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心得范文 >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

时间: 思恩 心得范文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既然这样,那么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供大家参考!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

12月13日上午,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向遇难同胞志哀,让师生回溯历史、不忘屈辱,表达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美好愿望。

学校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结合南京大屠杀和公祭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项活动。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___深入班级,给学生以及老师们讲述烈士纪念日以及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深刻了解“国家公祭日”的内涵,并和学生们一起收看关于“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活动报道,共同悼念那些死难同胞。

___副书记希望全体学生要牢记的嘱托,刻苦学习、强健体魄、立志成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此次活动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让广大师生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2)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南京*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77年前南京*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13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无集体意识,一切唯我独尊,根本谈不上爱家爱国。等到入学之后,学生从一年级就被灌输分数观念,学校引导着学生围绕着分数转,什么思想品德、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教师教;一些学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课本扔在后勤处,过一段当做废品卖掉。学生们从来没有唱过国歌,参加过升旗仪式,你看到的五星红旗是校长随便叫个学生拉起来的。不少学生上初中了,还不会左右转,不会唱国歌,更不懂什么历史、国情。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祖国的来历,就能唱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校应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当做第一要事抓,培养学生的家庭、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处处想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3)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__X乡中心幼儿园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一是进行国旗下讲话。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确保此次活动落实到实处。各班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激发幼儿爱国激情。

二是幼儿园师生集体默哀三分钟。

三是教师们利用网络开展公祭活动登录微信,进入“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参与人姓名,可选择加砖、献花、点烛和寄语等相关操作。

四是幼儿自制白色花朵,献给烈士。

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是一次全民国民教育的普及活动。全体师生高度重视,要把开展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同时也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4)

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开始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烧杀_掠,致使多达30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名单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会答应。

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开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击,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希望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严肃的态度妥善处理中日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伟大中国梦!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5)

__年12月13日,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我校各班以此为契机,纷纷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班主任老师纷纷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__校长在周一升旗仪式上的讲话,通过内容丰富的课件向学生讲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组织学生观看了“国家公祭日”和“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纪录片”等视频片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同学们感慨万千,受益良多。

同学们自觉提前准备,搜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畅谈感悟,同学们对日军犯下的暴行痛恨不已,对死难的同胞致以深切地哀悼。回顾历史,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没有忘却自己的历史。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学生时刻告诫自己“勿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大家纷纷表示必须自觉地把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结合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只有做好现在,明天才能建设最强大的国家。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之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国之祭,南京的祭日,全国的祭日,中华民族的公祭日,举国悼念,人民公祭。

_年前的今天,日本军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屠杀了南京市民三十万,三十万这不仅是个数字,更是血淋淋的数字,数字背后是我们中华民族同胞,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侵略罪恶。

从《拉贝日记》等一些文件中依稀可以看到_年前的惨状,从幸存者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屠杀的惨状,从纪念馆一幅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日军的残忍,他们完全没有人性的屠杀势必遭到今天中日和平人士的谴责,但是现在日本执政者不承认这段历史,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说法。

中国必须强大,只有强大才能不会被人欺负。

南京,有着太多的情感与眷恋,曾经的我,在这里读书生活。南京记忆,难以抹去实在太多。在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去南京,与他们一同抗争,与大家一起亲临悼念。所能想的,所能做的,便是在身边做一些有利于公祭之事,或亲临烈士陵园悼念,或参加宗教活动纪念,或写文抒怀。

12月初,恩师在秋风大和尚处得到了一份樱井宏的《受训笔记》,该史料内容包括了自1931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国内公开出版的战报剪报,其中有“七七事变”发生5年内“中国陆海军主要战力变化一览图”、“决战下的标准汉字表”等,同时还有手绘的20余幅地图详细记录了伪“满洲国”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扬子江自上海、昆山至宜昌、重庆等沿线战略要地的.气候、水文、商贸等信息。

我不是这份《受训笔记》的直接发现者和研究者,但我却是一名联络者。恩师在完成对该份史料的研究后,全国各大报刊先后报道。周五上午,苏州电视台的一名顾姓记者,通过其他途径要到了我的号码,并请我联系一下恩师和大和尚需要做一采访,了解情况后,我立即联系老师,告诉他采访之事,恩师说:你和大和尚联系,请他下午三点在华藏寺接受媒体采访。之后,我又向大和尚转达了恩师的意思。下午三点,多家媒体记者在华藏寺客堂采访了恩师和大和尚。

