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数学其中的奥妙。经历了数学教学工作,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能力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喜欢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乐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喜欢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
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播放课件)
师:瞧,这三位小朋友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 播放课件。
3. 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朋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4.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5. 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 解决第二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须用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讨论、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哦,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少了几就减几。
7. 比较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明确比多比少问题的解答思路。
8. 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塑料瓶呢?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
1. 收集易拉罐。
2. 收集旧电池。
3. 折幸运星。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1.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 学生自由回答。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 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 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 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图片,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 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 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 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 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 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 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 反馈板书。
3. 小结。
4. 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 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 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 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 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 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 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 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 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2)板书:4 〉3与3〈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和“=”。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
4 = 4 读作:4等于4 (等号)
4 >3 读作:4大于3 (大于号)
3 <4 读作:3小于4 (小于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能力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看图编故事,提出并解决问题。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们来陪我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小羊们得到一个消息,小朋友们去游乐场了,我们也去看看,他们正在玩什么呢?
(出示主题图:玩碰碰车)
2、你能看图说一说吗?(看图描述)
3、仔细观察,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辆车乘一人,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乘到车)
(师贴碰碰车和小朋友,一辆对一人)(连线对应)
4、现在请大家把车和人比一比,(出示课题《比一比》)然后说说你比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1) 根据结果进行语言训练:( )比( )少,少( 辆 )。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并将相应图片贴入)
(2)我们可以这样说比的结果,还可以怎么说呢?
( )比( )多,多( 人)。(师板,贴入图片)
5、 用一辆车对一个小朋友的方法进行比一比,而且还会口述比的结果。可是,有个小朋友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车乘)
那怎么办?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帮他想个解决的办法吗?(再来一辆)(师贴)
现在请小朋友再来把车和人比一比,结果怎样?
(师板)车和人一样多。(同样多)
6、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来比,而且还会根据比的结果说三句话(学生口头重温)。
二、手指操
小羊们告诉我们小胖要过生日了,我们赶快活动下手指,也去帮忙。(音乐,学生做手指操)
三、巩固操作,加深理解
1、小巧分蛋糕
是谁和谁比呀?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描述比的方法,并说一说比的结果)
2、小丁丁分吸管
学生说是谁和谁比,在脑子里想结果,和同桌说一说比的结果。
3、独立完成(裤子和衣服,小朋友和球)
自己连一连,说一说比的结果,最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星空中由7颗星组成的星座。
2. 知道“7”的正确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1.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2. 能正确书写“7”。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心情。
2. 在画星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
根据星座正确数星星。
教学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教学准备:
教师:光盘、实物投影仪、数字书写卡片。
学生:方格纸、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前准备交流
请你说说自己生日所在的星座。
2. 光盘演示
(1)出示书本上的4个星座。
(2)介绍这些星座的名称:天鹅座、狮子座、大熊星座、射手座。
3. 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探究
1. 观察这些星座是由多少颗星星组成的?
请大家一起数数:1、2、3、4、5、6、7 师:全是7
2. 小组活动
(1)用小圆片拼出数为7的星座图案。
(2)为图案取个星座名称。
(3)汇报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取这个名称?
3. 出示题2:按给出的数画星图
(1)学生尝试自己画。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星图。
三、练习
1. 书写7
(1)学生尝试自己写。
(2)交流写法及注意点。
(3)师指导写法。
2. 拓展
选择1到10 个数。
3.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图案。
4. 说说你的图案像什么?
四、小结
请学生说说今天你学习的愉快吗?你又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