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简单教案
地理简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及其转变。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地理简单教案篇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4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复习)什么是地震?产生原因?震级与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在?思考这些地震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
总结: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而我们国家西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
板书: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地理简单教案篇3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地理简单教案篇4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
1、周朝前,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2、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起了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左右。
4、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
5、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
活动
从上述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经济因素 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第四次:环境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古代:战争 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
本部分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学生补充--
教师总结
的步骤进行
教师总结:通过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的变化。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理简单教案篇5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
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学生:发言,谈感受等。
?教师: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提示: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圆和球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圆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吗?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许多同学都能理解用半径的长短可以说明一个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用半径的长短也能说明一个球体的大小,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到有关圆的半径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问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教材P4页图1.2“地球的大小”,看看教材是如何说明地球的大小的?
?学生:看图、讨论活动等,找出是通过“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大小”等数字来说明地球的大小的等等。
?小结: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如图所示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当然,用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大小来说明地球的大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平均半径”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2.最大的周长一般指的是什么?(赤道周长)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二、认识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同学们讨论得不错,人们确实想到了借助“地球仪”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一个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性状特点的地球仪,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地球仪是如何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表现出来的?
?学生:听讲,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每个小组一个地球仪,学生们观察、说出地球仪表面的基本构成,指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地球仪的表面构成,解答学生的问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球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我们正是利用地球仪的这些便利构成,来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事物及其分布等。
?学生:听讲,记录等
?三、制作地球仪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请同学们拿出乒乓球,完成教材第5、6页的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班级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形状: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形状长度及变化指示方向纬线垂地轴,环地球圆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东西?????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地理简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从成因跟危害中得出荒漠化的防治对策跟措施。
(6)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1996年,摄影师在加州拍下这个美景,如今这里面目全非,下图就是摄影师10年后在同一地方拍的。大家觉得这张图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
[教师讲述]很好。这幅图正是反映了草地退化呈现荒漠化趋势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8页。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板书]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师讲述]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约四分之一的的陆地和三分之二的国家受到荒漠化威胁和影响,有36亿公顷的土地直接受到荒漠化影响,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4。从这些数据得知,荒漠化的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然而,到底什么是荒漠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看看书本18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一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完了吧,请大家一起朗读荒漠化的定义。
[学生朗读]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教师讲述]很好,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土地退化现象。所以说,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我们来看一下图片,这张图片是沙尘暴,沙尘暴既是土地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一个动力因素。石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次生盐渍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板书]1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实质:土地退化
3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的地区
[教师讲述]在我国荒漠化的情况也很严峻:截止20__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18个省,其中80.7%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西藏三个省区。由此可见,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西北地区。下面就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这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西北地区,请同学们浏览课本18-19页的内容。
[板书]二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教师讲述]我国西北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西北干旱?我们可以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以及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请同学看19页图2.1,并分析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板书]位置与地形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请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合。
[教师讲述]那么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植被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看课本20页的图2.2,思考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板书]气候
植被
[教书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降水递减,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受水分影响,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递减。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年降水量递减。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书]气候: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
植被:自东向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教师讲述]在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之后,我们现在来探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首先,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大家思考下,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呢?
[学生回答]因为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教师讲述]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为荒漠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而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创造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讲述]其次,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