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课本教案
在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的地理课本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书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计算机或实物投影仪、两极地区投影图。
学生
1、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2、历史上人类对两极考察活动的图片。
3、日本捕鲸的资料、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挂两极地区的投影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00~101,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
学生活动步骤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进行对比分析。
4、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组收集的有关两极的资料和图片,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大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通过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北极地区低。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阅读P102的两则阅读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图片。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异同。
学生活动步骤
1、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组代表北极地区,一个组代表南极地区。
2、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
3、各组选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并进行对比,讨论。
4、用纸列表比较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
教师:下面请小组代表上黑板填写下表。
附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对比
异同点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教师小结
北极中心──北冰洋;南极中心──南极大陆。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即使是在暖季时,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被称为地球上的“寒极”,因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另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让学生借助书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通过对比,找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
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表的不同,以及两地在降水量、风速等方面的差异。
表格画在黑板上,学生填完后注意订正和点评。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可能会感到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充满了神秘之处。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它的认识过程。
板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教师: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去考察。下面给每组布置一个题目,分组讨论后,推出一个代表发言。
第一组: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组:南极有哪些自然资源?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环境?
第三组:南极大陆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价值?
第四组: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学生活动步骤
1、猜想。
2、组内讨论发言。
3、老师巡察提示。
4、小组代表发言。
5、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6、老师参与总结。
(微机或投影仪展示)
图片1我国考察队员手举五星红旗站在南极大陆上。
图片2我国“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图片3“雪龙号”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在平时读书、看电视中,可能知道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考察站的名称。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来发布下面两条新闻,大家在听的时候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
2、我国南极考察船从我国出发时,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
学生活动步骤
1、(老师启发)南极被称为“寒极”“冰雪大陆”和“风库”,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回答)避开大风大雪温度最低的季节。
3、(老师启发)南半球的季节在月份上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与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时间长。
5、(老师启发)我国考察船到南极要行驶1~2个月。
6、(学生回答)考察船应该在我国冬季(12月或1月)出发最好。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各种答案尽量进行鼓励。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示学生在图10、2上找到“长城站”和“中山站”。
教师:北极地区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陆地和岛屿,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考越来越频繁。
下面按刚才的分组,每组推举两个同学上台来展示收集的两极地区考察活动的图片并作介绍。
学生活动步骤
1、选最好的图片和一次考察活动介绍。(其中第一组介绍书上的阅读材料“穿越南极”,第二、第三组另选一次南极考察活动介绍,第四组介绍北极考察活动)
2、每组两人上台介绍,其他人可补充。
3、要求介绍完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教师: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南极地区的鲸鱼,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滥捕滥杀,已陷入危机之中。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我们中学生在环保上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举行一场辩论赛,一、二组为正方(绿色和平组织),观点是进行科学研究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规模地捕鲸,更何况现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过被杀死的鲸来进行科学研究;三、四组为反方(日本),观点是捕鲸是为了科学研究,而鲸肉食品只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
学生活动步骤
1、每方四个选手,根据收集的资料准备。
2、双方陈述观点。
3、自由答辩。
4、结束陈述。
5、教师点评并小结: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是签订条约,比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在环保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提前布置收集资料、图片的时候,有目的地按小组布置。该活动着重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科学家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将第一排桌子反转,作为辩论席。
每个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2~3分钟。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2
一、教学内容
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来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山区,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但学生对天文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
本课的设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活动),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故本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体现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景。
2、强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3、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4、强调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特征。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及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用具
地球仪、十字方向标、矿烛、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组,地球自转及昼夜现象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们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 (学生依靠以前所学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回答,内容很丰富。)
师:同学们对地球了解的确实不少,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是否能帮我解疑?我们常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是太阳绕地球旋转造成的吗?
(常见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不对,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
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根据以上的猜测假定太阳不动,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某点贴上十字方向标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标中间插上一火柴代表观察者。)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方案一:猜测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方案二:猜测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请各组派一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进行组间交流。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我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坐上航天飞机离开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转的课件。(通过学生相互间合作与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学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2)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时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们现有的工具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观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2、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中学生代表发言:“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昼);“太阳光”没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白天与黑夜交替现象。
师:造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被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师:昼夜更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
生:约24小时。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与没被照亮(即昼与夜)之间有一条分界线——晨昏线(圈)。
师:晨昏线(圈)有几条?
