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心得范文 >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

时间: 新华 心得范文

写心得要记录自己印象深刻或者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包括重要的知识点、技能和经验等。写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因此,这里我结合自己实习的经验,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2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与学生频繁的接触中,稍有一些体会。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在学习上、思想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在学校,我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关心他们的饮食、卫生、安全。我深知,只有不断接近与学生的距离,闯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容易给学生创造学到更多东西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学生纯净的灵魂。有一些在学习上或思想上比较落后的同学也就是很多人称之为“差生”、“后进生”。这些特殊群体,往往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和我的感情最为融洽。因为,我在他们身上所发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注入的关心和爱最多。我的脑海中深深记着陶行知老先生的告诫——“人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当然,对学生的爱也不能是溺爱,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好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成绩优秀,思维活跃,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候一些同学不能很好的珍惜,有一种优越感,甚至于轻视其它同学,对这些同学流露的点滴不好的倾向,我并没有简单处理,听之任之,网开一面。“教不严,师之惰”,我不时会对这些现象敲一敲警钟,以慈父般的爱来严格要求,使他们克服自身弱点,不断进步。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3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英语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4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在工作的前几个星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课程。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学生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学生。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学生为基础,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学生。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学生,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学生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学生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学生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给学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学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学生。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5

德者,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之谓也;德育,即育德,意为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实践——让德育焕发活力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三、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四、配合——让德育之路长远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6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这样写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在我们当今社会不妨视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在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对德育教育有一点肤浅的体会和认识,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首先,我利用语文课固有的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在教学《黄继光》这一课时,通过范读课文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习黄继光叔叔为了战友的安危,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又比如在教学《劳动最有滋味》这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从而尊敬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劳动换来的钱,才花得问心无愧。在背诵课文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切实体会到“任何工作都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做好的,马马虎虎必须另做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细细,做得妥妥贴贴。再比如在教学《小珊迪》时,教育学生要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等等。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育可谓无处不在。

其次,配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获得了全校纪律卫生评比的流动红旗,当流动红旗挂在班里后,同学们都很高兴。我先是表扬了全班同学,指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清楚,虽然流动红旗挂在了班里,但是我们仍有不足之处,要戒骄戒躁,总结不足,发扬长处,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学生在取得荣誉后能及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不至于在荣誉面前迷失自己。还有一次我们班与四(2)进行拔河比赛,我班学生使足了吃奶的劲儿,手掌都被绳子磨红了,终于胜利了。在赛后的总结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在集体生活中,大家必须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儿,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前段时间学校大队部举行争“国情章、家务章”活动,我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加深对国旗、国徽、国歌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结合建国五十周年的阅兵式,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正一天天强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争“家务章”时,通过让学生观察父母一天的生活,体会到父母一天的辛劳,要学会体谅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诸如扫地洗碗、收拾房间等等,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7

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的各种违纪现象;

(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8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德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素养深刻影响着自身未来的发展。所谓德育是指:在教育阶段进行一定的素质与品德教育,进而影响个人行为的过程。

一、中专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专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社会的认知尚不成熟,排斥教师与家长给予的引导。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跟风、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这就指出,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与文字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的传播与指导。而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专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特色,让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中专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使得语文教学变得随意自然,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此特点,中专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缺乏教学的激情,致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无法开展。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深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而目前,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收效甚微,学生缺乏积极参加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三、中专语文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原因

1.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理解不深刻

学生处于叛逆期,对于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在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中专生采取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其次,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德育与教育结合起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的教育理解不深刻,致使中专生本身产生了对知识的辨别吸收,在课堂上,自主删除了德育的教育部分。

2.教师教学缺乏德育教育

中专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耐心。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只注重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品格素质方面的教育。中专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认为是一种教学额外的教育。所以,教师本身不重视德育教育,没有将德育与教育联系起来,采取了避之不提的态度。此外,语文的教学是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科目,而中专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教育对中专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学校无法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现代中专学校的竞争力,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所以,中专学校注重学生自身专业科目的学习及成绩,对于学生本身的德育教育莫不关心。学校为了完成教育部给予的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致使学校无法营造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

四、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深中专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

中专生因为处于叛逆期,对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及教师,要时刻注意中专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的教育,进一步改善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态度,使中专生逐步接受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文化,认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内在魅力,进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素质,使中专生自身的综合实力产生质的飞跃。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快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德育与教育结合

