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六年级 >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

时间: 沐钦 六年级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都有哪些?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探索,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2、使学生巩固五年级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 课堂教学常规的说明:

1、上课的各项要求说明等。

2、练习的各项要求说明等。

3、其他说明。

二、 复习旧知:

(一) 填空:

1、分数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是( )。

2、1米的3/7是( )米,3米的1/7是( )米。

3、一座挂钟的分针长10厘米,时针长7厘米,一昼夜,分针尖端走了( )厘米,时针扫过了( )平方厘米。

(二) 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3.14米,圆的半径是多少米?

2、把一些桃平均分给12只猴子,正好还剩1个;如果平均分给8只猴子,正好也剩1个。这些桃至少有多少个?

3、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在超过中点10千米的地方与乙车相遇,已知相遇时甲车行了140千米,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4、一根钢管长3米,重4千克,这样的钢管每米重多少千克?1千克这样的钢管长多少米?

5、甲6分钟做13个零件,乙8分钟做17个零件,丙12分钟做25个零件,比一比,他们谁做得最快?

6、如果用两根长62.8厘米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大多少平方厘米?

7、将一个直径是12厘米的圆分成64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满瓶油连瓶重650克,用去一半后连瓶重400克,瓶重多少千克?油重多少克?

9、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在花坛周围铺一条宽0.5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一捆电线长178米,装了8盏电灯,还剩下4米,平均每盏灯用电线多少米?(只列方程)

(三) 拓展练习:

1、某汽车站有甲、乙、丙开往三地的汽车通过,甲车每隔15分钟开过此站,乙车每隔10分钟开过此站,丙车每隔12分钟开过此站。现三辆汽车在同一时刻从此站开过后,再过多少时间又同时从此站开过?

2、(1)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完。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2)有一桶油,每次抽出桶里油的一半,连续这样抽了5次后,桶里还有油10千克,求这个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3、周燕有一盒巧克力糖,7粒一数还余4粒,5粒一数还余2粒,3粒一数正好,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4、甲、乙两人原来一共有46元。甲买一本故事书用去12元,乙买一本科技书用去18元,这时两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5、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原来都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几根不需移动?

6、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上4,这个分数约分后是2/3,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浸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准备

1.自制两套三层复式投影片。

2.投影图片3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出示投影一)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12或125

(2)14+14+14或14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 3个14是多少?)

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讲授新课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多少块?(投影)

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投影(三层复式投影片)。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

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

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

练一练(投影片二)

①看图写算式。

②根据意义列式。

③看算式说意义。

2.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1)推导法则。

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

①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边加上虚线框。)

(2)根据上面方法试算下面各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用投影反馈。)

②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③应用法则计算。

有不一样的吗?强调结果化成带分数。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第3页的第1题,看图写算式。(填书上)

行间巡视,注意: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

4.口算:

5.判断:(打手势)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能约分要约分,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确定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法则,难点是法则的推导。在设计教案中,以突出重点为中心,教法与内容设计要服务于中心。

2.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3.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法则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在课堂上,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还有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3

教学说明:

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更大,特别是合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部分内容。本课是要完成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与研究,下面就教学安排作简单说明。

一、 观察与思考:通过对例题和生活实例的观察、研究和学习,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在生活中寻找和学习数学知识。

二、 讨论与归纳:这是比观察与思考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相互讨论、研究、补充、完善,归纳出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验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学会合作。

三、 练习与提高:通过两部分内容的练习,进一步熟悉、理解、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四、 简便运算:完成例2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特别是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困难较大,所以在教学时要区别对待。基本内容部分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也就是这一教学段的前三部分内容,这一教学段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但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 P28-29 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

2、懂得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改写成两个积的和。

3、会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得出及其运用。

教学安排:

一、 观察与思考:

1、 出示例1:(1)看下图计算,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A、用实物演示引出两种算法。

(5+3)2=16(个) 52+32=16(个)

B、观察以上两式得到:(5+3)2=52+32

2、 出示生活实例:

①一件上衣30元,一条裤子20元。买4套这样的服装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通过计算观察得出:

(30+20)4=200(元) 304+204=200(元)

即:(30+20)4=304+204

②2角硬币和5角硬币各6枚,一共有多少钱?

请学生同桌说说两种计算方法,然后汇报结果。

(2+5)6=42(角) 26+56=42(角)

即:(2+5)6=26+56

3、 请学生仔细观察上面讨论得到的三组等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前后两式是相等的、先算和再算积与先算积再算和是一样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重点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率

二、 讨论与归纳:

1、 出示问题,读读想想。

A、 以上三组算式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B、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汇报交流。

得出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说法。

看书,齐读乘法分配律。

2、 质疑。

为什么乘法分配律说: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而不是两个数的和去乘以一个数。?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个数可写在两数之和的前面,也可写在两数之和的后面,而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这个数只能写在两数之和的后面。)

3、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三、 练习:

1、 根据乘法分配律填上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

(8+6)3=8○3○6○3

(25+9)40= 40+ 40

(56+ )3=56 +8

2、 判断:

13(4+8)=134+8 ( )

13(4+8)=138+48 ( )

13(4+8)=134+138 ( )

四、 简便运算:

1、 出示例2:(125+70)8

请同桌两人右边的按运算顺序算,左边的用乘法分配律先去掉括号再算。

算好后同桌观察讨论:怎样算比较好?为什么?

