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生物教案 >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

时间: 沐钦 生物教案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都有哪些?人类和其他人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的美好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大部分水圈和岩石圈表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3)科学价值观方面: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1.用美国红十字会主席伊丽莎白说过的一句话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

2.过渡语:输血对人类有

重要意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引入课题,并举例说明血液与人类的关系。

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1、让学生说出验血过程,引出血常规化验单的作用。

2、投影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并指导学生解读,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投影血液各成分正常值,对异常值作简要说明。

三、血液的成分

1、演示实验——血液的分层。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和归纳。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铺垫)

四、血液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1、组织学生表演或观看小品——血管中的奇遇。

2、解释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

3、小结比较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

五、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巡视、检查。

2、显示正确的显微镜下血细胞图,小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3、提出问题,引导分析,积极评价。

六、课外阅读——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

1、指导学生看课外阅读,与学生一起探讨热点话题。

2、布置作业:63页课后练习题。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叙述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学 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物,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体验、参与、合作、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形成关 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的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当代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引导的?(学生答:营养)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营养的建议呢?(学生答:想。)

师:要想科学营 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 及其成分。

2、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3、教师展示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

汇总学生统计和教师统计的食物种类和营养成分种类。

师: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生阅读第5页内容后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共六大类。

师 :谁能告诉我哪些营养成分属于无机物?哪些属于有机物?

生:水、无机盐属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师 :三大产热营养素是哪三种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师: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利用多媒体提供此内容,同时请同学注意思考: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主要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生:看录像。

看后结合第5、6页教材内容和自身生活经验,小组总结归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列表归纳。

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适时激励学习小组并加以表扬。

生:学生互评,评价小组取得成果。

(三)师生共同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

师:适时质疑。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起源;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现代过程中人类的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实用工具等的变化;

难点:认同古人类化石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概述人类在起源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

新闻: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疑似“女娲遗骨”。根据同位素测定,该遗骨为6200年前生活的古人,可能是传说中的“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女娲造人,上帝造人,都是传说,那么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目前证据比较充分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课时完成

教师: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大家阅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这些古猿今天分布在地球哪些地方,他们的生活有哪些共同点?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以前,森林古猿分布在亚、非地区,尤其是非洲热带雨林,他们树栖,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气候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丰组讨论。

(1)东非大裂谷地区的热带丛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产生了什么影响?

(2)如果你是当时森林古猿,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下到地面上生活得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代想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前肢逐渐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活。

用泡沫塑料仿制成距今175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石器,让学生展示其用途,展示古代人生活的特点。

火的使用对古代人类有何意义?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个体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合作,大多数研究人类的起源的专家认为,通过语言的交流,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明显的特征。

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我们的近亲,它们如今生活状况如何呢?请课外小组向我们汇报一下。

现代类人猿处于灭绝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造成的,加入我们是类人猿保护协会的成员,我们一起商讨一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现代类人猿呢?

技能训练

区分生物进化的事实和相关观点,强调事实的客观性和观点的主动性。阅读教材第6页,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课后小结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认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课后习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板书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发展

一、人类的起源

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

→人类

二、人类的发展

1、环境的变化

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和产生语言等。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 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 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

小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交流 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讨论 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 法。

小结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 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1)作出假设

小组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即将检测的食品作出假设,填入下表。

(2)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小组讨论 :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等。

(三)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5、6页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 ——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p6表。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⑥⑧)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1~2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2、能力目标: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观看与尿毒症有关的新闻

二、新课导入

学习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

引出排泄的定义。

提问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

三、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

2、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

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

四、 尿的形成和排出

1、形成尿液的器官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肾单位的组成

4、原尿的成分

5、尿液(终尿)的成分

五、其他排泄途径

1、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

2、水的排出途径

3、无机盐和尿素的排出途径

指导学生学习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通过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为例,引出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

2023学生初一生物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4、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如何防止呼吸道疾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对学生回答不表态,继续设疑:是不是这样呢?

进一步设疑: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吗?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给与鼓励。

吃饭是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

或问你知道会厌软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总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观察

二、过程

教师活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在呼气,感觉胸廓变化?肋骨是怎样运动的?

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演示模型:膈肌的收缩、舒张使胸腔上、下径发生变化。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引导学生:走到饭店附近为什么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呢?

教师及时点评,并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氧气、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

学生总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鼓励。

36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