语文的教学是在传授语言文字基础上对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所以,语文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中专生通过学习语文等有关的科目,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中专生不仅可以学习我国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加自身的阅历,了解我国不一样的文化,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所以,中专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参加德育教育。此外,中专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使中专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进一步对中专生进行爱国教育,使中专生本身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另外,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授课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己亥杂诗》一文时,可以与《病梅馆记》相结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写作的特点,讲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3.重视中专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地方,所以,作为中专类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中专生属于特殊的一类学生,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很肤浅,但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中专类院校在完成教育部门给予的任务外,还要注重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中专类院校增大教学安排中德育教育的时间比例,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我国的文化,同时进行自身的品德学习,增强自身的品质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使中专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满足国家需要。

五、总结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我国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对于中专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语文文字的教学,还要注重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中专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中专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建立健全的人格。通过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使中专生成为全能型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9

推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塑造成合格的“产品”,就应该在德育工作上下工夫。

但德育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又冗繁的工程,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此必须找到突破口,学生德育工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德育工作应从“学会做真人”和“培养责任心”两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做真人”: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而真正的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基于以上原则,我主要抓住两个“基本”进行教育。

1、基本思想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可窥知:基本思想教育是学生学会做真人的基础。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日常基本思想教育:

爱国爱民教育:我主要结合历史故事和现代时事引导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爱心孝心教育:古人说“养亲必敬”,要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使父母感受到儿女时刻在关心他们的一片真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老年生活的幸福。

友爱平等教育:孟子曾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只要与人为善平等,那么社会关系就会改善,生活就会安宁,社会风气就会清新。

诚实守信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对他的信任,这是学生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

团结协作教育:“一箭易折,数箭难断”,懂得团结协作,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优势,影响个人和整个班级。

卫生习惯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养成一定的卫生习惯和保洁习惯;同时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从小事、从身边做起,进行一些诸如:回收旧电池、不焚烧污染垃圾、植树绿化等活动。

法制常规教育

调查表明:职校生违纪违法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法律知识模糊、法制意识淡薄、守法观念肤浅。要让学生不触碰这根“高压线”,就要组织学生学习跟他们密切相关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从而让学生明白触犯法律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地从源头上遏制学生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也让学生明白:如果你犯法被判了刑,那么痛苦的不只是你自己,更痛苦的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还有疼爱你的兄弟姐妹,一个美好的家庭就有可能分崩离析。

2、基本行为教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为了维护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着重抓学生的纪律教育。

上课纪律:主要强调“两个不”,即“不影响同学上课”及“不影响老师上课”,做到这两点既能到教与学的完成,学生也就养成一定的习惯,在其他场合也会有纪律观念。

课间休息纪律:主要坚持“文明”和“安静”,“文明”是指课间休息时不打闹、不喧哗、不追跑;而“安静”是指学生要利用十分钟时间,进行脑力和精力的调节,从而更好地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纪律:主要讲究“适时”(讲究合适的时间)“适地”(指合适的场地)“适量”(指合适的运动量)“健康”(指活动要健康有益)。

校外纪律:主要突出“注意身份”和“注意安全”两个方面。其实质精神分别是:“注意身份”是指学生在校外不得做与中学生形象不符的任何事情。“注意安全”是指学生在校外要注意人身安全(交通、用火、用水等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的基础支撑是良心,事实明证:有良心的人也会有正直的责任心。所以责任心的教育支点是良心的教育与培养。良心的教育与培养主要是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地通过实践和社会中实际存在事件的分析讲解来进行。

对良心的教育与培养之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对他人的责任心、对父母的责任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心。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各位同行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不可生搬硬套,真正地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把我们的学生塑造品、德、能兼备的优秀“产品”。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0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们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们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们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们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们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们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们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们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英语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教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们,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们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们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们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们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们生活,了解学生们,亲近学生们,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们教育学生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们生活中了解学生们,关心学生们,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们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教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们。教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们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们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们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们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们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们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1

这是自己第一次观摩德育实践课,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加深了自己对于德育实践课的理解。高老师的实践课环环相扣,适应了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基本上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

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作为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会以最直接的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以最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没有成年人的虚伪,他们可以直言“我和他有仇”,不愿意而且是坚决不愿意和解。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他们的心单纯到你忍心去伤害他们,想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

他们有着他们自己对人和事的感知,不要试图以为他们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比我们想象的单纯,但以此同时,他们也比我们想象的“聪明”,他们有着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感知。课堂上有一位女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会说你都喝了多少了。”每个人知道这句话,听过这句话或许很简单,但是能灵活的运用的“关于朋友的定义”上却是一种智慧,所以说孩子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我们的课堂,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小学生!

