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据文献记载,当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重阳节禁忌,三不做
1、不要说节日快乐, 虽然重阳节也是节日,但它更多的是庄重,祭天祭祖,思念亲人,以谢天帝、祖先恩德,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它并不同于中秋节、除夕夜,九月初九,是 两个九相聚的日子,九历来就是个奇数,独阴不长,孤阳不生,万物不遂,不通不顺,重阳节不但不是快乐的节日,而且有点大凶之兆,重阳节,不要说节日快乐,应以安康代替。
2、民间认为,重阳节是不吉利的日子,结婚三年以内的人,尽量不要回娘家,节日忌讳,图个吉利很重要,在我们山东这边,部分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娘家过重阳,咒死婆婆娘”,对双方的老人很不利,但毕竟是传统,具体也没人证实,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当地人的习惯,没有人敢犯忌讳,就怕事情赶巧,背上一辈子的骂名,重阳节,回娘家是民间大忌,大城市的人可以忽略。
3、扫墓时不得嬉笑怒骂,祭祀祖先,是个很庄重的仪式,祖先的安居之所,切忌互相打闹,跨过坟墓及供品,有些人还带着孩子,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是对先灵的不尊重,会被视之为亵渎,惹到脾气不顺的气场,回家免不了一顿“麻烦”。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叫“重九”。为什么叫“重阳”?古代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最大。古籍(易经)有:“以阳为九。”两阳相重,所以也叫“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称“老人节”,1989年,中国重阳节正式命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如座谈会、老人宴会、银发旅游、体检、礼品、劳动等,丰富多彩。大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人也有机会在重阳登山,祭祀和扫墓,纪念祖先。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多于清明节,故俗以三月为小清明节,重九为大清明节。由于莆仙沿海地区,九月初九也是母祖羽化升天的禁忌日。村民们经常去湄洲母祖庙或香港的天后祠堂和宫殿祭祀,以求祝福。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在北方,重阳节吃羊肉很受欢迎,这是因为秋天的羊肥,可以取暖祛寒。“羊”、“阳”也有同样的声音。在重阳节吃羊肉自然成为中国江北和塞外的习俗。面条吃白面条,“白”是“百”字去除顶部的“一”,有100减1到99的含义,以应对“99”的典礼。
北京为99岁的老人庆祝生日,这被称为“白人生日”。富人可以在同一天举行羊肉宴会,爆炸、烘烤、冲洗,甚至整个羊座。秋天是羊最胖的季节,羊肉很暖和,可以御寒。
台湾省的人讲究“重阳吃补”。如今,大多数家庭习惯买羊肉炖“十全大补”药。台湾省四面环海,鱼类资源丰富。通常,人们的饮食也注重鱼和羊肉的搭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种搭配足够“新鲜”。在台湾省的民间节日宴会上,羊肉经常出现,这些都与羊是吉祥动物有关。
羊肉类似于牛肉,但肉味很浓。羊肉比猪肉更嫩,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更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温补虚,补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寒,五劳七伤”。
羊肉能抵御风寒,又能补充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虚阳痿、腹痛、身体虚弱、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虚、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有治疗和补充作用,最适合秋冬食用,深受人们欢迎。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活动?
1、簪菊花
重阳节佩戴山茱萸,记载于晋代葛洪的《西经杂记》中。除了佩戴山茱萸,人们还佩戴菊花。唐朝就是这样,历代盛行。清朝,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消除凶残,招募吉祥”,这是头上发夹菊花的习俗。在宋代,有些人把彩色的衣服剪成山茱萸和菊花来佩戴。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很受欢迎。蒸重阳糕的方法和蒸年糕一样,但蒸年糕要小一点,蛋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枣、栗、杏仁等果脯,加糖蒸制而成。为了吃得漂亮,人们把重阳糕做成五颜六色,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这样做出来的重阳糕又甜又好吃。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攀登的习俗。金秋九月,天气凉爽。从远处看,这个季节可以达到放松、快乐、健身、消除疾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就有汉代北京9月9日观光的记载。在东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龙山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在古代,菊花酒被认为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在汉代已经存在。魏时曹丕曾在重阳给钟友送菊,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河南南阳山人家,因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梁建文帝的《采菊》中有“相呼提篮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也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依然盛行,在明代高连的《遵生八条》中仍有记载,是一种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也流行九九插山茱萸的习俗,所以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入药,可制酒养生祛病。山茱萸和发夹菊花在唐代很常见。山茱萸香气浓郁,具有驱虫祛湿、祛风祛邪的作用,能消积食、治寒热。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每一个谋杀的日子,灾难多,所以人们喜欢在重阳节佩戴山茱萸来辟邪。因此,山茱萸也被称为“辟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