻一点,便于后面演唱歌曲时要区分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强弱对比。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新课教授

先展示旋律节奏,让学生逐步会演唱,然后再出事整首歌曲的歌谱,最后在让他们轻声加入歌词演唱,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4、加入乐器

歌曲中有休止符。所以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加入了乐器,一是为了提示学生休止符的出现,二是能让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积极地去听这个音乐。

5、拓展

在歌曲最后为学生送上一首钢琴曲《小狗圆舞曲》让学生们体验不同动物所带来的不同音乐特点。

本节课学生们大部分很认真的在学习,但是极个别的同学有点调皮,我没有好好的管教,在今后的课堂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动态,及时提醒,还一个就是整节课的流程还不是太流畅,应该多加练习,也多谢各位听课老师的指导及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活动准备

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

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

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

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

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

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

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1、初次替换歌词演唱。

提问:小猪请来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看看有谁来了?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

我们先来请小狗吧!怎么唱呢?

2、替换歌词“小狗”“小猫”“小兔”。

五、自然结束

吃饱了,猪妈妈带领小猪去散步。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4

一、教学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二、活动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流程

1、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2、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①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四、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五、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六、活动反思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5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

2.课件-音乐《HowluckyIam!(我多幸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凸眼睛,阔嘴巴,尾马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金鱼)

二、展开

1.课件声音:叹气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知道是谁在叹气吗?

2.课件-照片:金鱼

(1)奥!原来是金鱼呀,它为什么叹气呢?

(引导幼儿说出,一条小鱼孤孤单单)教师: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2)你想帮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

(引导幼儿说出,找个好朋友)课件-照片:两条金鱼我们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它们会怎样呢?(教师动作:摇尾,点头)教师: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我们再帮小雨找朋友好吗?

课件--照片:许多小金鱼

(1)又来了几条小金鱼呀?(许多)

(2)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4.欣赏儿歌《小金鱼》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小金鱼的儿歌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学接儿歌下半句。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5.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

(教师可演示课件,配合幼儿朗诵)

三、结束

请幼儿扮演小金鱼,伴随音乐《HowluckyIam!(我多幸运)》表演,自然结束。

【附】 小金鱼(儿歌)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功夫拳”三段音乐不同的风格、理解音乐特征。

2、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和图谱模仿、创编动物功夫拳。

3、愿意积极参与表演功夫拳。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目标】

1、感知“功夫拳”三段音乐不同的风格、理解音乐特征。

2、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和图谱模仿、创编动物功夫拳。

3、愿意积极参与表演功夫拳。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借助课件初步感知音乐,激发兴趣。

师:看过《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吗?有这么一段音乐,和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有关,一起来听一听。

师:听了刚才这段音乐,你觉得哪些动物来了?

二、分段欣赏音乐,看秘笈学打虎拳、蛇拳,大胆创编功夫熊猫拳。

1、学打虎拳。

(1)初步感知音乐。

(2)自由尝试打虎拳。

(3)看功夫秘笈,学打虎拳。

(4)听音乐看秘笈打虎拳。

2、学打蛇拳。

(1)跟音乐自由学蛇游动。师:第二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看功夫秘笈,学打蛇拳。

(3)听音乐打蛇拳。

3、大胆创编动作,学打功夫熊猫拳。

(1)听音乐创编熊猫拳。师:最后出场的是谁呀?

(2)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用白板记录秘笈图。

师:熊猫想请你们帮它设计一套秘笈,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3)跟着音乐打熊猫拳。

三、完整表演《功夫拳》。

1、播放音乐,完整表演《功夫拳》。

师:现在这三套功夫秘笈我们都会了,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拳吧,注意听清音乐哦。

2、有表情地完整表演《功夫拳》。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7

一、设计意图

孩子关注各国民族文化,因此,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西班牙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斗牛舞。孩子们乐于合作,因此,通过创编双人舞的形式让孩子协商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在学习斗牛舞的基础上尝试大胆创编双人舞,了解双人舞中动静、高低、进退的变化特点。

2、体会和感受各地民族舞蹈的情境。

三、活动准备

1、对中国、韩国、日本这几个亚洲国家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对西班牙的风俗文化有粗浅接触。

2、《卡门序曲》磁带和配有《卡门序曲》的西班牙斗牛视频资料,要求是斗牛和斗牛舞交替的画面。

3、斗牛士的斗篷、扮演牛的牛头等道具。

4、日本舞《樱花》、朝鲜舞《大长今》、汉族舞《步步高》以及各国民族服装、国旗的课件PPT和视频资料。

四、活动过程

(一)民族歌舞对对碰。

——了解不同国家民族舞蹈的音乐、动作和服装特点,互相交流经验+o

(1)提问:世界是个大家庭,你最喜欢哪个国家?为什么?