一段笔记,一段历史,构筑了捍卫正义的一段国家记忆。无论在哪里,中华子孙都应记住这段历史,缅怀逝者,珍惜和平。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我也有所感悟。烈士们付出了生命,即使没有牺牲的抗日英雄们,也苦等了8年才等来对侵略者的正义审判。这其中多少坎坎坷坷,挫折失败,寂寞忍耐,甚至是战友的背叛。但是,先辈们没有放弃,才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同样,因为以郭家学先生为代表的复兴英雄们的存在,广誉远的复兴,中医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7)

20__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__周年,第x个国家公祭日。30万同胞遇难,血泪国耻从不敢忘。为了解历史真相,铭记历史,缅怀同胞,珍爱和平,增强师生爱国主义情感,智慧树小学今日开展了一系列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首先,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在国旗下讲话中,x校长号召全体师生“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教师努力工作,学生刻苦学习,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警钟长鸣;时刻明确肩上的重任,以实际行动振兴中华!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中表达了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最后师生共同为南京大屠杀中牺牲的遇难同胞默哀,并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其次,各班召开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老师为学生讲述了南京大屠杀及国际公祭日的由来和历史意义。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戳的死难者,20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它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班会课上班主任带领学生重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观看5分钟南京大屠杀小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谈感受。

这次活动在警示全体师生不忘民族苦难,不忘历史悲剧的同时,更提醒学生要奋发图强,勇于承担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奋发图强。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8)

作为一名**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参观了南京*纪念馆,去祭奠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的描写以来,我就一直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然而这次却有点讽刺,在温暖的,甚至是有点刺眼的阳光中,我踏入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周末,没有多少人来,冷清的感觉与晴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还未进入馆内,但气氛已然被旁边的雕塑和音乐烘托得稍显压抑,相信没有一个人看到这组雕塑时心里是没有震动的。首先进入视野的也是大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了的母亲。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绝,我能够看到她的绝望与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着已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的婴儿„„他们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钢刀,炮弹之下的。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仇与恨,而是一个_的血与泪!伤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这些雕塑丝毫没有夸张当时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然而到这里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默默地泛着涟漪的水,那应是整个_为纪念死难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涸的清泪。

进入馆门,看到来参观的各色各样的人:像我一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不怀着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历史的教育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关注这段受难史。整个场馆按照时间的顺序布置,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以及对南京*的纪念等。进入第一个展厅,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抚摸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它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和其他生活用品。刚开始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我看到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愤怒了----它们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暗示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将自己的骄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该受到谴责。

往里走,就是重点的南京*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场景不可谓不悲惨。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轰炸过的房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让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亲人身首异处,有着无尽的恐惧和恨意。还有根据幸存者回忆出的一个个小房间,隔着窗,能看见幽暗里惨死的无辜百姓。特别是对一家人的*,我之前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真的面对这幕场景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黑色的天,听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声,闻到了那些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妇女受迫者的史料,无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文字,都能让我看到一幅幅惨痛的画面,让我深深的握紧了拳头,我作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伤害,他们残害了我们中国的女人,世间恶毒的词都无法形容那些加害她们的日本人!对于她们来说,一生已毁,有的不忍其辱,了断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间,挥之不去;有的为了生活,仍然继续着一生,她们多希望自己可以失忆,不要再让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夜夜刺痛着心灵,艰难,漫长......

还有惨绝人寰的场景:“万人坑”----层层堆积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开始我是不愿进去的,并不是怕见这样的尸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吓到,或者心里留下什么阴影,而是怕里面的那种气氛,更是害怕亵渎了这些尸骨的在天之灵。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些后人应该做的首先是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而不是作为一种历史的罪证而暴露于外,毕竟他们已经有过不幸。但是后我还是进去了,不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对日本人的恨意,而是为了对那些受难者的铭记。原本以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会慌张,然而我错了,真正临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不知缘由的平静。这平静不代表麻木,这是一种深思,是一种铭记。单纯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万般纠结的心绪,这些心绪要花一生去清理,关于生命,关于战争,关于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给我的思考一样,那幅油画左边是两个手拿屠刀,趾高气扬的日本士兵,中间是一座尸山,尸山顶端是一个活着的幼儿,右边是两位僧人。画里有罪孽,有控诉,有苦难,有希望,有宽恕,还有无尽的思考......

