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历史教案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提高、商业的繁荣
体会“两汉盛世”名不虚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通过思考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本课难点:农具的改进;丝织业的进步和冶铁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资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汉朝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新”在哪里。
教学媒体
计算机、录像片、投影仪、挂图或模型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经济的发展。讲授新课: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兴修水利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1)犁壁(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发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发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牛耕技术(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3)耧车(指导学生看《耧车》图),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
3.农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西汉时期,农业迅速发展,铁器广泛使用,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知道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二
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也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晋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影响:西晋走向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
3、影响: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4、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讲述: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3.教师补充: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腐朽的统治:
(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探究二:八王之乱
1.多媒体展示:八王之乱示意图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提示:(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这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多媒体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示:
(1)原因: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灾下,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
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客观上却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十六国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时间、人物及主要措施。
提示:(1)时间:4世纪后期。(2)人物:前秦皇帝苻坚。(3)前秦统治: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5.思维拓展: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提示:(1)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1、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④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淝水之战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东晋与北魏
B.东晋与前秦
C.西晋与北魏
D.西晋与前秦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丝织技术高超
B.社会经济繁荣
C.统治阶级腐朽
D.制糖技术发达
5、南朝四个朝代更替的顺序是()
A.梁、齐、陈、宋
B.陈、梁、齐、宋
C.宋、齐、梁、陈
D.陈、梁、宋、齐
6、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
B.三国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7、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哪一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A.成汉
B.西秦
C.北燕
D.后赵
8、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A.氐族
B.羌族
C.匈奴族
D.羯族
9、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
C.西晋统一全国
D.刘渊起兵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晋
D.前秦
参考答案:1.B2.B3.B4.C5.C6.D7.A8.A9.B10.B
三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能够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及“八王之乱”.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用在西晋时期正确吗?
【自主预习】
一.西晋的建立
西晋建立和统一: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0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晋惠帝时,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合作探究】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温馨提示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39;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_;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四、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4
知识结构
夏商西周文字已有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天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历法《夏小正》出现天干地支医学医药学知识丰富,已经分科治疗地理学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周易》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生物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动植物名称古籍《上书》和《周易》艺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讲述甲骨文时,应利用书中提供的《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使学生认识到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较成熟的文字。通过展示适当的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对甲骨文以及其史料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讲述科学和技术时,教师应强调周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知识。
可以采用由学生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时期各自文化成就的形式进行小结。
甲骨文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当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由于,占卜之事大到国家军政大事、帝王起居,小道百姓生活,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成为现今人们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史料。
易错概念
我国的.信史开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理解为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了。
典型例题
例1与夏朝相比,商朝文化的进步表现在()。请从下面表达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奴隶地位低下②青铜冶铸技术提高
③成熟的文字再现④历史上的确发纪年开始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夏、商时期文化发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夏、商两朝文化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比较。
例2从商代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请从下面表述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②今天汉字的雏形
③商王的社会活动④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在考查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情况。汉字大约产生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是不准确的。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5
课题名称《灿烂的青铜文明》科目历史年级初一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他们都是刚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历史这门新的学科,还有些许陌生与彷徨,学习方法也尚待掌握,本课就需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分析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全面发展。
2.感悟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课件展示,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知。
2.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找我夏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培养自己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2.“青铜文明”的概念。教学资源学案式导学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展示联合国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礼物——“世纪宝鼎”(具体信息)。引出课题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活动2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圈点勾画自己获取的信息,然后完成学案上提供的知识网络。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校对,学生完善内容。教学活动31.教师课题释义,向学生讲述“青铜”“青铜文明”以及“青铜时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活动4
1.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
电子版历史教案篇6
教学目标:识记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中苏建交。周恩来于1953年1 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的严重对立和激烈斗争。
2.基本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内容:(1)“另起炉灶”:同 一刀 两断。(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 是肃清和取缔 。(3)“一边倒”:坚定地站在 一边,与其结成盟友。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 个国 家建交,另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
(2)1950年2月,中苏签署《 》,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2.提出:为发展同 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 、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4.意义:(1 )它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2)它成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 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讨论 、 、 等问题。针对阴谋、分歧和矛盾,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加强了中国同 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情景激疑
旧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如清朝末年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了__的“二十一条’’;1946年蒋介石政府为了求得美国的支持,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所以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知识归纳
1.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③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了独立;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革命运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这一建交原则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3)“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典例剖析 【例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变式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 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
①不结盟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一边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2)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访闽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典例 剖析 【例2】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变式题2】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万隆会议上 b.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谈判时
c.日内瓦会议上 d.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缅甸时
知识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情景激疑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挫败了西方大国的阴谋,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亚非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使新中国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支持,为后来打破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归纳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历史背景: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会议召开:为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于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3)日内瓦公约的达成: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出席万 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召开:1955年蓬月,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 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典例剖析 【例3】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当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主要是 ( )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巩固测试
1、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日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 ( )
a.1951年 b.1 953年 c.1954年 d.年
3.周思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会议
4、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53年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一原则成功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
④在国际上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1954年与中国一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
a.印度、越南 b.缅甸、越南 c.印度、缅甸 d.泰国、缅甸
6、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这是为了……( ) a.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b.使新中国在维护独 立自主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
c.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开拓外交新局面
7、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最主要的特色是……………………(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8、总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依然放射出真理的光芒。”推断一下,上述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a.1999年 b.年 c.年 d.20 年
9.阅读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 、二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材料三: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主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四: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与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成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2)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原则?根据两则材料列出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