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函数还是基础对于高中的数学来说都是一个打基础的的阶段。你知道初一数学教案如何写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1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 知识结构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有一个公共端点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线。
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1.当两直线相交,有一个夹角为90°时这两条直线垂直. a⊥b 读做a垂直于b 垂足为O
2.两直线相交构成四个夹角相等,两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垂直性质1: 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以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平行线公理: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果 ∠1=∠2 那么a∥b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果∠2=∠3那么a∥b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A+∠B=180° 那么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1=∠2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3=∠4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 ∵a∥b ∴∠3+∠4=180°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1.命题的结构,命题由题设(已知事项或条件)推出的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任何命题都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引导题设,那么后面引导结论。
真命题:题设成立,结论成立
假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
两点之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1.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大小○2.平移前后对应点的直线相等:且互相平行。 ○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2
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___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求:____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备选题]
一判断题: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的对顶角是____ , 的邻补角是______
若 : =2:3, ,则 =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则_______
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四、拓展:
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
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
P5练习题。
六、小结:
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页习题1.1A组。
选作B组题。
后记: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初一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 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 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一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学生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情况.
第二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长度为2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厘米的木棒呢?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学生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事项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 探究拓展思考
1.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