参观虽然略显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内心仍然在略显压抑的纪念馆中激动不已,在此期间我受到的大的触动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馆设计者们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黑色的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求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夕阳西下,那橙色的余晖铺满在整个纪念馆内,为端庄肃穆的纪念馆笼罩上一层温暖的霞光。透过那层柔柔的光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永远逝去的生命。他们不再面目狰狞,眼中不再透着无尽的恨意,相反的,他们面目安详,那是沉淀恨意之后从内心深处释放出来的宁静祥和,那是对罪恶的宽容,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在暖色调的晚霞中,我从内心深处感触到了那段历史带来的无尽的思考,同时也感知到了真实的平和。我想,这温暖的霞光不仅温暖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的灵魂,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这些后人,它其实是想让我们不要永远记着恨,不要永远生活在对罪恶的厌恶之中,而是应该记得那些教训,那些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回首望去,馆内那破旧的城墙,虽依然孤独地伫立在那里,却不是在控诉着一段黑色的历史,而是在展望着一段美好的未来......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南京*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后人铭记,而是作为一段永不被尘封的历史让后人永记于心!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9)

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

今天是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息刷屏。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

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

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

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历史,展望未来!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0)

今天辅导员带我们来到江浦参观了浦口烈士纪念碑。一进去,我赞叹不已,里面是多么的严肃,因为有许多的革命战士们再为我们的祖国打仗时英勇的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他们的烈碑建在了这里,他们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才牺牲的。

辅导员马老师一面带着我们参观,一面轻声细语的给我们讲解这些烈士们的来历和在战场上是怎么英勇牺牲的,我们听了入了迷,也深深的为这些烈士们感到骄傲,他们的勇敢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全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些烈士们就不可能会有我们的今天!

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边唱着国歌边把国旗高高升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每天都要把红领巾戴在脖子上,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纪念烈士们,五星红旗和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都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上去的!我们要尊敬它们!

马老师带我们参观完后又带我们来到了烈士们的纪念碑前,带着我们从每个烈士的纪念碑的周围绕了一圈,同学们都纷纷的小声说出了:“谢谢你们,烈士们!”绕完了这一圈又一圈后,心里的那种感受就很难受:这千千万万的烈士们牺牲的十分壮观,它们的牺牲给了我们新生和新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感到都有点羞愧。我们虽然拿不出什么贵重的回报,但是我们为什么不用自己出色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呢,即使你的成绩不怎么好,那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经过这一天的参观和听了辅导员的讲解后,我在心里默默的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好好学习,尽到自己最大的力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来回报烈士们,也为社会上增添一份力量!

“谢谢你们,尊敬的革命烈士们!”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1)

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市,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炼狱。2月27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__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__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20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攻南京,中国以10余万抗日兵力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侵略者。然而终因实力悬殊,13日南京城沦陷,古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_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_掠无所不为。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_扫射,加以_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江中。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居然在紫金山下进行“_比赛”……

日本侵略者暴行猖獗长达6个星期里,共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_2万以上中国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浓烟滚滚、断壁残垣、哀嚎凄惨。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85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_杀和活埋者达30余万人。

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_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_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甚至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评议《南京大屠杀档案》期间,日本当局以威胁停缴会费等手段百般阻挠;在全中国纪念南京大屠杀__周年祭祀日这天,日本军校士官生竟然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对中国的极不尊重、莫大的挑衅……

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纪念,让每一滴鲜血都不会白流;让每一种牺牲都值得铭记。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至今已有__年,今天,无论我们身在哪里都要记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2)

为确保国家公祭日活动顺利进行,保障国家公祭日期间空气质量稳定,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沿江街道以多举措为抓手,加强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卫生督查、巡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意识。为了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结合“263”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对辖区环境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社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负责、社工积极参与、大联勤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保障目标,严格落实责任。公祭日期间,社区全体人员及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市容管理、空气质量管控中,重点加强社区主次干道垃圾清运、车辆停放秩序、工地扬尘管控、*土覆盖以及秸秆焚烧监管等;对于社区主要的交通路口,社区有专人站岗执勤,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居民群众出行安全。

三是强化应急保障,加强巡查力度。社区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责任到人、管控到位,严格落实人员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应急处理机动队伍,确保人员在岗在位,随叫随到;社区纪检监察员还联合社区“两委”成员,对国家公祭日期间各项工作进行不定时督查、巡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以良好的环境面貌为国家公祭日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3)

12月14日,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冬阳从阴沉的天空露出脸庞,给大地捎来一丝暖意。我校金融学院新发展的学生党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市鼓楼区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

在大树的掩映中,一幢古朴斑驳的二层德式洋楼默然伫立着。青砖红瓦、阳台阁楼、白漆门窗,后面还有一排普通平房,这就是拉贝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站在已修葺一新的故居前,缅怀仰慕已久的拉贝先生塑像,昔日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仿佛电影镜头般在我们眼前一幕幕浮现:

拉贝先生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作为德国驻华公司的员工来到中国,1931年就任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负责人。1937年12月,丧心病狂的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生灵涂炭。拉贝先生与当时在南京的其他国际友人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毅然自发组建南京“国际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难民提供避难场所。他还被推举为该机构的主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600多位中国难民的生命安全,其中不乏英勇负伤且赤手空拳的中国士兵。12月19日夜晚,几名日军士兵以搜查为名入院,被拉贝发现后义正辞严地令其再从围墙处翻出离开。他满怀义愤地把亲眼所见日寇制造的500多件惨案,详实地记录在后来轰动世界的《拉贝日记》中,不仅成为向热爱和平的全球大众揭露日寇侵略暴行的人文遗产,而且也成了痛击日本右翼分子妄图抹杀历史的一大铁证。

