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有效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梯形若干个,剪刀一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转化)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式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师: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形状的物体,(出示课件)这辆小汽车的车窗玻璃是什么图形?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课件)这是一大一小两个梯形,你认为梯形面积的大小可能会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猜测验证,自主探究。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出梯形的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确实很重要,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那么你们认为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1、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公式探究。
师:你们的这些想法是否正确呢?下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先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
(30秒过后)
师:好了,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一种的方法,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学生进行探究,师相机指导。
4、生汇报。
师:刚才老师在下面走的时候发现第x组的同学最先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下面请第x组的同学派代表到前面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展台展示)
组1: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并板书)
师: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拼摆方法?(让生在座位上说)
请你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拼的,推导出的梯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组2: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老师在下面走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组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哪个小组?请到前面展示一下。
组3:我们选择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腰对折,然后剪开,再移到右边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
组 4:我们组把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个小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小三角形的面积=上底 ×高÷2,这个大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大三角形的面积=下底×高÷2,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师随机贴图)
(注:师在生汇报的过程中要让生到黑板上画出小三角形也就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并引导生说明钝角三角形的高为什么和梯形的高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也想出了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幻灯出示转化过程)
师:谁能根据老师展出的这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生口头叙述。
师:你真聪明!其实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探究。
师:好了,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样来表示?
生:s=(a+b)h÷2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公式,想一想,要想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由此看来梯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上、下底和高这三个因素有关,那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师:课件出示例题:
(这是我国长江三峡水电站大坝,它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
师:让生以最快的速度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解答。老师算了一下这道题的结果,等于10530平方米,同学们可利用课下时间验证一下老师算的到底对不对。
师:梯形的面积应用很广泛,在很多物体中经常会看到梯形。下面我们来解决另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幻灯出示)
一辆汽车侧面的两块玻璃是梯形(如下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师:好,剩下的时间我们来解决其他问题。
1.算出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90 页第3题
2.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3选择题
(1)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是6米,高是5米,它的面积是( ) 。
A. 45平方米 B. 25平方米 C. 25米
( 2 ) 一个梯形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50 B. 25 C. 230
4. 90 页第3题
5、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 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转化的思想创造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真了不起!今后我们将会利用这种方法来探究更多的有关图形的知识。相信你们今后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动手做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2、能力目标: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形式水平阶段,所以我把重点定为: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时,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认为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融观摩、操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体验对平形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探究,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让本节课所授的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尺子等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万能阿曼接到求助电话的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卡通形像,以及有趣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做桌面
我出示活动要求,问学生你们愿不愿意和阿曼一起帮忙解决这个困难?好,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板书课题:动手做。接着我请学生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线路,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然后我请学生分别展示他们的不同的设计,提出问题: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案,想一想,这些设计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来引导学生找出两个共同点:1. 每条分割线都是垂直的2. 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并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最后让学生动手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看是否能拼成长方形。在整个活动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高的特征,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活动二:表述梯形的高
我出示梯形纸片,并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高,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梯形的高呢?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说出梯形的高。活动中通过教师示范说,学生自已说,生生互说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新的学习,再一次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三:分三角形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形纸片: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画一条线段,把这张三角形纸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由操作。通过这种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同时又具有操作性的活动,从而把抽象的高的概念形象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对高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了三角形的高的画法,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三道不
同形式的练习题。
1、 试一试,标出图形的底和高,加深对图形的底和高的认识。
2、 练一练,画出图形的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高的画法
3、 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由浅入深的题型设计,针对各层次的学生,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习都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通过总结评价、课外延伸这个环节既能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2)课后用七巧板的某些板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因数是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4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个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熟练地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铺地砖一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重点:
学习应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最近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在装修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在建材市场一眼就看中了一块50cm×50cm规格的地板砖,我跟卖地砖的老板说,想用这样的地砖铺卧室,老板问:你们家卧室多大,我说大约20平方米,老板想了片刻,马上就报出了需要多少块地砖,大约需要多少钱,我很惊讶,问老板你怎么算得这么快?老板说,他是这么想的„„同学们你们想想,老板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就一起来给老师家的卧室铺地砖(板书课题)------- 铺地砖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情景图:老师家的卧室的长是5米,宽是4米。
现有两种规格的地砖:第一种:40cm×40cm,每块5元;第二种:50cm×50cm,每块8元
在铺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来估算一下,这两种地砖各需要多少块?
师:谁能来估算一下呢?
生:(125块)你是怎么估出来的?(一平方米大约能铺5块,客厅20平方米,所以能铺100块)那第二种地砖呢?(大约80块)
说的很好,那大家估的准不准呢?我们就来实际计算一下,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需要多少块地砖?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一下书中93页的内容。
生1、(可以用客厅的面积除以一块地砖的面积,可以看长能铺多少块,宽能铺多少块再乘起来,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
生2、看1平方米能能铺多少块,再看有多少米。
生3、用方程解,设,能铺x块这样的地砖。
师:在计算前,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师:说得好,现在我们就带着注意事项,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解答方法来计算一下第一种地砖要多少块?多少钱?(学生先独立完成,老师巡视,然后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结果是多少?(教师板书)主要看看学生都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把学生做的拿来投影。比较三种做法,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那就让我们用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一下第二种地砖要多少块?多少钱?
在交流方形砖时,用客厅的面积除以一块砖的面积的结果不是整数,让学生明确这时要利用进一法来取近似值,而这道题用另一种方法的结果还不同,让学生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时利用课件演示两种情况,用客厅面积除以一块砖的面积来计算比较节约,而利用长铺几块,宽铺几块再乘起来的方法计算比较美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铺地砖的时候是以美观为主的,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实际,不会出现一些切得太碎的地砖拼凑在一起的情况。
现在我们把两种地砖所需的块数和金额都计算出来了,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选哪种地砖比较合适?(第一种,既便宜又美观)
三、巩固练习
1、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为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5块够吗?
2、李林家准备给客厅铺地砖,如果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需要300块;如果用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给老师家的客厅铺地砖(用手指着课题)老师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已经想好了该买哪一种地砖,同学们今天表现不错,那同学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铺地砖
客厅的面积÷一块砖的面积
方程:一块地砖的面积×块数=客厅的面积
长铺的块数×宽铺的块数
(解题过程,三种方法的算式)
5×4÷(0.5×0.5)
0.5×0.5×X=5×4
(5÷0.5)×(4÷0.5)
六、作业安排
完成书P93“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