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
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
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
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品位这三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投影放出作者简介
三.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三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三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品读三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成功的花
(1)、读完本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装裱前后的字画比较导入,激发学生对字画装裱的兴趣。
二、作者介绍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三、整体阅读
(一)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说说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学生自由谈。
(三)小说中哪些内容可以称为“绝品”?
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归纳小结:画“绝”、技“绝”、人亦“绝”。
(四)根据以上讨论,说说小说以“绝品”为题有何深意?
本文标题一语双关,既点明画品之绝,更点出人品之绝。
四、品味咀嚼
(一)一“绝”——画(唐代珍品)
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可见此画为“绝品”?
(二)二“绝”——装裱技艺
(三)三“绝”——人
1、小说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马氏
2、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是围绕“绝品”而展开情节:“收——藏——送”,而这其中的主体即是刘三爷。
3、简单分析归纳常先生和王商人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关于安塞腰鼓的图片,讲述关于“安塞腰鼓”的历史。
安塞腰鼓起源于安塞一带的民间舞蹈艺术,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是陕北民魂的体现,号称“天下第一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2、文中的安塞腰鼓经历了哪三种变化?
a腰鼓表演前安静的腰鼓
B腰鼓表演中激昂的腰鼓
c腰鼓表演后寂静的腰鼓
3、请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三、赏析文章第七自然段,播放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四、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师: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挣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合谐。我们重点品读两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之势与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的。(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1)从用词方面说:
A、“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B、“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C、“这腰鼓励,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2)从修辞上说:
A、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C、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小结:安塞腰鼓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如骤雨,如旋风,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
六、归纳总结,言尽意长。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练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作业: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同的老师对猫的描述也各不相同,你觉得科学老师会怎么描述猫?数学老师呢?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那他是怎样来描述三只小猫的呢?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和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
抢答:
我家养了几只猫?
三只猫的毛色分别是怎样的?
三只猫是怎么来的?
他们的性情有什么不同吗?
他们的结局如何?
三、认识小猫
1.我们给文中的小猫取个名字怎样?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2.那郑振铎又把这三只小猫叫做什么呢?你从称呼里感受到了什么吗?
四、品味小猫
1.对于三只猫的结局,我们一家人有怎样的反应?
酸辛、难过——怅然、愤恨——更难过
2.作者不喜欢第三只猫,对于它的亡失又为什么会更难过呢?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3.我下了什么断语?那我的依据是什么?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肯定语气、愤怒心情)
4.事情澄清后,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重点品读30自然段
5.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追问:
第三只猫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所以作者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为什么我家会永不养猫?
五、感悟小猫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シ彩虏荒艿テ居∠螅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ソ淌σ导: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ピ诓缓侠淼纳缁嶂校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六、师生总结,教师送名言。
1、学生谈课堂收获;教师课堂结语。
2、教师送名言:不要轻视弱势群体,每一个精灵都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6)
《诗两首》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学生自由回答
三、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 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听、读诗篇
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生讨论
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这首诗美、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学生自由回答,好联系实际
六、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
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7)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感受至爱亲情。
课前准备
学生: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许感受到父爱的事件很多,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
1、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
2、有条件的,可提前为学生播放影碟《城南旧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导入
(1)可以用深情的语言为学生讲朱自清的《背影》中"望父买楠"的片断,以创设情境。
(2)也可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教儿子一步步脱险的经历导人。
(3)还可用以下话语导人: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多的是母爱,人们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亲的父亲吧!
