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地理教案 >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

时间: 晓晴2 地理教案

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工业布局、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离不开地理科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1

美 国

教学目标:

(一)在图8-39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出示图“美洲”图,取一面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将星条旗贴到地图上美国范围内。

“领土组成”部分

1.出示国旗并简单介绍垦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2.读图3-31,观察美国所临海洋和邻国,注意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跨北寒带、热带、大洋洲等)。观察本上的庆要山脉、河流、“平原、湖泊等。

3.介绍首都华盛顿和哥伦比亚特区。

“高度发达的经济”

经济概况部分:

农业大国部分:

1.指导学生阅读图3-33,分组讨论:a.农业地区专门化与美国农业;b.农业生产专门化与美国农业。

2.归纳学生观点,指导: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小结;美国的农业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4.设问: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b.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

6.小结:美国尽管粮食产量多,是世界农业大国,但由于纬度位置的原因,还需要大量进口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农业产品。

工业大国部分:

1.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地位。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国家。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3.引导学生提升到理论认识层面: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的劣势和优势。

4.可安排学生对就近的科技工业园进行参观访问。

生态、环保问题部分:

本部分实际上是将教材编排稍作组合,分两大方面探讨美国的生态环保问题:一是美国农业开发使“黑色风暴”多次发生。二是经过不断的治理,现在美国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已不太严重。

人口部分:

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亚洲移民后裔、黑人和印第安人;

城市部分:

1.在图8-48上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个主要城市的资料,收集课外资料并补充休斯敦的有关资料。

3.课堂小活动:请你当导游员,向游客(同学)介绍美国的8个主要城市。看哪位导游员讲解得最详细准确,掌握的资料最多。

4.评出导游。

课后活动:

收集资料,了解华人与华侨对美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可举办小型的相关人物及事迹介绍会,如李政道、杨振宁的事迹介绍等。

小结: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环境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2

教学目标

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用具】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

(板书)第三节 巴基斯坦

(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景观图片)

(总结板书)一、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悠久的历史

民族与宗教

(承转)巴基斯坦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几个区域,今天希望大家通过读书和讨论,试着分析巴基斯坦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展示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

印度和对巴基斯坦经济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

由以上分析得出, 巴基斯坦境内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限制巴基斯坦发展的因素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所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等都分布在印度河平原或三角洲上,因此,印度河平原对于巴基斯坦来讲非常重要。

(提问)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可以发展什么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水稻、小麦、棉花---纺织工业

(板书)二、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农业为主

(提问)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由哪些?首都市的城市吗?

(学生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

(板书)三、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兰堡

城市、港口---卡拉奇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巴基斯坦

一、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1、地理位置

2、悠久的历史

3、民族与宗教

二、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

三、主要城市:首都---伊斯兰堡,城市、港口---卡拉奇

探究活动

上网查找巴基斯坦的风俗、与印度之间的关系等资料,讨论印巴冲突升级带来的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 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 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 活动 4、5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 亚洲

第一节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4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前播放《爱在文登》歌曲,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吗?(爱在文登)对,爱在文登,那么,请同学们看这组图片,你们能说出这是我们文登的哪些地方吗?对,非常好!这是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这是文登学公园、这幅是新建的南海公园、最后一幅是昆嵛山风景区。

这些都是我们文登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们有的坐落在城市里,有的则建在乡村。(导入部分加上了一首我们文登人自己的歌《爱在文登》,出示了文登的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我们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有关聚落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知识:

第一部分:聚落与环境

(一)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请大家看课本87页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板书: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哪两种呢?谁来说说?(板书:乡村与城市)大家对城市和乡村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城乡,感受城乡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它们间的差异。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的图片:图片中有什么?谁来说说?