(2)出示中、日、韩三国的国旗(课件PPT),提问:这是什么国家的国旗?(三)播放三个舞蹈片段,分别为日本舞《樱花》、朝鲜舞《大长今》和汉族舞《步囊高》,提问:这三段舞蹈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舞蹈?

——孩子可能会围绕着音乐特征、服装、舞蹈动作等来回答,所以教师可以再细致一些。

活动中:

教师的追问有:

这是什么国家的舞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日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背一个福袋?

韩国的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是几拍子的?

《步步高》里你听到哪些乐器?(二胡、笛子、扬琴等民族乐器)

(二)听听说说聊音乐。

一孩子体验《斗牛士》强劲有力、节奏鲜明的音乐,创编相应特征的斗牛舞动作。

(1)听音乐《卡门序曲》:刚才你们看到的都是我们亚洲国家的民族舞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得远一点,走进欧洲的一个国家,去看看那里的民族舞蹈是怎样的。先来听一段音乐。

活动中:

孩子们对乐曲有了认知后,教师可以从音乐素养方面加以提问,进行欣赏分析。

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这段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

听上去可能是在干什么?

你会想到些什么动作?

(2)提问:哪个国家的舞蹈会用这样节奏强烈、充满力度的音乐呢?

(3)教师出示西班牙的国旗:对了,是西班牙的民族舞蹈。可到底是西班牙的什么舞呢?根据活动前对西班牙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孩子可能会说出是斗牛舞。

(4)播放配有《卡门序曲》的西班牙斗牛士斗牛视频,组织讨论:为什么西班牙会有风俗呢?

(5)介绍斗牛舞的由来。

从前在西班牙有一个长着牛脸的怪兽,每年都要出来伤害无辜的孩子,人们都非常怕他。有个年轻人发誓一定要消灭这头长着牛脸的怪兽,于是他带着一件色彩鲜艳的斗篷进入了怪兽住的迷宫里。他们战斗了很久,一直打到了悬崖边,突然年轻人从背后把斗篷遮在自己身前。牛脸怪兽一看到颜色鲜艳、不停抖动的东西就会发狂、兴奋,于是它朝年轻人冲了过去,眼看年轻人就要摔下悬崖,他冷静地把手中的斗篷向旁边一让,怪兽立刻摔下了悬崖。从那以后,人们给这个年轻人取了个名字叫“斗牛士”o在西班牙,“斗牛士”的意思就是“最勇敢的人”雷来为了纪念这个年轻人,西班牙把“斗牛”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每年都会举行比赛,斗牛舞也成了他们最有特色的民族舞蹈。

(6)播放斗牛和斗牛舞交替的视频资料,幼儿欣赏c

(三)风姿飒爽斗牛舞。

一跟着节奏刨编双人斗牛舞的动作,体验双人合作造型的动静、高低、进退变化。

(1)播放《卡门序曲》:我们来编斗牛舞的动作,谁来试试看?

请个别幼儿试一试,说说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大家学一学,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

活动中:

师:谁来试试看?(鼓励幼儿大胆上前表演)

师:这是在干什么呀?我们也来做一下。

(2)教师小结并提新的要求:斗牛士的动作要有力度和节奏感,如果我们要跳双人斗牛舞,一个人做斗牛士,一个人做牛,你们会怎样编呢?那里有一些道具,领会了两人合作的意图,便找寻同伴合作创编。

(3)播放《卡门序曲》,孩子跟着音乐进行创编。

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模仿、讨论来进行动作的解析:他们的动作好在什么地方?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8

【教材分析】

模仿成人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大鞋小鞋》这首歌曲的主要特征是前后两段在速度和力度有变化,主要是因为穿爸爸的鞋子和宝宝的鞋子时产生的鲜明声音对比。大班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中“能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体动作大胆地、有节奏地随意表现出来。学习基本的踮步,踢踏步”,因此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在感受两种不同音乐中表演,在表演的情境中满足他们的需要,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掌握踮步走、踢踏步的动作,能随音乐有节奏的舞蹈游戏。