备课堂,备学生,老师只有自己有源头活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构建并不容易,它不是老师的孤掌难鸣,它是依托学生的“生命化课堂”,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不是说说,不是传说,是要落实!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2

作为高中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已经有几个春秋了,一直以来在董事长高瞻远瞩的“高贵人才”大局观念以及运筹帷幄的“高山景行”决策风范的陶冶下,鉴于自己驽钝,这期间虽说没能领悟到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多多少少积累了些许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千丝万缕,不一而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同仁们交流,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教。

谈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好似火线上的连长,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所以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既然德育工作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重视?以及如何做好呢?

在我看来,德者,智、信、仁也!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智、信、仁”三字。

一、智,就是智慧。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作为一个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管理全班60多名学生,就好比北极星,学生全都围绕着你,以你为核心。班主任如果没有智慧谋划,仅凭一双手一张嘴随意指挥任性而为,必将寸步难行,迟早会使自己焦头烂额,而且班级也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到最后不得不请辞换人。凡是走到了这个境地的班主任,都是由于没有运用智慧去管理的结果。道理说得这么高深,好像只有圣人才有这般能力了。不然,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管理经验或者法宝秘籍。在一个正规高效的管理严密的学校,上层领导早已宏观掌控、运筹帷幄,将学校的大事小事考虑周详,安排周密,到班主任这个层面只是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有效执行,让政策的效力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智慧。

举个非常简单的案例来分析,我们锦弘中学早已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夏秋两季校服,校服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认同,情感皈依。可是在校园里,我们总会发现有些特别张扬个性的学生总是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理由隔三差五的穿自己的个性衣服,这个现象或许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认同学校的文化,自觉着校服在身呢?这里就是体现德育智慧的地方了。在学校制度的要求规范层面下,面对执拗的特殊学生,则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需要进行耐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学校要让每个人穿校服,其实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和现实境况的家庭,这里面必然有富贵贫寒的悬殊,着装的不同,时尚元素的加入,衣服价格差异、华丽与朴实的截然对比,以及流行的渲染,必然会形成学生的攀比之风,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出生的不满以及自尊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同样校服下的学生就不会有差异有攀比甚至歧视,在一个公平的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把穿校服、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上升到这个层面,自然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打心里面接受,这就是有智慧的德育教育。

进入高三以来,高中部在校长室的领导指挥下,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改革。比如,一天三遍高喊励志口号、贴励志标语、激情跑操等。刚开始,这种方式或许在部分老师的心里激起了波澜,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搞形象工程。没错,表面上看,这确是形象工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因为我理解为,这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培养。这种激情文化的指导正是对董事长提出高中部“塑造一种模式”的激情学习理念的深刻解读与有力贯彻。这就是注入“精、气、神”。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一个班级,无论是哪个类别,创新班也好、普通班也罢,如果也没有凝聚力,没有贯彻好这种激情文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松散的、涣散的,成绩也是很糟糕的。

今年的高三,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理科班,据了解,这个班自从高二分班以后,每次考试都是同类班级中最差的。果然,高三摸底考试应验了这个传说,平均分与同类优秀班级相比差了25分。这个结果犹如五雷轰顶啊!接手以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个差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一段时间后,我得出结论:这个班没有凝聚力。班集体非常涣散,学生都很懒散,行为习惯非常不好。怎么办呢?我想起李校长的一句话叫:“以形定性”。先规定行为习惯、然后具体布置要求,在班级和寝室展开“标语上墙”的励志活动,不但让班级贴上横幅标语、宿舍也要贴上励志语录。每天三次大喊口号时,让班长领喊,每个人都要发出歇斯底里的声音。然后就是跑操、喊口号、整队形、选领跑。其中,跑操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培养最好的措施,要想让一个班级的成绩好起来就先要让这个班级的学生跑起来。为什么这么说?记得一次例会听校长说起跑操时讲了这么一句话,叫“脚步齐人心就齐,脚步不齐人心就不齐”,凡是口号喊得最响、脚步最齐的班级学生的荣誉感就最强,班主任的德育做的就最好;反之,亦然。除此之外,做好德育工作,在班级认真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找典型、抓典范,哪怕一点优秀的地方就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树立榜样,采取董事长所说的“找优点、只赞扬”的教育方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系列动作以后,班级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懒散习惯一扫而空。所以说,要“以形定性”、激情带动、褒扬鼓劲。让前进的帆船始终鼓满风。首先我们要的就是搞好外在的形象,让外在的形象去感染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以此来促进内在的改变。高中部现在全部执行这个理念,尤其高三的晨读晚读书声琅琅、贯彻楼宇,可谓响遏行云,这难道不是智慧的结晶吗?