正如以上两位同学所说,乡村中有农田、果树、池塘、有通往小镇的小路。乡村聚落中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相对应他们所从事的是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这是一组有关城市聚落的图片,在图中你可以看到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业、商业、服务业)(添加了更多的图片,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表格。谁来说说?(师出示表格内容)……

(二)小组合作

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那么你知道聚落是怎样形成的吗?什么样的地区聚落密集、什么样的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聚落在不同地区分布的形态是怎样的?(板书:形成、分布、形态)

(三)交流展示,师总结

(一)承接: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四幅图片:沙漠、极地、高山、平原。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你会带领你的子民选择把家安在哪里呢?(D)大家都选择把家安在D这里,也就是平原地区。哪个小组起来说一下理由?(A是干旱的沙漠地区,B是寒冷的北极,C是地势高峻的山地,D是近海的平原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在比较中我们发现,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小结: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多媒体展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什么样的地区聚落密集、什么样的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生答)聚落在不同地区分布的形态是怎样的?(出示图片,生答)

1、承接:同学们,我们知道,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各地就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建筑。下面我们就以西亚的民居和东南亚的民居为例,学习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页内容,完成导学提纲内容。(板书:民居与环境)

2、小组内交流答案。请同学们看屏幕,西亚的民居、东南亚的民居,他们的建筑外貌有什么特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位同学,你起来说一下,好,谁还有补充?这位同学,你说!很好!最后老师来总结一下,请看屏幕!……(师看屏幕讲解)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

三、拓展延伸: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世界上有特色的民居呢?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威海这里有没有与我们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民居呢?(海草房)谁来说说海草房的建筑外貌有什么特点?我们威海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生答)

世界上其他地区有没有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民居呢?请大家再看一组图片。(出示江南水乡、蒙古包、泰国高架屋、日本的轻木质房屋、云南丽江古城等图片并讲解)。云南丽江古城是我国的传统聚落,我们国家还有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对于这些聚落,我们是应该保护还是拆除呢?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思考这个问题。(保护or拆除)(保护,并且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改建,更利于人类的生活)

出示四合院旅馆和窑洞旅馆图片加以讲解(拓展延伸到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观察其建筑外貌,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对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的更为深刻)

四、巩固: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记忆一下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了解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别;了解了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

2021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

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3.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教学难点:

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到天气预报时,了解了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怎样报道天气预报?

学生:阴晴、风雨......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提问 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气温这个词?大家是怎样理解气温的?

课件展示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一、 气温与生活

教师 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气温和最低气温。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还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板书 1.气温

读图 读出各时刻的气温。

引导 教师出示气温计,告诉学生气温的测量方法及其单位,让学生看气温计说出当时的气温。

阅读 同学们打开课本,看阅读材料,了解气温的观测。

转承 通过观测,我们可以获得每一时刻的气温,那么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回答 ……

课件展示 2.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3.月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4.年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转承 午热晨凉,冬寒夏热,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课件展示 二、气温的变化

读图 同学们看图3.11“气温日变化”和图3.12“气温年变化”。

教师讲解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课件展示 1. 气温日(年)变化: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的差。

日出前后 14时左右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课件展示 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陆地上 7月 1月

海洋上 8月 2月

4.曲线越弯曲,气温的变化越大。

引导 了解了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我们一起来看55页的活动。

1. 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活动,可按教材要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阅读图3.14。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约为22 ℃;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约为1.5 ℃;

(3)气温年较差为20.5 ℃;

(4)该地气温夏热冬凉,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此外,可补充问题: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现什么样的形状?进而说明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峰式,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2. 画气温曲线图,除按教材中的要求和步骤外,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图幅的大小。第二,把握纵坐标的温度差,温度差太大或太小都不易画图。第三,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第四,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

不同地方气温也是不同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气温的分布。

课件展示 三、气温的分布

引导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有什么特点?在前面讲地形图的判读时,我们讲过等高线,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什么事等高线?

( 点一名学生起来回答什么是等高线……)

教师 是的,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同样的道理,等温线就是温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提问 那么等温线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看图3.16,归纳等温线的特点。

学生 等温线上的点温度相同……

教师总结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课件展示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呈封闭形状的等温线,若中心气温>周围气温 高温中心;

中心气温<周围气温 低温中心。

引导 我们生活在山区,大家有没有爬过山,爬山的时候,在山脚和山顶,你们觉得温度一样吗?

学生 不一样。山脚的温度比山顶的气温高……

教师 大家看图3.16,“气温的垂直变化”,总结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 )教师总结: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课件展示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转承 刚刚我们了解了气温的垂直变化,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不同纬度气温的变化和同一纬度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教师总结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课件展示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活动 大家看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思考题。

( 答案:1.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2.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需注意,对于一些地方等温线凹、凸的原因不必作解释,以免加大教学难度,但要会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少。)

活动3【练习】课堂反馈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