2.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的创编动作,有表情的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一同舞蹈、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提前学唱歌曲,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彩环。

【活动过程】

1.唱《大鞋小鞋》歌曲,回忆歌曲内容。

2.学一学,引导幼儿掌握基本步伐。

(1)学习踢踏步。

①提问:小朋友,在歌曲里穿上爸爸的`大鞋是怎样的?引导幼儿通过拍手、跺脚的方式,掌握动作的节奏。

②教师示范动作:看看我穿上爸爸的大鞋是怎样的。

③幼儿通过练习掌握动作。重点帮助幼儿掌握两脚间重心的移动。

(2)学习踮步走。

①提问:穿上娃娃的小鞋是怎样的?走起路来是什么样的?

②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幼儿围成圆圈练习向前、向后、转圈的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1)完整播放歌曲。

提问:还可以用哪些动作进行表演?

(2)幼儿随音乐边演边唱。

(3)师幼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①引导幼儿进行舞蹈,教师针对幼儿舞蹈中的问题进行示范指导。

②幼儿面对面进行舞蹈,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舞蹈时的交流,及动作的整齐到位。

4.引导幼儿在舞蹈基础上进行游戏。

(1)教师交代游戏玩法。

在舞蹈结束后,孩子们进行3次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胜者原地不动,输了的从队员的后面跑到队尾,其他队员随之调整位置,舞蹈继续开始。

(2)请一组幼儿进行尝试,幼儿集体进行练习,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引导。

(3)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音乐进行舞蹈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9

设计意图:

《小乌龟爬呀爬》是小班小朋友比较喜欢和感兴趣的爬行小动物,所以,设计了一节综合活动,整合了科学、健康、音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音乐游戏的从不同方向培养孩子对爬行的兴趣,以及根据音乐节奏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练习乌龟的动作,体会爬行的快乐。

3、能根据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乌龟爬行动作,体会爬行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根据节奏快慢迅速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音乐、铃鼓、图片、二次自制彩色乌龟壳、狐狸头饰、草地。

活动过程:

1、师幼互问早上好,以围坐形式,用音乐的方式进行问好。

2、组织小朋友站队,排火车,开火车去草地上玩,好朋友小乌龟在草地上等着小朋友呢!

3、组织小朋友围坐,今天来玩一节和好朋友小乌龟有关系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开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乌龟。

4、引导小朋友先看看小乌龟。

5、启发式进行提问:你们看看小乌龟可爱吗?喜欢吗?你们知道小乌龟喜欢吃什么?老师告诉你们,小乌龟喜欢吃小鱼,下虾,肉肉,水果,蔬菜,可是,我们家里养的小乌龟呀就喜欢吃乌龟食,水果和蔬菜和肉肉,在大海里生长的乌龟呀,就可以每天吃到新鲜的小鱼,小虾。老师在告诉你们呀,为什么这几天老师没有喂小乌龟吃东西呢。只是换换水,因为,小乌龟进入冬天就开始冬眠了,什么都不吃了,开始睡觉,只需要帮乌龟换换水就可以了。大大的乌龟看圈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了

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哦,小朋友会爬吗?来快来学一学呀。

乌龟还有一项本领就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呀,就会把头和腿都缩进乌龟壳里,小朋友在学一学遇到危险的乌龟的样子。点评,都很好!

6、教师分别说慢,快的儿歌组织幼儿进行慢、快爬的练习。

7、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分别感受音乐的慢快。(慢的音乐拍手、快的音乐拍腿)。

8、玩音乐游戏:狐狸和乌龟有序的给小朋友带上漂亮的彩色乌龟壳,告诉小朋友危险就是狐狸,狐狸听说幼儿园里小乌龟可好吃啦,所以就要吃你们,但是呀,老师的身边就是安全的地方,当音乐慢慢响起的时候,小朋友就怕慢一些,当音乐快乐,小朋友就爬的快一些,当狐狸来了,小朋友就快速的爬到老师的身边就安全啦。让狐狸给抓住的小乌龟呀就要给狐狸唱歌才能解救。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活动室里动物角饲养的小乌龟是幼儿每天接触的好伙伴,也是她们的最爱,很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喜欢围在哪里观察小乌龟,并模仿其爬行,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差,动作不够平稳,灵活和协调,思维活动具有具体的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中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产生兴趣,并结合《指南》中三周岁的发展目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供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我尝试将运动领域的内容与其它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利用观察法、模仿法、情景法、游戏法等教学手段组织本次活动,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运动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幼儿体验模仿参加小乌龟爬行的乐趣,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发育等问题。