1938年2月返国后,不泯的良知仍驱使拉贝先生继续揭露日寇在南京的滔天罪行。尽管他后来遭到纳粹的威胁与迫害,晚年的处境极其艰难。但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忘记这位曾被难民敬奉为“活菩萨”的国际友人,想方设法提供各种帮助,给衰龄暮景中的拉贝先生以安慰。1950年他在寂寞中溘然长逝。

1996年12月,拉贝先生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在美国纽约向世界公开他的日记,再次唤起人们对拉贝先生的崇高敬仰与无限怀念。一位朋友告诉我:莱茵哈特夫人翌年重返魂牵梦萦的南京,伫立在阔别60年的外祖父旧居前回眸往昔,不禁感慨万端,流下热泪。

在近_年的光阴流逝中,拉贝故居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一直坚韧地伫立着凝视未来。前些年因为南京城建改造需要,它曾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在不少有识之士的积极呼吁下,院落最终得以保存下来。经过中德两国共同合作努力下“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及“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已被修葺一新并公开对外开放。这既是为了缅怀历史、警示后人,也是对这位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的最好纪念。

带着感激而又悲痛的心情,大家离开了拉贝先生的故居,然而同学们每个人的脚步似乎变得越发沉重了。大家似乎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那是负起振兴民族的使命的重担,以免让拉贝先生眼中的悲剧重演。

穿过南京大学的校园,同学们在何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纪念碑坐落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院里,时间流逝和风雨无情的摧残已使纪念碑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了,然而碑前一簇簇鲜花和一条条挽联告诉我们这里并没有被后人所遗忘。同学们为先烈们献上了鲜花、挽联和亲手折叠的几百只千纸鹤。

何老师告诉大家“在这里遇难的英烈有774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军侵占南京时,留在南京的外侨带报,为了收容城内未及撤离的大批难民,以原金陵大学等处为中心,在城内设立了“国际安全区”占地约三点八六平方公里,内设二十五个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约二十五万人,其中原金陵大学校园本身就是较大的难民收容所之一,收容难民多达三万余人。

原金陵大学附近,也就侵华日军对我遇难同胞实施集体屠杀的场所之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日军以辩理难民“登记”为由,将避难于原金陵大学图书馆内之两千余名难民,迫令集中在网球场上(现该地已建为地质实验楼),从中搜捕了三百余名青壮年,驱至五台山及汉中门外悉加杀害。原金陵大学校园范围内,也是我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之一。据当时慈善团体红十字会埋尸资料记载:一九三八年一、二月间,该会曾先后在城北各处收殓,于金银街原金陵大学农场及阴阳营南秀村埋葬遇难者尸体达七百七十四具。五十年代,南京大学在南秀村建设天文台时,还曾掘出过这批尸骨。”

在何老师的号召下,全体师生默哀一分钟以缅怀在这里惨遭杀害的遇难者们。接下来我们便在纪念碑前开始了入党宣誓仪式。在何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举起右拳齐声宣读誓词。在先人的碑前大家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洪亮的誓言在纪念碑园的上空久久回荡,同样也将久久回荡在每个在场同学们的心中。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4)

今天,十二月十三日,是国家成立的第_个国家公祭日,_年前,日本对中国大举进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导致三十几万的中国同胞牺牲。设这个国家公祭日,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带着仇恨,而是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十三号这一天,我们的领居都观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邻居王奶奶:日本那些强盗,在中国的地盘撒野,太可恶了,简直就像没人性的禽兽!

邻居吴叔叔:这些日本鬼子,实在是太坏了,烧杀抢掠不说,到现在还在抵赖,想埋没真理,明明杀了三十多万中国人,却说只杀了十到二十万人。难道十到二十万人不是人吗?你们凭什么这么说?你们为什么不敢作敢当?在强国面前是只老鼠,在弱国面前是只老虎!

邻居陈同学:日本人像一群发了疯似的老虎,清朝的皇帝更是腐败无能,居然看着这么多人白白牺牲,却无法报仇!

其实,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他们如此惋惜与愤怒,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2024(篇15)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上午十点,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育才双语学校校长裴永模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剖析了历史,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会议由政教校长孟献刚主持。

活动中全体师生共同举起右拳宣誓“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把活动推向高潮,对大家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77年前南京同胞水深火热般的痛苦生活,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同时也教育师生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学习,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

8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