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一年级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时间: 梦荧 一年级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那么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现象。

2.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教学重点:

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在讲新课之前,老师想让你们回答一个问题:星期天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到什么地方去呢?

(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出各种各样的地方,如:游乐园、广场、超市等等。)

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我们迁安市都有哪些超市呢?(东安、东购、家乐等等),今天,我们市又有一家超市开业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二、教学新课。

1、大家看,来的人可真不少,这家超市给你什么印象?能给大家谈一谈吗?

(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超市的布置很有规律,显的很美。引导学生寻找其他的有规律的布置。(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一个小笑脸或小星星给予鼓励。)

2、小朋友们,刚才布置超市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临时有事,可他的工作还没做完,我们帮帮他,好吗?(学生肯定会很乐意帮忙)(出示挂灯笼的图)。教师提出大头蛙的问题,请一名学生帮忙完成。引导学生说出该怎样挂,为什么这样挂。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第一题,说明题意。学生观察图片的规律,然后动手完成贴图片的活动。

2、出示练习第二题,说明题意。学生观察图片上颜色的规律,然后动手完成涂颜色。

3、添加一个课本中没有的题目。如:动物园召开运动会,看!小动物们排着队伍来了,(出示制作的情景图)。咦!怎么这么不整齐?快看一看怎么回事?哦!原来是有的小动物还没来呢?看看还缺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排列的队伍来判断缺谁,并将小动物的图片贴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教材中的练习题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的。我想,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活动: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有一个表演,我们要先组织一下队伍。哪个小朋友能帮帮老师?教师先排一部分: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然后选一名同学帮忙排队,看一看他是否按规律排列。

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能给我们美的感觉。在这里,我想到本单元的.教学是让学生去发现有规律的排列,从而发现有规律的美。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好多的事物是没有规律的,但他们也是美的,如:彩虹的颜色很美,但它的排列没有课本中这样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出示彩虹图)你认为它美吗?看一看学生的想法。如果他们认为彩虹美,我们可以说明并不是只有有规律的事物才是美的,有的事物没有规律,但他们也是美的;如果有的同学认为彩虹不美,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你能用运用科学知识将彩虹改变成你喜欢的颜色,那就好好学习吧!以次来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五、布置实践作业。

回家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下节课一起交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2】

教学内容:

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具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愉快的春节,春节期间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呢?

学生很高兴的谈自己节日期间的活动。

出示课本p10—1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中小朋友们都在做哪些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导入新课: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活动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解决“卖气球”问题。

让学生观察“卖气球”画面: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1、请同学们根据情节图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

学生汇报算式:15-9

2、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动手操作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3、在两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4、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5、小结计算方法。

方法一:点数法1、2、3……6,还有6个。

方法二:想加算减9+6=15,15-9=6.

方法三:破十减15-9=6

方法四:连续减15-5=10

10-4=6

(二)解决“套圈游戏图”中的问题。

方法同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

(三)解决“卖风车图”、“猜字谜图”中的问题。

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画面,独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小结计算方法,在体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的算法。

(五)独立完成例1:12-9=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的算法进行汇报

质疑问难:你对这些方法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完成课本p12做一做1—3题。

2、游戏:小鸟找房子

①出示小鸟卡片和有号码的房子,要求学生计算卡片上的算式,然后再与房子上的号码对应。

②问题: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请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3、应用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3、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12个红的,8个黄的

师:现在呢?(红的多)

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

生:多4个

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

生:能

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

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

师:谁听明白了?

生重复说

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

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

学生操作。

展示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较

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4、揭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三、巩固深化

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个)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34-30=4(本)

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3、P74T1

4、这是一个班里4个小朋友的作业情况,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拼一拼讲课教案: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拼一拼讲课教案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

准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 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88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

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

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涂一涂。

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5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

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

(二)摆一摆。

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

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

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

(四)笑一笑。

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

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

3、请小朋友拿出3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

4、学生诚实评价自己。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课件,学具。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咱们来猜个谜语: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风车)

师:大风车转起来可真好看。有个小朋友用几个图形拼成了一个大风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大风车呢?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分类是按一定标准把一些事物分组。)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风车图片

问: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可以怎样分?(按形状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形状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生:三角形最多。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注意:一一对应)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2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都表示这个形状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形状分为4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做下总结。刚才我们把风车用了哪些图形,每种形状有多少个,做了分类整理。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做的吗?第一步是什么?然后做什么?