教师总结:用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2、 选择题:

1624+8424的简便算法是( )。

A、(16+24)84 B、(16+84)24 C、(1684)24

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先同桌讨论,再独立完成)。(有的不会做的学生可以不做)

(25+9)8 29175+2529 48128-2848 7599+75

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不会做的学生可以不做)

41□+5923 □□+6328

五、 小结:

1、 乘法分配律及字母表达式。

2、 运用乘法分配律应注意什么?

①运算符号 ②分配合理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数的整除概念,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提高判断能力,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概念之间相辅相承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的整除概念。数的整除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部分知识。(板书:数的整除复习概念)通过这节课复习,我们要准确掌握概念,并理解概念,弄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过程

1.复习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请大家看投影片上的三道算式:

①106=1.6 ②382=19 ③156=2.5

(1)第①和②、③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②和③相比较又有什么不同?(板书:整除)并追问:什么叫整除?

(3)观察整除式382=19,谁能被谁整除?为什么?

(4)在38能被2整除的前提下,38是2的什么? 2又是38的什么?(板书;倍数、约数)

(5)什么叫倍数?什么叫约数?

(6)倍数、约数能单独存在吗?它依存于哪个概念?

(7)从382=19这个式子中,可以看出38是2的倍数,还能看出38是谁的倍数?那么38可以叫做2和19的什么?(板书:公倍数)

(8)2和19只有38这一个公倍数吗?有多少个?为什么?

(9)既然2和19的公倍数是无限多个,那么有最大的公倍数吗?有最小的吗?是多少?

(板书:最小公倍数)

(10)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11)依据382=19这个等式,谁能用整除、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来说明等式中3个数之间的关系?

2.复习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1)我们已经知道38是2的倍数,2是38的约数,除2以外,38还有哪些约数?(板书;1,2,19,38)

(2)2的约数有哪些?19的约数有哪些?

(3)观察38,2,19这三个数的约数,你能指出它们的公约数吗?(板书:公约数)

(4)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为什么?

(5)38和2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38和2的什么?(板书:最大公约数)

(6)38和2的最大公约数是几?38和19的最大公约数是几?

(7)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8)2和19有公约数吗?是几?有最大公约数吗?是几?

(9)2和19的最大公约数是1,2和19是什么关系?

(10)什么叫互质数?(板书:互质数)

(11)请你举出有互质关系的两个数。

3.复习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1)观察38,2,19的约数的个数,并以此为标准,给这三个数分类,可以分几类?

(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板书:质数、合数)

(3)如果把382=19改写成38=219,2和19叫38的什么?为什么?(板书:质因数)

(4)说2和19是质因数对吗?为什么?

(5)质因数能单独存在吗?它必须依存于什么概念?还有什么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6)把38这个合数写成2和19,这两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叫什么?(板书:分解质因数)

4.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1)在计算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可以根据数的一些特征来判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的整除特征?(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2)38,2,19中哪个数能被2整除。为什么?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3)能被2整除的数叫什么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呢?(板书:奇数、偶数)

(4)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依据是什么?

(5)能被5,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6)改38中的一个数字,使它能被3整除,怎样改?

(7)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你能分别举几个数吗?

(三)复习概念间的关系

(1)在刚才复习的这些概念中,有哪些概念不能单独存在,请你列举出来。(板书:倍数、约数、质因数)

(2)倍数、约数、质因数分别依存于什么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依存关系。(板书:依存关系)

(3)哪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4)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叫什么关系?(板书:包含关系)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382=19这个等式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整理出了数的整除有关概念的网络图,还通过分析了解了概念间的关系。

(四)练习

(1)填空。

①在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最小的一个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个数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一个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一个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一个数是( )。

②所有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

③能被3和5同时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④小于10的所有质数的和是( )。

⑤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百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是自然数,但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合数,这个四位数是( )。

(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①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 )

②最小的质数是自然数中全部偶数的最大公约数。 ( )

③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3)思考题。

有14,30,33,35,39,75,143,169八个数。①把这八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②把这八个数分成两组,每组四个数,且使它们的乘积相等。应该怎样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教学。

1.通过一题多问,从具体到抽象,把本单元的主要概念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即:

复习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复习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复习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复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这部分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使学生对这块知识一目了然。

2.进一步分析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明确概念间的不同关系。从而提高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约数和倍数与整除的依存关系等。

3.应用概念综合练习。

练习充分,有层次,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5

教学内容:

课本第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混合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16×4—7×9

(35+21)×28 70—4×6 36×2+15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教师点拨: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怎样计算呢?运算顺序跟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计算,指名读题。

(2)学生按整数运算的顺序计算。(教师巡视)

(3)订正:

指名学生问: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明确:这道题有乘有加,同学们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题有乘有减,或者有乘有加还有小括号,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出示做一做两道题)

2、做一做:

(1)试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

(2)订正:

让学生先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主动学会新知。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大家学习得很好。我们要注意在混合运算中计算步骤还要过于繁琐。还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几名学生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2、练习四第3、4、5题。

(五)作业。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6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 = =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

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5、6题。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 :

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2 教学难点

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正你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

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3、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

4、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很好,接下来,老师换一个游戏规则。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第2页例1的几幅图)。

二、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于第2页例1的几幅图的情景呢?