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是在有形之处下功夫,在无形之中收获成果。

二、信,就是信义。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用董事长的话说:“我们都是在做善事。”既然是做善事,那就好好做,切不能做成了坏事,不能误人子弟。说这话或许听者不悦,会站出来反驳,大家天天辛苦备课上课,我怎么可能“误人子弟”呢?这不是笑话吗?其实未必。我们的老师大部分多是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么,何谓“师范”呢?语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而班主任是老师中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一个学生跟着你三年,这三年是他最美好的年龄,也是他行为规范、道德理智慢慢确立奠定的三年,所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风向标。一个班级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三年,三个春秋的耳濡目染,他的行为习惯三年以后和他的班主任会十分相似,这个班主任的脾气秉性甚至都会传染给这个班的学生。我们回想一下自己都会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行为习惯是曾经的某个班主任老师感染的,或者有他的影子在身上。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哪个班主任特别爱看书他影响了当年的你,而今你也酷爱读书;但也许又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曾经的班主任特别爱抽烟,不管课堂教室还是办公室亦或是走廊,他烟瘾犯了就拔,结果许多年后你也成了他。

所以,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是从他自身开始的,这就是“师范”意义。具体到我们每天陪伴的学生,我们平时的言行很多时候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一抬手一投足无不映射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他们争相讨论模仿的热点焦点。那么,如何给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正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了。所谓,事无巨细,细大不捐,小事重视了就不是小事了,小事忽略了大事可能就办不成。

譬如,学生晨读。当大家都在班级读书的时候而你却一直站在门口刷手机,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投入得忘乎所以,完全没有公共场合的顾忌。那么其影响定然是负面的,你们班的学生带手机问题一定将会是你一直不断的头疼问题,因为你每天都在熏染他们,让他们对手机充满欲望。当你为处理带手机问题苦思冥想招式的时候,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你自己这里。所以,与其在班里苦口婆心地开班会不断重复玩手机的危害性,倒不如自己放下手机,与学生们一起畅快地晨读。这样,你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正面的榜样,在你的熏陶下,学生自然爱读书爱学习。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式德育教育的典范。“己欲立而立人”正是这个道理了。

这种以身为范的榜样式的德育工作,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三、仁,就是仁慈。

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做一个师者,应当温和而不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安详。我把这十个字理解为做一个温和仁慈没有暴戾之气的教育工作者。

前不久,同事们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合肥市北城世纪中学老师打学生的视频刷爆了,想必老师们都看到了。一个八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开学头一天就用扇学生耳光的方式让自己一夜成名,可惜是臭名昭著。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节课扇了43位学生,我真心佩服这位老师的体力。视频传到网上以后,满城风雨、口诛笔伐、千夫所指,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老师,更是甚嚣尘上。再一次把体罚学生的敏感话题推到了新闻舆论的顶峰,也把学校德育工作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今,此事已经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至于它的起因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可是,重要的是这个事件给我们同样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们带来怎样的警醒和启发。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例无疑是德育教育失败的典型。

体罚,是传统教育的陋习;打孩子,也是现代公民法制教育首先应该摈弃的。

义正言辞地说,教育的方式中最低劣的就是暴力手段,即动手打骂,心里学概括为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语言有时也会成为暴力,其厉害程度甚至强于动手,比如,有些老师经常在无意间讲口头禅:你看看,猪都被你笨死了。这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体罚和辱骂学生,别的且不说,首先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心灵的荼毒。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德育教育的践行者。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恬静好学者有之、调皮捣蛋者有之、顽劣惫懒者亦有之。那些听话的学生固然惹人喜爱,那些顽皮的学生难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吗?正好相反,一个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对那些不听话学生的教育与感化。中国式传统教育,往往认为打骂是最直接有效的,甚至有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时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你只管打,没事,我支持。”其实,这是一句大大的谎话,你千万别上当。中国人常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我认为这句话是个假命题,以讹传讹罢了。

是不是运用暴力是直接有效的治愈差学生的手段?我的回答是:绝对不是!