本节活动的重点让幼儿练习了乌龟爬行动作,并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幼儿们在教学活动当中,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的模仿,积极地参与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情景和游戏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回顾反思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幼儿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正确运用方法,在活动中加入创新意识,敢于尝试就一定会成功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10

教学理论依据:

乐器表演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中,5—6岁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衡量目标是,幼儿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在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因此来说,跟音乐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并且能分声部合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不是件难事。用一种乐器进行独立演奏对大班孩子来说是可以做到的,用三种乐器进行合奏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并不是不能完成,这需要孩子手、眼、脑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更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去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教师手势的基础上,能根据指挥做出相应的反应。

2、在熟悉图谱的基础上,能用三种打击乐器分声部合奏。

3、能协调一致合作表演,感受分声部合奏的演奏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串铃、单响筒、铃鼓等若干;PPT课件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乐器协调一致地分声部为音乐进行完整演奏。

教学难点:1、能较熟练地打出附点节奏“×.__×│”;

2、能较完整地分声部合奏。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幼儿听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进入活动室(椅子自然分成三组),老师带领幼儿玩游戏《神奇的手势》。

二、活动开始。欣赏音乐,听辨歌词,进行分声部表演唱。

1、欣赏音乐,听辨歌词。

歌曲中说了什么?(播放PPT验证歌词)。

2、集体表演唱,熟悉歌曲。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唱(可加入相应动作)。

3、分声部表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表演唱。

二、分别选用不同乐器看图谱练习节奏型,尝试为歌曲伴奏。

1、认识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着重练习“×.__×│”。

PPT出示“0=停、×=走、__=跑、×.×=绊了一下”节奏型,老师讲解示范。

2、PPT出示各种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

分别出示不同节奏型,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3、看演示,认识乐器,分组练习。

①、逐一出示乐器,介绍名称并进行该乐器的演奏示范和安全提示。

②、请幼儿排队取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根据乐器类别重新分组坐好。

三、看图谱,进行合奏。

1、幼儿听音乐,尝试演奏,教师指导。

2、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进行合奏。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附:《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及图谱

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

1=F2/4

(6.666│3555│1333│222│10)│511│353│(353535│353)│

小桌子谁擦的?

522│522│(232323│522)│

小椅子谁摆的?

111│61│456│5—│一

排排手绢谁洗的?

6.666│35│20__│1-│

一件一件好事谁做的?

(6.666│3555│1333│222│10)│5.111│511│3.555│355│

(甲组)你不说呀我不说,(乙组)你不说呀我不说,

664│20│5050│1-│

(齐)大家看了笑呵呵。

5.111│511│3.555│355│

(甲组)学习雷锋好榜样,(乙组)学习雷锋好榜样,

664│20│5050│122│10│×0‖

(齐)幼儿园里,好事多,好事多,

嗨!幼儿园里好事多(图谱)

教学反思:

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将歌曲内容、节奏型图谱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幼儿。

2、通过视觉参与(看图谱)、运动觉参与(拍手节奏练习)、听觉和触觉参与(带乐器节奏练习)等多感官参与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和强化对歌曲及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由齐奏到分声部集体演奏,使幼儿感受分声部合奏的音乐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篇11

活动目标

1、唱准歌曲旋律,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

2、迁移知识经验,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3、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歌唱,表达唱"家"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诗歌、想象画"家"的仿编经验。

2、人手一张纸和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在《小手歌》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感受歌曲《家》的旋律与节拍

1、倾听乐曲旋律和节拍。

2、随音乐拍出新曲节拍。

3、表现乐曲的连贯与跳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理解和记忆歌词。

3、整首学唱。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看图边唱歌。

4、有表情地歌唱。

四、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五、复习活动

六、《幸福拍手歌》

在乐曲伴奏下,继续创编新词,并边唱边走做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音乐(通用11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