生(讨论):有无数条。
播放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现象课件。(使较抽象较难理解的现象直观化、具体化、可接受化。)
师: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请大家课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的探讨、研究,你们对地球有那些新的认识?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问题!
生:小结(通过学生小结使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与原有知识进行顺应。同时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探究动机和目标。)
八、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这种教学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设计抓住学生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的冲突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及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也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实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探究活动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确实要改变教育观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学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应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要我们能为他们创设起较好情境、合适的氛围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全可以在“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英国的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了解英国的经济发展与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知道英国的首都。
二、通过学习英国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由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英国农业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
英国新老工业的分布及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英国挂图、英国主要工业分布图,投影片:大不列颠岛的年降水量和农业的分布图。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欧洲西部大约有30多个国家,它们大都历史悠久、面积较小,其中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目前在世界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就是英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
2、引导读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英国图,对比观察英国、日本,思考它们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岸线曲折方面、领土组成方面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两国的纬度位置近似,但英国的纬度位置偏高,大约位于北纬50°~60°之间。都是群岛国家,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东北部,濒临北海,与欧洲大陆相望,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隔日本海同亚洲大陆相望;两国的海岸线都非常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它们发展航海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它们成为世界的海运国。英国领土主要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组成,称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岛又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英国”源自我国对英格兰的简称。后来习惯上用它泛指今天的“联合王国”。而日本由九州岛、本州岛、四国岛和北海道以及周围的小岛组成。英国同日本一样,四周临海,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
板书一、欧洲西部的岛国
1、位置和领土组成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思考,英国沿海多优良港湾,为其发展航海事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英国成为世界的海运国,除了同海陆轮廓有关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英国地图,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英国同欧洲之间隔有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这两个海峡是西欧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重要海上航道,英国正好处于这个航线的枢纽位置,英国还处于大西洋航线的要冲,这些都有利于英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最近英、法两国为了沟通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在多佛尔海峡修建了穿过海峡的海底隧道。
板书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航运
引导分析优越的海陆位置和众多的港湾,为英国海上交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英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哪?请同学们阅读英国挂图,在英国本土找到了哪些矿产资源?它们又对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国家提供了什么条件?英国海上交通的发展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工业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英国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是依靠国内煤铁资源及靠海洋运输掠夺殖民地的原材料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工业部门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区,如伯明翰、伦敦、设菲尔德、格拉斯哥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殖民地统治的瓦解,原有工业设备陈旧及国内煤铁资源的减少,使传统工业部门中的钢铁、煤炭和纺织工业日渐衰退。英国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和科技优势,发展了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等。这些工业部门多分布在伦敦附近、英格兰中部和苏格兰南部,如:伦敦、伯明翰等。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采及石油资源的利用,对英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书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l、英国的早期工业及其分布
2、英国的新兴工业及其分布
承转英国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工业中心比较多。英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而农业的比重不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让我们来看英国伯明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课本第45页图14、7),分析一下这里的气候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这里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空气湿润,云量较大,雨天较多,日照较少,属于海洋性气候。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大不列颠的年降水量和农业的分布图,思考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英国乳畜业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从三幅图中你看出英国的气候同农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东南部产麦区中有一片空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英国西部由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所以畜牧业发达。东南部降水较少,相对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期较长,是种植业的集中产地。东南部产麦区中的空白,主要是伦敦及其周围的工业区。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在英国乳畜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种植业相对比较少,主要种植小麦和大麦等作物。近年来粮食基本可以自给,但肉类、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
板书三、湿润气候与农业
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1)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2)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3)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三大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2)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千年古都,斗兽场——罗马;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欧洲西部的工业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本区工业特点:制造业为主本区对外贸易很发达,许多国家进口原料、燃料、粮食;
向国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的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区”、南部慕尼黑新兴工业区;英国有中部工业区及苏格兰的高新技术区;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本区的位置和范围。
(2)记住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称号)、好望角、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最大)、乞立马扎罗山(最高)、坦噶尼喀湖(最深)、东非大裂谷。
(3)记住可可、黄金、金刚石与铜的分布及出口国。
(4)掌握本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5)了解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与特殊地形区。
2.智能的培养:
(1)通过读图判断尼罗河的,刚果河的流向,注入的海洋及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初步学会比较分析两条河流的流量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景观图片和有关数据,比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气候与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规律性。
3.思想教育要求
通过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河流、湖泊,东非裂谷带,刚果盆地,海岸线平直;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矿产及分布区。
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东非裂谷带和刚果河成因。
教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读图分析法结合进行。
教学设计:前两节我们学习了北非的自然环境、居民和经济以及主要的国家,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西亚和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人种特征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北非:白;本区:黑人为主,因此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本区虽然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也包括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即在本区的最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边缘。(边指图边讲解)
下面我们看一下本区的地理位置,13.1图西临大西洋,东岸印度洋。
宣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本区是“黑人的故乡”。
二、地形特征:高原,裂谷和盆地。
1.挂非洲地形图,对照读课文地形图,提问:非洲以什么地形为主,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挂图上是褐色,课文上看,大多地方200—1000m以上,故以高原地形为主)。追问: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地势高。
本区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读东非裂谷带示意图,提问:
裂谷带起于何处,经过哪里?一直延伸到哪里?[南起赞比西河口南,向北纵贯东非高原——跨过赤道——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经红海哑喀巴湾,延伸到西亚朗死海附近,长达6000km宽50—80km]。
宣读课文中有关东非裂谷的一段课文,读完后提出4个问题,让同学回忆。
(1)东非裂谷带的形态特征[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死火山和活火山,裂谷底部湖泊连串,深而狭长,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2)在地形图上找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3)裂谷的成因[地壳断裂作用形成的]
(4)课文P29“想一想”并回答。
非洲地形虽然以高原为主,但也有地势较低的盆地——刚果盆地。这个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形成盆地。
下面同学们看图,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原因是高原逼近海岸,由于海岸线平直——使得海湾、半岛、岛屿少。
要求同学找出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并读P29“读一读”好望角的得名。
三、炎热多雨的气候
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为什么?
同学们看13.5图,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
1.看到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按气候带划分,应属热带。
2.再看一看本区绝大部分年均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在20℃以上应属热带,所以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回答)
指导同学读年降水量图13—5,从本区南北两端看起,依次从200mm以下—20000mm以上,那么本区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为多少?1000mm以上。
再看非洲气候带分布图,明确: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哪几种气候?[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地中海式气候]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热带雨林气候带,南北两侧的气候带都是南北对称分布的。其中热带草原气候也叫萨瓦那气候,从而我们看出本区以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萨瓦那气候为主,而北非则以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此外大家看图“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因地势高,气温低]
讲解:从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上我们能看出整个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面积最大,气候特点,是一年明显分为干湿两季。
湿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
干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找同学阅读P31课文。
指导看13.7,13.8图
完成P31“想一想”三个题。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根据同学阅读回答: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世界上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扎伊尔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赞比亚
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
总结新课,并作练习,宣布下课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东西临印、大西洋,陆地轮廊平直。
二、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及特殊地形区
非洲之最:
乞力马扎罗山(最高)维多利亚湖(最大)坦噶尼喀湖(最深)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几内亚湾(最大)索马里半岛(最大)
三、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之称)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种类丰富):黄金、金刚石的储量、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黄金金刚石——扎伊尔铝土——几内亚铜矿——赞比亚
板书提纲
第13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高原、裂谷、盆地。
高原为主: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裂谷: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南——东非高原——赤道——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西亚死海附近)
盆地:刚果盆地
另有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山)维多利亚湖(最大湖)
坦噶尼喀湖(最深湖)几内亚湾(最大湾)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岛)索马里半岛(最大半岛)
三、炎热多雨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黄金(南非)
金刚石(扎伊尔)
铝土(几内亚)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热带雨林的危机
3、巴西主要的热点经济作物
4、巴西的工业布局及城市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
1、运用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分布图,掌握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2、运用巴西的矿产资源图及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巴西工业区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
教法学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
2、教学内容
3、补充与反馈
4、课前预习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重难点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电脑播出巴西的地形图(多媒体课件)
读图回答:
1、二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
2、巴西所处的温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
4、巴西的主要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1/3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
(提问):
(一)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亚马孙河并展示图片)
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二)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些资源?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
教师提供图表总结。
1、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2、提供全球气候
3、提供新鲜空气
4、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
(活动):由学生出示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
1、林业部长
2、外国开发商
3、当地农民
4、生态学家。
(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总结):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看图9.35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9.33,34图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
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三、民族工业的发展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
(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
(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2)进口能源。
(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
(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总结应用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桑巴王国”巴西,知道了它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热带雨林最多的国家,该国铁矿丰富,工业发展很快,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占世界重要地位
板书设计:
一、位置和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2、地形和河流: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
3、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热带雨林的危机
1、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2、提供全球气候
3、提供新鲜空气
4、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7、热带雨林的保护
三、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主要作物:咖啡、甘蔗、可可、剑麻
四、民族工业的发展
1、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2、人口和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在地图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说出其主要的国家和首都,读图说出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地图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说明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4、认识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拉丁美洲的位置和 范围,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教学难点
地形对于拉丁美洲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影响。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来源:学科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51-----55
导入新课
源: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阅读51页资料,了解玛雅文明
展示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图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1)拉丁美洲的组成。(2)拉丁美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3)拉丁美洲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总结讲述:拉丁美洲主要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 包括北部的墨西哥 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主要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印第安人的故乡
展示拉丁美洲地形图
学生活动:(1)找出拉丁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2)分析安第斯山脉对于两侧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讲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的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他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东部平原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因此阿根廷以畜牧业为主,是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亚马逊平原上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高 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
二、地形与人类 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54页课本资料,了解安第斯山脉的情况。
展示拉丁美洲移民构成图
讲解:这里的居民构成非常复杂,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和奴隶贸易使白种人和黑种人也大量进入,各种族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种。现在的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同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三、多姿多彩的文化
展示玉米节 ,狂欢节的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说说拉丁美洲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 。
总结应用
拉丁美洲 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这里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印第安人,由于殖民入侵和奴隶贸易使这里人种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地形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初一地理课本教案精选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并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1—2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点。
二、教学重点:地形类型、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难点:主要地形类型特点、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
三、教具:沙盘、水、小风扇。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家园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而这陆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种形形色色的地形构成的。对于这些地形我们的地理学家给它们取了相应的名字。它们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读图4—48———4—51思考并分组讨论:地形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代表发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据P154表格要求完成表格
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
丘陵有高有底小
平原地面宽广地表起伏小小
山地较高有明显起伏大
高原极高顶面较大起伏小大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那些地形类型?这些类型对我们家乡经济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确实有许多矿,开采这些矿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好处,但是我们以前的家乡是山清水秀、鱼羊成群。你们的父辈不合理的开发以使我们的家乡上无一片净空、下无一片净土水中无鱼,自然界已经开始给我们惩罚了。合理开发资源还我清山绿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过渡:通过前面我们大家的讨论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等。)
教师再问:那么我们家乡的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
教师演示小实验:
①用水从沙盘中“山”的顶部冲下。
②用小风扇吹沙盘中的“山”。
教师讲解:降水冲刷、风蚀这都是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万别形成了许多特殊的地形。
对照图4—60至4—65看书P157内容。
学生讨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及我们家乡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教师小结:地球的巨大内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则是地形的雕刻师,雕刻出千奇百态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谁发挥较大的作用呢?(有时是内力、有时是外力。)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P158、2
板书设计: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一、地形的类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地形的变化
1、地球内力的作用。流水冲刷
2、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风蚀
冰川移动等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第2课时
上方镇初中:徐建平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知道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判读简单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绘制等高线的地形图的方法。
三、教具:老龄土做的山模型(湿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胶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线地形图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前面我们讨论我们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表示到地图上呢?
读图4—52,讨论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是否看到过表示地形的地图。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等高线地形图是什么呢?
分组实验:(要求把老龄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画出等高线,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讨论:(P155、1、2、3问题,重点是2、3两问题。)
学生代表发言:(把等高线绘制到白纸上学生方法有多种)
教师选其一种进行示范:
步骤:
①用硬棒从“老龄土做的山模型”山顶直插入到底。
②用小刀按等高线依次横切“山”但不能切断其中硬棒。
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脚轮廓在纸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线。
④把第一条到第二条等高线之间的“土块”从“土串”上卸下,再用笔沿第二条等高线在纸上描出轮廓等高线,依次在白纸上描出相应的等高线。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尽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且提问:等高线绘制在白纸上形状是怎样的?(闭合的曲线)
教师讲解:对于真正的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教师演示:等高线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缓坡、山峰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等高线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胶片山体模型)
学生讨论:(陡坡、缓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陡坡等高线密、缓坡等高线疏、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由内向外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峭壁等高线重叠。)
学生读图4—56、4—57完成P156的表格
练习:对照等高线地形挂图由学生找出图中山峰、山谷、陡坡、缓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