举个案例,现在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moba——“王者荣耀”的现象十分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王者荣耀”的未成年人超过200万。而我们身边沉溺“王者”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在座的班主任从班级里想必也会偶有斩获。

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令人头疼。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他们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高三学期刚开始,我在班级里就发现了一例。接连三天,只要我去班级观察,这个学生总是趴着睡觉,常常面容憔悴、两眼通红。我断定他晚上玩手机。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一直跟他谈心:谈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学习成绩以及现状,他的人生理想和未来打算,等等,总之,就是不谈手机问题。后来,这个学生下午竟然自觉地把手机拿给了我,并且立誓要折节读书。他讲“玩游戏‘王者’,是成就别人为王者;放下游戏‘王者’,是成就自己为王者”。当时,我非常感动并且激动,我觉得这个事处理的太成功了太艺术了。我既没有动手打他,也没有威胁叫家长,而是用仁慈感化了他。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喊口号、晨读,总有一个嘹亮亢奋的声音特别突出,那就是来自这个“回头浪子”。所以,我坚信:仁慈强过任何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己;以心待人,人必以心待己。德育,就是育人育心。既然如此,班主任做德育工作则应以温和的容颜、平和的心态以理服人、以德化人。这也是著名教育学家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女士的情感教育的德育核心原则。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俗话说:一等人德才兼备;二等人有德无才;三等人无德无才;四等人无德有才。可见,德育教育是何等重要,理应把它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来抓。

高中部德育工作一贯的优良作风是班主任的谈话制度,无论是考试前的答题指导还是考试后的心理辅导,办公室、楼道走廊,经常能看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语重心长地促膝长谈。这是高中部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及自二零一六届以来高中部校长室推出的临界生领养制度,更是体现了学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有效的人文关怀举措,这些无不是董事长长期以来夙夜辛劳、对高中部德育教育工作大力鼓励支持的结晶。每一点都是良苦用心;每一滴都是苦心经营。尤其是董事长提出的“拼了”精神:拼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拼了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拼了是决战到底、永不舍弃的豪气,拼了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霸气,拼了是我要上大学、我必上大学的锐气。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践行者——班主任们,我们需要的是细心聆听、用心揣摩、专心致用。定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3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有幸参加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第二届德育研讨会。作为一名培训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令人深省。下面我从德育活动的组织、优秀班主任老师德育课、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所做的《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以及我对德育工作的感悟来说。

活动组织作为活动的基础,需要花大量的心思。特别是大型学校活动组织,关系到每位老师和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工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体现了一个学校组织管理、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软实力。因此,学校领导重视、老师全身心投入、学生从中受益都与活动组织密不可分。在川师宜外我们真切感受到活动组织付出的一切,但是有所成长和收获,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辛勤付出是值得的。

此次参加川师大德育工作主题班会初中部的八位老师分别从家庭、班级、自然、自我、网络五个主题中选材进行了展示,老师们主要涉及了家庭(4位老师)、班级(2位老师)、自我(2位老师)三个方面。主题班会设计的方案新颖独特,真实反映出每位老师的工作状态和文化素养。从主题选材上来说,也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和同学们息息相关。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事说起,从父母之间的小事说起,从同学之间的小事说起,从自己的小事说起……从目标教学上来说,都抓住了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从事例教育上升到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知和探索,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从内容上来说,通过某种活动或事例让学生产生兴趣或共鸣,从而更好引导学生走进去、再走出来、再走进去。从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从消极到积极,从片面到全面、从无声到有声……还有很多方面,但是无论哪个学校的哪位老师,德育主题班会都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落实四清”教育模式展开,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让老师和学生更好把握主题,达到教育之目的。