(二)拓展练习

1、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风车图,还能用别的标准分类吗?你来试一试。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形状,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展示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垃圾分类,超市摆放,图书馆图书……)

2、小结: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练习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类按颜色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③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④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

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

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1】

教学内容:教材10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具学具:课间。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温旧知

小朋友都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谁啊?

老师最喜欢孙悟空,而且最喜欢看孙悟空和小猴子们玩耍,如果这节课老师变成孙悟空,那咱们班的小朋友变成什么了?(小猴子)孙悟空可以把猴毛变成小猴子,想让他们回来的时候只要说一声“收”。老师现在是孙悟空,想把玩耍的小朋友叫回来坐好认真听课也可以说“收”!咱们来试一试吧。

都说小猴子聪明又机灵,下面我们就去展示一下吧。

8+7= 9+3= 5+7= 10-3= 7+7= 5+9= 6+8= 10-6= 8+9= 7+6=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你们算的`真是又对又快,刚才我已经乘着筋斗云去蟠桃园给你带奖品了,是你们最喜欢的……(桃子),看我给孩儿们带了多少个桃子呢,大家一起数一数:1、2、3、……

1、带了15个桃子,吃了9个,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个桃子?

2、要求还剩几个桃子,怎样列式?

3、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思考再说算法)

方法一:想加算减法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9 + 6 =15;所以15 - 9 =6。

方法二:破十法

15可以分成10和5, 10 - 9 =1,1+ 5 =6。

4、小结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例题里的计算过程,并在练习中体验不同的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

12 - 9 =

2、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

14 - 9 =

3、直接计算。

16 - 9 = 11 - 9 =

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8 - 9 = 13 - 9 = 15 - 9 = 17 - 9 =

5、看图列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说说。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10页的做一做。

2、和同桌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2】

教学内容:

十几减5、4、3、2

教材第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计算方法时培养学的计算能力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5、4、3、2

难点:掌握“破十法”。

教具学具: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课件出示第一棒:打地鼠游戏口算。

12-8=11-9=13-7=

14-8=15-9=13-6=

17-8=18-9=14-9=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课件第二棒:

12-5=11-4=

12-4=11-3=

12-3=11-2=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十几减9、8、7、6,计算十几减9、8、7、6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1:“破十法”。

生2:“想加算减法”。

生3:“平十法”。

怎样运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和“平十法”计算12-5这个减法算式呢?

(2)举例计算12-5=。

①用“破十法”计算。

先用12中的'10减去5,等于5,再把5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7,所以12-5=7。

②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因为5+7=12,所以12-5=7。

③用“平十法”

把5拆成2+3,12先减2等于10,再算10-3=7。

(3)你会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其他几道算式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①计算12-4=。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②计算其他几道算式。

学生自己算,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算法。然后统一订正,老师给出答案。

③这些算式已经全部算出来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三棒:1、出示课件:请你当个小医生。

14-5=1111-3=413-4=7

2、出示课件:摘苹果游戏。(把相同得数的算式连起来。)

3、出示课件:生活中的数学。(树上有4只小鸟,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生:11-4=7(只)

4、做课本上做一做。

课件出示第四棒:小组合作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卡片。

学生到展示台来展示刚刚小组合作摆的算式卡片。

第四棒结束了,到了终点,掌声响起来。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数学书第18页第4题

2.数学书第19页第6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复习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课件出示,学生口答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真棒。瞧!有个班级举行联欢会,我们也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好象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么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算式怎么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4+9=

3、尝试计算

师:怎么算呢?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请小棒帮忙。

4、交流算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过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较算法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

把你喜欢的那种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巩固算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7+69+56+4

27+639+56+54

(1)独立练习

(2)反馈

(3)你有什么发现?

2、对比练习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数

(2)比较异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错练习

25+8=23()

47+5=97()

36+7=43()

4、发展练习

35+()=4()

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使用爱护人民币。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显示“购物”两字)

师:小朋友,大屏幕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谁能大声地读出来?

生:购物

师:购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买东西。

师:对,买东西就要用到钱。

师: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课件出示各国的钱)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国使用的是美元,(课件上指点给学生看!)

2.引导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6】

教学目标:

1、在动物餐厅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探索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掌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

教学重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

二、知识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交流。

3、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4、试一试:26、31、67、49、89、90。

5、二次小组学习:

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填一填)

6、汇报交流。

7、小结:

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8、比大小。(第6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

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1)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特点)

(2)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说说有什么特点。

(4)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8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