2、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大屏幕技影出示问题组:
a.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b."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7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 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研读与赏析(上)
教师导学: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学习课文准确地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鲁迅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态度;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设想]:
(1)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
(2)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3)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
(4)本文是学生进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课前预习]:借助词典和课文中的注释,给生字注音,并添加难词注释,同时读课文。
需添加拼音的汉字有:豁、觅、筛、颊、塾、渊、凿、蟀、络、匾。
需添加注释的难词有:觅、渊博、倘若、无妨、乃。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注字音、释词义,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简介鲁迅的生平。
1.学生阅读注释①,明确三点:作者的原名、籍贯、生卒年代;作者的称号;作者的著作。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成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斑蝥máo,缠络luò
攒,珊瑚shānhǘ高枕而卧豁huò,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
3.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教师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5.结合检查预习①导入课文。
提问:①鲁迅童年的生活是怎样的;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题目与文章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这两句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回答只需简要点明课文所反映的是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即可,不作深入研究。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百草园”。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八段,并思考: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
2.提示:
①课文的第一部分,鲁迅着重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听长妈妈讲故事;跟闰土父亲学捕鸟。表明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神奇而有趣的,印证了文章开头第一小节的后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片小天地,是鲁迅童年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②对于“似乎确凿”的两种理解(两说可以并存)。
第一种理解:“似乎”意思是"好像",表示不肯定;“确凿”,意思是“确实”,表示肯定。这一对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其实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不“只是一些野草”,而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卖给别人的百草园不再是“我的乐园”,而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了。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在一句话内表明,于是便有了“似乎确凿”这一对矛盾的词语,用来突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第二种理解:“似乎确凿”,其实写了作者从眼前所见追忆到过去的一个过程。句意实是:眼前“确凿”只是野草的“百草园”,那时“确凿”是“我的乐园”。过去,百草园内都是有趣的植物,并非全是野草,但眼前确实只长着野草,这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只好用表示不肯定的“似乎”来表明了。
三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把事物看仔细,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写景状物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1.以提问形式带出朗读内容。
(1)提问:课文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在课文哪一部分?
(2)提问:课文的第2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这样写了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3)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4)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小结: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小结:第二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提问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描写的方法。
提问:从刚才朗读的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写园内的景物,既写了静物,又写了动物,各抓住静物和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边讨论边板书,同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表现事物形态、色彩、声音、动态的词语。
①这一小节课文里,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一组词语引出了十五种景物,叙述了四件趣事。前两个“不必说”是略写百草园内景物的概貌;“单是……就有……”则是较详细地写百草园内的某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②写景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如:石井栏──光滑,皂荚树──高大,菜畦──碧绿,桑椹──紫红等等;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动态、如:黄蜂──肥胖、伏,叫天子──轻捷、窜,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等等;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更增添了百草园内的趣味。
③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观察需要从事物的形、色、声、态等几个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细,然后才能把这些感受具体地写到文章里。概括起来就是:(板书)
观察:看仔细描写:写具体
3.以“捕鸟”一段为例,进一步理解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提问:作者是怎样把捕鸟的过程写具体的?
提示:①先略写拍雪人、塑雪罗汉,以衬托更有趣的捕鸟;
②然后点明时间,需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后;
③后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把捕鸟的过程写出来。这些内容若不看仔细,是无法写具体的。(讨论中要求学生在书上圈下有关动词,然后朗读这段课文。)
小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小结: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写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那么实在,那么具体。
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②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 服了。
③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小结: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 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
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5.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小结: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小结: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9)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0)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展示目标:
1.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发言讨论,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例如: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质疑答疑:
学生找到好的词语,教师通过提问把它析透。
补充完善,归纳出词语的妙处。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并体会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钟后交流,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例如: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段,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质疑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师归纳总结:语言特色:①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②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专题训练:
课后一、3、4和二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成语 2.一首歌 3.名人名言 4.相仿事例 5.一首诗 6.用一组排比句
四、综合训练: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像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三十家子初中争光,为七(二)班争光。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小“邓稼先”吧!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 了解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其原因,突出他的创新精神和爱国之心。
2 学习本文选材精当、详略得当的写法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 能成功地进行一次人物访问,锻炼自己搜集资料、取舍资料的能力,能围绕采访主题设计问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学习:
1 自学“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观摩央视名记的人物采访节目,揣摩学习。
2 熟悉课文,试着从内容到形式发现本文的特色。
课堂学习:
一 学生结合预习,交流成功的采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作尽可能多的深入细致的了解,还要对采访对象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不说外行话。
2 要能设计被采访者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具体,有特点,要能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
3 要讲究谈话艺术,热情诚恳,营造融洽的氛围。
4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放松、随机应变等。
5 要记好采访笔记。
二 学生合作学习,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人物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活动步骤:
1 自由结合组成采访小组。
2 利用网络查找贝聿铭的资料,进行资料的汇总、删选,确立采访的主题。(在网络教室完成)
3精心设计采访问题,进行角色分工。
4现场采访表演。
(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给予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点和帮助,可将学生忽略的一些重要问题提醒学生思考,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小组学生活动的质量高低,参与一些小组的准备。)
三 学生现场表演人物采访:与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面对面
(教师要根据前面的观察选择表演小组,考虑问题设计的互补性、个性,表演的质量。)
四 师生评价,选出最佳记者,最佳合作小组。
五 教师过渡语:
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是对一个人知识、情感、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而一次成功的采访也将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相信同学们在身体力行中已有切身的体会。
世界上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体验记者的经历,采访仅是一部分,如果你要趁热打铁,写一篇人物通讯报道,面对这么多的素材,你会如何下手呢?
