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热点资讯 >

古代冬至的传统习俗

时间: 沐钦 热点资讯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古代冬至的传统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冬至的传统习俗

古代冬至的传统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__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十四节气冬至简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就排在了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传统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或一气,一年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关于冬至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天文学上也以冬至日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日标志着阴气到了极点,阳气开始到来,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比地面向空间发散的少,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下降。所以,冬至也是寒冷的开始。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所以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

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也表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的。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也有称做"添岁"、"亚岁"。而冬至这一天,被称为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

冬至养生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尤其重要的进补日,冬补食品如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气虚者,可用冬虫夏草5条,人参3耀5克炖鸡。

血虚者,可用当归10克,炖生姜羊肉汤。

阳虚者,多吃狗肉、羊肉。

阳虚重者,取制附片10克炖猪肉(制附片布包先煮2小时,放入肉再煮1小时,喝汤吃肉)。

总之,冬至应加大进补力度,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至由来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

冬至的传说

冬至,又称“日短至”、“日南至”等,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记述在《恪遵宪度抄本》等作品中)。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冬至又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反映的“阳”,是太阳的阳,而非“阴阳”概念的阳。

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