生:有,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师:我国面积非常大,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区气温相差非常大。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这六个城市,你能读出这六个城市的天气怎样的吗?

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读一读。

三、认识负数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师:(课件出示温度计)同学们,认识它吗?

生:温度计。

师: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课件出示℃、℉)

生:℃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生:℉表示……

师:℉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那我国用什么来计量温度呢?

生: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

师: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温度计做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大格表示10摄氏度,一小格表示2摄氏度。

师:0摄氏度怎样规定的?你知道吗?

生: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师:是的,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读作:0摄氏度。比0℃ 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师: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 ,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师:那零上10摄氏度记作?:+10℃ 零下10摄氏度记作?:-10℃

生:零上10摄氏度记作:+10℃;零下10摄氏度记作:-10℃ 。

2、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课件出示)

教师课件出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引导学生读一读。

3、从上面的天气预报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例如:北京最高温度是5℃,最低温度是零下5 ℃。

师:北京-5℃和5℃一样吗?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5℃和5℃不一样, -5℃表示比零度还要低5摄氏度, 5℃表示比零度高5摄氏度。

生:-5℃和5℃不一样, -5℃比零摄度冷, 5℃表示比零摄氏度热。

教师小结:5℃和- 5℃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正确读出例1中的各个城市的天气温度。

师生一起小结:当气温高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或者直接用数字来表示,读作零上×摄氏度。当气温低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来表示,读作零下×摄氏度。因此,+5℃表示零上5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5℃表示零下5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板书:+5℃ 正三摄氏度;-5℃ 负三摄氏度)

学生自主完成例1的信息表,然后和同桌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教学教材第3页例2。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第3页例2的图片,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20__”表示存入20__元。

生:“-500” 表示支出了500元。

生:“-132” 表示支出了132元。

生:“500”表示存入500元。

师: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者数学符号吗?(提示20__.00与+20__.00代表相同的意思。)

师:那在这里500.00和-500.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500.00表示存入500元, -500.00表示支出500元

学生说出各个数字的含义。

教师小结:500和-500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很好,同学们再试着说说图中其他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

6、思考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例1和例2,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提示:在例1和例2中,都有两种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支出与收入。

7、0是什么数?

师: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看做多少呢?

生:看作0。

师:(课件展示)比海平面高的'用(+几或几)表示,例如+5000米比海平面低的用(-几)表示,例如-20__米

把海平面0当成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师:(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怎么表示?

生:记作+ 8844.43米。

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如何表示?

生:记作-155米。

课件展示小知识:海平面,顾名思意,就是大海的水面。它用在测量地面高度上,又称海拔。我国所有的大地测量和标志,都是以黄海海面的基点开始的,任何海拔标高,都是相对于黄海海面的基准点。

(通过对海平面的认识,温度计上的0,得出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小结: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16,-500,-3,-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读作负八分之三。

而以前所学的16,20__, ,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号,例如+16,+ ,+6.3等(也可以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

师: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

(1)、用正负数表示。

①、零上12.5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12.5 ℃)

零下3.5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3.5 ℃)

②、广西某地有一天坑,

坑口高于海平面125m,表示为:________, (+125)

坑底低于海平面 m,表示为:________.(—100)

(2)、先读一读,再议一议:观察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同桌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可以分成正数、0、负数。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 ,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正数前面可以写“+”,但通常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必须写。正数前面可以读“正”,但通常不读(如果有“+”号必须读),而负数前面的“负”必须读。

四、走进生活

师: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出示题目进行检测:

1.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______。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______。(100℃,0℃, -88.3 ℃, -183℃)

2、做一做

胜5场记作 _______, 读作_________;(+5场,正五场)

输3场记作 _______ , 读作 _________。(-3场,负三场)

收入100元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__;(+100元,正一百元)

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200元,负二百元 )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3、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4、六年级三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根据三个班的得分,说一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5、你会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吗?

(1)、华山比海平面高20__m,记作(+ 20__m )

(2)、死海比海平面低392m,记作(- 392m )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6、我能判断对错

(1)任何一个负数都比正数小。(√)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因为“4”前面没有“+”号,所以“4”不是正数。(×)

(4)上车5人记作“+5人”,则下车4人记作“-4人”。( √)

(5)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6)5゜C和+5゜C所表示的气温一样高。(√)

7、小结交流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吗?

生:家庭收支账本上。

生:冰箱的冷冻室温度。

生:地图上显示的海拔高度。

五、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读出-3℃和-18℃这两个温度,并根据题干思考北京和哈尔滨的温度哪个低些。

教师指名回答。

2、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小组依次回答,教师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板书

认识负数

+5℃ 正三摄氏度 -5℃ 负三摄氏度

5 三 -5 负三

八分之三 -

负八分之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