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学生们也要迎来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了,那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 ),11.52÷6.4=( )。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结果是( )。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 )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 )本。
8、 0.62公顷=( )平方米 2时45分=( )时
2.03公顷=( )公顷( )平方米 0.6分=( )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 )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 )种结果,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 )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 )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 )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 )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 )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
A、 a+a和2a B、 a×2和a2 C、 a+a和a2
3、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4、一个积木块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侧面看是 ,这个积木块有( )个。
A、4 B、6 C、不一定
5、右图中,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 它们的面积相比( )
A、甲的面积大 B、乙的面积大 C、相等
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四、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3.5×0.2= 10÷0.5= 6×0.25= 0.63÷0.9= 1.8×0.4=
0.99÷0.01= 1.2×4= 3.9×0.01= 2.33×1.2= 1.25×0.8=
2、列竖式计算。(带__的要验算,带△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2分)
3.06×4.5= __ 40.8÷0.34
0.38×3.2 △16.65÷3.3
3、解方程。(9分)
X-1.5=12.9 9x+5x=8.4 6.8+3.2X=14.8
4、列式计算。(共6分,每小题3分)
(1)3.6减去0.8的差乘1.8与2.05的.和,积是多少?
(2)一个数的7倍减去这个数自己,差是42.6,求这个数。
五、解决问题(30分)
1.农具厂计划生产1378件小农具,已经生产了10天,每天生产91件,剩下的要4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做多少件?
2、一种圆珠笔原价每支4.8元,降价后每支便宜0.3元,原来买150支笔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支?
3、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70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
4、靠墙边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坛,这个长方形的宽是6米,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5、有一块梯形的菜地,上底是32米,下底是48米,高是60米。如果每平方米收25千克白菜,这块地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6、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两地相距285千米,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一、填空。
1、1.152 1.8
2、千 1010
3、2.50 3.49
4、34. 8(.)64(.) 34.865
5、> < = >
6、3a+b
7、5
8、6200 2.75 2 300 36
9、4.8
10、3 蓝球 十分之五
11、991292
二、判断。
1、×2、×3、×4、×5、×6、×7、√8、√
三、选择。
1、B 2、A 3、A 4、C 5、C 6、A
四、计算。
1、7 20 1.5 0.7 0.72
99 4.8 390 2.796 1
2、13.77 120 1.216 5.05
3、14.4 0.6 2.5
4、(1)(3.6-0.8)×(1.8+2.05)=10.78
(2)42.6÷(7-1)=7.1
五、解决问题。
1、(1378-91×10)÷4=117(件)
2、4.8×150÷(4.8-0.3)=160(支)
3、1700÷(4+1)=13.6(棵)
13.6×4=54.4(棵)
4、(46-6)×6÷2=120(平方米)
5、 (32+48)×60÷2×25=60000(千克)
6、(285÷5)-30=27(千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
打电话:
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1、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2、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时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轴对称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
4、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成顺时针旋转,反之,称之为逆时针旋转。
5、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相对应的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4、分数与除法:A÷B=A/B(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例如:4÷5=4/5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大单位乘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大单位乘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10)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
V物体=V现在-V原来
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
V物体=S×h升高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图形的变换;
2、因数与倍数;
3、长方体和正方体;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进一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①掌握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和变化,正确认识这三种图形。
②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③掌握长方体(含正方体)的特征;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求长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方法(公式)。
④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含带分数),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约分和通分的意义以及约分、通分的方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⑤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⑥掌握“众数”的意义及其与“平均数”、“中位数”的联系,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形成以下基本技能。
①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②能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倍数,正确判断100以内自然数中的质数和合数,会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含立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含容积)。
④能正确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⑤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⑥能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众数,能半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①生活中与“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关于长方体(含立方体)的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无盖(无底)、侧面积(通风管道)、涉及计量单位不同的、转化为质量的、展开图及其设计制作的、拼搭式的、具有等量转化性质的等。
③关于求“分率”与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分数加减问题(以两、三步为主)。
④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分析。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与自我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树立合作、互帮、集体等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复习形式
1、结合课本“总复习”分单元复习,适当沟通有关的知识。
2、对分单元复习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针对性复习。
3、适度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四、时间安排
1、分单元复习:6—8课时。
2、针对性复习:2—3课时。
3、综合练习:6—8课时。复习时间总体上安排2—3周。
五、相关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依靠学生主动复习相关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复习交流、讨论,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基本知识的复习。
2、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如有关容易引起审题错误的、一题多法的等。
3、复习中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但注意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练习中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答题的态度和一丝不苟解题的习惯。
4、对于“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准备继续通过互帮小组,为其补习最基本的“双基”,不搞“一刀切”,以免影响他们的“心理”。
5、适当编制一些“发展题”,用以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创造思维”。
6、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引导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能力。
7、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复习热情,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