四川德育教育专家李灵教授的专题讲座,从德育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德育工作的主题都是从实际生活而出,但是要做到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符合学生知识层面,考验的不仅是老师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更多的我认为是对老师行为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因此,做好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活动的特征体现在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方面,我认为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最为重要,教育即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生自主性就是需要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关键,无德有才可能会造成社会阴暗面,因此,德才兼备才是一个人完美的体现。体验性就是要学生能够通过认知感受转化为内动力,不断指导自己行动,驱使自己行动,最后成为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德育活动的内容对于深刻理解和剖析主题至关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会反馈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我认为如果说主题是中心,那么内容就是灵魂,好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老师从中探究学生的素养,达到教学相长。那么内容如何选,如何用,如何学,这又是一个考验老师教学机智的问题。首先紧扣主题,离开主题的内容,学生无论怎样有兴趣,老师无论怎样有激情,也是偏离轨道。其次,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一节德育课结构清晰很重要,老师和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揣摩。重点突出,哪怕一节课只讲一个重点,学生可以受到教育和启发,那我认为比起一味的灌输,一味的为完成任务要好百倍,甚至千倍。内容选择上不应该过多重复同样素材,不应过多呈现同类型的素材,我觉得两个或三个素材即可。简单才能更加体现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故事需要震撼,素材需要“高大上”,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把复杂问题结构化,把结构问题简单化,从而更好把目标落到实处,达到主流价值、导行价值有机融合。

传统德育工作认为就是班会,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已经延伸到各个层面,并且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德育专题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德育工作,而且让各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发展。下面我谈谈几点感受: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德和育。以德树人,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德才兼备是对新形势下的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培育,培育才能弥补不足,培育才能成长,培育才能开花结果,创造未来。德育是工作,说明德育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它需要所有人共同付出和努力,更需要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人才引领,这是一个专项课题,而不仅仅只是某些、某部分参与,它应当成为专业工作。

德育工作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困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问题,更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但是从我肤浅的看法来说,我觉得德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辈子,而不是一天两天,如果我们能够把它演变成一种习惯,那么天天有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习惯成为自然,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难的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需要天天付出,时时付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人谈忧患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德育工作,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其实不易。因此,德育过程就是一个人转化蜕变的过程,无定法而不离法才是真法。

德育成长是潜移默化。为什么说是潜移默化,通过一节课或几节课就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能我们自己都不能相信。所以成长就是追求,只有不断付出,有目标、有行动,长期坚持,那么德育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长。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4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简单篇15

我院始终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我来院工作将近半年,开学至今除正常教学任务外,担任07电商本1和2班两个班的班主任。和同学们共同渡过的这段日子,经历了许多小故事让我难忘。

军训是新生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堂课。可是我班有几个男生,刚入校,可能是由于环境尚未适应或其他原因,经常出现旷训现象。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他们几个身上。这三名男生同在一个宿舍,因为暑假放松了两个月,一下来到学校接受这样的军事化管理,心理上受不了。有一次,在去草场的路上,我刚好迎头碰见他们三个并排往草场外的方向走,我喊他们,他们一声不吭,甚至头也没抬就离我远去。当时,我很生气,心想还有这么不敬的学生,对老师“视而不见”。出现问题,逃避是没用的,我决心一个个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们三个都来自省内,有一个高中成绩不错,因为没发挥好,导致高考失利,目前心态没有摆正,所以出现违纪现象。我给他讲了很多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成功的例子,鼓励他调整好心态,一切向前看,争取四年本科毕业,为以后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还有一个同学本不想念书了,是家长给他作决定来读书的,并不是自己的理想选择,来校后,感觉自己无法接受军事化管理,所以自己有些懈怠。我告诉他社会告诉发展的今天,高中毕业不读大学是没出入的,而且人生是不完美的,经过大学洗礼的人们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另外一个同学的主要原因是高中一直懒散,无法接受这么严格的管理。我主要是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给他们灌输“严是爱,宽是害”的思想,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通过给他们介绍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及以后的就业前景,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尽快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选择了教师职业,9月10日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日子。__年的这一天尤其让我难忘。早上,我刚到办公室,我班的班长和几位班干部,他们代表全班同学送上了对我的祝福,四十四颗善良的心装入一个美丽的、盛有幸运星的水晶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同学们的每一张小纸条,有的同学向我诉说了她的心愿、有的同学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您笑起来很灿烂,希望我们生活中充满微笑”……。这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让我感动流泪。

从一个大学校园进入另外一个校园,不变的是永远难忘的师生情怀,而我的角色确发生了变化。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更确切的应描述为朋友,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应软硬结合:一方面要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讲给大家,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同时要奖惩分明;可以将一些富有哲理的益趣故事引入课堂,启发同学们如何更好地塑造自己。另一方面,要和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埋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疑惑,做同学们人生旅途的指明灯。

总之,在班级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一样,给予他们关爱,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通过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一颗宽容的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同学。

9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