六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自然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文。
七 细读课文,与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亮点?
(例如本文的开头、小标题的运用、详略得当组织材料、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等。)
八 课后作业:
1 记录自己参与采访活动的经过和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2 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进行一次真实的采访,写下自己的体验。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án) 淤泥(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àn)
亵玩(xiè) 隐逸(ì) 颐(í) 噫(ī) 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惟独) 甚(非常)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明白了
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
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3)
课时计划
备课时间:()周星期()
教出时间:()周星期()
20__年上期总第()课时
计划课时
第课时
课题:黄河颂
教学内容: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
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
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⑴、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⑵、学生欣赏。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
⑶、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
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明确:激昂、雄健、悲壮!
3、教师配乐诗朗诵。
4、生齐读,吟咏成诵
学生齐读课文。
三、朗读、品味
1、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师:我们已被黄河所感染、所鼓舞,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的灵魂吧!
⑴、《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板书:序曲、主体、尾声
⑵、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师: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
⑶、那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在颂扬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我们看,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啊!黄河!”,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
板书:摇篮、屏障、臂膀。
⑷、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个小节的情感与气魄呢?
分小组讨论,试读。
抽读后明确: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个小组来读这三个小节。
师: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
板书:民族魂
2、角色朗读、体味诗情
⑴、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⑵、师朗读朗诵词,女生、男生分读绘黄河、颂黄河部分,全班齐读尾声。
四、拓展延申
师:可在我们今天呢?近世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
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板书:
黄河颂
序曲、
主体、摇篮、屏障、臂膀民族魂
尾声
《黄河颂》教学后记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表情与动作的感染;教师板画的直观;录音配乐、CAI课件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一、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主要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二、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总之,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画面、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移情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所以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诗歌本身的美感,让学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够接受。方能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笼罩在师生所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使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 在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概括课文。
2、 了解“苦”与“乐”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3、 品读精彩句子,学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写柳的诗还有很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柳是报春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离别思念的寄托。当代作家宋学孟对柳却别有一种情怀。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出文中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书空、齐读)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讲了一个在饥荒的年代里,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
3、本文回忆了关于柳叶儿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动词来概括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4、听了文章,你听出了作者对柳叶儿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关语句朗读品味。
(开头1-3、结尾14-15、标题“儿”)喜爱、感激(首尾呼应)
文章以柳叶儿为线索,写了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感激之情。
三、品读课文,探究苦乐
听过课文,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苦不苦?
1、跳读课文,找出体现生活之苦的句子或语段。请你有感情的朗读并分析。
(分析4、9、10、11、12、13小节)
(景物描写: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啊: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联想到这是在去抢柳叶儿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心头:在万物还没醒来之际,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把这段景物描写和下面抢柳叶儿的艰辛放到一起来读,景物描写之中就自然而然透出一丝丝淡淡的哀愁。这种表现手法就是以美景写哀情。)
2、当时的生活是极苦的,可作者却说“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小组讨论)
可以逞能,可以吃饱。
儿童顽皮的天性、积极乐观的心态、少年不识愁滋味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作者回味童年那段艰难岁月时是苦中有乐的,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吃柳叶儿之乐,苦与乐是相依相伴的,有苦才有乐,没有绝对的苦,也没有绝对的乐。苦乐相依,而我们感受到更多的还是苦涩。作者用快乐的口吻来叙述艰辛苦涩的往事,实际上是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苦。
四、扩读课文,延伸生活
儿时的作者苦并快乐着,我们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呢?
乐观面对苦难,倍加珍惜幸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柳叶儿》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儿时的生活,领会了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也明白了苦乐相依的道理,悟到了对待苦乐的正确态度。让我们时刻铭记:乐观面对苦难,倍加珍惜幸福。
教后反思:
《柳叶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饥荒的年代,全家人靠吃柳叶儿活命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但要让学生体会其中“苦中略带点涩”的滋味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在家可说是集很多人宠爱于一身的。他们根本就体会不了在那个时代的艰苦生活。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基本能体会“苦中略带点涩”的滋味。
从这堂课中我认识到,学生应该是课堂中的主角,要善于创设情境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注意恰当的点拨。我们经常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决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作基础的,而真正起到导航作用的就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