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热点文章 >

处暑节气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 跃瀚 热点文章

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暑节气的风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处暑节气的风俗有哪些

处暑节气的习俗

一、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开渔节:百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三、吃鸭肉:润肺健脾,无病各家

“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四、脸觑厝:打道回府,龙眼稀饭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过了处暑这个节气,人们的饮食起居就要有所变化。

处暑古诗词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处暑节气的风俗饮食有鸭子、凉茶、龙眼、白丸子、酸梅汤、吃盖浇饭等。

1、鸭子:“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2、凉茶:自唐代以来处暑煎药茶的习俗已盛行。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会去药店配制药方,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有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好处。

3、龙眼:老福州处暑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

4、白丸子:老福州在处暑会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就是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

5、酸梅汤:“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6、吃盖浇饭:在过去,处暑是个社日。社日,就要有祭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食俗:盖浇饭。米饭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于是在米饭上盖上胡萝卜、鸡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做的菜。

处暑节气的由来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定气法”划分,当太阳黄经达150度是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表示炎热酷暑即将过去的意思,即“出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处暑节气时还处在秋老虎期间内,这时天气虽然还很热,但到了酷暑的尾声,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天气从炎热向凉爽过度。

4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